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鞍山二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辽宁省鞍山二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浓硫酸吸水 B. 纯碱蒸馒头 C. 灯泡通电发光 D. 盐酸挥发
2. 下物不属溶液的是( )
A. 生理盐水 B. “雪碧”汽水 C. 碘酒 D. 冰水混合物
3.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肥料属于磷肥的是( )
A. Ca(H2PO4)2 B. CO(NH2)2 C. (NH4)2SO4 D. K2CO3
4. 下列有关盐酸和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来除铁锈
B. 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溶液中都有H+
C. 打开浓盐酸或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都会产生白雾
D. 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
5. 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 用Ca(OH)2作建筑材料
C. 用NaOH溶液检验CO2 D. 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6. 在粗盐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溶解粗盐 B. 过滤粗盐水
C. 蒸发结晶 D. 趁热取下蒸发皿
7. 只用一种试剂区别AgNO3、BaCl2、Na2CO3三种溶液,可选用( )
A. 氯化钠溶液 B. 盐酸 C. 稀硝酸 D. 硝酸钾溶液
8.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盐酸除去铁锈 D. 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
9. 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波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增大 B. 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强
C. 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 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10. 将1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 )
A. 190g B. 200g C. 100g D. 19g
11. 下列转化中,只能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Zn→ZnSO4 B. CaCO3→CO2
C. MgO→MgCl2 D. NaOH→NaNO3
12. 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B. 该稀硫酸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
C.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
D. 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导致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偏大
13.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
A. HCl、NaOH、FeCl3、NaCl
B. HCl、NaCl、Na2CO3、BaCl2
C. NaCl、BaCl2、CuSO4、KOH
D. Ba(NO3)2、NaCl、Na2SO4、HCl
14. 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B. 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C. 固体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
D. 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NO3)2
15.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OH和NH4NO3固体
鉴别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测定所得溶液温度
B
CO2中混有HCl气体
检验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
CaCl2溶液中混有稀盐酸
除杂
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D
MnO2和KCl的混合物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并烘干,蒸发滤液
A. A B. B C. C D. D
16.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补钙剂 ______ ;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_ ;
(3)构成氯化钠的粒子 ______ ;
(4)硝酸铁中氮元素化合价 ______ 。
17. 家庭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写化学式);
(2)用化学方法除去厨房中的炉具油污,可用 ______ (填俗名)清洗;
(3)喝了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汽水后,常会打嗝,该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______ 有关。
18.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______ g。
(2)t2℃时,在200g水中加入100g的甲物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
(3)t1℃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4)如图2所示,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 ______ (填字母),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固体析出。
A.氯化钾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冰水
E.生石灰
(5)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杂质时,可以采用将混合物溶于水,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______ 、洗涤、干燥的方法来获得较纯的甲晶体(填实验操作名称)。
19. 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
(1)有明显现象的孔穴有 ______ (填孔穴序号,下同)。
(2)发生中和反应的孔穴有 ______ 。
(3)孔穴6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0. 镓(Ga)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半导体、合金材料等工业。已知:镓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金属活动性顺序:Zn>Ga>Fe。氢氧化镓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1)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根据上述信息,下列预测不合理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镓能与稀盐酸反应,并有氢气放出
B.镓在空气中能被氧化
C.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氢氧化镓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根据上述信息写出生成氯化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1.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为黑色粉末,B、C、D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有一种是胃液的主要成分(“-”表示相互反应,“→”表示相互转化。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是 ______ ;A→B的反应是 ______ (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B和D的反应中实际变化的粒子是 ______ 。
(4)写出F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2. 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Fe2(SO4)3)溶液和FeSO4溶液的pH接近,其工艺流程如图:
(1)通过该流程可得出SiO2的性质有 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
(2)“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FeSO4+H2O、 ______ 。
(3)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______ (写1条,不考虑“搅拌”和“使用催化剂”)。
(4)“还原”步骤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SO4)3=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 ______ 。
23. 利用海水提取粗盐,提纯氯化钠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 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相应的字母)。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其中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
(4)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______ (填字母)。
24.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甲同学用内部带有多孔隔板的C装置代替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不适宜用作多孔隔板的材料是 ______ (填编号)。
①铜片
②石墨
③铁
(3)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 。
(4)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若用D、E组合作为收集装置,则收集一瓶SO2气体,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 (填字母),E装置所起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
25.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询问老师,只知道原溶液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
[提出问题]原瓶中是何种溶液,是否变质?
