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五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
展开五 地球上的水
考点18: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1-16题,25-26题)
考点19: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7-24题,27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读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2.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所有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某地理小组通过下图装置,对水循环进行模拟实验。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实验装置不能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蒸发 C.降水 D.地表径流
4.以下措施可使托盘中的水量增大的有( )
①减小玻璃导管的长度
②增大酒精灯的火焰
③增加玻璃面上冰块的数量
④增加托盘的倾斜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某学校附近马路封闭改造施工,开通后同学们发现该路段路牙石上增加了许多拱形缺口,大雨时马路路面也不再经常积水。图6为改造后的公路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大雨时马路路面容易积水,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硬化路面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 )
A.大气降水 B.蒸发 C.水汽输送 D.下渗
6.路牙石上拱形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 )
A.行道树灌溉 B.花坛更换花卉 C.路面积水排泄 D.提示路面高差
下图示意热带雨林被开辟为人工橡胶林后发生的生态变化。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改为种植橡胶林后( )
A.蒸发量增多 B.下渗量增加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
8.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土壤肥力上升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自然灾害减少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被称为砂田。下图为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在田地里铺设砂石的作用是( )
A.阻挡下渗 B.减少蒸发 C.促进降水 D.增大径流
10.砂石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 )
①蒸发
②降水
③下渗
④径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模拟相同降雨条件下,对四种下垫面状况(绿地、环保透水混凝土砖铺装、草皮空心砖铺装和不透水釉面砖铺装)进行了降雨径流的模拟试验过程研究。下图示意降雨累积土壤入渗量随时间变化统计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实验中,四种不同的地面铺装状况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B.降水 C.水汽输送 D.蒸发
12.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 )
A.草皮空心砖 B.透水混凝土砖 C.不透水釉面砖 D.绿地
下图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面四幅图,能反映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下游 B.黄河下游 C.塔里木河下游 D.珠江下游
干旱地区常发育深根系植被,其根系深达地下潜水层,可直接吸取地下水,这类植被被定义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据研究,这类植被在生长季的蒸散过程(水分由叶片蒸发的过程)能引起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周期性昼夜波动。下图为干旱地区河岸带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昼夜波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夜间河岸带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流向为( )
A.由地势高处流向低处 B.由地势低处流向高处
C.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 D.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
16.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 )
A.随河流流量变化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B.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的减小而减小
C.变幅随距河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D.变幅随距河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 )
A.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 B.东南向西北、东南向西北
C.西北向东南、东南向西北 D.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
18.图示季节( )
A.田纳西河正处于主汛期 B.南非大草原上郁郁葱葱
C.天山积雪下限海拔较高 D.华北平原播种小麦正忙
读“非洲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
A.暖流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寒流影响
20.F处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降水 C.地形 D.洋流
在夏威夷群岛与北美洲西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漂浮塑料垃圾组成。下图为全球海洋漂浮塑料垃圾密度分布(单位:万块/km2)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全球海洋漂浮塑料垃圾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寒暖流交汇处 B.海水运动缓慢的地区
C.暖流流经地区 D.寒流流经地区
22.对“太平洋垃圾大板块”的叙述,最不恰当的是( )
A.位于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的内部
B.主要位于副热带无风带,漂浮物不易扩散
C.组成“太平洋垃圾大板块”的漂浮物主要来自亚洲和北美洲
D.沿岸上升流是形成“太平洋垃圾大板块”的主要动力
下图示意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造成甲地等温线弯曲的洋流是( )
A.南极环流 B.西风漂流 C.本格拉寒流 D.厄加勒斯暖流
24.丙地比乙地水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分布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2020年7月初,安徽歙县遭遇一轮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河水倒灌入城造成多地积水严重。歙县地处皖南山区,植被覆盖率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477mm.歙县水系发达,新安江穿城而过,曲折东南流,流入千岛湖,最终注入东海。下图为歙县水系示意图。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此次歙县积水难以下渗的原因。(4分)
(2)指出歙县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说明理由。(2分)
