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考试版)A4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考试版)A4,共5页。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
地理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位于江南丘陵地区的赣南,溪水密布,河流纵横。该地区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客家人占总人口的95%以上。在长期发展中,赣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演化模式。下图示意赣南地区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查发现,赣南地区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200~600米的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区域( )
A.热量充足 B.植被覆盖度好 C.对外联系方便 D.耕作便利
2.图示四种演化模式中,最易发生在平原地区的是( )
A.a B.b C.c D.d
3.形成d演化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A.政策 B.地域文化 C.经济 D.产业结构
2018年,C樱桃番茄公司从选址、种植到销售,全程借助数字技术,在确定樱桃番茄的适宜产区——海拔1500米左右的云南大理某地后,由该公司提供资金和技术,村集体合作社入股,农户负责田间管理,发展樱桃番茄产业。2022年12月该地及C公司又与某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成立该地区首个“盒马村”,发展订单农业,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村集体合作社主要负责樱桃番茄产业的( )
A.技术指导 B.土地供应 C.生产管理 D.市场销售
5.数字技术对该地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扩大生产规模 B.全过程无需人工 C.提高生产效率 D.产品绿色无污染
6.成立“盒马村”,发展订单农业,对该地樱桃番茄销售的影响是( )
A.中间环节减少 B.市场风险增大 C.实现以产定销 D.销售价格降低
贵州省黔北高原发育了平缓丘丛和深切峰丛这两种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组合。洋川河位于分水岭南侧的绥阳盆地,自北向南流,芙蓉江位于分水岭北侧的旺草盆地,自南向北流。下图示意黔北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a平面图和b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黔北高原这两种地貌组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流水溶蚀 ②河流下蚀 ③地质构造 ④岩层性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在两种地貌组合形成过程中,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
A.芙蓉江下切速率快于洋川河 B.芙蓉江沉积颗粒大于洋川河
C.芙蓉江溯源侵蚀强于洋川河 D.芙蓉江侧蚀程度强于洋川河
露是指空气中水汽凝结在地物上的液态水。库布齐沙漠北缘与黄河河岸之间生态过渡带年均温5.6℃,降水集中在7-9月,年平均风速4米/秒。某学者在该过渡带选取沙丘进行研究,并绘制出8月15日-29日沙丘不同部位露水凝结量与昼夜温差关系图(如图),其中,图示期间沙丘和丘间地露水凝结量的变化趋势和昼夜温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空气中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关系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研究发现沙丘顶部露水凝结量比沙丘其他部位少,主要是由于沙丘顶部( )
A.温度较低 B.面积较小 C.植被较少 D.风速较大
10.沙丘和丘间地露水凝结量变化趋势与昼夜温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要原因是图示期间( )
A.太阳辐射较强 B.降水量较大 C.西北风速较大 D.沙丘流动较快
11.该地丘间地植被较两侧沙丘坡面少,这将导致丘间地露水形成时间比两侧沙丘坡面( )
A.早 B.晚 C.时间相同 D.无法比较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56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大分水岭盆地(下图)是在地质历史时期板块挤压而成的;在该盆地内发育的常流河R向东通过垭口(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注入北普特拉河;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头山区冰川广布。后气候转暖,冰川大规模消融,北普特拉河径流量剧增,而R河流量却呈减少趋势并逐渐演变成季节性河流;同期,地壳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大分水岭盆地出口被封闭,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平均海拔约2100米,年降水量为120--300毫米,沙丘广泛发育。
(1)简析冰川消融期大分水岭盆地封闭的原因。(8分)
(2)说明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氏广泛发育的原因。(6分)
(3)分析垭口处沙丘发育对阻止R河外流所起的作用(6分)
(4)大分水岭盆地自封闭以来,盆地底部地表物质中的盐类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这些盐类物质的富集过程。(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德宏州水电资源丰富,理论水能蕴藏量为362.44万kW。21世纪初引进民间资本后,水电开发速度加快,特别是5万kW以下的小型水电,率先带动蔗糖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后,进一步促进了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于2008年开始引入工业硅等工业,通过"就地消纳"的方式解决丰水期"窝电"和水电难以外调的问题。
工业硅的生产环节包括硅矿石的开采、精选,再到工业硅的初炼和精炼。工业硅生产常用的还原剂有木炭、石油焦、硅煤(一种煤炭产品)、木片等。德宏工业硅生产虽然需要添加部分缅甸木炭等原料,但总体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区域同产业,但限定丰水期生产模式下产量季节变化大。下图示意德宏州地理位置及高品质硅和优质煤炭的分布。
(1)推测德宏州在21世纪初引进民间资本水电开发的过程中,特别侧重小型化开发模式的依据。(8分)
(2)简析德宏州水电开发使得蔗糖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得到率先发展的原因。(6分)
(3)说明节能减碳背景下德宏州工业硅限定丰水期生产的合理性。(8分)
(4)分析德宏州发展工业硅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优势。(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考试版)A4,共6页。
这是一份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参考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参考答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