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3课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3课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01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3课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02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3课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2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2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共26页。

     *宇宙的边疆




    生平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有重要的贡献,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
    作品
    《伊甸园的飞龙》《宇宙联结》《宇宙》《布鲁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评价
    卡尔·萨根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1976年的夏秋,卡尔·萨根成为“海盗号”着陆舱的解说员,该探测器第一次随人类的宇宙飞船着陆在另外一个行星上,全球为之喝彩。为此,他和“海盗号”资料分析及探索计划处处长一起制作科教片《宇宙》,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这部电视片创造了美国公众电视网的最高收视率,60多个国家2亿观众观看了这部片子。同时,卡尔·萨根还出版了与电视片同名的科普力作《宇宙》。在这本书中,萨根把世上万物融入了宇宙宏大的背景下,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畅叙宇宙的形成,列举宇宙的进化,讴歌生命的诞生,并从宇宙观的高度审视人类社会,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或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
    根据被解释的对象,解说词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用于参观游览的导游解说词和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散文手法,既有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用于科普影片、新闻纪念片的解说词,则多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
    解说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对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观众或听众接收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或难以表达的含意。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1.音形识记
    (1)读准字音
    ①晕眩(  ) ②尘埃(  )
    ③脚趾(  ) ④踝节(  )
    ⑤广袤(  ) ⑥珊瑚(    )
    ⑦椭圆(  ) ⑧璀璨(    )
    ⑨奄奄一息(  ) ⑩彗核(  )
    ⑪甲烷(  ) ⑫氦气(  )
    (2)辨明字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答案 (1)①xuàn ②āi ③zhǐ ④huái ⑤mào ⑥shān hú ⑦tuǒ ⑧cuǐ càn ⑨yǎn ⑩huì ⑪wán ⑫hài
    (2)①蓬 篷 ②踝 裸 ③诞 涎 ④珊 栅 ⑤璀 摧 ⑥烷 浣 ⑦覆 履 ⑧旅 族
    2.词语辨析
    (1)诞辰·诞生
    [辨词] “诞辰”和“诞生”都与“出生”有关。二者的词性和色彩不同。诞辰:生日,名词,是褒义词,多用于所尊敬的人。诞生:出生,动词,是中性词,对任何人都可使用。
    [选词] 2021年3月14日是爱因斯坦的    。142年前的今天,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德国乌尔姆    了。
    (2)淹没·湮没
    [辨词] “淹没”和“湮没”都是动词,都表示没有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多用于具体对象。湮没:指(名声和成就等)被埋没,多用于抽象事物。
    [选词] 有“中国东极”之称的黑瞎子岛虽基本被洪水    ,但它身上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必将铭刻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中,永不    。
    答案 (1)诞辰 诞生 (2)淹没 湮没
    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海归”人才优势明显,他们就业其实很有市场,只是部分人好大喜功的求职心态堵住了自己的路。(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市的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逐年增多,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好景象。(  )
    解释: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销售摊前车水马龙。(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一到汛期,黄河水猛涨,川流不息,一泻千里,形成壮观的景象。(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义)。此处用于修饰求职的心态不当,可用“好高骛远”。
    (2)√ 人才济济: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3)×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此处用来形容“销售摊前”人多,不合语境。
    (4)×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用错对象。“川流不息”适用于行人、车马等。







    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解说,让我们了解到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宇宙还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事物,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1从文中勾画出表明作者探索行踪的语句,并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句:①“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宇宙)②“从一个星系际的优越地位上……这些光须就是星系。”(星系)③“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恒星)④“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太阳系及其行星)⑤“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地球)
    说明顺序:从说明顺序上看,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依次介绍: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及其行星→地球。
    2第一段第一句中的三个“这样”和第二句中的“晕眩战栗”应怎样理解?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样”指的都是宇宙永远在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运行,不受任何人的影响。连用三个“这样”突出宇宙的永恒性。“晕眩战栗”形容人们探索宇宙的众多奥秘时那种激动的心情。这个词增添了文章语言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变得生动起来,更激发了人们探索宇宙的兴趣。
    3概括出包围恒星的小星球有哪些特征,并分条概括出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哪些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星球的特征:数量众多,没有生物,由岩石构成,接近中心处的小星球则是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
