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二章章末质量检测 学案 0 次下载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课件PPT,共40页。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目 录CONTENTS1 学习目标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6 拓展与延伸7 布置作业通过图表判读,了解我国能源供需现状、分布现状。通过实例,认识我国石油、煤炭开发利用现状,并了解其供需安全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我国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讨论如何保证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安全性。通过图文数据,认识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趋势。课程导引中国能源供需特点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大气包”与我国能源安全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公交车车顶都安装着一个橡胶做的大气袋。大气袋里面装的是常压下的煤气,北京老百姓称为“大气包”。当时的公交车为什么要背着这样的“大气包”?“大气包”与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何关系?能源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我国2016年确定的24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页岩气、煤层气、铀(核燃料)6种能源矿产资源。能源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化石能源是战略性矿产资源,且非可再生;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一些国家有意把石油作为处理国际争端的工具,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是有些国家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我国能源的供需特点① 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生产和消费总量一直在增长,增速快,且消费增长的速度大于生产增长的速度,这意味着我国能源进口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均高于②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反映我国“丰水”的资源特点和大力开发水能资源③ 油气资源相对短缺安全警戒线④ 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北方地区和海域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现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需求增长两个方面决定了我国能源的供需特点,进而决定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是“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我国石油供需关系随时间的变化①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石油资源储量和产量不足主导的供应 短缺阶段】根据当时主流的“海相生油理论”,我国被认为缺少形成石油的地质历史条件,并被判定为“贫油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主要油田只有甘肃玉门、青海冷湖和新疆克拉玛依等,但当时经济建设、国防储备等方方面面都急需石油。早期,世界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地质时期的海洋沉积地层(海相沉积)中,由此总结、升华形成了“海相生油理论”。中国缺少可生成石油的海相沉积地层,我国地质学家一直尝试在陆地上的沉积物(陆相沉积)中寻找石油。1959年终于在松辽盆地发现大庆油田,由此总结、升华形成了“陆相生油理论”。中国科学家建立和发展的陆相生油理论是对石油地质学的极大丰富和完善。在党中央支持下,石油部组织石油会战。全国各地石油职工和3万多名解放军转业官兵及大专院校学生,从四面八方云集大庆。②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石油自给有余阶段】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精神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使我国基本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所需石油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石油需求的自给自足,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特别是,粉碎了国际敌对势力以石油为武器,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图谋,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消费主导的石油进口依赖阶段】消费增长明显高于生产增长我国石油的自给率持续降低我国石油自给率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石油安全的临界值需求增长储量减少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国内可采石油资源储量不断减少,石油生产总量远低于需求总量;(大油田长期过度开采,新增油田有限)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带来的市场及运输等衍生安全风险。(我国的石油安全与国际石油市场和石油运输状况密切相关)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石油出口国社会动荡石油运输通道不畅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能源,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2015年,我国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煤炭探明总量的12.84%,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煤炭产量18.27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煤炭产量的47.70%,位居世界第一。仅从能源数量上看,煤炭足以满足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① 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大规模、长距离、高成本交通运输网自然灾害② 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煤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恶化(生产过程)露天开采:剥离排土井工开采:地表沉陷、裂缝东部平原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山地、丘陵发生山体滑落或泥石流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我国的富煤地区多为贫水地区。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到矿井并被排出,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新的污染。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生产)主要指矿井瓦斯(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和地面矸石山自燃释放的气体。此外,高耗低效燃烧煤炭向空气排放大量SO₂、CO₂和烟尘,会造成酸雨、雾霾、全球变暖。煤炭开采导致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生产、消费过程)原煤被入洗的同时,也排放大量的煤泥水,污染土壤、植被及河流。为满足社会对洁净煤的需求,原煤入洗比例连年提高(生产)既损失大量的煤炭,又污染沿线的生态环境。长距离运煤中产生的煤尘飞扬(运输过程)活动: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碳排放系数:燃烧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指示能源消费过程中CO₂排放的多少,相同能源消费水平下,碳排放系数越大,排放量越多。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煤炭0.7,石油0.54,天然气0.39表2.1 中国与世界能源结构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能源结构调整是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使能源的供应效率更高、更安全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环境污染小、温室气体排放低、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全球经济形势(增长点主要在新兴经济体)、能源效率进步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的特点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国家的经济繁荣依赖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高能耗行业发展达到峰值,能源增长的速度将放缓。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我国面临国内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面的压力。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减少煤炭消费是我国能源低碳化路线的重要步骤。