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小题满分练含答案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小题满分练(一)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小题满分练(一)含答案,共9页。
(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兴隆洼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这里发掘出170余座半穴居房址,最大的房址面积达140平方米。由此判断,当时兴隆洼地区( )
A.雨水稀少,没有森林
B.地势低洼,气候潮湿
C.遵循礼制,等级森严
D.地势较高,聚落而居
2.[2022·吕梁市高三三模文综]西周时期,诸侯朝觐天子时需采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七寸璧琮作为信物,诸侯之间来往则只需要六寸玉礼器即可。诸侯和别国使者来往时,使者的玉礼器应比国君的爵位降一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分封制与宗法制实现了结合
B.君主专制权力有所强化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有所缓和
D.贵族等级秩序得到维护
3.[2022·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对于战争的看法,孟子提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墨子认为“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由此可知两者( )
A.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
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
C.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
D.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
4.[2022·沈阳市二模]“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 )
A.继承先秦时期的天下观
B.彰显国家一统的丰功伟绩
C.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
D.加强对地方基层官员管理
5.[2022·南通市高三3月大联考]西汉之初,大冶铁商人往往资金雄厚,拥有数千可供役使的劳动力。西汉中期后,这些商人把资金转向投入到农业领域,以扩大地产。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国家重视发展农业
B.商业贸易发展缓慢
C.政府加强经济控制
D.儒家教化功能提升
6.[2022·保定市高三3月联考]汉代人对祥瑞的信仰可以说既强烈又普遍,他们相信在日常用品和衣服上描画祥瑞图像可以引出真的祥瑞,如此,祥瑞装饰之普遍也就不足为怪了。汉画像中最常见的祥瑞图像有凤凰、神鼎、玉兔、麒麟及四灵图像等。这些画像( )
A.彰显了民众生活的富足状态
B.反映了天人感应的社会影响
C.显示了重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D.宣扬了天意与人事间的互动
7.[2022·九师联盟高三4月质量检测]下表是美国历史学家麦希维克统计的中国两晋时期重要人物出身比例情况。据此推知,麦希维克认为这一时期( )
麦希维克统计两晋重要人物出身比例简表
注:两晋时期的百分比表示出自大族的比例,而三国和东汉的百分比表示两晋重要人物出自三国或东汉大族的比例。
A.官员流动机制削弱
B.政治权力具有不稳定性
C.政权交替非常频繁
D.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加强
8.[2022·东北三省四市高三一模]隋初的军事制度沿用西魏、北周时期创建的府兵制,府兵制原来实行的是兵农分离,军人世代为兵,户口由军队管理,不入州县户籍。由于士兵是专业化的,国家统统不分配土地。开皇十年(590年),增加了士兵受田。这说明当时( )
A.均田制遭到破坏
B.政治局面趋向稳定
C.军人职业化发展
D.运河修建消耗民力
9.[2022·济宁市高三4月模拟]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记录所奏内容。高宗以后,李义府等为了任意密奏其事,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
A.提高决策效率 B.实现政事公开
C.抑制政治腐败 D.避免决策失误
10.[2022·长沙高三月考]唐朝的韩愈(768~824)举起“复古”的旗帜,反对社会流行的骈文,提出“载道”“明道”的口号。他提倡学古文、习古道的主张,强调要有“务去陈言”和“词必己出”的独创精神,掀起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唐宋古文运动。韩愈的主张意在( )
A.抵制庸俗的流行辞藻
B.弘扬华夏孔孟道统思想
C.培养创新型社会人才
D.坚持汉儒以来的大一统
11.[2022·沈阳市二模]宋仁宗时进士重策论和诸科大义,神宗时罢诗赋、贴经、墨义,专考策论和大义,这一时期的策问大抵以汉唐故事为主要议题,如“汉唐将相”“唐始终治乱”等。据此可知,宋朝( )
A.改革科举制完善取士程序
B.关注官员治国理政能力
C.面临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D.积极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12.[2022·菏泽市高三二模]有学者认为,北宋中期,地主阶级内部剧烈分化,为变法造成了一些条件,但始终没有产生过一股足以不断推动变法前进的强大力量,王安石变法中各股地主政治势力都是朝后退步。这意在说明,当时( )
A.经济的发展导致地主阶级的分化
B.过度中央集权的弊端日益显现
C.王安石变法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D.统治阶级缺乏政治自救的能力
13.[2022·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宋朝土地买卖“立契”的法定程序除填写契纸,须经官府验契纳税,称作“税契”。税契后只有经官府印押的红契,才是买主取得所有权的合法凭证。此规定( )
A.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B.确保了政府赋税收入
C.缓和了尖锐社会阶级矛盾
D.维护了小农合法权益
14.[2022·芜湖市高三二模]明太祖时,上司对日照知县期满考语为“无课农兴学之绩,而长于督运”,有意荐其任职交通运输部门,结果被皇帝痛批“弃本而务末”,而将该知县降职,明太祖此举旨在( )
