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生物(全析全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生物(全析全解),共16页。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
生物·全析全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B
C
D
D
A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A
A
AB
CD
ABD
ABC
CD
1.C
【分析】据题意可知,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内的错误折叠蛋白被添加泛素标记后,由蛋白酶体上的泛素受体识别并降解为多个短肽,但植原体感染植物后,释放的蛋白质 P05,会与植物细胞的正常调控蛋白结合,并劫持蛋白酶体上的泛素受体,引起调控蛋白降解,进而引发细胞代谢异常。
【详解】A、植原体是指能侵染并引发植物生长异常的一类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A错误;
B、据题意可知,蛋白酶体能将错误折叠蛋白降解为多个短肽,而不是都形成了氨基酸,说明蛋白酶体并非催化了错误折叠蛋白所有肽键的水解,B错误;
C、据题意可知,植原体释放的蛋白质 P05,会与植物细胞的正常调控蛋白结合,并劫持蛋白酶体上的泛素受体,引起调控蛋白降解,因此P05引起正常调控蛋白在蛋白酶体的降解不需要泛素的参与,C正确;
D、感染植原体后引发细胞代谢异常原因是植原体释放的蛋白质 P05,会与植物细胞的正常调控蛋白结合,并劫持蛋白酶体上的泛素受体,引起调控蛋白降解,D错误。
故选C。
2.C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细胞蛇”是新发现的一类无膜细胞结构,只含有蛋白质,用以催化细胞中重要物质的合成。
【详解】A、细胞蛇的形态和数量在细胞中是不恒定的,在相关物质合成迅速时,细胞蛇也变得更为发达,体现了细胞蛇形态与数量变化与功能相统一,A正确;
B、细胞蛇可以催化细胞中重要物质的合成,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细胞蛇是某些细胞中的一种细胞结构,并非所有细胞都存在,不能揭示细胞的统一性,C错误;
D、细胞蛇只由蛋白质形成,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只有氨基酸,D正确。
故选C。
3.B
【分析】题意分析,H+-ATPase被蓝光诱导激活后会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运到细胞外,说明氢离子转运出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此时细胞外的K+运进保卫细胞,同时其他相关阴离子在H+协助下也进入保卫细胞,进而使细胞液浓度上升,吸水力增强,从而使气孔张开。
【详解】A、激活的H+-ATPase会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运到细胞外,可见H+运出保卫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正确;
B、其他相关阴离子在H+协助下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只不过消耗的是氢离子的梯度势能,B错误;
C、蓝光诱导下,气孔开启后,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固定速率上升,因而短时间内叶肉细胞消耗C5的速率会增大,C正确;
D、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会导致细胞液浓度上升,使其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吸水,进而使气孔张开,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D正确。
故选B。
4.B
【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有关,癌细胞具有的特征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转移。
【详解】A、必需氨基酸是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可以从食物获得,也可以体内转化,热量限制的前提是保证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的摄入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A错误;
B、热量限制可以减少细胞的能量来源,降低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延长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延缓肿瘤生长,B正确;
C、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热量限制可减少癌细胞的能量来源,从而延缓肿瘤生长,不能抑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转化,C错误;
D、实验动物寿命的延长可能是细胞的代谢活动减慢,导致细胞存活的时间延长,细胞的分裂能力因能量的供应不足而减弱,D错误。
故选B。
5.C
【分析】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详解】A、终止密码子是基因编码区转录出来的序列,但polyA尾由腺苷酸转移酶催化100~200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在mRNA的3'端连接而成的,因此polyA尾不含有核糖体翻译终止的终止密码子,A错误;
B、一个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可以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可以提高合成蛋白质的速度,由于这些肽链合成的模板是同一个mRNA,所以合成的肽链均相同,B错误;
C、据题意可知“有polyA尾的mRNA可以结合更多核糖体,含有polyA尾和无polyA尾的珠蛋白mRNA分别注入爪蟾卵母细胞中,起初二者都能合成珠蛋白,6h后后者不能继续合成珠蛋白”,polyA尾的作用是维持mRNA作为翻译模板的活性并增加其mRNA本身的稳定性,调控翻译的过程,C正确;
D、polyA尾能调控翻译的过程,但自身不参与翻译过程,因此翻译出的多肽末端不会出现多个密码子AAA对应的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6.D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Ⅰ1与Ⅰ2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5与Ⅰ6表现正常,生出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知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中,有一种为先伴性遗传,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A正确;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社会群体中调查,并做到随机抽样,B正确;
C、Ⅰ1与Ⅰ2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说明二人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Ⅰ-1的基因型为AaXBY,Ⅰ3与Ⅰ4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说明二人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Ⅰ1与Ⅰ3的基因型均为AaXBY,C正确;
D、Ⅰ1与Ⅰ2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因此二者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Ⅱ3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Ⅱ4表现正常,且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即基因型为AA,因此,Ⅲ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XBXb、2/3AAXBXb,Ⅲ3不患甲病,但患有乙病,且有患甲病的母亲,因此其基因型为AaXbY,则Ⅳ1为健康孩子的概率为(1-1/3×1/4)×1/2=11/24,D错误。
