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习俗与寓意不相符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六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哪一项完全正确?( )
A.燃放[rán]聊天[liáo]啪[pāi]
B.小贩[fàn]送葬[zàng]搓衣服[chuō]
C.明媚[mèi]轿车[jiào]炊事员[chuī]
D.执行[zhí]肿胀[zǒng]缺乏[hu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是哪一项?( )
A.自傲 泡沬 幼稚 死得其所
B.猜想 责任 贺年 五湖四海
C.抛弃 惊惶 依偎 万不得己
D.可靠 宽慰 念叼 心平气和
3.形声字“ rén”的本义,最有可能与( ) 有关。
A.戴胜鸟 B.肩负 C.担子 D.随便住
4.下列习俗与寓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过年守岁:年年有余 B.生日吃面:健康长寿
C.清明祭祖:寄托哀思 D.中秋吃月饼:幸福团圆
5.填入下面句子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对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我们再也不能熟视无睹;对公车上不道德的做法,我们再也不可习以为常;对在旅游景区乱涂乱画的现象,我们再也不要司空见惯;对乱闯红灯的交通陋习,我们再也不应感到____。
A.得心应手 B.理所当然 C.不足为奇 D.顺理成章
6.下列诗句中,与“春城无处不飞花”描写的城市相同的一项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同学们在阅读活动中写了读后感,请选择书名填到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童年》
②《鲁滨逊漂流记》
③《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④《汤姆•索亚历险记》
(1)祸福相依,冷静面对——读____有感。
(2)不同视角下的瑞典百科全书——读____有感。
(3)成长中少不了冒险精神——读____有感。
(4)我和高尔基比一比——读____有感。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8.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作时,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B.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C.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D.“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一定要直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9.下列运用环境描写所衬托的人物心情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溪水哗啦啦地流淌着,好像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
B.去年的荒草从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C.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讥笑我。
D.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10.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B.“福建省花鸟画扇面作品邀请展”展出扇面作品60余幅。
C.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是不陌生的。
D.福州市2022年的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五名。
二、按原文填空,或根据情境填写古诗文和名言。
11.按原文填空,或根据情境填写古诗文和名言。
(1)中国历代诗人都喜欢托物言志,郑燮用“ , ,”这两句诗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气节;元代王冕的“ , ”这两句诗赞美了墨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李贺的“ , ”这两句诗借马抒怀,表达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盛赞在寒风中傲霜挺拔的菊技;表达孤高傲世高洁品格的诗句是: , 。
(2)平时不好好学习,等到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正如《增广贤文》中说的那样:“ , 。
(3)能体现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习俗的诗句是:“ , 。”
(4)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
(5)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 , , 。”——《为人民服务》
(6)有意栽花花不发, 。——《增广贤文》
三、阅读与理解
12.阅读文章《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完成问题。
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
作者:王亚宏 来源:《意林》
我们在挑西瓜的时候,要么听声辨音,要么给西瓜相面,要么干脆就凭运气。可蚊子会选择谁作为大快朵颐的对象呢?科学研究表明,蚊子也有类似的“挑瓜术”,只不过,它们关注的,是人的一些生理指标。
蚊子靠什么来选餐
①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主要依据是人身上的化学信息。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昆虫学家乔普•范•龙发现,蚊子会根据二氧化碳的“痕迹”寻找“美食”。当人们呼气时,从肺里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气混合,而是暂时形成类似面包屑那样的团块状气流。蚊子跟踪的正是这种气流。通过特殊习性和感觉器官,蚊子跟踪人体留下的细微化学痕迹寻找叮咬对象。蚊子能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痕迹辨别方向,为了更好地感知到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它们会花更大的力气逆风飞行。
ㅤㅤ蚊子猎食的时候会用上所有的感官,但“嗅觉”更重要。研究发现,新陈代谢更快、体温更高、汗水更多的人更可能被蚊子叮咬。
我们身体产生的乳酸、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吸引蚊子。乔普•范•龙表示,利用二氧化碳痕迹,蚊子会锁定距离50米以内的“目标”。当蚊子靠近(距离小于一米)一群潜在的“受害者”时,它们的感觉器官开始读取各种参数,例如皮肤的温度,上面是否有蒸汽和颜色等。总体来说,“色香味俱全”的人会成为蚊子优先选择的进食目标。
蚊子选择这个人而非另一个人作为叮咬对象,其依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皮肤上微生物菌落产生的化学成分。②皮肤上的微生物会产生一种由300多种不同成分组成的“化学花束”。科学家指出,它的成分取决于环境和人的遗传结构。此前有研究显示,和其他男性相比,皮肤细菌成分更多样的男性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更低。
蚊子偏爱“醉人”
皮肤上散发的化学信息和遗传有关,这让一些人天生就容易被蚊子叮咬。不过,一些后天行为也会让人在蚊子眼中变得更“美味”,比如喝酒。就像有些人喜欢吃“醉鱼”“醉虾”一样,蚊子偏爱“醉人”。研究表明,饮酒之后人体呼出的乙醇会增加对蚊子的吸引力。酒中的乙醇及汗液中所含的微量乙醇,可能向蚊子们发出信号:美食在此。
有趣的是,蚊子会享受带有酒精的血液,但不会因此而喝醉,它们不会飞着飞着一头从空中栽下来。喝掉10杯酒的人,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可能达到0.2%。然而,如果蚊子喝了这个人的血液,相当于这10杯酒的酒精强度被稀释到了二十五分之一。③因此酒精很可能在刺激蚊子的神经系统之前就被中和掉了。
让蚊子看不到人?
