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升初科学专项真题汇编
【真题汇编】专题08 物质的变化-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真题汇编】专题08 物质的变化-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教科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支持燃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真题汇编】专题08 物质的变化-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 说明:本试卷考查范围为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卷面分总分得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我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呢?下面就来检验一下吧!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请认真审题,仔细答题!书写规范、美观,还能得到3分的卷面分,加油!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2022•温州)物质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但对于环境却不美好,只会污染环境 B.我们人体中也会发生化学变化,包括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 C.人类对石油、煤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这种变化对人类是不利的,应该禁止使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2.(2分)(2022•华阴市)建筑用的水泥,它的一系列生产过程发生的变化( )A.都是物理变化 B.都是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3.(2分)(2022•文山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烧杯中的液体是( )A.全部是水 B.全部是白醋 C.含有新物质的混合液体4.(2分)(2022•阳信县)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 ),不支持燃烧。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5.(2分)(2022•郑州)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放进冰箱冷冻室一段时间后结冰 B.食盐溶于水中 C.植物光合作用6.(2分)(2022•莒县)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燃烧 B.铁生锈 C.冰融化7.(2分)(2022•温州)判断煤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在亿万年前,地球上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 B.死亡的植物被泥沙掩埋 C.埋在地底深处的植物,在地底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了变化8.(2分)(2022•淮上区)我们吃食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到( )A.动能 B.化学能 C.电能9.(2分)(2022•犍为县)我国排放的废气中,二氧化碳占( )A.70% B.85% C.90%10.(2分)(2022•吴堡县)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慢慢加热,对白糖发生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过程中白糖的颜色没有变化 B.加热时白糖先慢慢地变成液体 C.加热后白糖变成了其它物质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8分)11.(3分)(2022•讷河市)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和 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 。12.(2分)(2022•永定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体是 气体,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该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选填“熄灭”或“燃烧的更旺”)13.(2分)(2022•华阴市)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会附着 色的物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变化属于 变化。14.(3分)(2022•宁南县)在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中,将铁钉“部分”浸入铜溶液中,这是为了让浸入部分与未浸入部分形成 。实验观察到铁钉上附着有 色(填颜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15.(2分)(2022•沁阳市)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会伴随一些现象,比如: 、产生气体、产生沉淀、 。16.(1分)(2022•潼关县)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米饭里的 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17.(1分)(2022•平舆县)绿色社区的实质是 ,每个人都有建设社区的责任和义务,绿色社区的建设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8.(2分)(2022•洛南县)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 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许多国家都已经制订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绝大多数水污染都是由 的活动引起的。19.(2分)(2022•涟源市)现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 和白色污染等。三.判断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20.(2分)(2022•宁南县)实验中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观察到“有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 )21.(2分)(2022•西湖区)钻石一颗永流传,所以钻石不会发生变化。 ( )22.(2分)(2022•昌黎县)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灭火。 ( )23.(2分)(2022•西平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 ( )24.(2分)(2022•余杭区)虾煮熟后变红,但它还是虾,没有产生新物质。 ( )25.(2分)(2022•西湖区)铁杵磨成针、百炼成钢是物理变化。( )26.(2分)(2022•城固县)将铁钉放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铁钉上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 )27.(2分)(2022•天津)铁和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铁生锈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 )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28.(8分)(2016•怀来县)请把下面物质的变化和变化时产生的主要现象用线连起来。①在米饭上滴碘酒A.产生沉淀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B.颜色改变③木条燃烧C.生成气体④二氧化碳遇到澄清的石灰水D.发光发热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15分)29.(15分)(2022•富阳区)疫情期间,小明宅家自制美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1)小明想做一份糖醋排骨,就先把白糖放入锅里进行加热,发现固态白糖先变成 (填状态)的糖,然后颜色逐渐加深,这时要及时放入排骨进行翻炒,不然,继续加热白糖就会变成 (填颜色)的物质。(2)小明不小心将鸡蛋壳掉进了装有白醋的杯子里,发现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呢?”他询问爸爸。爸爸提供了下表资料,小明对照资料后对爸爸说:我认为肯定不是二氧化氮和氯气。你认为小明推测的理由是 。气体名称特点二氧化氮比空气重,棕红色,有刺激性气味,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无色,不支持燃烧氧气比空气重,无色,支持燃烧氯气比空气重,黄绿色,有强刺激性,支持燃烧氮气比空气略轻,无色,常用作保护气体,不支持燃烧氢气气体中最轻,无色,可燃,易爆小明和爸爸继续探究:探究一:他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杯子中,看到木条立即熄灭。探究二:他把气体倒入简易天平的B端,发现B端下沉。①根据探究一,小明判断所产生的气体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的 和 。②根据探究二,小明判断所产生的气体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的 ,理由是 。(4)小明将一些白色粉末倒进一个气球内,并在一个透明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带有酸味的无色液体,然后把气球嘴套在玻璃瓶上,最后将气球内的粉末抖落到瓶中,气球竟慢慢“吹”大了。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白色粉末可能是 ,无色液体可能是 ,这种变化属于 ,此时气球里面的气体是 ,取下气球并扎紧口子,放手后气球会 (填“往上飞”或“往下落”),理由是 。六.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0分)30.(7分)(2022•平舆县)你心目中的绿色社区是什么样子的? 31.(6分)(2022•苍溪县)说一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的。(说出两种方法) 32.(7分)(2022•菏泽)“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解答】A、化学变化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化学变化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例如:利用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或危害较小的气体。A的说法错误。B、我们人体中也会发生化学变化,包括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B的说法正确。C、人类对石油、煤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化石能源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利大于弊,我们要合理使用化石能源。