故选D。
7.D
【分析】1、DNA的复制过程:
(1)解旋: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形成子代DNA: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旋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两个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复制一次分裂一次,产生与亲代细胞一样的两个子细胞;减数分裂复制一次分裂两次,产生的子细胞中DNA和染色体是亲代细胞的一半。
【详解】A、若四个子细胞中有一半核DNA含15N,说明DNA不止复制一次,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每个子细胞均含8条染色体,A错误;
B、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8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子细胞的基因型与体细胞相同,则每个子细胞中均只含有1个A基因和1个a基因,B错误;
C、若四个子细胞中的核DNA均含15N,则DNA只复制一次,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四个子细胞为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四个子细胞中均含4条染色体,C错误;
D、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4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则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形成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故有一半子细胞含有a基因,D正确。
故选D。
8.A
【分析】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由题意“酮体可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可知,当脑组织利用葡萄糖(供能)出现障碍时,酮体可被转移至脑组织氧化供能,即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供能不足。
【详解】A、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的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由题意“酮体是脂肪在肝脏进行氧化分解时所生成的特殊中间产物”可知,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的过程发生在肝细胞(细胞内液)中,A错误;
B、由题意“酮体可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可知,当脑组织利用葡萄糖(供能)出现障碍时,酮体可被转移至脑组织氧化供能,即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供能不足,B正确;
C、糖尿病患者糖氧化分解供能受阻,患者肝脏中脂肪的氧化分解增加,导致其血液中酮体含量增加而出现酸中毒,故糖尿病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出现酮体酸中毒的症状,C正确;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以上实例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
故选A。
9.D
【分析】据图分析,固相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再与酶标抗体结合,催化特定底物形成检测产物。
【详解】A、据图可知,固相抗体与酶标抗体的结构不同,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固相抗体与酶标抗体中的抗体不是由同种浆细胞产生,A错误;
B、据图可知,酶标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说明具有免疫活性,能催化检测底物(不是抗原)水解,说明具有酶活性,B错误;
C、酶标抗体法的原理是抗体-抗原结合,核酸检测法原理是RNA分子杂交,C错误;
D、加入酶标抗体的目的是酶催化检测底物反应,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D正确。
故选D。
10.D
【分析】胰岛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组织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②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③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④抑制肝糖原分解⑤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详解】A、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该过程属于体液中信息分子引起的的调节,因此是体液调节,A正确;
B、脂肪细胞内Akt蛋白的磷酸化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响应胰岛素信号,因此脂肪细胞内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可能会导致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B正确;
C、胰岛素的作用之一是抑制脂肪细胞内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C正确;
D、正常小鼠脂肪细胞并不进行高脂饮食,其脂肪细胞肥大坏死较少,最终导致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较少,其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较高,从而保证了胰岛素的正常作用,D错误。
故选D。
11.D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详解】A、②和③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打顶后将空白羊毛脂放在切口,实验结果相差不大,说明羊毛脂对实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A正确;
B、④的处理是打顶+N1,棉株的单株产量较高,是因为外源适宜浓度的NAA能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提高结铃数和成铃率,B正确;
C、通过表格知道④的处理是打顶+N1,单株成铃率/%和单株产量/g都较高,故说明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NAA既保证了打顶后棉株体内的合理的生长素水平,有利于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生殖(花、果实等)器官,又可避免因不打顶使棉株具有旺盛的顶端生长优势,从而使养分过多消耗在营养(茎、叶等)器官上,C正确;
D、顶端优势指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顶芽浓度低,优先生长,故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但茎的背地性中近地侧和背地侧都是促进作用,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生理作用,D错误。
故选D。
12.C
【分析】直接价值就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详解】A、山桐子、辣椒与铁皮石斛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没有提高光合作用速率,A错误;
B、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附生于树干的铁皮石斛,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错误;