    行星的特征:(1)热量来自太阳;(2)围绕着太阳运转;(3)大部分有卫星环绕。
    4作者对太阳系的行星的介绍,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按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分类介绍。先介绍覆盖着甲烷冰的冥王星,接着是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及其冰冻卫星。这些行星属于外太阳系;然后介绍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2)这和第14段介绍的行星的排列规律基本一致,表明太阳系这样的星系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5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完成下面的表格。
    说明方法
    例子
    作用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


    答案 (示例)
    说明方法
    例子
    作用
    列数字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 000亿个恒星组成
    使人们对事物的大小、数量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作比较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把光在每秒内通过的距离和地球周长作比较,使人们对光的速度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
    打比方
    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
    化抽象为形象,让人对探索宇宙奥秘时的心情有更形象具体的感知
    举例子
    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
    说明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让人信服
    6本文属科普小品,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语言特色。
    (1)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体现了科普小品语言的生动形象。“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很肤浅;“我们还乡心切”生动地说明了人类与宇宙的密切关系:人类是宇宙的产物,宇宙是人类的诞生地。同时还表达出人类对宇宙积极探索的精神。
    (2)体现了科普语言的简洁明了。作者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想象和怀疑这看似矛盾的两者在宇宙探索中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作者不囿于介绍宇宙知识,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3)体现了科普语言的严谨、准确。“只是”“而已”“才”“刚刚”用词准确,有尺度,足见人类探索宇宙之路漫漫。



    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光年”的概念,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1)列数字。如“18.6万、30万、7倍、10万亿”等。(2)作比较。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3)下定义。如“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说明文阅读中说明方法的考查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以简答题为主。学生对说明方法的判断也能基本把握,但答题往往还会丢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语言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答案总有些缺漏。所以此题要求训练学生规范的答题思路和语言。
    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等。


    如何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一)提问方式
    1.某段引用某文字有什么作用?
    2.本文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文中某段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试举一例说明。
    (二)应对策略
    阅读说明文,了解它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这样分析才透彻、扎实。
    (三)注意事项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说明方法的辨别能力及作用的分析。解答时要抓住说明方法的特征进行辨别,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这种方法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要结合文本,不要孤立地谈这种方法的作用。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说出使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人体生理学家发现人的心脏工作量大得惊人。以它每分钟平均收缩70次计算,一天便达100万次,其搏出的血量,足够装满一节油罐。然而心脏却永不疲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脏在每次收缩作功之后,便立即处于“完全不应期”,挂出了“现在我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从心电图上可以看出,心脏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为3∶5,也就是说在一天中,心脏只工作9小时,而休息的时间长达15小时,而且它是在疲劳之前就休息了。这就是心脏永不疲劳的奥秘所在。
    (2)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列数字。一是准确科学地说明了心脏工作量巨大,二是准确科学地说明了心脏永不疲劳的原因之一是它休息时间比工作时间长。
    (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太空强辐射的类型,明确太空辐射产生的影响。



    『群文任务』
    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选文一 《物种起源》绪论
    [英]达尔文
    当我在“贝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打动。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现在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1858年他寄给我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给赖亦尔爵士,赖亦尔爵士把这篇论文交给林那学会并刊登在第三卷会报上。赖亦尔爵士和虎克博士都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读过我1844年的“纲要”。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所信任。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作说明,但我希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然而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最近十五年来,他以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判断力多方面地帮助了我。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所以,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我开始观察的时候,便觉得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结果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然后,我要讲一讲物种“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但是很不幸,我只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十分简单,因为如果要把它好好地讲起来,必须举出大量的事实。然后我们才能够讨论什么环境条件对于变异是最有利的。次一章将考察全世界整个生物界中的“生存斗争”,那是依照几何级数高度繁生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是马尔萨斯学说对于整个动物界和整个植物界的应用。因为所产生的每一物种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得多,因此各生物间便经常不断地发生生存斗争。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使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它自然地被选择了。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和变异了的类型。