A.关心百姓疾苦 B.申饬官员勾结
C.整肃地方治理 D.规范政绩考核
15.[2022·雅安市高三三模]建言民情会议是明朝为鼓励四方建言而创设的一项会议制度。下表为据《事类纂》等史料统计的身份明确的建言者。这一制度
注:官员又以州县卫所的中下层地方官和学官为主( )
A.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B.实现了明朝统治长治久安
C.旨在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6.[2022·榆林市一模]清代前期,南方各地形成“一田二主”制度,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和使用权,两者可以单独典卖。有些富裕的人甚至绅缙、土豪,往往置买土地使用权,再行出佃;也有的在购得土地使用权后,使用雇工经营。这一土地制度的实施( )
A.推动了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
B.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C.导致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D.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产生
小题满分练(一) 中国古代史(A)
1.解析:据材料“这里发掘出170余座半穴居房址,最大的房址面积达140平方米”,可知兴隆洼遗址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而半地穴式房屋主要建筑在地势较高的地区,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兴隆洼遗址人文历史,而雨水稀少,没有森林属于自然地理的特征,排除A项;如果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半地穴式房屋无法居住,排除B项;周代才出现礼制,而兴隆洼遗址处于原始村落,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由材料可知诸侯朝觐天子,诸侯之间交往和诸侯与别国使者之间交流的时候使用玉器的规格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差异则体现了天子、诸侯等贵族之间的等级秩序,说明通过这种规则贵族等级秩序得到了区别与维护,故选D项;宗法制强调的是嫡长子世袭,和材料表述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西周时期还没有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此不能说君主专制权力有所强化,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不同身份之间在玉器使用规制上的差异,没有反映贵族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
答案:D
3.解析:孟子强调战争要顺应民意,墨子则认为战争不管什么时间发生都会影响农业生产,且墨子主张“非攻”即反对战争,表明他们都有一定的民本思想,重视人民的利益,故选C项;孟子并不是单纯的反对,“取之而燕民悦”在顺应民意的情况下是可以爆发战争的,排除A项;材料仅仅表达了关于战争的看法,战争不能代表百姓的根本利益,排除B项;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其继承了孔子“仁”的理念,但是墨子是墨家的代表,并没有继承儒家“仁”的思想,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说明县官指天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已经实现王制(天子之制),遂进行一系列改制、改称号举措,以彰显国家一统的丰功伟绩,故选B项;“王室”“公室”代表的是诸侯国君的秦王,“县官”则代表统一天下后的秦皇帝,天下观的含义不同,排除A项;天子一直统治王畿地区,“恢复”说法错误,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县官指天子,“加强对地方基层官员管理”说法错误,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西汉中期后,这些商人把资金转向投入到农业领域,以扩大地产”结合汉武帝强加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推测汉朝实行重农抑商,加强对商业的限制,所以商人转而从事农业,故选C项;国家重视发展农业主要体现在对小农的支持,而对商人却只有控制和限制,排除A项;“大冶铁商人往往资金雄厚,拥有数千可供役使的劳动力”可见商业发达,排除B项;“商人把资金转向投入到农业领域,以扩大地产”是为国家政治形势所迫,不是儒家教化的结果,排除D项。
答案:C
6.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汉朝时期,人们非常认可“祥瑞观”,“既强烈又普遍”,竟然相信“在日常用品和衣服上描画祥瑞图像可以引出真的祥瑞”,如一些汉画像中的“凤凰、神鼎、玉兔、麒麟及四灵图像”等等,再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相关内容可知,这些画像是反映了天人感应的社会影响,故选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汉朝时期,人们比较认可有关“祥瑞”的图案,并且把一些图案印在日常用品和衣服上,这是他们的思想信仰,与是否“富足”没有关系,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治国理念是“重文抑武”,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凤凰、神鼎、玉兔、麒麟及四灵图像等祥瑞图案代表的是人们的思想信仰,至于这些祥瑞图案是否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好运,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排除D项。
答案:B
7.解析:据材料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两晋重要人物出自三国或东汉大族的比例并不高,而出自两晋本身大族的比例很高,说明两晋大族主要是在社会变迁中新崛起的大族,可见东汉到两晋时期重要人物担任高官要职的持续性或稳定性很差,政治权力具有不稳定性,故选B项。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两晋时期的重要人物主要出自两晋自身发展起来的大族,而非延续东汉、三国时期的大族,说明官员流动较频繁,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两晋时期重要人物的出身,不能说明政权交替频繁,排除C项;据所学,三国两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社会大动乱,政权更迭频繁,中央集权严重削弱,而非加强,排除D项。