C的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物质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分析】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解答】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将石灰水、黏土的混合就是物理变化,高温煅烧就是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研细又是物理变化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具体事物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析,把握住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3.【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同时产生一种叫醋酸钠的新物质。【解答】白醋和小苏打发生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此之外,留下的液体,既不是醋,也不是小苏打,是一种叫醋酸钠的新物质,还有没有反应完的小苏打或白醋。故选:C。【点评】结合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的认识解答。4.【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解答】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冒出大量气泡,有大量气体产生。用燃烧的细木条伸入杯中,发现细木条很快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A。【点评】结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二氧化碳的认识解答。5.【分析】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新物质产生,通常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等。【解答】A、水放进冰箱冷冻室,一段时间后结冰了,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食盐溶于水中,食盐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C、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叶片利用阳光把吸收的二氧化碳、水转化为养料,并释放氧气,这一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结合对化学变化的认识解答。6.【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解答】没有新物质的产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的产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纸燃烧、铁生锈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冰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7.【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解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埋在地底深处的植物,在地底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在亿万年前,地球上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死亡的植物被泥沙掩埋,都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根据不同能量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我们吃食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到化学能。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能量的概念以及应用。9.【分析】空气的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解答】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占的比重过大,煤占的比重达70%左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排放废气中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引起的。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大气污染,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10.【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解答】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颗粒会变成液体,这是糖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加热的过程中,液态糖中会“冒泡”,“冒泡”说明有气体产生,白糖持续加热,还会产生沉淀,颜色变黑、有焦糊味,BC选项观点正确,A选项观点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8分)11.【分析】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解答】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否生成了新物质。【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变化,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12.【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解答】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可以看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说明产生了气体,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新产生气体的玻璃杯里,火焰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熄灭。【点评】本题考查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现象,结合所学读图分析解答此题。13.【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蓝色,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发现铁钉变红了。【解答】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透明的液体,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会附着红色的物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产生。故答案为:红;化学。【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化学变化的认识,识记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现象。14.【分析】实验室在做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中用镊子夹住铁钉的一端,使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解答】在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中,将铁钉“部分”浸入铜溶液中,这是为了让浸入部分与未浸入部分形成对比。实验观察到铁钉上附着有红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铜,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对比;红;铜。【点评】结合对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认识解答。15.【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解答】物质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会伴随一些现象,比如:发热、发光、产生气体等。故答案为:发热;发光。【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结合所学解答此题。16.【分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解答】唾液不是甜的,米饭开始也不是甜的,长时间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唾液中的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故选:淀粉。【点评】掌握口腔的作用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绿色社区又称可持续社区,是综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的符合生态系统的,通过维持原油的社区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实现社区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社区。【解答】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置,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绿色社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每个人都有建设社区的责任和义务,绿色社区的建设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答案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点评】本题考查绿色社区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此类知识即可准确解答。18.【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解答】大气污染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如大气中的飘尘易使呼吸系统发生病变。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许多国家都已经立法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如制订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绝大多数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故答案为:大气;人类。【点评】熟记防治空气污染措施,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9.【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解答】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人类的家园。故答案为:水污染;大气污染。