C、当地引导村民种植中药川射干,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自然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C正确;
D、中药种植基地的鸢尾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C。
13.D
【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详解】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循环,因此它们能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但无法完全实现物质循环,完整的物质循环还需要生产者等的参与,A错误;
B、该生物是分解者,即使受碳限制时,也不会利用空气中的CO2或土壤中的碳酸盐进行生命活动,B错误;
C、由题干可知,该分解者受氮限制时,会从土壤非凋落物中额外吸收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此时该微生物与植物是种间竞争关系;受碳限制时,其分解作用会增加土壤中的无机氮,从而增强植物对氮的吸收,可推知其与植物是原始合作关系,C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影响如让中的碳输入,进一步影响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该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会对植物吸收氮产生影响,D正确。
故选D。
14.A
【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振荡培养时应选用含质量分数为7.5%NaCl溶液的选择培养基,从而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筛选出来,A错误;
B、振荡培养可使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且能提高培养液中的氧气含量,因而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B正确;
C、若血平板中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则初步说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C正确;
D、为使检测更严谨,应设置加灭菌的鲜牛奶作为空白对照,但其他操作均与图示相同,进而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D正确。
故选A。
15.A
【分析】动物细胞融合,是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
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外植体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在脱分化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降低,全能性逐渐升高。
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小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可得到大量卵母细胞。
【详解】A、孤雄单倍体干细胞ahESC是由精子(含X染色体或含Y染色体)培育形成的,其与精子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时,若ahESC(含X染色体或含Y染色体)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融合,则会形成XX或XY性染色体组成,若ahESC(含X染色体或含Y染色体)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融合,则会形成XY或YY性染色体组成,综上所述,ahESC与精子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后,得到的融合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Y、XX,A错误;
B、卵母细胞转化为phESC的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降低,因此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B正确;
C、由图可知,孤雌小鼠培育过程中不需要精子参与,但是孤雄小鼠培育过程中需要去核卵母细胞参与,因此只需要雌性小鼠便可获得孤雌小鼠,而只依赖雄性小鼠不能得到孤雄小鼠,C正确;
D、为了获得较多卵母细胞,可以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小鼠进行处理,使其超数排卵,D正确。
故选A。
16.A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自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 ATP 的过程。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0-a气体释放量不变,因此当距离小于a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是光照强度,A错误;
B、当距离为b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当距离为d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两者的光合速率不相等,B错误;
C、该实验测量的是整个植株的气体释放速率,当距离为c时,整个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有一部分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叶肉细胞中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正确;
D 、当距离由a突然变为c时,光照强度减弱,NADPH和 ATP 的生成速率减慢, C3的利用速率减小,而 C3的生成速率不变,故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的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AB。
17.CD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详解】A、人体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肌无力的症状,钙离子的浓度过低,会出现抽搐现象,A正确;
B、胸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因怕疼而不敢深吸气,导致供氧不足容易出现以上症状,B正确;
C、纯氧环境无法刺激人体的呼吸,需要二氧化碳的作用,故不能提供纯氧,C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指机体内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故选CD。
18.ABD
【分析】题图分析:③为患病女孩,而其父母正常,说明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①、②、③号分别为杂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电泳DNA条带分布情况可知:①号个体体内含有两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含有正常pH基因,一条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③号个体体内含有两条23Kb的DNA条带,都是异常隐性pH基因;一条来自①号个体,一条来自②号个体;②、④号个体体内含有一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19Kb的DNA条带。由此可知,②号个体体内含有的23Kb的DNA条带一定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则19Kb的DNA条带就含有正常pH基因。④号个体体内含有的23Kb的DNA条带应该来自①号个体,所以可能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也可能含有正常pH基因,19Kb的DNA条带来自②号个体,就含有正常pH基因,所以④号个体可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概率各为1/2。