生物学家们弄清了蚊子在寻找受害者的过程中怎样识别人类的化学气味,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可以研究让人在距蚊子50米探测范围内“隐身”。
ㅤㅤ“可以将干扰蚊子的气味添加到现有的驱虫剂里,如避蚊胺。可以说,我们的发现将让蚊子看不到人。”美国佛罗里达州国际大学迈阿密分校的学者马修•德赫那罗说。
让人成为“看不见的美食”虽然有效,但百密一疏,还是会有化学信号漏出来,吸引蚊子。因此防蚊时不但皮肤.上要喷洒驱蚊剂,也要在衣服上喷洒驱蚊剂。
使用驱蚊剂时,千万不要吝啬。不少人使用驱蚊剂时只在耳朵后或者手腕上喷洒一点,这样的效果较差,因为这不会建成一个场。关键是,只要你漏喷了一个地方,就会被蚊子找到。
如果做好了各种防护,仍成为蚊子的大餐,那就只能去研究被叮咬后的补救措施了。
(1)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主要依据是
A.汗水
B.体温
C.人身上的化学信息
D.衣服颜色
(2)文中画虚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D.打比方和举例子
(3)文中多次出现“美食”“受害者”这类词语,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A.生动形象
B.简洁明了
C.严谨明确
D.科学翔实
(4)文中三个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带点词语是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选择一句说明理由。
(5)本文用挑西瓜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结合文本,请你为家人防护蚊子提两条建议。
13.阅读文章《你现在是不是手很疼》,完成问题。
你现在是不是手很疼
包利民
①记得第一次干农活,是十六岁那年,由于受不了村里同龄人的嘲笑,便和他们一起去给别人家割谷子,一天十块钱。由于之前一直上学,很少正式干过田里的活,所以虽然勇气挺大,可心里还是很没底。
②一上场,面对无边无际的谷田,手心里唾口唾沫,紧握镰刀就冲了上去。紧赶慢赶,咬牙坚持,终于在没有被落后多远的情况下,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当时心里极为兴奋,几乎是跑回家,向家里人炫耀自己的战绩。家人多为我高兴,只有母亲抓起我的手说:“现在是不是手很疼?第一次使镰刀,肯定要磨手的!”那个时候,我手掌上全是水泡,钻心地疼。
③我是在多年后的一个午后,躺在床上看一本书时,想起这件往事。书中的一篇文章中,一个母亲说了类似的一句话。一个拳击手,历经艰难终于赢得冠军时,别人都纷纷打电话表示祝贺,只有他母亲在电话里心疼地问:“孩子,你现在是不是手很疼?”
