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黑火药爆炸 B. 湿法炼铜 C. 高粱酿酒 D. 指南针指引航海
2. 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氮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3.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倾倒液体 D. 量取液体
4.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水蒸气
5. “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杯醇酒香满堂”。用分子观点解释此现象正确的是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原子核内部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 分子体积比原子体积大
C. 原子核带负电 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7. 2021年赛过黄金价格的贵金属铑的人民币标价,曾是黄金价格的10倍、铂金的19倍。铑被使用在汽车催化转化器的多孔陶瓷结构中,用来帮助氮氧化物分解成无害的氧气和氮气。根据如图下列有关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铑的元素符号是RH B. 铑是第五周期元素
C. 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2.9g D. 铑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8.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9. 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垃圾深埋处理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 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
10.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过滤 B. 吸附 C. 静置 D. 蒸馏
11.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B. 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
C. 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D.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12.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类、鱼虾类、奶类等食物,这三类食物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A. 油脂 B. 糖类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13. 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 )
A. Ag B. Fe C. Zn D. Al
14.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活中可以用洗洁精乳化油污
B. 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 某农户对蔬菜大棚内补充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来提高蔬菜的产量
15.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步骤
A
鉴别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钠三种固体
水
B
鉴别O2、CO2、空气
燃着的木条
C
除去粗盐中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D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铜溶液
加足量的锌、过滤
A. A B. B C. C D. D
1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冬奥会使用的滑雪头盔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其中就是用了碳纤维,碳纤维属于 ______ (选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2)同学们去菜地除草时,小华用带来的pH试纸测了土壤的pH约为5,同学们认为可以加 ______ 进行改良。
(3)在玉米地里,发现玉米苗出现了叶片发黄和倒伏现象,同学们认为是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所致,只需要施用一种化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化肥是 ______ (填字母)。
A.CO(NH2)2
B.KNO3
C.KCl
D.Ca3(PO4)2
(4)人体摄入 ______ 元素不足会引起贫血;缺乏 ______ 会引起坏血病。
(5)制备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二氧化硅中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______ 。
(6)如图2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甚至产生危害的组合是 ______ (填序号)。
A.洁厕灵和“84”消毒液
B.肥皂水和威猛先生
C.“84”消毒液和肥皂水
D.“84”消毒液和威猛先生
17. 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1)①碳酸钙在医疗上可用作 ______ 剂。
②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该反应 ______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③过筛与过滤类似,其目的是拦截 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②若要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写一种)。
③将60℃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18. 化学小组在实验室里进行以下实验,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A组:根据图提供的实验仪器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取。
(1)仪器D的名称是 ______ 。
(2)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 ______ (填字母序号),其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B组: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3)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 ______ g,水 ______ mL(水的密度为1.0g/mL)。
(4)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用规格为 ______ (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 ______ 。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19. 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
(1)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______ 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只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只有Na2SO4和NaOH。
以上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成立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方案 ______ 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 。
【拓展】
(3)借助传感器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的pH的变化如图2,判断溶液X是 ______ ,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 (填化学式)。
20. 芜湖铁画是“以铁为墨”的非遗艺术。铁画的表现工艺主要由锻铁、淬火和上漆三个环节。
(1)在制作铁画时按照设计稿把铁丝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艺术品,这是利用铁的 ______ 性。
(2)淬火能使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 ______ (填“减弱”或“增强”)。
(3)上漆是把油漆涂在铁画上防止腐蚀,铁生锈实质是铁与 ______ 等发生化学反应。
(4)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乙的化学式是 ______ ,在甲、乙、丙3种物质中,可一步转化为丁的物质有 ______ 种,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______ 。
(5)FePO4是制备某种锂电池的材料之一,在Fe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FePO4在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中对应的物质可以是 ______ (填“甲”、“乙”、“丙”或“丁”)。
21. 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如图。
(1)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______ (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2)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 ______ 和CaCO3。
(3)往溶液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的目的是 ______ 。
(4)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取生理盐水650g,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14.35g,计算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黑火药爆炸包含着黑火药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高粱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只是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擦玻璃时的哈气就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起到湿润作用,说明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解:A、点燃酒精灯时,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该项错误;
