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大学附中石景山学校中考物理零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大学附中石景山学校中考物理零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正确的是,6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北京大学附中石景山学校中考物理零模试卷
1.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 篮球的直径大约为20dm
B. 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200g
C. 人体感觉舒适的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55℃
D. 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2.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给车轴加润滑油 B. 车把处有橡胶套
C. 刹车时用力捏闸 D. 轮胎表面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3. 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压水机 B. 瓶起子
C. 钓鱼竿 D. 羊角锤
4. 如图所示,用锤子将钉子钉入木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锤头对钉子的作用力大于钉子对锤头的作用力
B. 钉子尖和钉子帽所受的压力相等
C. 钉子尖和钉子帽所受的压强相等
D. 钉子尖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
5. 如图所示图象中,如果在y轴和x轴上依次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就能表示两个物理量的函数关系。此图象中,不能用来描述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关系
B. 同一地点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
C. 铁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其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6. 如图所示,装有等体积的酒精和浓盐水的A、B两个烧杯中,放入同样的微小压强计,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时,发现微小压强计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已知浓盐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无关
B. 甲容器中的液体是浓盐水
C. 若将两微小压强计的探头调整至同一深度,则甲图比乙图中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要小
D. 若往A中加水,则甲图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会变小
7. 在2019年,举重世界杯男子96公斤级比赛中,我国选手田涛以挺举230公斤、总成绩410公斤荣获总成绩和挺举两项冠军。如图所示是田涛举着杠铃稳定站立时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铃对人的压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 将一盛有水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4×10−3m2,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3N,水面距容器底的距离h=0.06m,如图甲所示。现将一金属圆柱体A用细线吊着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容器中的水未溢出,A未碰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如图乙所示。已知A的重力GA=0.6N,体积VA=2×10−5m3,g=10N/kg。则( )
A. A未浸入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750Pa
B. A未浸入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aP
C. A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800Pa
D. 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为0.6N
9. 如图所示,是同一小球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B. 在三种液体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相同
C. 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
D. 丙液体的密度最小
10. 如图甲,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N/kg)( )
A. 物体的重力是9N B.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时4N
C. 物体的体积是400cm3 D.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1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圆筒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A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B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1p2,m1=m2
12. 如图所示,小球沿光滑轨道由静止从A点向D点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A点到B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B. 小球在B点的动能最大
C. 小球在B点和C点的机械能相等
D. 小球不能到达D点
13. 关于如图中物体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茶壶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 古代编钟体积大小不同,其响度也不同
C. 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应用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D. 在已调平衡的杠杆B处挂2个钩码,若使杠杆重新平衡,可在A处挂2个钩码
14. 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 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 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 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5. 如图所示,质量一定的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木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得越来越快;当木块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F,木块持续滑动,运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在C点。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
B. 木块在BC段运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C. 木块在BC段运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木块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逐渐减小
D. 木块在AB段运动得越来越快,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
16.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所受重力为900N的物体A,滑轮组绳子自由端在拉力F作用下竖直匀速移动了12m,同时物体A被竖直匀速提升了4m,用时40s,滑轮组的额外功是40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00N
B. 物体A上升的速度是0.3m/s
C. 拉力F的功率是100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17. 小明站在地面上,用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18.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桌上的定滑轮、木块A、长木板B、钩码各一个,细线若干。现悬挂好弹簧测力计,测力计挂钩上悬挂细线,细线绕过定滑轮,水平连接木块A,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可用水平拉力F拉动长木板B,使其在桌面上水平向左运动,使木块A相对桌面保持静止,如图所示。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完成的探究实验有______。
19.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_(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______。
20. 根据如图所示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为磁铁的吸引力使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曲线运动,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2)图B所示为自动供水装置,当盆景中的水位下降到刚好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会进入瓶中,瓶中的水流出使盆景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就不再流出。自动供水装置使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这是______作用的结果。
(3)图C:用自制气压计粗略测量气压变化时,可以通过观察细琉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来粗略判断气压变化情况。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细琉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变______(选填“大”或“小”)。
21. 为了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小丽选用天平、细线、烧杯和适量的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盛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石块并将其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石块始终不与烧杯接触。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石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N(g取10N/kg)。松手后石块静止在烧杯底部,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 kg/m3。(g取10N/kg)
22. 初三复习完滑动摩擦力的知识后,小京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两个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无关”。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器材,如图所示:带有定滑轮的平直长木板,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边长分别为10cm和15cm的立方体A、B(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且都带有拉环),一个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一条细线。
(1)如果小京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两个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他的依据是______ 。
(2)请帮助小京完成实验设计,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23.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柱形平底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容器和水总重为G总=3N。用细线拴一小球浸没在水中且水未溢出。已知:小球的体积为V=10−4m3,密度为ρ=0.8×103kg/m3,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g取10N/kg,容器的底面积为40cm2,求:
(1)画出小球受力分析图;
(2)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
(3)放入小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化量。
24. 将边长为10cm、质量为2000g的正方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正方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杆的A端,把质量为400g的物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已知:AO:OB=1:2,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10N/kg。求:
(1)杠杆A端受到的绳子的拉力FA;
(2)甲对地面的压强p压;
(3)若用8N的力竖直向下拉乙,则甲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N?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篮球的直径大约为20cm,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
B、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
C、人的体温在36.5℃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略高于人的体温,大约是40℃,不符合实际,故C错误;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正确。