    “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将在第四章里有若干论述。那时我们将看到,“自然选择”怎样几乎不可避免地使改进较少的生物类型大量“绝灭”,并且由此引出我所谓的“性状的分歧”。在下一章我将论述复杂的而且还所知不多的变异法则。以后的五章中将论述在承认此学说时所遇到的最显著和最严重的困难:第一,转化的困难,即简单的生物或简单的器官怎样能够变化和改进成为高度发展的生物或构造精密的器官;第二,“本能”,即动物的精神能力的问题;第三,“杂种”问题,即当杂交时,物种间的不育性和变种间的能育性;第四,“地质记录”的不完全。在下一章我将考察生物通过时间,在地质上的连续。在第十二和十三章里,将论述生物通过空间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章,将论述生物的分类或亲缘关系,包括成熟期和胚胎期。最后一章,我将对全书作一简短的概括,并提出一些结论。
    如果认识到我们极不了解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许多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关于物种和变种的起源至今还有许多不能解释这一点,就没有人会觉得奇怪了。谁能解释为什么同一物种分布得广远而且繁多而另一个近似物种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然而这些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们决定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现在的安全,并且我相信也决定着生物未来的命运和变异的趋向。关于世界上无数生物在许多已往地质时代里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道的就更少了。虽然有许多情形至今还不清楚,并且将会在很长时期内还弄不清楚,但是经过我能做到的精细研究和冷静判断,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这与任何一个物种的公认的变种是该物种的后代,是同样的情形。而且,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选文二 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
    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太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没错!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
    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想法。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我们更喜欢立场坚定,确保不变。可事情还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有删改]
    选文三 道德动物
    [美]罗伯特·赖特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讲到,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随着人推理和预见能力的提高,个体很快就会从经验中学到:假如一个人帮助了他的同伴,那么通常今后他也会反过来得到这个同伴的帮助。出于这种低水平动机,他可能会习得助人的习性。同时这种表现仁慈行为的习性也会强化其同情心,而同情心是仁慈行为的原动力。这种习性在许多代以后可以经过遗传而获得。
    当然,上面的最后一句话其实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知道,父母其实是通过教导或者示范而不是通过基因,将习性传承给子女的。事实上,任何生活经验都不会影响基因的传递。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的严格形式上讲,它最美妙的地方在于没有说后天习得的特性也是会遗传的,而在让·巴蒂斯特·拉马克等先前的进化理论中对这一点则是有要求的。达尔文发现了这一美妙性,并重点强调了其理论的这一方面。但是他仍然希望可以借助更多的两可的技巧来解决让人费解的问题,例如道德情操的起源问题,特别是当他老了之后。
    1966年,乔治·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方法,使达尔文关于相互支持的进化价值的思索更有用,即不仅去掉最后一句,也去掉关于“推理”和“预见”及“习得”的部分。在《适应与自然选择》一书中,威廉姆斯回想起达尔文对出于期望回报的助人的“低动机”的偏爱,写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有意识的动机需要被纳入进来。很显然,如果自然选择青睐助人这一行为,那帮助他人之后就有可能反过来获得他人的帮助。但是帮助行为的施予者或接受者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不明显了。”他接着说:“简单地讲,如果个体放大他友善的一面,减小他的敌对性,那么他就享有进化上的优势,自然选择青睐这种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优化的性格。”
    威廉姆斯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达尔文无疑明白,并且在其他环境中也有强调)就是我们曾经遇到过的。动物,包括人在内,常常不是通过有意识地计算来完成进化的逻辑的,而是跟着感觉走。在这种情况下,威廉姆斯建议将同情和感激纳入感觉的范畴。感激可以使人回报他人而不用太多地考虑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有时如果对某类人同情的反应更强烈——例如对那些我们非常感激的人——这种同情的感觉又会使我们不顾事实而去回报别人的帮助。
    威廉姆斯简洁的推测被特里弗斯转变成一个成熟的理论,1971年,正好是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提及互利主义的100年以后,特里弗斯在《生物学季刊》上发表了《互利主义的进化》这篇文章。在文章的摘要中他写道:“友情、厌恶、道德攻击、感激、同情、信任、怀疑、可信赖性、羞愧等各种感觉以及一些形式的不诚实和虚伪可以被解释为调节互利系统而进行的重要的适应。”今天,距这份很有勇气的声明发表已有40多年了,仍然有多样的且仍在成长壮大的证据主体来证实它。
    (周晓林译,有删改)
    探究任务:
    1.选文一的语言与《自然选择的证明》都具有准确严谨的特点,体现了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选文二的语言和《宇宙的边疆》一样,除一般科普文的准确严谨外,还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请结合两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进行分析。
    选文一
    (1)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2)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
    (1)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
    (2)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文一
    (1)“当时”表明认识的局限,与“现在”相对而言,它既强调了当时达到的认识水平,又强调了现在认识又有所发展。体现了达尔文严谨求实的态度。
    (2)“唯一可能”恰当地说明了自然学者们只注意了物种变异的外因,这当然只注意了物种变异的表象,因而只是“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它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物种变异的内因——物种本身有适合这种变异的构造。“唯一可能”“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等定语和状语的恰当使用,使意思表达更严密、周到。
    选文二