[进行猜想]
猜想Ⅰ:原瓶中是NaCl溶液;
猜想Ⅱ:原瓶中是NaOH溶液;
猜想Ⅲ:原瓶中是Na2CO3溶液;
猜想Ⅳ:原瓶中是NaHCO3溶液。
[查阅资料]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从上表可知,猜想Ⅳ一定错误,因为 ______ 。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说明猜想Ⅰ错误,理由是 ______ 。
(2)小组同学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图2实验:
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 ______ 。
[获得结论]猜想 ______ 正确。
[拓展延伸]实验(2)中检验无色溶液B时,能代替硫酸铜溶液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金属镁
b.pH试纸
c.氧化铜
d.酚酞试液
e.氯化铁溶液
26. 某学习小组为测定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在100g该溶液中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滤液194.2g。求:
(1)生成沉淀的质量 ______ g;
(2)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纯碱蒸馒头,是利用碳酸钠和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灯泡通电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盐酸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生盐水是均稳定混合物,属于液;
碘酒是一稳定的混合物,属溶;
冰水混合是纯净物,不于混合物故不溶液;
故选.
溶液均一、合物;溶的本质特征是均、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题掌握要握溶液的本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面的知识,只有样才对相方的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3.【答案】A
【解析】解:A、Ca(H2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A正确;
B、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
C、(NH4)2SO4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K2CO3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
故选:A。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4.【答案】C
【解析】解:A、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都可用来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溶液中都有H+,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上方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酸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Ca(OH)2可以与硫酸铜溶液一起配制波尔多液,A正确;
B、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故可以用Ca(OH)2作建筑材料,B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能用NaOH溶液检验CO2,C错误;
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D正确。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刚蒸发完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钠溶液与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与BaCl2、Na2CO3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盐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BaCl2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稀硝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AgNO3、BaCl2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溶液与AgNO3、BaCl2、Na2CO3三种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8.【答案】C
【解析】解: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
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NH3⋅H2O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故A说法正确;
B、洗手液b的pH大于a的pH,且都小于7,都显酸性,所以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故B说法错误;
C、洗手液c的pH大于7,显碱性,所以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说法正确;
D、洗手液d的pH大于7,显碱性,而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所以洗手液d和a混合液可能呈中性,pH可能等于7,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进行解答;
B、根据洗手液b的pH大于a的pH进行解答;
C、根据洗手液c的pH大于7,显碱性进行解答;
D、根据洗手液d的pH大于7,显碱性,而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0.【答案】A
【解析】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0g×18%=(x+10g)×0.9%,x=190g。
故选:A。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1.【答案】C
【解析】解:A、锌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选项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硝酸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锌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B、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C、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D、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硝酸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答案】D
【解析】解: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搅拌加快散热,故A错误;
B、该稀硫酸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0%:(1−20%)=1:4,故B错误;
C、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天平不是玻璃仪器,故C错误;
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浓硫酸的体积偏大,导致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49g/mL),采用的采用的加水稀释的方法,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结合题意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配制稀溶液的基本步骤、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把FeCl3溶液与另外三种溶液混合,出现红褐色沉淀的溶液为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能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C、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K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D、Ba(NO3)2、Na2SO4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D。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14.【答案】A