B、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使用外焰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45∘,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该项错误;
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紧挨瓶口,该项正确;
D、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该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4.【答案】C
【解析】解: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但化学性质不活泼;氧气占空气体积约21%,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较少。
故选:C。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
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杯醇酒香满堂”,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A错;
B、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分子体积比有的原子体积大,有的原子体积比有的分子体积大,故B错;
C、原子核带正电荷,故C错;
D、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质子和中子,原子核中含有质子和中子,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正确。
故选:D。
A、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B、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
C、原子核带正电荷;
D、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7.【答案】B
【解析】解:A、元素符号书写时,要遵循“一大二小”的原则,则铑的元素符号是Rh,说法错误;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铑原子的核外有五个电子层,因此铑是第五周期元素,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2.9,单位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说法错误;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铑原子的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说法错误。
故选:B。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去电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从微观角度考查物质的分类,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解答】
A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
B中含有三种分子,是混合物;
C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
D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
故选:B。
9.【答案】D
【解析】解:A.垃圾深埋既造成水污染,又能造成土壤污染,不合题意;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危害人体健康,不合题意;
D.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既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保护环境的做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的净化,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操作的净水效果,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
A、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能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
B、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能杀菌消毒;
C、静置沉淀只能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能除去其他的杂质;
D、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的水中几乎不含杂质。
综上所述,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解:A、油锅中的油着火不能用水浇灭,油的密度比水小,加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因为立即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打开门窗,空气流通,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蛋类、鱼虾类、奶类等三类食物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选:C。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
【解答】
Ag比铜的金属活动性弱,故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A正确;
Fe、Zn、Al都比Cu的金属活动性强,都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故B、C、D错误;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解: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生活中可以用洗洁精乳化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B、高压水枪灭火,利用的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镁属于弱碱性物质,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某农户对蔬菜大棚内补充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可提高蔬菜的产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中和反应的应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中和反应应用、乳化作用,、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该选项正确。
B、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二氧化碳能使木条熄灭,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该选项正确。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溶解、过滤、蒸发得到氯化钠,该选项正确。
D、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除去了原物质氯化亚铁,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B、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二氧化碳能使木条熄灭,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
D、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复合材料 熟石灰 B Fe 维生素C 1:2 A
【解析】解:(1)碳纤维是由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腈)经碳化处理制成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属于复合材料;
(2)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酸性增强,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
(3)A、CO(NH2)2中仅含有N元素这一种营养元素,不符合题意;
B、KNO3中含有K、N元素这两种营养元素,符合题意;
C、KCl中仅含有K元素这一种营养元素,不符合题意;
D、Ca3(PO4)2中仅含有P元素这一种营养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铁元素符合是Fe;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
(5)由二氧化硅化学式SiO2得,二氧化硅中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
(6)洁厕灵pH<7显酸性,“84”消毒液、肥皂水、威猛先生的pH>7,显碱性;
A、洁厕灵和“84”消毒液会发生反应,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甚至生成氯气毒害人体,符合题意;
B、肥皂水和威猛先生的pH>7,两者混用不会反应,不会降低去污效果,不符合题意;
C、“84”消毒液和肥皂水的pH>7,两者混用不会反应,不会降低去污效果,不符合题意;
D、“84”消毒液和威猛先生的pH>7,两者混用不会反应,不会降低去污效果,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故答案为:(1)复合材料;
(2)熟石灰;
(3)B;
(4)Fe;维生素C;
(5)1:2;
(6)A。
(1)根据碳纤维是由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腈)经碳化处理制成的无机高分子纤维进行分析;
(2)根据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进行分析;
(3)根据KNO3中含有K、N元素这两种营养元素,进行分析;
(4)根据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铁元素符合是Fe;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进行分析;
(5)根据二氧化硅化学式SiO2进行分析;
(6)根据洁厕灵pH<7显酸性,“84”消毒液、肥皂水、威猛先生的pH>7,显碱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7.【答案】补钙 CaO+H2O=Ca(OH)2 放出 大于 甲>乙>丙 加入适量溶剂或降温 乙>甲>丙
【解析】解:(1)①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其可做补钙剂;
②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放热;
③过筛与过滤类似,其目的是拦截大于筛孔直径的颗粒,小于筛孔的颗粒从筛孔穿过;