④也许,只有最疼爱你的人,才不会去注意你的荣誉地位和成就,而是先想到你疼不疼,累不累。他们不会锦上添花,却总是用最真实的关爱,温暖你虚幻繁荣背后那颗孤寂的心。
⑤那一年,我高考前生病,有一门没考,分数也勉强够了一所大专,不甘心,便回学校复读。在补习班里,起初还满怀斗志,可是时间一长,受那些同学的影响,便开始懈怠起来,还学会了吸烟。有一天课间操的时间,学生们全去大操场做操,我却叼着一根烟悠哉游哉地站教学楼下的大厅里看热闹。忽然听到楼梯处有脚步声传来,转头一看,是校长正走下来。
⑥我吓了一跳。我们学校对学生吸烟管得极严,处理得也极重。情急之下,我把还剩一半的香烟,一咬牙攥进右手心里。校长走到我身边问怎么不去出操,我说肚子疼。校长仔细看了我一眼,说:“我认得你,你的作文是写得学校最好的,听说你因为生病没考好,在补习班要好好学啊,你会考个好学校的!”
⑦我皱着眉连连点头。这时,课间操结束,学生们都涌进来。校长一把拉起我的右手,让我和他去办公室一下,手疼得钻心,心里也很忐忑。一进门,校长说:“手很疼吧?快把手张开!”右手心里,那半根烟已经揉搓得碎了,掌心好几个泡,沾满了烟灰。校长叹了口气,给我清洗,然后找出纱布给我包扎上。那一刻,心里的痛甚于手上的痛。
⑧最后校长和我说:“我下楼的时候就看见你抽烟了,也看见你把烟攥在了手里。我没有制止你,是想看你到底能忍多久。孩子,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知道你现在那种失落的心情,这是人之常情。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丧失斗志啊!”我的眼中忽然蓄满了泪水。
⑨正因为校长的那句“手很疼吧”,我开始改变。我知道,我生命中的两次被问及手疼,一次让我懂得母亲的关爱,一次让我懂得校长的苦心。那都是直入心灵的暖,有着不被岁月侵蚀的力量。
⑩这世间,能有一个问你疼不疼的人,你就是最幸福的。
(1)文章第④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为下文作铺垫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反映作者情感
(2)校长看到了“我”吸烟,也看到了“我”把烟攥到手里,却没有制止,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校长想用这种方法来惩戒一下“我”,让“我”知道违规的痛苦。
B.校长想让“我”明白: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旺盛的斗志,就没有什么挺不过去的。
C.校长不当众戳穿是给“我”保留尊严,但得有必要的惩罚。
D.校长想看“我”到底能忍多久。
(3)第⑦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中,“手上的痛”和“心里的痛”指什么?
A.“手上的痛”指“我”的手不小心烫伤了,“心里的痛”指“我”的心里难过。
B.“手上的痛”指“我”的手不小心烫伤了,“心里的痛”指听了校长的话后,“我”后悔难过的心情。
C.“手上的痛”指“我”的手被烟头烫起了泡,“心里的痛”指“我”抽烟被校长发现,心里很害怕。
D.“手上的痛”指“我”的手被烟头烫起了泡,“心里的痛”指听了校长的话后,“我”后悔难过的心情。
(4)在第⑤﹣⑨自然段中,“我”的内心情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
满怀斗志→ →吓了一跳→ →心痛→
(5)从校长的神态与言行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校长?并简要写出理由。
(6)文章围绕“你是不是手很疼”写了“我”干农活的事、拳击手的事和校长教“我”的事,这三件事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认真品读文章的结尾,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表达与交流
14.ㅤㅤ临近毕业,你即将与陪伴了六年的老师和同学分别。你最不舍的人是谁?有什么话或什么事想要对他(她)说呢?请给他(她)写一封信,倾吐自己的心声,题目自拟。
要求:①格式正确;②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表达真情实感;③400字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六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哪一项完全正确?( )
A.燃放[rán]聊天[liáo]啪[pāi]
B.小贩[fàn]送葬[zàng]搓衣服[chuō]
C.明媚[mèi]轿车[jiào]炊事员[chuī]
D.执行[zhí]肿胀[zǒng]缺乏[huá]
【解答】A.有误,“啪”应读“pā”,指形容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
B.有误,“搓衣服”的“搓”应读“cuō”,指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
C.正确。
D.有误,“肿胀”的“肿”应读“zhǒng”,指皮肤、黏膜或肌肉等组织由于局部循环发生障碍、发炎、化脓、内出血等原因而浮胀或突起。“缺乏”的“乏”应读“fá”,指没有或不够。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是哪一项?( )
A.自傲 泡沬 幼稚 死得其所
B.猜想 责任 贺年 五湖四海
C.抛弃 惊惶 依偎 万不得己
D.可靠 宽慰 念叼 心平气和
【解答】A.有误,泡沫:许多小泡沫聚在一起。因此,“泡沬”应是“泡沫”。
B.正确。
C.有误,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因此,“万不得己”应是“万不得已”。
D.有误,念叨:因想念或想望而不断地谈起。因此,“念叼”应是“念叨”。
故选:B。
3.形声字“ rén”的本义,最有可能与( ) 有关。
A.戴胜鸟 B.肩负 C.担子 D.随便住
【解答】带“隹”字旁的字大都和禽类(鸟类)有关。
故选:A。
4.下列习俗与寓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过年守岁:年年有余 B.生日吃面:健康长寿
C.清明祭祖:寄托哀思 D.中秋吃月饼:幸福团圆
【解答】B、C、D正确。
A.有误,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过年的时候守岁,寓意辞旧岁迎新年。
故选:A。
5.填入下面句子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对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我们再也不能熟视无睹;对公车上不道德的做法,我们再也不可习以为常;对在旅游景区乱涂乱画的现象,我们再也不要司空见惯;对乱闯红灯的交通陋习,我们再也不应感到____。
A.得心应手 B.理所当然 C.不足为奇 D.顺理成章