【详解】A、①号个体正常,其女儿③号个体患病,其是杂合子,由分析可知,①号体内含有两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含有正常pH基因,一条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正常pH基因一定在23Kb的DNA条带中,A正确;
B、②号个体体内含有一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19Kb的DNA条带,根据③号个体体内含有两条23Kb的DNA条带,且都是异常隐性pH基因可推测,②号个体的23Kb的DNA条带中一定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B正确;
C、由分析可知:④号个体含有的19Kb的DNA条带来自②号,且含有正常的基因,而另一条23Kb的DNA条带应该来自①号个体,所以可能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也可能含有正常pH基因,因此,④号个体可为显性纯合子合子或杂合子,概率各占1/2,C错误;
D、④号个体一定含有的19Kb的DNA条带,其上含有正常的基因,因此④号个体表现正常,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19.ABC
【分析】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详解】A、在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的紫菜干体溶液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紫菜干体溶液,因此对照组是不添加紫菜干体。据图可知,0.4g/L 的紫菜干体溶液加入后与对照组米氏凯伦藻相差不大,与对照组比,0.8g/L 和 1.6g/L的紫菜体溶液加入后米氏凯伦藻明显减少,1.6g/L的紫菜体溶液的抑制作用更强,故1.6g/L的紫菜干体溶液能明显抑制米氏凯伦藻的生长,A正确;
B、紫菜分泌的某种物质可能抑制红藻的生长,使红藻数量下降,B正确;
C、据图2可知,添加 1.6g/L 紫菜干体后,培养液中总氮和总磷量比对照组增加,可能是红藻死亡后细胞破裂,细胞内含 N、P化合物溶出,C正确;
D、在食物链上,红藻一般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若某种鱼类以红藻(第一营养级)为食,那么它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其同化量中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D错误;
故选ABC。
20.CD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错误;
B、首次出现的菌落做标记时应标记在皿底上,B错误;
C、夹层培养法不需要对大肠杆菌进行再次接种,可避免细菌移动或菌落被完全培养基冲散,C正确;
D、由于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所以形态较小的新菌落可能是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D正确。
故选CD。
21.(1) 轻度胁迫下,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导致胞间CO2浓度下降,所以气孔导度和CO2浓度都下降 重度胁迫导致代谢功能的破坏,使得CO2的固定明显减少,胞间CO2的消耗也减少;干旱可能导致呼吸作用增强,使得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2) 野生型 野生型的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突变体相近,说明野生型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
(3)实验思路:分别用一定量的蔗糖处理传粉后第15天的野生型和突变体作物,对照组注射等量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气孔的开放程度。预测结果:与对照组相 比,实验组气孔开放程度明显降低
【分析】据图分析,野生型的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突变体相近。说明野生型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所以野生型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
【详解】(1)轻度胁迫下,主要是气孔因素起作用,此时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导致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下降。
严重胁迫下,主要是非气孔因素起作用,重度胁迫导致代谢功能的破坏,使得暗反应CO2的固定减少,对胞间 CO2的消耗减少;重度胁迫还可能导致呼吸作用增强,使得胞间CO2浓度增加。
(2)根据柱形图,野生型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突变体相近,说明野生型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所以野生型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更多。
(3)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OST1基因表达受到光合作用产物蔗糖的调控,进而影响气孔的开放程度。实验材料为OST1基因功能正常的野生型植株和OST1缺失突变体,两种植物均用蔗糖处理,再对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进行检测。根据上述分析,实验思路为:分别用一定量的蔗糖处理野生型和突变体作物,对照组注射等量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气孔的开放程度。蔗糖浓度升高能降低气孔开放程度,所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气孔导度明显降低。
22.(1) 隐性 Z
(2) 甲×乙或丙×丁 两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F1杂合白茧自由交配,F2白茧:黄茧≈13:3,符合9:3:1 的变形
(3) 无斑 1/2 将低温处理的F1雄家蚕与无斑雌家蚕进行杂交,子代有斑:无斑=2:1,说明低温处理导致携带无斑基因的精子存活率降低了1/2
(4) 表观遗传 基因突变→甲基转移酶数量减少→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水平降低→基因表达量降低→解除对黄色素合成基因的抑制作用→黄茧数量增多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1)分析表格可知,甲(油性茧 )×丙(非油性)杂交,F1中雄性全是非油性,而雌性全是油性,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蚕的油性皮肤相关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油性是隐性性状。
(2)据表分析,甲(白茧)×乙(黄茧)或丙(白茧 )×丁(黄茧)杂交后的F1杂合白茧自由交配,F2中白茧:黄茧≈13:3,符合9:3:1 的变形,说明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设相关基因是A/a,丁与丙杂交后子一代全为有斑,说明有斑是显性,分析题意,低温处理会导致某种基因型的花粉存活率降低,用低温处理丙(有斑)×丁(无斑)组合的F1后,F2的表型为有斑(A-):无斑(aa)=5:1,其中aa=1/6,雌配子不受影响,则1/6=1/2(雌配子)×1/3,即有1/3的雄配子有受精能力,据此可推知携带有斑基因的花粉存活率降低了1/2;可通过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该结论:将低温处理的F1雄家蚕(Aa)与无斑雌家蚕(aa)进行杂交,若低温处理导致携带无斑基因的精子存活率降低了1/2,则雌配为a,雄配子A∶a=2∶1,子代有斑:无斑=2:1。
