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考版)202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题型专项突破训练(12份)
(统考版)202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填空题专项突破 题型1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分析题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填空题专项突破 题型1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分析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10-9,Ka=6,5],96%、95,0~3,3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1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分析题
真题·考情
全国卷
1.[2022·全国乙卷]废旧铅蓄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PbO和Pb,还有少量Ba、Fe、Al的盐或氧化物等。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铅资源,通过下图流程实现铅的回收。
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难溶电解质
PbSO4
PbCO3
BaSO4
BaCO3
Ksp
2.5×10-8
7.4×10-14
1.1×10-10
2.6×10-9
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金属氢
氧化物
Fe(OH)3
Fe(OH)2
Al(OH)3
Pb(OH)2
开始沉
淀的pH
2.3
6.8
3.5
7.2
完全沉
淀的pH
3.2
8.3
4.6
9.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脱硫”中PbSO4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选择Na2CO3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脱硫”中,加入Na2CO3不能使铅膏中BaSO4完全转化,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浸”中,除加入醋酸(HAc),还要加入H2O2。
(ⅰ)能被H2O2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
(ⅱ)H2O2促进了金属Pb在醋酸中转化为Pb(Ac)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H2O2也能使PbO2转化为Pb(Ac)2,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铅”的滤液中,金属离子有________。
2.[2022·全国甲卷]硫酸锌(ZnSO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杂质为SiO2以及Ca、Mg、Fe、Cu等的化合物,其制备流程如下:
本题中所涉及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离子
Fe3+
Zn2+
Cu2+
Fe2+
Mg2+
Ksp
4.0×10-38
6.7×10-17
2.2×10-20
8.0×10-16
1.8×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物质X调溶液pH=5,最适宜使用的X是________(填标号)。
A.NH3·H2O B.Ca(OH)2 C.NaOH
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向80~90℃的滤液①中分批加入适量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②中有MnO2,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滤液②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滤渣④与浓H2SO4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全国甲卷]碘(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1)I2的一种制备方法如图所示:
①加入Fe粉进行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沉淀与硝酸反应,生成________后可循环使用。
②通入Cl2的过程中,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物用量比=1.5时,氧化产物为________;当>1.5后,单质碘的收率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NaIO3为原料制备I2的方法是:先向NaIO3溶液中加入计量的NaHSO3,生成碘化物;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IO3溶液,反应得到I2。上述制备I2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I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可生成CuI沉淀和I2,若生成1 mol I2,消耗的KI至少为________ mol。I2在KI溶液中可发生反应:。实验室中使用过量的KI与CuSO4溶液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水蒸气蒸馏可制得高纯碘。反应中加入过量KI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1·全国乙卷]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
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
开始沉淀的pH
2.2
3.5
9.5
12.4
沉淀完全(c=1.0×10-5 mol·L-1)的pH
3.2
4.7
11.1
13.8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中,TiO2、SiO2几乎不发生反应,Al2O3、MgO、CaO、Fe2O3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写出Al2O3转化为NH4Al(SO4)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浸”后“滤液”的pH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①”中Mg2+浓度为________。
(4)“水浸渣”在160 ℃“酸溶”,最适合的酸是______。“酸溶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5)“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TiO2+水解析出TiO2·xH2O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母液①”和“母液②”混合,吸收尾气,经处理得________,循环利用。
5.[2020·全国卷Ⅰ]钒具有广泛用途。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4VO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3+
Fe2+
Al3+
Mn2+
开始沉淀pH
1.9
7.0
3.0
8.1
完全沉淀pH
3.2
9.0
4.7
10.1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氧化”中,VO+和VO2+被氧化成,同时还有________离子被氧化。写出VO+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V2O5·xH2O,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Mg2+、Na+、________,以及部分的________。