【解答】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顺理成章: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结合前文“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可知,此处意在强调我们不能认为乱闯红灯这一行为很平常,选“不足为奇”恰当。
故选:C。
6.下列诗句中,与“春城无处不飞花”描写的城市相同的一项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答】“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春城”指长安。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指咸阳。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皇都”指长安。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这两句诗中没有提及城市。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玉门关”在甘肃省敦煌市。
故选:B。
7.同学们在阅读活动中写了读后感,请选择书名填到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童年》
②《鲁滨逊漂流记》
③《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④《汤姆•索亚历险记》
(1)祸福相依,冷静面对——读____有感。
(2)不同视角下的瑞典百科全书——读____有感。
(3)成长中少不了冒险精神——读____有感。
(4)我和高尔基比一比——读____有感。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解答】①《童年》主要讲述了阿廖沙 (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题目中“我和高尔基比一比”,当然是对《童年》这本书的读后感。
②《鲁滨逊漂流记》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克鲁索 (Robinson Crusoe) 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因为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非常有趣的书,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要勇敢和乐观地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据此分析,原题目中,“祸福相依,冷静面对”应是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③《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所以此为不同视角下的瑞典百科全书。
④《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千一番英雄事业。读了这本书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成长中少不了冒险精神。
故答案为:②③④①。
故选:D。
8.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作时,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B.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C.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D.“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一定要直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解答】A正确。习作即写作文,详略得当详略安排得当的好处是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文章的详略详略,对一件事、一处景...重点突出突出,中心中心明确,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B正确。在文学类作品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形象,感悟艺术魅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角度地分析人物形象,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C正确。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感受和理解,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D错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说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的,文辞又是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抒发的。并没有提到“一定要直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此说法错误。
故选:D。
9.下列运用环境描写所衬托的人物心情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溪水哗啦啦地流淌着,好像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
B.去年的荒草从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C.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讥笑我。
D.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解答】A.作者通过哗啦啦的溪水表达自己高兴地心情。
B、C、D都是通过环境描写来表达人物孤寂、无奈、悲伤的心情。
故选:A。
10.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B.“福建省花鸟画扇面作品邀请展”展出扇面作品60余幅。
C.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是不陌生的。
D.福州市2022年的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五名。
【解答】A.正确;