答案:B
8.解析:隋初及之前的府兵制下,兵农分离,是由于当时军事战争频繁使得士兵专业化,但是隋朝开皇十年开始增加了士兵受田,说明社会政局稳定,士兵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种田劳作,故选B项;均田制是在唐朝中期才遭到破坏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士兵受田之前是职业化发展的,但是受田之后就有了兵农合一的特点,不再是职业化发展,排除C项;题干中的士兵受田时间为隋文帝开皇时期,而不是运河修建的隋炀帝时期,且运河修建与士兵受田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9.解析:据材料“李义府等为了任意密奏其事,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可知,史官随同,如实记录所奏内容,奏事者不敢任意曲解事实,对抑制政治腐败起了一定作用,故选C项;史官随同记录制度只是记录所奏内容,与提高决策效率无关,排除A项;中国古代政事不公开,排除B项;“避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C
10.解析:唐朝后期,社会乱象丛生,儒学受冲击,韩愈主张“文以载道”.提出道统论,弘扬先秦儒学思想,答案选B项。“意在”有其自身立场目的,“抵制”只是手段,A项错误;材料的“创新”重点在于反对当时的流行传统,C项错误;虽然唐后期时代有大一统的需要,但是“复古”目的就是要跳过“以来的”,D项错误。
答案:B
11.解析:据材料“策问大抵以汉唐故事为主要议题,如‘汉唐将相’‘唐始终治乱’”可知,宋代科举重视策论,以品评历史人物和论断朝代兴亡为主,这体现了对官员治国能力的关注,故选B项;材料强调科举考试内容,而不是程序且“完善”一词太绝对,排除A项;面临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与“策问大抵以汉唐故事为主要议题”不符,排除C项;崇文抑武指在地位上、工资待遇上以及文化宣传上,抬举(尊崇)文官,贬低(抑制)武将,与“以汉唐故事为主要议题”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12.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始终没有产生过一股足以不断推动变法前进的强大力量”“王安石变法中各股地主政治势力都是朝后退步”,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这说明宋朝的统治阶级缺乏政治自救能力,故选D项;在题干内容中虽然述及了“北宋中期,地主阶级内部剧烈分化,为变法造成了一些条件。”但是题干内容的着重点在于“但是”后面的内容,并且在题干内容中也没有分析“地主阶级内部剧烈分化”的原因,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地主阶级内部”的问题,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并且题干内容中着重分析的是其失败的原因,排除C项。
答案:D
13.解析:据材料“宋朝土地买卖‘立契’的法定程序除填写契纸,须经官府验契纳税,称作‘税契’。税契后只有经官府印押的红契,才是买主取得所有权的合法凭证”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宋朝调整土地买卖政策且规定相关契约凭证并由政府颁布,适应了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故选A项;土地买卖需要向政府缴纳税费,但材料仅涉及到土地买卖过程中验契纳税的凭证功能,且宋朝时期税费种类多样,立契纳税只是其中一部分,故“确保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土地买卖过程中验契纳税的凭证功能,没有明确各阶级间的社会关系,且政策变革后土地买卖频繁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社会矛盾反而会加剧,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到土地买卖过程中验契纳税的凭证功能,没有明确小农的合法权益,且政策变革后更有利于大地主囤集土地,反而破坏了个体农民的权益,排除D项。
答案:A
14.解析:据材料“明太祖时,上司对日照知县期满考语为‘无课农兴学之绩,而长于督运’,有意荐其任职交通运输部门,结果被皇帝痛批‘弃本而务末’,而将该知县降职”,可知明太祖坚持重农抑商思想,此举重在教导世人要以农为本,从而整肃地方治理,故选C项;明太祖降职该知县是因为其“无课农兴学之绩”,而并不是因为关心百姓疾苦,排除A项;材料中只有日照知县因不重视农业被贬职,并未提到其与其他官员勾结,排除B项;明太祖惩罚的日照知县,并未处罚其上司,无法说明规范政绩考核,排除D项。
答案:C
15.解析:据上表,可知建言民情会议的主体来自不同群体,体现了征集意见的广泛性,促进国家治理的进一步完善,故选A项;明朝于1644年灭亡,并未长治久安,排除B项;建言民情会议是整个国家的制度,地方官吏只是其中一部分,排除C项;“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A
16.解析: 由材料“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和使用权,两者可以单独典卖”“有的在购得土地使用权后,使用雇工经营”可知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土地使用权加快流转,佃农对地主的依赖程度减弱,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故选B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排除C项;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农业资本主义,排除D项。
答案:B
大中正
一品高官
最高军职
爵位继承
皇后
东汉
26%
27%
27%
—
53.33%
三国
11%
14%
10%
11%
13.33%
两晋
63%
59%
63%
39%
33.33%
身份
布衣军民
杂职吏员
听选官
文武官员
人数
23人
19人
30人
43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大题高分练(一)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小题满分练(七)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小题满分练(六)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