(4)“沉淀转溶”中,V2O5·xH2O转化为钒酸盐溶解。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5)“调pH”中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沉钒”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Cl,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0·全国卷Ⅲ]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 mol·L-1)的pH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c=1.0×10-5 mol·L-1)的pH
8.7
4.7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
(3)“转化”中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
“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_。
(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Ksp=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 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市卷
1.[2022·湖南卷]钛(Ti)及其合金是理想的高强度、低密度结构材料。以钛渣(主要成分为TiO2,含少量V、Si和Al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降温收尘”后,粗TiCl4中含有的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TiCl4
VOCl3
SiCl4
AlCl3
沸点/℃
136
127
57
180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ΔG=ΔH-TΔS,ΔG的值只决定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忽略ΔH、ΔS随温度的变化。若ΔG6.0时,溶液中Mo元素以的形态存在。
(1)“焙烧”中,有Na2MoO4生成,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沉铝”中,生成的沉淀X为________。
(3)“沉钼”中,pH为7.0。
①生成BaMo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条件控制不当,BaCO3也会沉淀。为避免BaMoO4中混入BaCO3沉淀,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时,应停止加入BaCl2溶液。
(4)①滤液Ⅲ中,主要存在的钠盐有NaCl和Y,Y为________。
②往滤液Ⅲ中添加适量NaCl固体后,通入足量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再通入足量CO2,可析出Y。
(5)高纯AlAs(砷化铝)可用于芯片制造。芯片制造中的一种刻蚀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所示致密保护膜为一种氧化物,可阻止H2O2刻蚀液与下层GaAs(砷化镓)反应。
①该氧化物为________。
②已知:Ga和Al同族,As和N同族。在H2O2与上层GaAs的反应中,As元素的化合价变为+5价,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精准备考·要有方案——高考必备基础
一、化工流程中常用术语
术语
释义
研磨、雾化
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雾化,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灼烧(煅烧)
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改变结构、使杂质高温氧化、分解等。如煅烧石灰石、高岭土、硫铁矿
浸取
向固体中加入适当溶剂或溶液,使其中可溶性的物质溶解,包括水浸取、酸溶、碱溶、醇溶等
酸浸
在酸性溶液中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过程
蒸发结晶
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
蒸发浓缩
蒸发除去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
水洗
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类似的还有酸洗、醇洗等
二、化工流程中的常见操作与思考角度
常见的操作
思考角度
加氧化剂
氧化某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些离子
判断能否加其他物质
要考虑是否引入杂质(或影响产物的纯度)等
分离、提纯
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等常规操作
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提高原子利用率
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
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进行的反应或操作
要考虑O2、H2O、CO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能否达到隔绝空气、防氧化、防水解、防潮解等目的
控制溶液的pH
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或抑制水解)
②“酸作用”还可除去氧化物(膜)
③“碱作用”还可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等
④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的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
控制温度(常用水浴、冰浴或油浴)
①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②使化学平衡移动;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
③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
④控制反应速率;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
⑤升温:促进溶液中的气体逸出,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
⑥加热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
⑦趁热过滤:减少因降温而析出的溶质的量
⑧降温:防止物质高温分解或挥发;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
洗涤晶体
①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水溶性的杂质
②冰水洗涤:能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且防止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③用特定有机试剂清洗晶体: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等
④洗涤沉淀的方法: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三、循环物质与副产品的判断
1.循环物质的确定
2.副产品的判断
四、化学工艺流程图审题与答题模版
1.流程图结构特点
2.流程图分析与答题模版
(1)首尾主线分析:原料―→中间转化物质―→目标产物。
分析每一步操作的目的以及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跟踪主要物质的转化形式。
(2)依据“题给信息和题中设问”来带动流程中各步骤的细致分析。
步骤分析
高频设问
答题模版
原料处理
如何提高“酸浸率”?