故选:D。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温度、速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多观察多思考,做出正确判断。
2.【答案】A
【解析】解:
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车把处有橡胶套,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刹车时用力捏闸,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轮胎表面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3.【答案】C
【解析】解:A、压水机在工作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错误。
B、瓶起子在起酒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错误。
C、钓鱼竿在钓鱼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正确。
D、羊角锤在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C。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叫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费力杠杆。
明确三类杠杆的特点,了解生活中常见杠杆的特点,可解答此题。
4.【答案】B
【解析】解:
A、用铁锤钉钉子,锤头对钉子的作用力和钉子对锤头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A错误;
B、锤子对钉子帽的作用力大小不变地通过钉子传递给木板,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木板给钉子尖一个大小相同的反作用力,所以钉子尖和钉子帽所受的压力相等,故B正确;
C、由B项可知,钉子尖和钉子帽所受的压力相等,钉子尖受力面积小于钉子帽受力面积,由p=FS可知,钉子尖所受的压强大于钉子帽所受的压强,故C错误;
D、钉子尖很尖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选:B。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钉子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力。
(3)压力相同时,比较受力面积大小,根据p=FS判断压强大小。
(4)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本题综合考查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压强公式分析压强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由图象可知,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关系;
A、大气压强和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不是成正比关系,故A符合题意;
B、同一地点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故B不合题意;
C、铁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其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故C不合题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D不合题意。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该图象反应的物理量之间成正比关系,然后根据各选项之间的关系选择即可。
本题考查不同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图象中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A、要想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而这里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故A错误;
B、由图可知,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压强相同,由公式p=ρgh可知,甲的深度浅,因此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大,即甲是浓盐水,故B正确;
C、由B的解析可知,甲是浓盐水,若将两微小压强计的探头调整至同一深度,则甲图比乙图中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要大,故C错误;
D、若往A中加水,盐水密度会变小,但深度增大,则甲图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变化情况无法确定,故D错误。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深度是指自由液面到所在位置的竖直距离,与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无关。结合控制变量法可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等。
7.【答案】B
【解析】A、杠铃对人的压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都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和杠铃重力的和,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相同的,且大小不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的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对二力平衡条件、相互作用力的准确掌握和理解。
8.【答案】C
【解析】解:A、A未浸入时,水面距容器底的距离h=0.06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故A错误;
B、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A未浸入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水=3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FS=3N4×10−3m2=750Pa,故B错误;
C、A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A=2×10−5m3,它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5m3=0.2N,
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A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G水+GA−F拉=G水+F浮=3N+0.2N=3.2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F′′S=3.2N4×10−3m2=800Pa,故C正确;
D、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绳子拉力、竖直向下自身的重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细线的拉力为:F拉=GA−F浮=0.6N−0.2N=0.4N,故D错误。
故选:C。
(1)知道A未浸入时水面距容器底的距离,根据p=ρ液gh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A未浸入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据p=FS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A浸没时,把容器、水和物体A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物体A二者重力之和减去拉力,根据p=FS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4)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细线的拉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去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和固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要注意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9.【答案】D
【解析】解:
A、小球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
B、甲中小球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中小球悬浮,浮力等于重力;丙中小球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甲乙浮力相等,丙中浮力小于甲乙的浮力,故B错误;
C、由浮沉条件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乙液体的密度等于小球的密度,丙液体的密度小于小球的密度,又容器中液面相平,由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小,故C错误;
D、由C的分析可知,丙液体的密度最小,故D正确。
故选:D。
(1)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下沉;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漂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
(2)结合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判断。
此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10.【答案】D
【解析】解:A、由图乙可知,物体接触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为9N,即物体的重力大小为G=9N,故A正确;
BD、物体浸没时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F浮=G−F示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为F示=5N,则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F浮大=G−F示=9N−5N=4N,故D错误;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F浮=F下−F上,当物体刚浸没时,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下=F浮大=4N,故B正确;
C、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为:V=V排=F浮大ρ水g=4N1.0×103kg/m3×10N/kg=4×10−4m3=400cm3,故C正确。
故选:D。
A、由图乙可知物体接触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即物体的重力大小;
BD、物体浸没时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称重法测浮力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根据称重法测浮力求得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C、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求得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大小。
本题考查浮力大小的计算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并能根据图像获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1)根据液体A、B质量相等可确定液体A、B的重力,因为是规则容器,所以F=G总,再根据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分析p1和p2的关系;
(2)根据物块M、N质量相等,可确定其重力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块M、N受到的浮力关系,然后结合物体的浮沉条件确定m1和m2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二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解答】
(1)由液体A、B质量相等可得GA=GB,物块M、N质量相等,因为是规则容器,所以液体容器底部的压力F=G总,
则由可知:FA=GA+GM,FB=GB+GN,由于GA+GM=GB+GN,所以,FA=FB;
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由p=FS可得,p120N,
所以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为0N。
答:(1)杠杆A端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8N;
(2)甲对地面的压强为1200Pa;
(3)若用8N的力竖直向下拉乙,则甲对地面的压力为0N。
【解析】(1)根据G=mg求出物体乙的重力,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杠杆A端受到的绳子的拉力;
(2)根据G=mg求出正方体甲的重力,对甲受力分析可知,正方体甲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细绳对甲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地面对甲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出等式即可求出地面对甲的支持力,地面对甲的支持力和甲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的大小等于甲的底面积,根据S=L2求出其大小,利用p=FS求出甲对地面的压强;
(3)若用8N的力竖直向下拉乙,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杠杆A端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即为绳子对甲物体的拉力,然后与甲的重力相比较得出甲对地面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杠杆平衡条件、压强公式的综合应用等,分清各力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为明学校中考物理零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实例属于减小摩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大学附中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沈阳七中中考物理零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