(4)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甲基转移酶可以通过催化染色体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这种现象称为表观遗传;诱导乙家蚕细胞内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后,导致细胞内甲基转移酶数量减少,再进行甲×乙杂交后发现F2黄茧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这与基因I(非合成色素基因,其产物影响黄色素的产生)表达量降低有关,说明I基因的表达抑制黄色素合成基因的作用,F2中黄茧所占比例增加的原因,可表示为:基因突变→甲基转移酶数量减少→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水平降低→基因表达量降低→解除对黄色素合成基因的抑制作用→黄茧数量增多。
23.(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 样方法 竞争和互利共生 形成保护色,适应环境,有利于树懒躲避天敌的捕食
(3)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丁(第二营养级) 12%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分析】样方法范围:试用于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的卵、作物上蚜虫的密度、蜘蛛、跳蝻等。
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
信息传递的作用:对于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对于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对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树懒行动迟缓,活动范围小,因此调查其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树懒主要以树叶、果实为食,树懒身上有大量的树懒蛾,树懒蛾以嫩叶为食,且能帮助树懒养殖绿藻。树懒的粪便为树懒蛾幼虫提供食物和繁育场所。因此树懒与树懒蛾的关系有竞争和互利共生。由于树懒行动迟缓,活动范围小,藻类使树懒外表呈现绿色,可以形成保护色,适应环境,有利于树懒躲避天敌的捕食。
(3)表中GP=X+R,GP为同化量,R为呼吸消耗量,则X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根据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可知,乙为第一营养级,丁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丙为第四营养级,树懒是植食性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即表格中的丁。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05.0×102kJ/(m2.a),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2.6×102kJ/(m2.a),能量传递效率=[(12.6×102)÷(105.0×102)]×100%=12%。
(4)树懒排便要到离栖息地数较远的地方,以防止天敌根据粪便中的气味信息发现其家族成员,降低被捕食风险,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4.(1) 协助扩散 Na+通道开放,Na+内流
(2) 大脑皮层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膈肌和腹肌
(3)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化学遗传学技术特异性抑制M神经元,乙组对照;用毒素刺激两组小鼠,观察小鼠的呕吐行为。
(4)抑制Ca2+通道的活性,减少Ca2+内流;抑制M神经元中的速激肽基因的表达。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1)据题意可知,图中Ca2+进入肠嗜铬细胞是通过Ca2+通道实现的,属于协助扩散。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于Na+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
(2)大脑皮层的功能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机体所有的感觉、语言、情绪等都是由大脑皮层做出的,因此刺激机体的“厌恶中枢”,会在大脑皮层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据题意可知,激活脑干的呼吸中枢后,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因此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膈肌和腹肌。
(3)本实验要验证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M)能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来传导信息,自变量为是否M神经元表达,因变量为M基因表达能引起信息传递,进而引发呕吐行为,本实验材料为正常小鼠,因此实验思路为: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化学遗传学技术特异性抑制M神经元,乙组对照;用毒素刺激两组小鼠,观察小鼠的呕吐行为。
(4)据题意可知,当胃肠道遭受毒素入侵后,分布在肠嗜铬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被激活,Ca2+大量内流,并释放大量5-羟色胺(5-HT),作用到脑干孤束核,其中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M)能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来传导信息,进而引起呕吐行为,据此可知,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Ca2+通道的活性,减少Ca2+内流;抑制M神经元中的速激肽基因的表达。
25.(1) 5'端 EcoRV和Xbal Luc中存在BamHI识别序列,BamHI会将Luc切断;一种酶切会导致载体、LEA自身环化及LEA反向连接
(2) 5'-GATATCATGGGC-3'和5'-TCTAGACTAGTG-3' 4
(3) 抗原-抗体杂交 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LEA通过促进AC的表达使植物油脂增加;VOC通过抑制ATGL的表达减弱油脂的降低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④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工具: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详解】(1)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因此PCR扩增需要引物。引物与目的基因所在DNA分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扩增LEA基因时,需要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于Luc中存在BamHI识别序列,BamHI会将Luc切断;一种酶切会导致载体、LEA自身环化及LEA反向连接,因此选择的限制酶是EcoRV和Xbal。
(2)根据已知序列,由于引物只能引导子链从5'→3'延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用PCR扩增时的两个引物对应的序列为:5'-GATATCATGGGC-3'和5'-TCTAGACTAGTG-3'。扩增次数与得到等长DNA片段数之间的关系为2n-2n,得到等长的8条DNA片段,2n-2n=8,应该扩增4次。
(3)①检测酶(蛋白质)分子水平上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
②根据检测结果,转基因A植株的AC酶变高了,B的ATGL酶变低了,可以推测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LEA通过促进AC的表达使植物油脂增加;VOC通过抑制ATGL的表达减弱油脂的降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乙卷)-生物(全解全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生物(全解全析),共5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辽宁卷)-生物(全解全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