    (1)惨淡经营:运用拟人手法,把第一个DNA作为有主观意识且能主动创造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DNA生长和繁衍的漫长历程。
    (2)让进:运用拟人手法,表述核苷酸的“旁移”和新元素的“加入”,形象、简明地说明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复杂而深奥的突变。
    2.有人认为后天学习到的特性也可以遗传,也有人认为不能,结合选文三和《自然选择的证明》,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不能遗传。就像文中说的那样,任何生活经验都不会影响基因的传递,生活习性是父母通过教导或示范传承给子女的。
    (示例二)我认为能遗传。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也说到助人的习性在许多代以后可以经过遗传而获得,而拉马克等先前的进化理论也赞同这一观点。因为遗传不止一种形式,只是用身体基因上的传承去定义遗传,完全忽略其他潜在渠道,是狭隘的。
    『读写能力』 举例说明法
    《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达尔文运用丰富翔实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如讲到自然选择创造美时,针对“性选择给了雄性以最鲜艳的色泽、优美的体态和其他华丽的装饰”这一观点,他列举了鸟类、蝴蝶和别的动物以及花和果实等例子,证明了生物在自然选择中得到美感。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说明法。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要注意:
    一要注意例子和内容的一致性。所举例子要与说明内容相关,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张冠李戴,否则就不能起到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二要注意例子的典型性,所举例子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性且通俗易懂的,以增强说明的效果。
    三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写作说明文,运用举例法,并不是罗列例子,也不是例子越多越好。特别是同一类的例子,选取最典型的一两个即可。
    『针对练笔』
    请你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向大家介绍“汉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    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②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    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③    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    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作无谓的空想。
    A.演化 湮没 虽然/但是
    B.演变 淹没 即使/但是
    C.演变 湮没 即使/但是
    D.演化 淹没 虽然/但是
    答案 D
    解析 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演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①句选“演化”更恰当。湮没:埋没,多指名声或成就被埋没。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②句空处与“汪洋”搭配,选“淹没”恰当。③句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即使/但是”不搭配,选“虽然/但是”恰当。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过年过节,花销多些是应该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身体力行,千万不要过度消费,那样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的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账额来说,这实在是螳臂当车。
    D.“茅台将申请奢侈品资格”的消息让茅台集团进退维谷,集团既想打造国际品牌,又想实现“让老百姓喝得起”的承诺。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语境是说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消费,此处望文生义。B.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语境是说社会发展需要和谐,此处望文生义。C.螳臂当车: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语境是说国有银行的做法对于国有企业的巨大账额来说力量太小,改变不了问题,不合语境,可改为“杯水车薪”。D.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句中指茅台集团在打造国际品牌和实现承诺之间进退两难,使用正确。
    3.下面各项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达尔文花费20年心血写成巨著《物种起源》,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界三大发现之一。
    B.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成长和诞生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
    C.卡尔·萨根在科普中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他获得美国青少年的尊重和喜爱。在美国青少年中进行的“十大聪明人”评选中,他的名字名列榜首之一。
    D.《宇宙的边疆》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使读者接收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含意。
    答案 D
    解析 A.成分残缺造成结构混乱,“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界三大发现之一”缺少主语,应在“被恩格斯”前加“该学说”;B.语序不当,应改为“诞生和成长”;C.不合逻辑,“榜首”只有一个,应删去“之一”。
    4.下列各项对语句所用修辞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自然真诚,犹如面对面谈心,给人以亲切感,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
    B.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作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贴切,能让读者更深刻地想象这些星系的存在状态。)
    C.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贝壳”“珊瑚”来比喻,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以及探索宇宙的欲望。)
    D.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运用排比句,增强语势,描绘了地球的美丽,表达了对地球的热爱、赞美之情。)
    答案 A
    解析 A项,“比喻”错误,比喻的双方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问一号”是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的中国火星探测系列飞行器的名称。[甲]这是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乙]火星环绕任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制动捕获”——通过发动机降低探测器的速度使其能够被火星引力捕获。“制动捕获”被形象地称为高难度的“踩刹车”。[丙]难在哪里?踩早了,速度降得过低,就会撞上火星;踩晚了,就不能被火星引力捕获,因而溜掉。在捕获过程中,探测器发动机的点火时机、时长都必须分秒不差,才能进入理想的捕获轨道。如何判断探测器是否降至目标速度,如何监测发动机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自主更新刹车参数,都是研制团队要攻克的难关。[丁]值得庆祝的是,目前,探测器已经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1.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四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A项,括号里“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是解释“绕、落、巡”的,因此括号以及括号里的内容应放在引号外。