固体粉碎的目的:减小固体颗粒,增大反应速率
升高反应的温度,增大反应速率
增大酸的浓度
分析“浸出率”图表
解释“浸出率”高低变化的因素(“浸出率”升高一般是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当“浸出率”达到最大值后,温度升高“浸出率”反而下降,一般是反应试剂的分解或挥发)
选择达到一定较高“浸出率”的时间及温度(注意:一般不止一个答案)
控制条件
除去杂质
的方法
加氧化剂,转变金属离子的价态(如Fe2+―→Fe3+)
调节溶液
的pH
利用题给金属离子沉淀的pH信息,使特定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沉淀出来
物质转化
的分析
跟踪物质,分析每一步骤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滤渣、滤液中物质的判断: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或电子式、分析物质中的化学键
确定循环物质
物质分离
过滤、蒸发结晶、重结晶、分液与萃取
仪器的选择(如玻璃仪器的选择)
结晶方法:
①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NO3等:蒸发结晶
②晶体带结晶水,如胆矾等: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③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如除去NaCl中少量的KNO3: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④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溶质,如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晶体的洗涤
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洗涤晶体的目的:可以除去晶体表面可溶性的杂质和水分,利用乙醇的易挥发性,有利于晶体的干燥
含结晶水的晶体不能选用乙醇作为洗涤剂,因为乙醇可以溶解结晶水
化学计算
浸出率计算、产率计算、Ksp计算等简单计算
模考·预测
1.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2·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 ℃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c(Mg2+)=0.02 mol·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 mol·L-1,此时是否有沉淀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超导材料,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制备纳米铜粉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废铜渣和稀硫酸共同作用可获得较纯净的Cu2S,其原理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辉铜矿中浸取铜元素时,可用FeCl3溶液作浸取剂。①反应:Cu2S+4FeCl3===2CuCl2+4FeCl2+S,每生成1 mol CuCl2,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浸取时,在有氧环境下可维持Fe3+较高浓度,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浸取过程中加入洗涤剂溶解硫时,铜元素浸取率的变化如图3所示,未洗硫时铜元素浸取率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萃取”时,两种金属离子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4所示,当pH>1.7时,pH越大,金属离子萃取率越低,其中Fe3+萃取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反萃取”得到的CuSO4溶液制备纳米铜粉时,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5)在萃取后的“水相”中加入适量氨水,静置,再经过滤、________、干燥、________等操作可得到Fe2O3产品。
3.TiO2和CaTiO3都是光电转化材料。某研究小组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SiO2等杂质)来制备TiO2和CaTiO3,并利用黄钾铁矾[KFe3(SO4)2(OH)6]回收铁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酸解”的实验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50 ℃,不同氧化剂对钛铁矿酸解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50 min时,要求酸解率大于85%,所选氧化剂应为________;采用H2O2作氧化剂时,其效率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氧化酸解”的滤液①中加入尿素[CO(NH2)2],TiO2+转化为TiO2,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尿素而不直接通入NH3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高温煅烧”中由TiO2制备CaTi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3+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Fe3+)=1.0×10-5 mol·L-1,计算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的Ksp=1.0×10-39、水的Kw=1.0×10-14]
