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6单元【分层单元卷】B提升测试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1818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6单元【分层单元卷】B提升测试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1818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6单元【分层单元卷】B提升测试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1818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6单元【分层单元卷】B提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6单元【分层单元卷】B提升测试,共14页。
部编版 7年级下·语文提升测试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7年级下册第6单元·B提升测试一、选择题1.《海底两万里》中“诺地留斯号”上的尼摩用海水中提出来的 产生电能。( )A.铜 B.锌 C.铁 D.钠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从中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童年再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B.《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典范,围绕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C.老舍笔下的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却始终保持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品质,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D.《海底两万里》中潜水艇来到留卡斯群岛附近时,遭遇了章鱼袭击,众人用斧子刀叉和章鱼展开了血战。3.下列对名著《海底两万里》和《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风能发电。B.凡尔纳的三部曲分别是《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C.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D.《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关羽败走麦城和火烧赤壁等。4.下面对《泊秦淮》(杜牧)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A.首句写景,两用“笼”字,描写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B.次句叙事,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D.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愁。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B.王教练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年轻队员,让他们避免少走弯路,尽快成为可用之才。C.通过手工制作课程,学生们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D.由于中学生缺乏分辨力,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上的偏差,导致行为上的恶果。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楚辞浪漫绮丽,汉赋铺排雄浑,六朝骈文典雅精致,唐诗文质彬彬,宋词婉约豪放,元曲质朴市井,明清小说异彩纷呈: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文学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无聊或紧张时,可以读读文章以打发时间或安抚内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C.我的心思全然不在挖野菜上,而是借挖野菜之机享受春光的明媚: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追飞鸟。D.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二、基础知识综合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卷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lǚ。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羸弱( ) 贮藏( ) 步lǚ(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3)“蹒跚”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三、句子默写8.古诗文名句填空。(1)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4)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5)《木兰诗》中描写战地环境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战争惨烈与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四、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小题。【甲】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乙】金陵怀古刘禹锡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蔡洲③新草绿,幕府④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注】①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③蔡洲:江中洲名;④幕府:山名。9.下面是小志对两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你觉得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运用了“互文”的写法,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B.乙诗颈联转而抒情,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示警当世: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C.甲诗中“犹唱”凸显诗人对统治者悲愤之切,乙诗中“不堪”表达诗人对歌者的同情之心。D.乙诗尾联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此联即脱胎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0.读完乙诗后,小志问:这首诗的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你可以帮我分析分析吗?小梦: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小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室求贤访逐臣”中的“求”和“访”二字,用词精当,层层递进,意蕴丰富。B.“可怜夜半虚前席”中的“虚”字只是轻轻一点,却使人们对文帝的重贤姿态即刻产生了怀疑。C.