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措施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提高能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防范进口能源安全风险注意国际能源市场和运输安全,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目 录CONTENTS1 学习目标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6 拓展与延伸7 布置作业通过图表判读,了解我国能源供需现状、分布现状。通过实例,认识我国石油、煤炭开发利用现状,并了解其供需安全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我国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讨论如何保证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安全性。通过图文数据,认识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趋势。课程导引中国能源供需特点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大气包”与我国能源安全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公交车车顶都安装着一个橡胶做的大气袋。大气袋里面装的是常压下的煤气,北京老百姓称为“大气包”。当时的公交车为什么要背着这样的“大气包”?“大气包”与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何关系?能源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我国2016年确定的24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页岩气、煤层气、铀(核燃料)6种能源矿产资源。能源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化石能源是战略性矿产资源,且非可再生;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一些国家有意把石油作为处理国际争端的工具,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是有些国家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我国能源的供需特点① 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生产和消费总量一直在增长,增速快,且消费增长的速度大于生产增长的速度,这意味着我国能源进口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均高于②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反映我国“丰水”的资源特点和大力开发水能资源③ 油气资源相对短缺安全警戒线④ 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北方地区和海域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现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需求增长两个方面决定了我国能源的供需特点,进而决定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是“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我国石油供需关系随时间的变化①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石油资源储量和产量不足主导的供应 短缺阶段】根据当时主流的“海相生油理论”,我国被认为缺少形成石油的地质历史条件,并被判定为“贫油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主要油田只有甘肃玉门、青海冷湖和新疆克拉玛依等,但当时经济建设、国防储备等方方面面都急需石油。早期,世界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地质时期的海洋沉积地层(海相沉积)中,由此总结、升华形成了“海相生油理论”。中国缺少可生成石油的海相沉积地层,我国地质学家一直尝试在陆地上的沉积物(陆相沉积)中寻找石油。1959年终于在松辽盆地发现大庆油田,由此总结、升华形成了“陆相生油理论”。中国科学家建立和发展的陆相生油理论是对石油地质学的极大丰富和完善。在党中央支持下,石油部组织石油会战。全国各地石油职工和3万多名解放军转业官兵及大专院校学生,从四面八方云集大庆。②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石油自给有余阶段】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精神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使我国基本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所需石油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石油需求的自给自足,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特别是,粉碎了国际敌对势力以石油为武器,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图谋,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消费主导的石油进口依赖阶段】消费增长明显高于生产增长我国石油的自给率持续降低我国石油自给率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石油安全的临界值需求增长储量减少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国内可采石油资源储量不断减少,石油生产总量远低于需求总量;(大油田长期过度开采,新增油田有限)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带来的市场及运输等衍生安全风险。(我国的石油安全与国际石油市场和石油运输状况密切相关)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石油出口国社会动荡石油运输通道不畅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能源,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2015年,我国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煤炭探明总量的12.84%,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煤炭产量18.27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煤炭产量的47.70%,位居世界第一。仅从能源数量上看,煤炭足以满足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① 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大规模、长距离、高成本交通运输网自然灾害② 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煤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恶化(生产过程)露天开采:剥离排土井工开采:地表沉陷、裂缝东部平原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山地、丘陵发生山体滑落或泥石流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我国的富煤地区多为贫水地区。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到矿井并被排出,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新的污染。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生产)主要指矿井瓦斯(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和地面矸石山自燃释放的气体。此外,高耗低效燃烧煤炭向空气排放大量SO₂、CO₂和烟尘,会造成酸雨、雾霾、全球变暖。煤炭开采导致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生产、消费过程)原煤被入洗的同时,也排放大量的煤泥水,污染土壤、植被及河流。为满足社会对洁净煤的需求,原煤入洗比例连年提高(生产)既损失大量的煤炭,又污染沿线的生态环境。长距离运煤中产生的煤尘飞扬(运输过程)活动: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碳排放系数:燃烧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指示能源消费过程中CO₂排放的多少,相同能源消费水平下,碳排放系数越大,排放量越多。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煤炭0.7,石油0.54,天然气0.39表2.1 中国与世界能源结构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能源结构调整是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使能源的供应效率更高、更安全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环境污染小、温室气体排放低、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全球经济形势(增长点主要在新兴经济体)、能源效率进步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的特点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国家的经济繁荣依赖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高能耗行业发展达到峰值,能源增长的速度将放缓。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我国面临国内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面的压力。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减少煤炭消费是我国能源低碳化路线的重要步骤。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措施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提高能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防范进口能源安全风险注意国际能源市场和运输安全,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