(3)从新安江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角度,列举属于“收入”的水循环环节。(6分)
(4)说明植被覆盖率高对城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8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貌复杂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年降水量较少,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发源地。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简述青海省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4分)
(2)推测青海省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哪一大洋,并说明理由。(4分)
(3)分析青海省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发源地的主要原因。(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大西洋洋流南北各成一个环流系统:北部环流为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等组成,其中墨西哥湾暧流延长为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图。
(1)说出c洋流的名称以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4分)
(2)与a比,分析b处难以形成渔场的原因。(9分)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会增强还是减弱?并分析其原因。(5分)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C; 2.D
解析:1.结合图分析,a为水汽输送,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e为蒸发。
2.水循环的过程在不断地产生淡水,维持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水循环使得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
答案:3.D; 4.B
解析:3.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汽,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托盘是水平的,水也没有流动,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和径流,可以模拟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故选D。
4.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是要增加降水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汽,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面,增加降温幅度、降温区域,从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达到增加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②③正确。减小玻璃导管长度、增加托盘的倾斜度对水量增大没有作用,①④错误。B正确,故选B。
答案:5.D; 6.C
解析:5.硬化路面,会使下渗量减少,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下渗,D正确;对大气降水,蒸发,水汽输送基本没有影响,ABC错误,所以选D。
6.路牙石上拱形缺口,便于路面的水排入花坛,加快地表水的下渗,C正确;行道树灌溉是人工直接灌溉或采用嘀灌,与路牙石上拱形缺口无关,A错误;花坛更换花卉,与路牙石上拱形缺口无关,B错误;路牙石就可以提示路面高差,不需要开缺口,D错误,所以选C。
答案:7.A; 8.C
解析:7.读图可知,橡胶林蒸发量比原始生态林大,A正确。下渗量则会减少,B错误。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结合蒸发量考虑,径流总量可能减少,C错误。由于橡胶林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气候会变得干燥,D错误。
8.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破坏原始植被,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错误。植被破坏,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B错误原始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 森林的调节功能下降.旱涝灾害频繁,D错误。
答案:9.B; 10.C
解析:9.由材料可知,气候干旱区田地里铺设砂石,目的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B正确;能加大下渗,A错误,对降水基本不产生影响。C错误:下渗量增加,地有径流会减少,D错误。所以选B。
10.砂石可减少蒸发,加大下渗,减少地表径流,①③④正确,对降水影响不大,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答案:11.A;12.D
解析:11.由材料可知,实验研究的是在不同地表状况下,渗水量的多少,即下渗环节,故选A项。
12.读图可知,绿地最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且又能美化环境,故选D项。
答案:13.A;14.B
解析:13.读图可知,该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都高于潜水位,即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而图中四个选项中,②④表示河流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③表示地下水总是补给河流水,只有①表示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A正确。故选A。
14.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两岸的潜水位,故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即该河段最可能位于黄河下游。故选B。
答案:15.D;16.C
解析:15.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据图可知,夜间河岸带浅层地下水埋深逐渐变浅,植被生命活动较弱,此时段主要是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升高,C错误,D正确;河岸带地势落差较小,地势对地下水的流向影响较弱,A、B错误。
16.植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由材料可知,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主要是河岸带深根系植被吸取地下水造成的。因此,该河流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与该类植被的生命活动有关,与河流流量和流向关系不大,A、B错误。一般而言,距河岸越远,地下水越少,该类植被的分布越少,受其影响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越小,C正确,D错误。
答案:17.A;18.C
解析:17.通过该区域的海陆分布及等压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域主要为北印度洋,且印度半岛受印度低压控制,说明此刻北半球为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①海区的洋流由西北向东南流。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洋和我国南海之间,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和我国南海沿岸流的共同影响,夏季北印度洋的海水由于呈顺时针流,大量海水涌入马六甲海峡,造成马六甲海峡海水自西北向东南流,同时南海的沿岸流随西南风流向东北,造成马六甲海峡的海流由印度洋流向太平洋。故选A项。
18.读图可知,印度半岛受印度低压控制,说明此刻北半球为夏季。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主汛期出现在12月到次年4月中旬,A项错误;南非大草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降水多,草原上郁郁葱葱,B项错误;天山夏季气温高,积雪下限海拔较高,C项正确;华北平原的粮食作物为冬小麦,播种冬小麦一般是在10月中旬左右,D项错误。