“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点破主旨,直抒胸臆,怒斥文帝。D.这首诗歌看似是讽刺汉文帝,实则讽刺的是唐朝皇帝,是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2.请简要赏析“可怜夜半虚前席”中“可怜”二字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3-17小题。咏绣障①唐•胡令能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②描。绣成安③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注】①绣障:绣女的刺绣屏风。②床:指绣花时绷绣布的绣架。③安:安置、摆放活板(节选)宋•沈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梦溪笔谈器用》玉臂钗宋•沈括朝士黄秉少居长安①,游骊山,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刻为凤首,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予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予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②。世多谓前古民醇③工作④率多卤拙⑤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梦溪笔谈•器用》【注释】①黄秉:生平不详,熙宁中曾以驾部员外郎知沼州。②功侔(móu)鬼神:制作功夫等同于鬼斧神工。③民醇:民风淳朴。④工作:手工制作。⑤卤拙:粗糙笨拙。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持就火炀之( ) ②一板已自布字( )③后人不能为也( ) ④世多谓前古民醇( )14.请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15.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②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16.《玉臂钗》中,作者为何认为后世“物多不精”,不及“古物”?17.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一个“活”字。请结合原文内容分别概括(每则材料概括一处)。 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我们对这些可恶的章鱼恨得咬牙切齿!大家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就在那十几条爬上“鹦鹉螺”号平台和两侧的章鱼中间挥斧乱砍,被砍断的那些肉段,在平台上已经流成血和墨液的河中,像蛇似的蠕动着,仿佛这些黏糊糊的触角也像九头蛇似的又活了过来。A用捕鲸叉专门对付章鱼那蓝眼睛,每发必中,然后将其眼珠挖出。可是,我的这位同伴还是因为躲闪不及,突然被一条章鱼的触角甩到,翻倒在地。啊!我又急又怕,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那条章鱼已经冲着A张开大嘴。被打翻在地的加拿大人眼看就要被章鱼咬成两段。我立即扑了过去,但B已先我一步赶到。只见他大斧一挥,斧头便砍进章鱼嘴里去了。加拿大人死里逃生,立即跳起来,用捕鲸叉叉进章鱼体内,直捅它的三颗心脏。“这算是我对您的救命之恩的报答了!”B对加拿大人说道。A向他鞠了一躬,但没说话。18.联系原著,划线句子中“救命之恩”是指_________(人名)为了救印度采珠人与鲨鱼搏斗时差点死于鲨鱼口下,是_________(人名)及时杀死了鲨鱼,救了他。19.结合选段,简要分析B是一位怎样的人。20.选段在叙述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太空一日》选文,完成各题。太空一日杨利伟①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许多。②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完成。③在地面时没人提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邀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④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⑤“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过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说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⑥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⑦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⑧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 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⑨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⑩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21.请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22.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3.选文写了哪些突发的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应是怎样的?24.从选文中反映出作者有哪些优秀品质?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送报的少年①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②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钟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③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④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⑤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⑥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⑦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真是对不住您,路上摔了一跤,把您的报纸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⑧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⑨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⑩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25.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他)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26.文中说我“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请总结出我不满意的原因?27.文章题目是“送报的少年”,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我”的儿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8.如果你是文中“我”的儿子,在听到送报少年已被北京大学录取的消息时会想些什么?(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30字左右) 29.