    2.下列各项中,对文中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设问、借代 B.比拟、设问、排比
    C.比喻、对比、排比 D.比拟、对比、借代
    答案 B
    解析 “难在哪里?踩早了,速度降得过低,就会撞上火星;踩晚了,就不能被火星引力捕获,因而溜掉”是设问;“如何判断探测器是否降至目标速度,如何监测发动机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自主更新刹车参数”是排比;“被火星引力捕获”是比拟。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为语意连贯的三个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问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系列飞行器的名称,这个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
    解析 “‘天问一号’是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的中国火星探测系列飞行器的名称”共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句子的主干,即交代“天问一号”是什么。第二个要点交代“天问一号”名称的来源。第三个要点交代“天问一号”的含义。据此将长句拆分即可。
    二、阅读素养培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材料一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是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尚书·舜典》记载,上古时代舜就设置了一个管理山林川泽草木的官职叫虞,担任这个官位的人叫伯益。到夏朝时,就有了“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道德倡导。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大文明形态:一是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二是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三是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今天正在向第四文明形态过渡,即生态文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是自然的一员,规律只能认识,不能违背。由此,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追究终身责任,筑起一道壁垒森严的屏障。
    制度是写在纸上的硬措施,道德则是刻在心中的软约束。生态文明社会所要倡导的生态道德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和道德范式,它不仅要求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要求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伦理评价,接受自我良心的审判。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命令性原则,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禁止性原则。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工业文明理念仍然广为流传的背景下,仅靠法律和制度的硬约束,缺乏“发乎情止乎礼”的道德修养,是很难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因此,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美德,激发社会成员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和感恩是当务之急。
    (摘编自刘奇《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
    材料二 针对如何认识我国各地域传统民俗现象、传统生态民俗,《中国环境报》专访中国生态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陈红兵。
    《中国环境报》:某些地区的人们嗜吃野味,说这是当地的传统民俗。请问传统民俗要背这个“锅”吗?
    陈红兵:对于有些人将吃野味归因于传统民俗的说法,要提高警惕,以免其混淆视听。诚然,传统上,我国某些地区有嗜吃野生动物的不良风俗,比如广州人食性较杂,除了吃猪、牛、羊、鸡、鸭、鹅、鱼、虾等,还喜欢吃蛇、鼠、龟、猴等。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民俗中又存在众多和饮食相关的禁忌,对于我们维护动物多样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如山东民间有蛇、黄鼠狼、狐狸报复心强的说法,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伤害这些动物。各民族民间故事中均有对待动植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内容,教育人们善待动植物。
    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民俗观念中存在的不适应当代社会的迷信成分,也给了我们很多借鉴反思:一是禁忌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人自身可持续发展;二是民俗中迷信的说法虽不可取,但是它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之情。我觉得这种敬畏之情在今天依然需要。
    《中国环境报》: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也有人强调,在现代社会,传统生态民俗缺失了保持生命力的土壤。对此,您怎么看?我们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
    陈红兵:大体而言,传统生态民俗就是传统民俗中体现的生态观念、生态环保实践及方式。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本身产生于民间,是民众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是适应民众思想情感形成的,有自身一整套传承、发挥作用的方式,因此能够有效地熏陶民众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情感,规约民众的生态环保行为。
    至于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只要农业生产还存在,传统生态民俗的许多方面就依然还具有价值,还应当发挥作用。实际上,也正是当代出现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我们重新反思、认识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
    (摘编自陈红兵《疫情笼罩,更显生态民俗宝贵价值》)
    材料三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70%的新发传染病,均和食用野生动物有关。人类应从中吸取教训,画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生态红线”。因此,要有效禁绝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态破坏行径,应以刚柔并济的方式,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落到实处。
    首先,强化生态法治基础,严格法律红线约束。2003年非典之后,“让野生动物远离餐桌”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但在过去的17年间,只在2016年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了修订,明确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像蝙蝠、水貂等可能大量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却并未列入其中。建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加快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进程,在法律层面让禁食野生动物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进一步夯实生态法治基础,从源头严格管理野生动物非法捕猎和贸易,全面禁绝食用野生动物。
