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猫》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2029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
展开16 猫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x,
揣摩字里行间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并了解作者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有人说回忆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回忆的大多是我们经历过的那些美好的生活片段,那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讲述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这三次经历不仅给作者带来了快乐,还有心酸、难过和无尽的懊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PPT)
读读写写
倚(yi)靠 怂恿(sǒngyǒng) 怅然(chàng) 蜷(quán )伏
叮嘱(ding zhu) 惩戒(chéng) 冤枉(yuan wang) 虐(nue)待
芙蓉(fu rong)鸟 妄下断语 畏罪潜逃 污涩(sè)
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 第一只猫 | 第二只猫 | 第三只猫 |
来历 | 从隔壁要来的 | 从舅舅家要来的 | 流浪猫 |
外形 |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 浑身黄色 | 毛色花白,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 看了。 |
性情 | 很活泼 | 更有趣,更活泼 | 不活泼、忧郁、懒惰 |
在家中的地位 | 宠 物(为它买铜铃) | 宠 物(为它担心) | 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
结局 | 病死 | 丢失 | 死亡 |
2. 联系全文谈谈: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第一只猫:难过酸辛
第二只猫:怅然愤恨
第三只猫:难过自责
三、 重点品读,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默读15-34段),看看第三只猫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
“芙蓉鸟事件”
1、我们根据什么断定是那只猫吃了芙蓉鸟?这样认为以后“我”有怎样的举动?
①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②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那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③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2、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更难过?
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与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五 主题感悟
学习完本文,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学生畅谈感悟)
六、课外拓展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七、教师寄语
懂得尊重和善待他人,
你将收获更多。
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平等
对待一切生命吧!
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了解“写什么事”,品读课文,领会“抒什么情”,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二次养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