读完这个故事,你从送报少年身上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六、作文3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十四年后的你将会与怎样的世界和怎样的自己相遇?请发挥想象,想象你在2035年某一天发生的故事以《我在2035年的这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认真书写,注意工整、美观。(3)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1.D2.C3.A4.C5.C6.B7.(1)léi zhù 履(2)疲卷 疲倦 (3)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4)拟人8.烟笼寒水月笼沙 不问苍生问鬼神 青草池塘处处蛙 政入万山围子里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9.A 10.①对比。用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和跟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②情景交融。山川景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的变化,诗人看到的仍是:青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11.C 12.“可怜”即可惜,用在这里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含义深刻,比“可叹”“可悲”等词语更耐人寻味,既写出了诗人对汉文帝的“求贤”“重贤”行为的讽刺,也表达了对贾谊的怀才不遇的惋惜感慨之情。 13.靠近 别自、另外 做、制作、制造 认为 14.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 15.(1)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来标记字印,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它们。(2)恰好遇到一个道士在修治过去宫殿里的石渠,在石头下面发现一枝折断的玉钗。 16.因为古代民风淳朴,工匠们制作东西时十分的用心,一丝不苟;而当今风俗虽然奢侈,但工匠们在制作时的用心程度赶不上古人。故“物多不精”。 17.《咏绣障》中,绣女们在屏风上绣出的花朵活灵活现(格外鲜活),十分的逼真,将屏风放置在春日的花园里,竟然引得黄莺离开柳条飞了下来。《活板》中的“活”体现在:①字印活——字印用胶泥刻制,一字一印,按韵部分类贮存,灵活选用。常用字多预备,生僻字随时刻制。②排版活——在铁板上置一铁范,根据文章内容,灵活选字印排版。③印刷活——印刷时,一板印刷,一板己另外布字,第一板印完,第二板已经准备好,轮流使用,十分灵活。④贮存活——字印不用时,用纸标记,一韵一个标签,分类储存。《玉臂钗》中的玉臂钗,两头设置转动机关,可以弯曲,可以伸展,还可以合起来使它变成圆形,十分的灵活,方便使用。 18.尼摩 内德•兰(尼德•兰) (音译过来的名字可以有其他版本) 19.(1)英勇无畏、遇事镇定、果断。内德•兰与章鱼搏斗时,被章鱼掀翻在地,在生死关头,尼摩艇长奋不顾身上前砍杀了章鱼,拯救了内德•兰。(2)知恩图报,如文中“这算是我对您的救命之恩的报答了!” 20.(1)选文的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如技艺高超的内德•兰差点死于章鱼口下,千钧一发的时刻被尼摩艇长所救。(2)善于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通过动作描写将尼摩艇长、内德•兰与章鱼搏斗的情形写得很精彩,烘托了尼摩艇长、内德•兰的英勇气概。 21.神秘的敲击声或突发事件等。(意思对即可) 22.内容上:交代简要写作的内容——突发事件。结构上:总领下文。 23.“本末倒置”的错觉和敲击声。 产生错觉时: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发现敲击声时: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 24.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意思对即可) 25.“似乎”暗示了送报少年的家境其实并不好,与文章结尾揭示少年的父亲下岗、身体不好埋伏笔,突出了送报少年的乐观自信。 26.高考后每天都晚起床,并且无所事事;对家长的良言相劝反唇相讥,傲气十足;送报少年摔伤弄湿报纸,不同情反而态度恶劣。(写出两个要点即可) 27.反衬(或对比、衬托);突出送报少年的优良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28.示例1:啊?北京大学?想不到他读书这么好,又肯吃苦,看来我得谦虚点了,再也不能自大了。示例2:北大有什么了不起?我家境比他好多了,今后我还要攻读硕士、博士、出国留学,一定超过他! 29.答案示例:做人要勤奋踏实、礼貌谦虚;面临困难乐观开朗;能自强自立,为父母分忧。30.例文我在2035年的这一天2035年的某一天,我已不是当初那个懵懂稚嫩的孩子,我脱下校服,换上职业装,回望着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些年,感到着实不容易。但也为祖国愈加繁荣富强而感到高兴。此时,中国梦也不仅仅是梦了,它逐渐地变为了现实。我握起手边的茶杯,感受着从指尖传来的温度,也正如党与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各项保障,温暖人心。慢慢走到窗边,俯瞰四周的高楼大厦,这是中国,也是一个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的头衔已在多年以前就卸下了,因此,内心忍不住的激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崛起了,像高耸雄伟的泰山一样俯视着这个世界以及这方繁荣的领土。在几十年之前的十九大上就曾提出过“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而今总算是实现了。这一目标通过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将少年梦与中国梦,个人梦与国家梦结合起来,终究完成了中华人民伟大复兴。虽然过程有血有泪,但如今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证明了努力没有白费,付出过的耕耘会得到收获,挫折与困难会变成前进道路上的东风。下班后,沐浴着傍晚的夕阳,走在清新凉爽的绿化道上,感受着来自春天的气息。这些年,科技在不断发展,但国家却依旧会留出一大片空地来做绿植,北京阴沉沉且伸手不见五指的日子已不再有,这让人们都十分开心,从前街上随处可见的废纸塑料也都不翼而飞了。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国家为人们提供的优质教育,使公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在潜移默化中种下了优良的种子。现在,不仅城乡的孩子能接受教育,就连山区的孩子也能收到免费而优质的教育了。这都是因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兴办希望工程,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许多大学生也都愿意到山里去支教。因此,贫困儿童从大山里走了出来并为家乡创造财富,由此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人们都富起来了。“叮铃铃”闹钟停止了我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回想起方才梦境中的2035还真是有一丝真实呢!如今是2020年,离2035年还有15年,这未来15年的奋斗,不仅需要国家的努力,更需要我们青少年怀揣着一颗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中国心。我和2035有个约,约在新征途的新起点,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起做出贡献与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