    其次,倡导生态价值理念。针对食用野生动物这类行为而言,最恰当、最适用的生态价值理念是“永久保护、杜绝食用”。其中关键一环在于需求侧的生态治理,应有效抑制消费端对野生动物的“虎视眈眈”。正如野生动物保护的公益广告所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例如,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有效切断食用野生动物的黑色利益链条,最大程度降低类似疫情的发生概率及安全风险。
    第三,明确生态行为主体。要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文明范式转型,最终要复归到人类行为主体自身的行动上。其中,政府、企业和公众是构成生态行为主体的关键力量。建议政府落实对猎捕、杀害、收购、运输、买卖和滥食野生动物等行为的全链条监管责任,推动企业坚持不经营野生动物,拓展公众监督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的渠道,调动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性,构建以政府管治、企业守责、公众监督为特征的多元主体绿色行动体系,让禁食野生动物成为新时代下的绿色行动新风尚。
    (摘编自罗胤晨等《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落到实处》)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代朴素的生态道德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们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和道德倡导。
    B.在生态文明社会中,生态道德有全新的发展和要求,它既关乎个人素质又具有社会属性。
    C.传统民俗观念中的迷信虽不能适应当代社会,但给人们敬畏自然和生命带来借鉴和反思。
    D.只要画出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生态红线”,就能够禁绝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态破坏行为。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表述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三内容可知,禁绝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态破坏行为,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不只是画出“生态红线”就能解决的。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是自然的主宰”的工业文明理念阻碍了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因此亟须培养生态美德。
    B.传统民俗中的饮食习惯对于我们维护动物多样性、保护身体健康和善待自然有积极意义。
    C.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传统生态民俗中的合理要素仍有被发现和继承发展的必要。
    D.生态文明建设道阻且长,要想人人都能养成践行保护生态的道德风尚,仍然需要假以时日。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可知,我们的传统民俗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有利有弊,选项范围缩小。
    6.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经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
    B.山东省各地志愿者纷纷走进社区,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C.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秘境之眼》栏目,用一个个镜头展现了绿水青山中动物的面孔和生存场景。
    D.吉林长白山管委会完善野生动物救助保护体系,加大巡山力度,对受伤野生动物开展及时救助。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强调的是禁绝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态破坏行径的措施。而C项《秘境之眼》展现的是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7.请梳理出材料三的行文结构,并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取总分结构。首先总说人类应吸取教训,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落到实处;继而从“强化生态法治基础,严格法律红线约束”“倡导生态价值理念”“明确生态行为主体”三个角度出发,阐释如何将生态文明观落到实处。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材料三采取总分的行文结构。首先对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观点,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落到实处。继而从三个层面进行具体阐释:首先,法制层面上,强化生态法治基础,严格法律红线约束。通过进一步夯实生态法治基础,从源头严格管理野生动物非法捕猎和贸易,全面禁绝食用野生动物。其次,思想层面上,倡导生态价值理念。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有效切断食用野生动物的黑色利益链条,最大程度降低类似疫情的发生概率及安全风险。最后,主体层面上,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生态行为主体的地位。构建以政府管治、企业守责、公众监督为特征的多元主体绿色行动体系,让禁食野生动物成为新时代下的绿色行动新风尚。
    8.当前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中汲取生态保护的智慧与经验,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美德;②继续深入实施国家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厉查处违规行为,追究终身责任;③反思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民俗中有利于生态环保建设的合理要素,并予以继承和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材料一提出自古就有“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一朴素的生态道德观。而在向第四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的演进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是自然的一员,规律只能认识,不能违背”。由此,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追究终身责任,筑起一道壁垒森严的屏障。可见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美德以及利用法制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材料二是对“如何认识我国各地域传统民俗现象、传统生态民俗”这一问题的讨论,材料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民俗观念中的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反思:一是禁忌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人自身可持续发展;二是民俗中迷信的说法虽不可取,但是它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之情。因而,反思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民俗中有利于生态环保的合理要素,并予以继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学案及答案,共25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2 *秦腔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2 *秦腔学案,共24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导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二句称为“首联”,第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