(2)①由溶解度曲线得,50∘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②若要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入适量溶剂,或是降温,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③将60∘C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C,假设溶剂是100,其溶质的质量为约13g、30g、约4g,对于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会使得溶质析出,故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故答案为:(1)①补钙;
②CaO+H2O=Ca(OH)2;放出;
③大于;
(2)①甲>乙>丙;
②加入适量溶剂或降温;
③乙>甲>丙。
(1)根据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筛与过滤类似,进行分析;
(2)根据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只会使得溶质析出而不会使得溶质质量增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8.【答案】酒精灯 CEICaCO3+2HCl=CaCl2+H2O+CO2↑5.04550偏小 促进氯化钠固体溶解
【解析】解:(1)仪器D的名称是酒灯;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型反应,使用排水法收集,则制氧气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故发生装置选CEI,I中装液体药品,C中装固体药品;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气体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10%=5.0g,需要水的体积为50g−5.0g1.0g/mL=45mL;
(4)量筒有多种规格,一般根据所需液体的量来选择量筒的规格,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最接近所需液体用量的量筒,故选用50mL规格量筒;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则量取水的体积大于45mL,故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5)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促进氯化钠固体的溶解。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CEI;CaCO3+2HCl=CaCl2+H2O+CO2↑;
(3)5.0;45;
(4)50;偏小;
(5)促进氯化钠固体溶解。
(1)根据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型反应,使用排水法收集,则制氧气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气体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水的体积进行分析;
(4)根据量筒有多种规格,一般根据所需液体的量来选择量筒的规格,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最接近所需液体用量的量筒进行分析;
(5)根据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促进氯化钠固体的溶解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9.【答案】红 H2SO4+2NaOH=Na2SO4+2H2O猜想三 反应后溶液为无色 一 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 稀硫酸 Na2SO4和NaOH
【解析】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得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2)【猜想与假设】溶液中有酚酞,反应后溶液为无色,说明反应为溶液为酸性或中性,而猜想三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故其不正确;
【反思交流】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也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其不能说明猜想二成立,故方案一不合理;
(3)反应开始前,体系pH<7,故X溶液是稀硫酸;
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pH>7,此时溶液显碱性,含有氢氧化钠,而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和NaOH。
故答案为:(1)红;H2SO4+2NaOH=Na2SO4+2H2O;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三;反应后溶液为无色;
【反思交流】一;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
(3)稀硫酸;Na2SO4和NaOH。
(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得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溶液中有酚酞,反应后溶液为无色,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也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开始前,体系pH<7,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pH>7,此时溶液显碱性,含有氢氧化钠,而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20.【答案】延展 增强 水、氧气 Fe2O3 2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 +3丁
【解析】解:(1)铁丝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艺术品,铁的比表面积增加,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
(2)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
(3)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
(4)乙属于氧化物,氧化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而且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其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甲、乙、丙即铁、氧化铁、氢氧化铁,其中氧化铁和氢氧化铁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三价铁盐,而铁单质与酸反应生成二价的亚铁盐,故可一步转化为丁的物质有2种;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5)设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x+(+5)+(−2)×4=0,解得x=+3;FePO4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属于盐,故FePO4在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中对应的物质可以是丁。
故答案为:(1)延展;
(2)增强;
(3)水、氧气;
(4)Fe2O3;2;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
(5)+3;丁。
(1)根据铁的比表面积增加,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进行分析;
(2)根据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进行分析;
(3)根据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氧化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氧化铁和氢氧化铁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三价铁盐,而铁单质与酸反应生成二价的亚铁盐,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
(5)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FePO4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属于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1.【答案】玻璃棒 Mg(OH)2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解析】解:(1)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玻璃棒,玻璃棒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的作用分别是:搅拌以加速溶解、引流、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2)粗盐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往粗盐水中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固体甲中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Mg(OH)2和CaCO3。
(3)溶液乙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往溶液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设参与反应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143.5
x14.35g
58.5143.5=x14.35g
x=5.85g
则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85g650g×100%=0.9%。
答: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
故答案为:
(1)玻璃棒;
(2)Mg(OH)2;
(3)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0.9%。
(1)根据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来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来分析;
(3)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分析;
(4)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由沉淀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下列化学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普通用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普通用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某水溶肥部分说明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