【解析】解:A、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镁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镁粉,镁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不一定呈无色,也可能是硝酸铜溶液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固体中只有Ag时,硝酸铜溶液没有参加反应,滤液一定呈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固体中一定有Ag,硝酸银可能有剩余,滤液中可能有AgNO3,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铜可能部分或全部参加了反应,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NO3)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镁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镁粉,镁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测定所得溶液温度,温度升高的是NaOH,温度降低的是NH4NO3固体,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不能检验CO2中混有HCl气体,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的方法分离出二氧化锰,再蒸发滤液分离出氯化钾,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根据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根据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6.【答案】CaCO3(合理即可)N2 Na+、Cl− Fe(N+5O3)3
【解析】解:(1)常见的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合理即可)。
(2)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其分子符号为N2。
(3)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符号为Na+、Cl−。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硝酸铁中氮元素化合价显+5价可表示为:Fe(N+5O3)3。
故答案为:
(1)CaCO3(合理即可);
(2)N2;
(3)Na+、Cl−;
(4)Fe(N+5O3)3。
(1)根据常见的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解答。
(2)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
(3)根据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答案】NaHCO3 火碱或烧碱或苛性钠 温度
【解析】解:(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因为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焙制的糕点松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故答案为:NaHCO3;
(2)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与油污反应,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厨房中的炉具油污,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答案为:火碱或烧碱或苛性钠;
(3)喝了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汽水后,常会打嗝,该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答案为:温度。
(1)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加强对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6033.3%丙>乙>甲 BE 过滤
【解析】解:(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答案为:60;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在200g水中加入100g的甲物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g200g+100g×100%≈33.3%;故答案为:33.3%;
(3)t1℃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因为t1℃时,溶解度的大小是丙>乙>甲;故答案为:丙>乙>甲;
(4)如图2所示,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生石灰,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固体析出,因为氢氧化钠、生石灰溶于水温度升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BE;
(5)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杂质时,可以采用将混合物溶于水,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来获得较纯的甲晶体;故答案为:过滤。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1)物质的溶解度;
(2)有关的计算要正确;
(3)析出固体质量大小的比较;
(4)物质溶于水温度的变化;
(5)混合物的分离。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9.【答案】1、3、6 2、5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解:(1)稀盐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溶解;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明显现象的孔穴有1、3、6。
(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2、5属于中和反应。
(3)孔穴6中,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
(1)1、3、6;
(2)2、5;
(3)Na2CO3+2HCl=2NaCl+H2O+CO2↑。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Ga2O3 CD2Ga+6HCl=2GaCl3+3H2↑(合理即可)
【解析】解:(1)镓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氧元素显−2价,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
(2)A.由金属活动性顺序:Zn>Ga>Fe,镓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并有氢气放出,故说法正确。
B.由金属活动性顺序:Zn>Ga>Fe,镓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在空气中能被氧化,故说法正确。
C.锌、铁均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镓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说法错误。
D.氢氧化镓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说法错误。
(3)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镓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Ga+6HCl=2GaCl3+3H2↑(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Ga2O3;
(2)CD;
(3)2Ga+6HCl=2GaCl3+3H2↑(合理即可)。
(1)根据镓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氧元素显−2价,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意,金属活动性顺序:Zn>Ga>Fe,氢氧化镓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镓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H2O放热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氢离子、氢氧根离子 CuO+COCu+CO2
【解析】解:(1)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C是碳酸钠,F为黑色粉末,B、C、D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有一种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会与碳酸钠相互转化,F会转化成E,所以E是二氧化碳,F可以是氧化铜,D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D可以是盐酸,B会与碳酸钠、盐酸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A会与氢氧化钙相互转化,所以A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是H2O;A→B的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
(2)B和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B和D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实际变化的粒子是氢离子、氢氧根离子;
(4)F转化为E的反应可以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故答案为:(1)H2O;放热反应;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氢离子、氢氧根离子;
(4)CuO+COCu+CO2。