B.有误,语义重复,删去第二个“扇面”;
C.有误,主客颠倒,“我们”和“爱迪生这个名字”交换位置,删去第一个逗号;
D.有误,搭配不当,删去最后的“名”。
故选:A。
二、按原文填空,或根据情境填写古诗文和名言。
11.按原文填空,或根据情境填写古诗文和名言。
(1)中国历代诗人都喜欢托物言志,郑燮用“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两句诗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气节;元代王冕的“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句诗赞美了墨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李贺的“ 何当金络脑 , 快走踏清秋 ”这两句诗借马抒怀,表达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盛赞在寒风中傲霜挺拔的菊技;表达孤高傲世高洁品格的诗句是: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
(2)平时不好好学习,等到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正如《增广贤文》中说的那样:“ 书到用时方恨少 , 事非经过不知难 。
(3)能体现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习俗的诗句是:“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4) 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
(5)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服务》
(6)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增广贤文》
【解答】(1)分别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元代王冕的《墨梅》,唐代李贺的《马诗》,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太少,没有亲自经历过事情就不知道做事有多难。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需要经过多次实践才能够积累经验,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3)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选自课文《匆匆》。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
(6)“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常用来比喻有心去做某件事情,却往往惨遭失败,反倒是无心去做某件事,却成功了。
故答案为:
(1)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2)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3)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在默默里算着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5)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6)无心插柳柳成荫。
三、阅读与理解
12.阅读文章《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完成问题。
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
作者:王亚宏 来源:《意林》
我们在挑西瓜的时候,要么听声辨音,要么给西瓜相面,要么干脆就凭运气。可蚊子会选择谁作为大快朵颐的对象呢?科学研究表明,蚊子也有类似的“挑瓜术”,只不过,它们关注的,是人的一些生理指标。
蚊子靠什么来选餐
①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主要依据是人身上的化学信息。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昆虫学家乔普•范•龙发现,蚊子会根据二氧化碳的“痕迹”寻找“美食”。当人们呼气时,从肺里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气混合,而是暂时形成类似面包屑那样的团块状气流。蚊子跟踪的正是这种气流。通过特殊习性和感觉器官,蚊子跟踪人体留下的细微化学痕迹寻找叮咬对象。蚊子能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痕迹辨别方向,为了更好地感知到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它们会花更大的力气逆风飞行。
ㅤㅤ蚊子猎食的时候会用上所有的感官,但“嗅觉”更重要。研究发现,新陈代谢更快、体温更高、汗水更多的人更可能被蚊子叮咬。
我们身体产生的乳酸、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吸引蚊子。乔普•范•龙表示,利用二氧化碳痕迹,蚊子会锁定距离50米以内的“目标”。当蚊子靠近(距离小于一米)一群潜在的“受害者”时,它们的感觉器官开始读取各种参数,例如皮肤的温度,上面是否有蒸汽和颜色等。总体来说,“色香味俱全”的人会成为蚊子优先选择的进食目标。
蚊子选择这个人而非另一个人作为叮咬对象,其依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皮肤上微生物菌落产生的化学成分。②皮肤上的微生物会产生一种由300多种不同成分组成的“化学花束”。科学家指出,它的成分取决于环境和人的遗传结构。此前有研究显示,和其他男性相比,皮肤细菌成分更多样的男性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更低。
蚊子偏爱“醉人”
皮肤上散发的化学信息和遗传有关,这让一些人天生就容易被蚊子叮咬。不过,一些后天行为也会让人在蚊子眼中变得更“美味”,比如喝酒。就像有些人喜欢吃“醉鱼”“醉虾”一样,蚊子偏爱“醉人”。研究表明,饮酒之后人体呼出的乙醇会增加对蚊子的吸引力。酒中的乙醇及汗液中所含的微量乙醇,可能向蚊子们发出信号:美食在此。
有趣的是,蚊子会享受带有酒精的血液,但不会因此而喝醉,它们不会飞着飞着一头从空中栽下来。喝掉10杯酒的人,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可能达到0.2%。然而,如果蚊子喝了这个人的血液,相当于这10杯酒的酒精强度被稀释到了二十五分之一。③因此酒精很可能在刺激蚊子的神经系统之前就被中和掉了。
让蚊子看不到人?