答案:19.D; 20.A
解析:19.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非洲大陆西岸,E处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对当地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且位于东南信风带,受离岸风影响,气候干燥。
20.F处地中海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而该地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的原因是因为陆地缺失,选项A正确。
答案:21.B;22.D
解析:21.据图可知,南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中部的漂浮塑料垃圾密度较高,而这些地方多位于中纬度大洋环流的中心,海水运动缓慢,故B项正确。
22.“太平洋垃圾大板块”位于北太平洋中纬度大洋环流中心,其漂浮物可能主要来自亚洲和北美洲,因地处副热带无风带,漂浮物不易扩散;“太平洋垃圾大板块”是由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垃圾组成的,与沿岸上升流关系不大,故D项最不恰当。
答案:23.D;24.B
解析:23.根据等温线数值和弯曲方向可知,甲地洋流为暖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甲地等温线弯曲的洋流是厄加勒斯暖流,D项正确;南极环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都是寒流,不符题意,A、B、C三项错误。
24.丙地盛行东南信风,是离岸风,导致底层海水上泛,水温低,信风属于大气环流,故B项正确;人类活动对水温影响小,A项错误;丙地纬度较低,太阳辐射比乙地强,C项错误;海陆分布对水温影响小,D项错误。
25.答案:(1)持续多日降雨致使地下径流已经饱和,积水难以下滲;此次暴雨强度大,地表径流水量大、流速快。
(2)类型:海陆间循环。理由:歙县水系发达,汇入新安江,河流水最终流入海洋。
(3)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4)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增加下渗,增加地下水含量;植被蒸腾作用增强,使城市空气中的水汽增多,空气湿度增大。
解析:(1)影响下渗的因素:坡度大小、土壤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时间、植被覆盖等。从水循环角度主要分析降水与地表径流,此次强降水导致地表径流量大,流速快,下渗少;持续性的降水导致土壤过湿,地下径流已达饱和状态,积水难以下渗。
(2)该地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处于季风环流控制区,东南季风从海洋上把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降水一部分被土壤、植被截留,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形式注入新安江,流入干岛湖,最终注入东海。所以该地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
(3)材料显示县位于新安江水库的上游地区,该地的众多河流最终注入新安江水库,所以新安江水库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外来径流输入;新安江水库与库区周边比较,地势较低,雨季时库区周边的降水以径流形式汇入水库,再加上水库上方的降水直接进入水库。
(4)分析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从植被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角度描述。城市化导致城市绿地面积减少、降水变率增大,城市内涝严重。植被覆盖率提高以后,减弱了地表径流流速,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提高了城市地下水水位、减轻了城市内涝;土壤水分增多、植被增多,蒸发、蒸腾量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
26.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衡;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太平洋海域。青海省的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位于该省的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南方向为浩瀚的太平洋。
(3)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高,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河流外流,众多高耸的山地成为河流的发源地;雪山连组,冰川广布,冰川积雪融水汇成涓涓细流,最终形成河流,流向海洋。
解析:(1)读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年等降水量线的数据分析可知,青海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1)小题可知,青海省的东南部降水多,东南方向为太平洋,因此受东南季风影响,从太平洋的输送来的暖湿气流形成降水。
(3)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为我国的第一阶梯,平均海拔高,地势都是西高东低,有利于河流自西向东外流;青海省地势高,雪山、冰川广布,冰川融雪汇聚成河流,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27.答案:(1)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
(2)a、b两地都为寒暖流交汇处,但是a处能够形成渔场在于a处水域浅,寒暖流交汇能够将海底的矿物质搅动带至表层;且a处位于圣劳伦斯河入海口附近,河流从陆地上也会带来营养盐类;b处水域过深,寒暖流交汇难以搅动深海海底的盐类,营养物质匮乏。
(3)减弱。原因:北大西洋暖流是风海流,全球变暖使副极地与副热带地区的温度差变小,副高与副极地低气压间气压差减少,气压梯度力因此减小,西风势力变小,引起北大西洋暖流减弱;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川将融化加快,北冰洋冷水南下,既会抑制北大西洋暖流北上,也会降低北大西洋暖流水温。
解析:(1)c洋流为中低纬度的洋流,且位于大陆西岸,根据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为加那利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2)由图中信息可知,a处位于沿岸地区,为大陆架海域,寒暖流交汇能够将海底的营养盐类搅动带至表层;且a处位于圣劳伦斯河入海口附近,河流从陆地上也会带来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b大致位于大洋中心,水域太深,寒暖流交汇难以搅动深海海底的盐类,营养物质匮乏,难以形成渔场。
(3)根据所学知识,北大西洋暖流从成因看是风海流,由盛行西风驱动形成的,所以要分析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会增强还是减弱,关键是看盛行西风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全球变暖使副极地与副热带地区的温度差变小,副高与副极地低气压间气压差减少,气压梯度力因此减小,西风势力减弱,引起北大西洋暖流减弱。同时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川将融化加快,北冰洋冷水南下变强,既会抑制北大西洋暖流北上,也会降低北大西洋暖流水温。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六中国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六中国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五世界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五世界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检测(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检测(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