根据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C是碳酸钠,F为黑色粉末,B、C、D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有一种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会与碳酸钠相互转化,F会转化成E,所以E是二氧化碳,F可以是氧化铜,D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D可以是盐酸,B会与碳酸钠、盐酸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A会与氢氧化钙相互转化,所以A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不与稀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增大硫酸的浓度 硫酸铁溶液的酸性大于硫酸亚铁的酸性
【解析】解:(1)烧渣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进行浸取后,过滤后得到二氧化硅固体,说明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也不溶于水;
(2)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3)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增大硫酸的浓度、升高温度、将烧渣粉碎等;
(4)对于酸来讲,pH越大,酸性越弱;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硫酸铁溶液的酸性大于硫酸亚铁的酸性;
故答案为:
(1)不与稀硫酸反应或不溶于水(任选其一);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或将烧渣粉碎等(任选其一);
(4)硫酸铁溶液的酸性大于硫酸亚铁的酸性。
烧渣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进行浸取后,过滤后得到二氧化硅固体,滤液为硫酸亚铁、硫酸铁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加入铁粉后,把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答案】不变 AC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BACD
【解析】解:(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2)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蒸发池中,随着水分的蒸发,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3)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其中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4)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ACD。
故答案为:
(1)不变;
(2)AC;
(3)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4)BACD。
(1)根据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利用海水提取粗盐,提纯氯化钠的过程图,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蒸发操作的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海水晒盐的原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2KMnO4K2MnO4+MnO2+O2↑CaCO3+2HCl=CaCl2+CO2↑+H2O③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g端管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h→g→iSO2+2NaOH=Na2SO3+H2O
【解析】解:(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有棉花,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甲同学用内部带有多孔隔板的C装置代替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铜和石墨都不能和盐酸反应,铁能和盐酸反应,则不适宜用作多孔隔板的材料是③。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从h进g出,则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g端管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4)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若用D、E组合作为收集装置,收集一瓶SO2气体,二氧化硫是从h进g出,然后用E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所以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h→g→i;E装置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
(1)2KMnO4K2MnO4+MnO2+O2↑;
(2)CaCO3+2HCl=CaCl2+CO2↑+H2O;③;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g端管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4)h→g→i;SO2+2NaOH=Na2SO3+H2O。
(1)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以及铜和石墨都不能和盐酸反应,铁能和盐酸反应来分析;
(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支持燃烧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以及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制取的原理和装置,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9.6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NaOHⅡbde
【解析】解:[进行猜想]:结合图1可知,20℃时,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分数=9.6g100g+9.6g×100%≈8.8%<10%,所以能够排除碳酸氢钠;
[进行实验]:(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原瓶中不可能是NaCl溶液,猜想Ⅰ错误;
(2)原无色溶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无色溶液B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B中含有氢氧化钠,因此原无色溶液中含有溶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BaCl2=BaCO3↓+2NaCl;
②通过实验判断可以判断,无色溶液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因此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Na2CO3、NaOH;
[获得结论]实验完成后,最终确定原瓶中溶液的溶质是氢氧化钠,且已经变质,因此猜想Ⅱ正确;
[拓展延伸]a.金属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检验,故错误;
b.pH试纸遇到碱性溶液变蓝,可以检验,故正确;
c.氧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检验,故错误;
d.酚酞试液遇到碱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可以检验,故正确;
e.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可以检验,故正确;
故选:bde;
故答案为:
[进行猜想]: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9.6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进行实验]:(1)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2)①Na2CO3+BaCl2=BaCO3↓+2NaCl;②Na2CO3、NaOH;
[获得结论]Ⅱ;
[拓展延伸]bde。
饱和溶液质量分数=Sg100g+Sg×100%,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6.【答案】5.8
【解析】解:(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g+100g−194.2g=5.8g。
(2)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2NaOH+MgCl2=Mg(OH)2↓+2NaCl
95 58
x5.8g
9558=x5.8g
x=9.5g
原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9.5g100g×100%=9.5%。
答:原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9.5%。
故答案为:(1)5.8;
(2)9.5%。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根据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镁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原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明确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离田后还田,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