【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环境,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三.判断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20.【分析】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这主要取决于观察的目的。【解答】在科学实验时,无论是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还是观察到“明显变化”,都能通过正确地分析和处理而获取正确信息。所以在科学实验时,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故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掌握观察方法等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分析】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根据物质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解答即可。【解答】所有的物质都是处在变化中的,有的变化快,有的慢,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明确答题角度是物质不断的变化着,根据所学解答此题。22.【分析】小苏打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白醋是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解答】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灭火。故答案为:√。【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学生了解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即可正确解答该题。23.【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解答】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反应,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例如淀粉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后生成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故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学生掌握食物进入人体内要经过许多的化学变化即可正确解答。24.【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解答】虾煮熟后变红,有香味,可以食用,味道鲜美,这些特征与活虾是不同的,说明虾煮熟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结合对化学变化的认识解答。25.【分析】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解答】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铁的大小、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题干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分析】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蓝色,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发现铁钉变红了。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会将红棕色的铜单质置换出来。【解答】根据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现象,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表面变为红色。故题干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识记硫酸铜溶液与铁的反应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解答】通过观察铁锈的颜色、是否导电、是否被磁铁吸引、硬度等方面的比较,发现铁锈和铁是完全不同的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铁锈的认识,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28.【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主要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发生时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在米饭上滴碘酒颜色改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生成气体,木条燃烧发光发热,二氧化碳遇到澄清的石灰水产生沉淀。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及产生的现象。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15分)29.【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大量气体,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解答】(1)把白糖放入锅里进行加热,发现固态白糖先变成液态的糖,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但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然后颜色逐渐加深,这时要及时放入排骨进行翻炒,不然,继续加热白糖就会变成黑色的物质,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2)对照常见气体特征表,推断出产生的气体肯定不是二氧化氮和氯气,因为产生的无色气体。为了验证气体的类型,继续做了如下探究:探究一:他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杯子中,看到木条立即熄灭。探究二:他把气体倒入简易天平的B端,发现B端下沉。①根据探究一,判断所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除去二氧化氮和氯气,氧气助燃,氢气能够燃烧,所以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的氧气和氢气。②根据探究二,判断所产生的气体比空气中,剩下的气体中,氮气比空气略轻,故排除,所以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的氮气,因为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大量气泡。将一些白色粉末倒进一个气球内,并在一个透明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带有酸味的无色液体,然后把气球嘴套在玻璃瓶上,最后将气球内的粉末抖落到瓶中,气球竟慢慢“吹”大了。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这种白色粉末可能是小苏打,无色液体可能是白醋,两者混合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此时气球里面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取下气球并扎紧口子,放手后气球会往下落,理由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故答案为:(1)液态;黑色;(2)产生的是无色气体;①氢气;氧气;②氮气;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3)小苏打;白醋;化学变化;二氧化碳;往下落;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点评】结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现象及常见气体的特征解答。六.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0分)30.【分析】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解答】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共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应该是:①绿化:各种花草树木,绿地面积要达到20%。②节能:普遍使用节能灯,少开空调。③节水:每家都能做到节约用水。④行为: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乱扔垃圾。故答案为:①绿化:各种花草树木,绿地面积要达到20%。②节能:普遍使用节能灯,少开空调。③节水:每家都能做到节约用水。④行为: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乱扔垃圾。【点评】结合对绿色社区的认识解答。31.【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隔绝铁制品与空气、水的接触,就能有效防止生锈。【解答】隔绝铁制品与空气、水的接触,就能有效防止生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锈方法有涂油、刷漆、电镀等。故答案为:涂油、刷漆、电镀等。【点评】结合防止铁生锈方法的认识解答。32.【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解答】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节约资源保护环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宣传知识、落实行动、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故答案为:①做宣传者:积极向他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做节约的践行者: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③做环保的践行者: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制品,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出行等。【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保护环境,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汇编】专题07 宇宙-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教科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空,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汇编】专题06 生物的多样性-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教科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容这种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汇编】专题05 小小工程师-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教科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