生物学家们弄清了蚊子在寻找受害者的过程中怎样识别人类的化学气味,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可以研究让人在距蚊子50米探测范围内“隐身”。
ㅤㅤ“可以将干扰蚊子的气味添加到现有的驱虫剂里,如避蚊胺。可以说,我们的发现将让蚊子看不到人。”美国佛罗里达州国际大学迈阿密分校的学者马修•德赫那罗说。
让人成为“看不见的美食”虽然有效,但百密一疏,还是会有化学信号漏出来,吸引蚊子。因此防蚊时不但皮肤.上要喷洒驱蚊剂,也要在衣服上喷洒驱蚊剂。
使用驱蚊剂时,千万不要吝啬。不少人使用驱蚊剂时只在耳朵后或者手腕上喷洒一点,这样的效果较差,因为这不会建成一个场。关键是,只要你漏喷了一个地方,就会被蚊子找到。
如果做好了各种防护,仍成为蚊子的大餐,那就只能去研究被叮咬后的补救措施了。
(1)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主要依据是 C
A.汗水
B.体温
C.人身上的化学信息
D.衣服颜色
(2)文中画虚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B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D.打比方和举例子
(3)文中多次出现“美食”“受害者”这类词语,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A
A.生动形象
B.简洁明了
C.严谨明确
D.科学翔实
(4)文中三个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带点词语是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选择一句说明理由。
句中“主要”意思是事物中最重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意思是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人身上的化学信息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5)本文用挑西瓜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用挑西瓜来开头,因为人们的“挑瓜术”和蚊子的“挑人术”有共同点,这样能更生动、形象、有趣地点出事物的特点,顺其自然引出说明的对象。
(6)结合文本,请你为家人防护蚊子提两条建议。
①使用驱蚊剂,喷洒在皮肤和衣服上。②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阅读相关语段,提取所需要的信息。阅读“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主要依据是人身上的化学信息。”可知答案。故选C。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首先了解说明方法的种类和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去与题干给出的句子对照。句中为说明是什么后天行为让人在蚊子眼中变得更“美味”,举出了喝酒的例子。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赏析。结合词语的特点,赏析其语言的表达效果。阅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昆虫学家乔普•范•龙发现,蚊子会根据二氧化碳的‘痕迹’寻找‘美食’。”“当蚊子靠近(距离小于一米)一群潜在的‘受害者’时”。句中多次出现“美食”“受害者”这类词语,把蚊子所叮咬的对象,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文章富有生活情趣。故选A。
(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赏析。理解词语的意思,说明在句子中表达效果。阅读“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主要依据是人身上的化学信息。”句中“主要”意思是事物中最重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意思是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人身上的化学信息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5)本题考查句段作用。读相应的段落,联系下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本文用挑西瓜来开头,因为人们的“挑瓜术”和蚊子的“挑人术”有共同点,这样能更生动、形象、有趣地点出事物的特点,顺其自然引出说明的对象。
(6)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拓展运用能力。从文本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概括总结。示例:①使用驱蚊剂,喷洒在皮肤和衣服上。②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故答案为:
(1)C;
(2)B;
(3)A;
(4)句中“主要”意思是事物中最重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意思是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人身上的化学信息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5)本文用挑西瓜来开头,因为人们的“挑瓜术”和蚊子的“挑人术”有共同点,这样能更生动、形象、有趣地点出事物的特点,顺其自然引出说明的对象。
(6)①使用驱蚊剂,喷洒在皮肤和衣服上。②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13.阅读文章《你现在是不是手很疼》,完成问题。
你现在是不是手很疼
包利民
①记得第一次干农活,是十六岁那年,由于受不了村里同龄人的嘲笑,便和他们一起去给别人家割谷子,一天十块钱。由于之前一直上学,很少正式干过田里的活,所以虽然勇气挺大,可心里还是很没底。
②一上场,面对无边无际的谷田,手心里唾口唾沫,紧握镰刀就冲了上去。紧赶慢赶,咬牙坚持,终于在没有被落后多远的情况下,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当时心里极为兴奋,几乎是跑回家,向家里人炫耀自己的战绩。家人多为我高兴,只有母亲抓起我的手说:“现在是不是手很疼?第一次使镰刀,肯定要磨手的!”那个时候,我手掌上全是水泡,钻心地疼。
③我是在多年后的一个午后,躺在床上看一本书时,想起这件往事。书中的一篇文章中,一个母亲说了类似的一句话。一个拳击手,历经艰难终于赢得冠军时,别人都纷纷打电话表示祝贺,只有他母亲在电话里心疼地问:“孩子,你现在是不是手很疼?”
④也许,只有最疼爱你的人,才不会去注意你的荣誉地位和成就,而是先想到你疼不疼,累不累。他们不会锦上添花,却总是用最真实的关爱,温暖你虚幻繁荣背后那颗孤寂的心。
⑤那一年,我高考前生病,有一门没考,分数也勉强够了一所大专,不甘心,便回学校复读。在补习班里,起初还满怀斗志,可是时间一长,受那些同学的影响,便开始懈怠起来,还学会了吸烟。有一天课间操的时间,学生们全去大操场做操,我却叼着一根烟悠哉游哉地站教学楼下的大厅里看热闹。忽然听到楼梯处有脚步声传来,转头一看,是校长正走下来。
⑥我吓了一跳。我们学校对学生吸烟管得极严,处理得也极重。情急之下,我把还剩一半的香烟,一咬牙攥进右手心里。校长走到我身边问怎么不去出操,我说肚子疼。校长仔细看了我一眼,说:“我认得你,你的作文是写得学校最好的,听说你因为生病没考好,在补习班要好好学啊,你会考个好学校的!”