(5)黄钾铁矾沉淀为晶体,含水量很少。回收Fe3+时,不采用加入氨水调节pH的方法制取Fe(OH)3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 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
①pH=4.1时,Ⅰ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
②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后,________室的 NaHSO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
(4)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_____ g·L-1(以SO2计)。
题型1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分析题
真题·考情
全国卷
1.解析:
(1)结合难溶电解质的Ksp,可知利用Na2CO3“脱硫”发生沉淀转化反应:(aq);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q),已知Ksp(PbCO3)≪Ksp(PbSO4),加入Na2CO3,可将PbSO4转化为更难溶的PbCO3,有利于后续溶于酸。
(2)沉淀转化反应(aq)的平衡常数K===≈0.04,K值较小,说明正向反应程度有限,BaSO4不能完全转化为BaCO3。
(3)(ⅰ)根据铅膏的组成成分中含铁元素可知,H2O2能够氧化的离子为Fe2+;(ⅱ)H2O2将Pb氧化为Pb2+,继而Pb2+与醋酸反应生成Pb(A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H2O2+2HAc===Pb(Ac)2+2H2O;(ⅲ)PbO2转化为Pb(Ac)2的过程中Pb元素化合价降低,则H2O2作还原剂,起到还原PbO2的作用。
(4)“脱硫”时,BaSO4部分转化为BaCO3,Ba元素以BaSO4、BaCO3的形式进入“酸浸”工序,此外还有Al、Fe等金属元素,结合题给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和铅膏的成分,可知滤渣中含有Al(OH)3、Fe(OH)3、BaSO4。(5)“沉铅”后的滤液中有“酸浸”时BaCO3溶于酸产生的Ba2+,还有因加入NaOH溶液而引入的Na+。
答案:
(aq) 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q),已知Ksp(PbCO3)≪Ksp(PbSO4),加入Na2CO3,可将转化为更难溶的PbCO3,有利于后续溶于酸
(2)沉淀转化反应(aq)的平衡常数K≈0.04,K值较小,说明正向反应程度有限
(3)(ⅰ)Fe2+ +2H2O (ⅲ)H2O2作还原剂,还原PbO2
(4)Al(OH)3、Fe(OH)3、BaSO4
(5)Ba2+、Na+
2.解析:(1)根据产物有氧化锌,参照碳酸钙的高温分解可写出化学方程式。(2)为了提高浸取效果,工业上一般需要加快反应速率,可以从浓度、温度、接触面积等角度考虑。(3)调pH要考虑不能引入不易除去的杂质离子,如Na+和后期不易除去;加入氢氧化钙,Ca2+后期可以被F-除去,同时与硫酸根结合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在确定滤渣①成分时,利用Ksp与Q的大小关系,可知沉淀出。(4)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中转化为MnO2,说明另一反应物具有还原性,只能是Fe2+;pH=5时,产物为。(5)加入锌粉的目的是除去铜离子。(6)滤渣④为CaF2、MgF2,可与浓H2SO4分别发生反应:CaF2+H2SO4(浓) CaSO4+2HF↑、MgF2+H2SO4(浓) MgSO4+2HF↑,得到的副产物为硫酸钙和硫酸镁。
答案:(1)ZnCO3ZnO+CO2↑
(2)升高温度、不断搅拌、充分粉碎、适当提高硫酸浓度等(任选两个,答案合理即可)
(3)B SiO2 Fe(OH)3 CaSO4
+3Fe2++7H2O===MnO2↓+3Fe(OH)3↓+5H+
(5)除去铜离子
(6)硫酸钙 硫酸镁
3.解析:(1)①悬浊液为AgI的饱和溶液,加入铁粉,发生置换反应2AgI+Fe===2Ag+Fe2++2I-,生成的沉淀为Ag,Ag与硝酸反应生成的AgNO3可循环使用。②还原性:I->Fe2+,通入Cl2的过程中,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则只有I-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I2+Cl2===FeCl2+I2。若反应物用量比=1.5时,设n(Cl2)=1.5 mol,则n(FeI2)=1 mol,1 mol FeI2中I-先被氧化,消耗1 mol Cl2,Fe2+后被氧化,消耗0.5 mol Cl2,因此FeI2和Cl2恰好完全反应,氧化产物为FeCl3、I2;当>1.5时,过量的Cl2能氧化生成的I2,发生反应5Cl2+I2+6H2O===2HIO3+10HCl,因此碘的收率会降低。
(2)题述制备I2的总反应为NaIO3与NaHSO3反应生成I2和I2、,,+3H++H2O。
(3)KI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I和I2,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若生成1 mol I2,消耗的KI至少为4 mol。I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反应中加入过量KI,使反应平衡右移,防止单质碘的析出。
答案:(1)①2AgI+Fe===2Ag+Fe2++2I- AgNO3
②FeI2+Cl2===FeCl2+I2 FeCl3、I2 I2被进一步氧化
+3H++H2O
(3)4 防止单质碘析出
4.解析:结合题中信息对该流程进行如下梳理:
(1)结合图示及题给信息可知焙烧时Al2O3转化为,尾气应为NH3,则Al2O3焙烧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4(NH4)2SO4 2NH4Al(SO4)2+6NH3↑+3H2O↑。
(2)结合相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以及沉淀完全时的pH可知,加氨水调节pH至11.6的过程中,Fe3+、Al3+、Mg2+依次沉淀。
(3)根据Mg2+沉淀完全时的pH=11.1,可知溶液中c(OH-)=10-2.9mol·L-1时,溶液中c(Mg2+)=1.0×10-5mol·L-1,则Ksp[Mg(OH)2]=1.0×10-5×(10-2.9)2=1.0×10-10.8,母液①的pH=11.6,即溶液中c(OH-)=10-2.4mol·L-1,则此时溶液中c(Mg2+)== mol·L-1=1.0×10-6 mol·L-1。
(4)由于常见的盐酸和硝酸均具有挥发性,且水浸渣需在160 ℃酸溶,因此最适宜的酸为硫酸。由于SiO2不溶于硫酸,焙烧过程中得到的CaSO4难溶于水,故酸溶渣的成分为SiO2、CaSO4。
(5)酸溶后适当加热能促进TiO2+水解生成TiO2·x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iO2++(x+1)H2O△TiO2·xH2O↓+2H+。
(6)结合图示流程可知,母液①中含有氨水、硫酸铵,母液②中含有硫酸,二者混合后再吸收尾气NH3,经处理得到(NH4)2SO4。
答案:(1)Al2O3+4(NH4)2SO42NH4Al(SO4)2+6NH3↑+3H2O↑
(2)Fe3+、Al3+、Mg2+
(3)1.0×10-6
(4)硫酸 SiO2 CaSO4
(5)TiO2++(x+1)H2OTiO2·xH2O↓+2H+
(6)(NH4)2SO4
5.解析:(1)加热的目的是使反应完全,加快酸浸速率。(2)Fe3O4与硫酸反应生成Fe2+和Fe3+,Fe2+能够被氧化为Fe3+;VO+中钒元素化合价为中钒元素化合价为+5,VO+被MnO2氧化为,MnO2被还原为Mn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Mn2++H2O。(3)pH=3.0~3.1时,Mn2+还未沉淀,所以滤液②中有Mn2+,另外Fe3+、Al3+在该pH范围内没有沉淀完全,部分留在滤液②中。(4)滤饼②中除了有V2O5·xH2O,还有少量和Al(OH)3,加NaOH调pH>13,V2O5·xH2O与NaOH反应生成与NaOH反应生成,Fe(OH)3不与NaOH反应,所以滤渣③是。(5)“调pH”的目的是将转化为沉淀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H)4+HCl===Al(OH)3↓+NaCl+H2O,则滤渣④为Al(OH)3。(6)加入过量NH4Cl固体)增大,根据同离子效应,可促进NH4VO3晶体尽可能完全析出。
答案:
(1)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促进氧化完全)
(2)Fe2+ +Mn2++H2O
(3)Mn2+ Al3+和Fe3+
(4)Fe(OH)3
(5)NaAl(OH)4+HCl===Al(OH)3↓+NaCl+H2O
(6)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
6.解析:(1)油脂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并且NaOH溶液能溶解Al和Al2O3,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2NaOH===2NaAlO2+H2O,故“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除去油脂和溶解铝及其氧化物。“滤液①”中含有Na[Al(OH)4](也可写成NaAlO2),向其中加入稀H2SO4调为中性会生成Al(OH)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Al(OH)3↓+H2O或+H++H2O===Al(OH)3↓。(2)“滤饼①”中含有Ni、Fe、NiO、FeO、Fe2O3以及少量其他不溶物,加入稀H2SO4后主要发生反应Ni+2H+===Ni2++H2↑、Fe+2H+===Fe2++H2↑、NiO+2H+===Ni2++H2O、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故“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Ni2+、Fe2+、Fe3+。(3)H2O2的作用是在酸性条件下将Fe2+氧化为Fe3+(2Fe2++H2O2+2H+===2Fe3++2H2O),且在“转化”中不引入新杂质,故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O2或空气,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也不引入新杂质。加NaOH溶液“调pH”的目的是生成Fe(OH)3沉淀除去Fe3+,为除尽Fe3+而又不生成Ni(OH)2沉淀,需控制pH范围:3.2≤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填空题专项突破题型1化学工艺流程综合分析题教师用书,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10-39,,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填空题专项突破题型4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nm、c=1,四种表示方法,常见错误防范,02×10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填空题专项突破题型3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共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