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778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778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778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7781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7781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7781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展开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左)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右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当地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以来,该地区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右所示区域自然植被产生空间分异的根本因素是( )
A.热量B.地形C.降水D.土壤肥力
2.图右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部位是( )
A.沟丘陵B.顶部C.坡面D.沟壑底部
3.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
A.培育耐旱特色树种B.采用植被自然恢复C.营造大面积人工林D.人工促进自然恢复
非洲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具有从典型的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地理特点,年降水量从北向南约为200至600毫米。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过度樵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要想根治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的趋势,需要( )
A.增加区域降水 B.控制人口数量
C.采用草方格沙障D.增加植被覆盖
农牧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土地极易退化。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原因是( )
A.年降水量接近200毫米,降水季节及年际变率大
B.地处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对降水变率极敏感
C.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
D.地处草原向荒漠过渡地带,植被破坏严重
7.北方农牧交错带多大风,土地极易受到风蚀和沙化,该区域大风主要集中于( )
A.冬春季节B.春夏季节C.夏秋季节D.秋冬季节
读我国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有关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地理特征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沙漠化问题突出B.降水变率大,水土流失严重
C.土壤深厚肥沃,农作物单产高D.矿产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9.南方农牧交错带东西两侧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显著,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条件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地域文化
贵州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均居全国第一,分别为247万公顷和363.8万公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贵州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有( )
①毁林开荒②气候干旱,植被稀少③石灰岩广布,土层薄④工矿、道路、城市建设,破坏植被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1.贵州克服石漠化难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实施生态退耕,封山育林B.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C.恢复草地,增加地表覆盖率D.全面推广太阳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读我国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贫困县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没有贫困县B.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
C.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D.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
13.关于我国生态脆弱区,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对丁地生态有影响B.丙地地表水短缺是生态脆弱主要原因
C.甲地主要是过度农耕导致生态脆弱D.乙地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
“逆袭”:据媒体报道,中国煤炭生产首省山西遭遇尴尬,在煤炭产能过剩的同时,煤炭名义进口量(从国外进口转手)是出口量的4倍。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1至8月山西煤炭进出口情况
产生山西煤炭资源开始“逆袭”的原因,主要是( )
A.煤炭的储量减少 B.能源市场的萎缩
C.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D.清洁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15.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各省中的地位并不领先,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出现枯竭B.国内煤能市场需求量不大
C.煤炭外运运力不足D.煤能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16.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主要是( )
①土地复垦②植被再造③矿坑和塌陷区充填④“三废”污染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年均降水量438mm,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塞罕坝历史上被称为“千里松林”,后期因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树木被采伐殆尽。受当地自然环境限制,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塞罕坝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属于塞罕坝区域自然环境过渡性特征表现的是( )
①平原向高原过渡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③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
④外流区向内流区过渡⑤温带草原向温带荒漠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④⑤
18.塞罕坝地区山火多发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9.塞罕坝林场作为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主要功能是( )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C.调节气候D.美化环境
辽宁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2008年3月,阜新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同年10月辽宁省启动实施“突破阜新”战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市将转型目标锁定为“现代农业”,其主要依据有( )
①矿区有大量废弃土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 ②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③交通条件优越 ④现代农业能承载更多劳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突破阜新”战略采取的下列部分措施中,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不一致的是( )
A.合理布局煤炭等企业 B.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路网
C.积极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 D.省直部门帮扶阜新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资源的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累计采出量达到可采储量的7%以上的城市,这类城市如何转型是社会发展中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命周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过分依赖哪些资源容易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
A.水能、地热B.森林、土地C.旅游、交通D.矿产、森林
23.新生期阶段,城市遇到的阻力主要来自( )
①土地②资金③人才④交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4.为避免经济衰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必须早于( )
A.幼年期B.中年期C.老年期D.新生期
灵渠是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古代水利工程。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秦王朝大批粮草经此水路运往岭南,保证了南征秦军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灵渠分南渠和北渠两部分,图为灵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古代修建灵渠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洪B.灌溉C.供水D.航运
26.北渠河道人为设置为弯曲河道的目的是( )
A.降低河流流速B.增加枯水期流量C.减轻洪涝灾害D.增加灌溉区面积
27.分水坝设置为“人”字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增加洪水期北渠的输水量②减轻河水对坝体的冲击③减少南渠的泥沙淤积④南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国务院于2008年3月确定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共12个: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大兴安岭。据此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与图示①时期相比,资源型城市⑤时期( )
A.产业结构多元化B.就业岗位较少
C.生产技术较落后D.环境破坏更严重
29.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②~③B.③~④C.④~⑤D.⑤~⑥
30.21世纪初期,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劳动力资源短缺B.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C.第一产业产值高D.第三产业比重偏大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乌兰察布市(下图)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地下玄武岩覆盖面积大,岩层深厚、土层浅薄、生态脆弱。20世纪60年代以后,乌兰察布市人口大量增加,人们大面积垦草种粮。至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耕地面积达160万公顷,但那些年风沙特别大,连年干旱。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乌兰察布从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的边陲之地变成碧水岱山,花草掩映的塞北明珠。
(1)说出6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4分)
在生态恢复过程中,乌兰察布人针对种植树木难以成活的问题,探索出一种挖坑覆土的栽植方式,通过挖掘机等对浅土下的岩石进行处理,将建设新城时挖来的废土铺成一米多厚的土层;综合采取树穴覆膜等方式使荒山披上了绿装。
(2)说明乌兰察布在生态修复中采用“挖坑覆土”“树穴覆膜”等方式的自然原因。(4分)
在2013年前后,乌兰察布市实施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工程。移民依托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县域经济工业支柱产业,向中心城区、县城等地搬迁。市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新建移民区安装排水、供暖、供电等设施,配置学校、超市、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通过技能培训解决移民就业问题。
(3)谈谈你对乌兰察布市生态移民工程建设作用的认识。(4分)
(提示:可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移民工程的措施及影响等角度分析)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景泰县(下图)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部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5%。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仅为185毫米,蒸发量却达2303毫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典型生态脆弱区,县域内盐碱危害、干旱和风沙共存,水资源缺乏,生态功能弱,生态环境基础差。
(1)简析景泰县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脆弱的生态环境对景泰县农业发展的影响。(6分)
(3)请为景泰县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建议。(6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见下图),瓷土资源丰富,质量好。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代以后的元、明、清,景德镇皆以生产宫廷御用瓷而著名,被称为“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质地细腻如玉,品质晶莹剔透,依托水运经广州出口,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
(1)简述景德镇陶瓷自宋代以来享誉世界的原因。(4分)
20世纪80年代,我国陶瓷生产中心南移。至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分析景德镇瓷业生产逐渐衰落的可能原因。(2分)
21世纪初,景德镇3000余家企业中,80%以生产陈设艺术陶瓷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市场对日用、卫生、建筑陶瓷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该类型的陶瓷生产规模小而分散。某校围绕景德镇陶瓷生产开展了研学活动,甲同学认为景德镇陶瓷生产应向日用、卫生、建筑陶瓷类方向发展,乙同学认为应向高端艺术陶瓷方向发展。
(3)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进、出口数量
煤价综合平均价
吨煤运输成本
出口煤炭74.5万吨
山西煤的秦皇岛到港价780元/吨
从晋北陆路运输煤到秦皇岛港50美元/吨
进口煤炭308.9万吨
美国煤的秦皇岛到港价600元/吨(不含税)
从美国西海岸海运煤秦皇岛港20美元/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同步练习题,共8页。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文件包含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提升卷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提升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