⑦我皱着眉连连点头。这时,课间操结束,学生们都涌进来。校长一把拉起我的右手,让我和他去办公室一下,手疼得钻心,心里也很忐忑。一进门,校长说:“手很疼吧?快把手张开!”右手心里,那半根烟已经揉搓得碎了,掌心好几个泡,沾满了烟灰。校长叹了口气,给我清洗,然后找出纱布给我包扎上。那一刻,心里的痛甚于手上的痛。
⑧最后校长和我说:“我下楼的时候就看见你抽烟了,也看见你把烟攥在了手里。我没有制止你,是想看你到底能忍多久。孩子,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知道你现在那种失落的心情,这是人之常情。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丧失斗志啊!”我的眼中忽然蓄满了泪水。
⑨正因为校长的那句“手很疼吧”,我开始改变。我知道,我生命中的两次被问及手疼,一次让我懂得母亲的关爱,一次让我懂得校长的苦心。那都是直入心灵的暖,有着不被岁月侵蚀的力量。
⑩这世间,能有一个问你疼不疼的人,你就是最幸福的。
(1)文章第④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C
A.为下文作铺垫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反映作者情感
(2)校长看到了“我”吸烟,也看到了“我”把烟攥到手里,却没有制止,最主要的原因是 B 。
A.校长想用这种方法来惩戒一下“我”,让“我”知道违规的痛苦。
B.校长想让“我”明白: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旺盛的斗志,就没有什么挺不过去的。
C.校长不当众戳穿是给“我”保留尊严,但得有必要的惩罚。
D.校长想看“我”到底能忍多久。
(3)第⑦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中,“手上的痛”和“心里的痛”指什么? D
A.“手上的痛”指“我”的手不小心烫伤了,“心里的痛”指“我”的心里难过。
B.“手上的痛”指“我”的手不小心烫伤了,“心里的痛”指听了校长的话后,“我”后悔难过的心情。
C.“手上的痛”指“我”的手被烟头烫起了泡,“心里的痛”指“我”抽烟被校长发现,心里很害怕。
D.“手上的痛”指“我”的手被烟头烫起了泡,“心里的痛”指听了校长的话后,“我”后悔难过的心情。
(4)在第⑤﹣⑨自然段中,“我”的内心情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
满怀斗志→ 懈怠起来 →吓了一跳→ 忐忑 →心痛→ 充满力量
(5)从校长的神态与言行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校长?并简要写出理由。
(6)文章围绕“你是不是手很疼”写了“我”干农活的事、拳击手的事和校长教“我”的事,这三件事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其中,干农活和校长教育“我”这两件事写得详细,拳击手的事写得简略。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和主题。
(7)认真品读文章的结尾,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结尾这句话与开头相互照应。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浑然一体;使文章的内容和精神实质一致;可以使文章更为完整和结构更为紧密。
【解答】(1)考查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从第四自然段中的“也许,只有最疼爱你的人,才不会去注意你的荣誉地位和成就,而是先想到你疼不疼,累不累”这句话可知,本段内容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着上边妈妈对“我”的关爱,有连接着下边校长对“我”的关爱。故选C。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当校长看到了“我”吸烟,也看到了“我”把烟攥到手里时,却没有制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校长想让“我”明白: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旺盛的斗志,就没有什么挺不过去的。从校长说的话“我下楼的时候就看见你抽烟了,也看见你把烟攥在了手里。我没有制止你,是想看你到底能忍多久。孩子,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知道你现在那种失落的心情,这是人之常情。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丧失斗志啊”可领悟出来。故选B。
(3)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对文中的“那一刻,心里的痛甚于手上的痛”这句话中“手上的痛”和“心里的痛”的理解。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手上的痛”指“我”的手被烟头烫起了泡,“心里的痛”指听了校长的话后,“我”后悔难过的心情。故选D。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第⑤﹣⑨自然段可知,这几段主要写了“我”的内心情感变化,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部分情感变化内容和文中的“在补习班里,起初还满怀斗志,可是时间一长,受那些同学的影响,便开始懈怠起来,还学会了吸烟”“我吓了一跳”“校长一把拉起我的右手,让我和他去办公室一下,手疼得钻心,心里也很忐忑”“那一刻,心里的痛甚于手上的痛”“我开始改变”“那都是直入心灵的暖,有着不被岁月侵蚀的力量”这些内容概括出“我”的内心情感变化,如:满怀斗志→懈怠起来→吓了一跳→忐忑→心痛→充满力量。
(5)考查对校长的评价。通读短文,从校长的神态“校长仔细看了我一眼”,话语“我认得你,你的作文是写得学校最好的,听说你因为生病没考好,在补习班要好好学啊,你会考个好学校的”“手很疼吧?快把手张开”和校长的动作“校长叹了口气,给我清洗,然后找出纱布给我包扎上”可看出校长是一位鼓励学生、关爱学生的好校长。因为校长对“我”的过错没有批评指责,而是鼓励“我”在学习上要有信心和勇气。校长亲手围“我”清洗烫伤,为“我”包扎。
(6)考查对短文写做方法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章围绕“你是不是手很疼”写了“我”干农活的事、拳击手的事和校长教育“我”的事,这三件事,其中,干农活和校长教育“我”这两件事写得详细,拳击手的事写得简略。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和主题。
(7)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最后“这世间,能有一个问你疼不疼的人,你就是最幸福的”这句话与开头的“现在是不是手很疼”相互照应。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浑然一体;使文章的内容和精神实质一致;可以使文章更为完整和结构更为紧密。
故答案为:
(1)C;
(2)B;
(3)D;
(4)懈怠起来 忐忑 充满力量;
(5)校长是一位鼓励学生、关爱学生的好校长。因为校长对“我”的过错没有批评指责,而是鼓励“我”在学习上要有信心和勇气。校长亲手围“我”清洗烫伤,为“我”包扎。
(6)其中,干农活和校长教育“我”这两件事写得详细,拳击手的事写得简略。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和主题。
(7)结尾这句话与开头相互照应。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浑然一体;使文章的内容和精神实质一致;可以使文章更为完整和结构更为紧密。
四、表达与交流
14.ㅤㅤ临近毕业,你即将与陪伴了六年的老师和同学分别。你最不舍的人是谁?有什么话或什么事想要对他(她)说呢?请给他(她)写一封信,倾吐自己的心声,题目自拟。
要求:①格式正确;②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表达真情实感;③400字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解答】范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王老师:
您好!
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了,在临别之际,我有千言万语想对您说。如果您是园丁,那么我就是您所种的花中的其中一朵,被您细心地栽种;如果您是雨水,那么我就是小草,被您滋润着;如果您是蜡烛,那么我就是您所照亮的一处,您燃烧自己,照亮我的人生!
我记得,刚上四年级时,我的作文水平极差。当时,我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还有厌恶感。写作文时,根本没有题材,想不出写什么,往往在作文纸前坐上半个多小时,绞尽脑汁后,才艰难的写出一个题目,然后就不知怎么写了。导致后来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语文考试成绩直线下降。是您,仔细地观察我,了解情况后,您课后主动找我谈话。当时我站在您面前,以为您肯定会骂我一顿。可是,迎接我的却是一脸的慈祥。您详细地给我讲不解的题目,有时在一个相同的题目上,听了您几次的解释,还是不懂,但是您还是耐心的讲给我听,直到我听懂为止。后来,我的语文成绩开始进步起来,在期末考试上,我得到了一个可观的成绩,于是您便在班上表扬我。是您,为我付出那么多的汗水。
当然,您不仅有表扬我们,对我们哪里做得不好的也会毫不犹豫地批评。
我记得,以前我们扫地非常不认真,每次扫到五点多,却还是没有扫干净。您上来检查,发现许多地方扫得不干净,于是便丝毫不留余地把我们做得不足、扫的不干净的地方指出来。还亲自动手,叫我们怎么做,拉开桌子,拿起拖把,认真地给我们做示范。
王老师,当了您三年的学生,您对我们学习的点点滴滴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三年里,一路上,我对您有许多误解,但是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我错了,错得那么离谱。在这里,我衷心的向你说一句:“谢谢您!王老师,您辛苦了!”
祝:
身体健康 工作愉快
您的学生:xxx
x年x月x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选择题,拾瓶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