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_苏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_苏教版第1页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_苏教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_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_苏教版,共4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能根据实际情境,联系生活经验,合理地选择精算或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看屏幕,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师:会吗?()谁能证明自己会?比如说,举个例子。(40+50=90……)  师:我估计大家都是会的。那今天我们学什么?(复习)  师:说复习也可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节课就在已经会的知识中体会还能学到什么新的知识。先做个游戏好吗?这是一个美国的游戏,要求:从起点走到终点,所走路线加到一起是150  (指名回答,师通过课件演示路线,其他学生帮着算。)  师:这是个简单的游戏,是整十加整十。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这组题你会口算吗?(出示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4)  比一比,算一算。  60+7050+9080+40  600+700500+900800+400  (指名学生口算:1301300……)  师:你有没有发现第一组题……  生:下面的得数比上面的多加个0  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6070是整十数,600700是整百数。  (设计意图: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的师生交流就很重要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发言习惯、课堂学习常态等信息都需要通过短暂的交流来获取。同时,快速地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也是必需的。因此,设计与本课教学有联系的数学游戏,既有趣味性,又能快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建立起师生共同学习的场,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内容上去。)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材料  师:你们在超市买过东西吗?买过的举手。生活中买很多东西时都是准确地算出结果吗?比如一种商品价格是29元,就可以看成?(29看成30)  课件出示:  师:两种玩具各买一个,可能付多少元?(50)有可能是51元、52元吗?(有可能)有可能是六十多元吗?  为什么?(有可能,如果个位相加进位就是六十多)  师:能举个例子吗?(28+39)那什么时候是六十多呢?  生:当个位相加出现进位时,结果就是六十多。  师:有可能结果是七十多吗?  生:不可能,因为十位23等于5,个位就算是99,最多只能向十位进一,也才是68  师:那什么时候是五十多呢?  生:个位相加不进位。  师:看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以分成个位进位和不进位两种情况。像二十几加三十几的和就可能是五十多,也可能是六十多。  师:顾客买东西可以估算,但是谁是不能估算的?(营业员)所以生活中的口算会根据数量的多少或者是不同的职业特点,有可能是估算,也可能是精确计算。如果要精算出结果,必须知道商品的价钱。你能说说两种商品可能的价格吗?  生:玩具汽车的价钱可以从20元到29元,玩具火车的价钱可以从30元到39元。  师:能说个和是五十几的例子吗?(21+31)和是六十几的?(25+36)想一个难些的。(29+39)  (设计意图:认真研读教材,可以较好地把握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分不进位和进位两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教者就可以考虑学习材料的呈现如何与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对2+3的总和范围进行讨论,学生可以自然地想到进位与不进位这两种情况。同样,为培养口算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对接近整十的两位数在口算时可以先看作整十数进行口算,学生通过举例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材料。)  二、探究算法,自我优化  1.教学21+31  师:不进位的口算好算吗?21+31怎么口算?  生:个位上11等于2,十位23等于5,和是52  师:有没有先算十位的?  生:没有,万一有进位就不行了。  师:看来不进位的口算,大家的方法都是个位的数相加,十位的数相加。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数位对齐相加。  口算练习:  32+4545+1423+1251+3461+1270+19  2.教学25+36  师: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情况大家都会算了,那进位加呢?  生:先算5+6=11,十位上2+3=5,再进1变成6,是61  师:有不一样的算法吗?  生:先算十位,2+3=5,再算个位,5+6=11,最后5+1=6,是61  师:他是从个位加起的吗?  生:不是。  师:先把十位的数相加,再把个位的数相加,最后进位。这种算法也是可以的。  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生:把它变成不进位的加法,25+36=25+34+2=59+2  师:能不能拆成其他的情况?  生:25+36=25+30+6  生:25+36=25+35+1  生:25+36=25+3+33  师:拆成25+3+33,这样算起来简便吗?(没有)  小结:先把数进行分拆,然后再相加,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拆数法。用拆数法时,要选择使计算更简便的拆法。  3.教学"29+39"  师:你能介绍自己口算29+39的方法吗?  生:9+91820+30=5018+50=68  生:30+40-2  师:接近整十数可以看成整十数再计算。谁还有其他的方法?  生:30+39-1  生:29+31+8  生:29+1+38  师;从本质上讲和拆数法是相同的,这样拆数可以先凑成整十再口算。  小结:把接近整十的数看成整十数相加比较简单,  但这种方法只有在加数接近整十数的时候才方便使用,所以这是口算加法的一种特殊方法。  师:前面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口算?  生:第一种,数位对齐。  (设计意图:学生的口算方法是多样化的,该环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口算方法,认真聆听他人的算法,并能自觉地进行算法比较。于是有同学发现从十位加起也是可以的,有同学发现还有先拆数再相加的方法,还有同学发现可以先将29看作30。这样就达到了鼓励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算法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等学生做完后校对答案。  生:25+44,十位上算成248  师:这是口算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所以口算不只是追求速度快,要又对又快。谁还愿意介绍自己的错误?  生:25+49=64  师:没有进位,进位加时容易把进的1忘加。怎样避免这样的错误呢?老师介绍一种方法,可以先估一估,再口算。  2.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想想做做第5)  35+3245+1437+5526+29  35+3849+1421+7844+17  3.出示情景图:小船可乘28人,大船可乘44人,学生有92人。  师:这条船能带92个小朋友吗?  生:不能,28+44=72  师:这位同学精算出结果是72,不精算能判断出来吗?  生:二十几加四十几最多是七十几。  师:是啊,在解决问题时,有时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下面的问题请大家选择合适的方法。  4.出示情景图。  师:笑笑两次一共套中多少分?(59)淘气第二次要套中多少才能超过笑笑?  生:比40大,23加四十几是六十多。  师:如果淘气第二次套中41分,一共套中?(64)如果套中44分,一共套中?(67)套中47分呢?(70)  师:小丽也来参加了,她一共套了70分。她可能套中哪两个分数?  生:2347  师: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生:2941  师:找这两种情况,有窍门吗?  生:看哪两个数个位加起来是10就好找了。  5.出示情景图:3位小朋友在进行跳绳比赛。  师:小聪一共跳了多少下?(54)小明呢?(58)怎么算的?(29看成3030+30=60,再用60-2=58)  师:小亮也参加了比赛,他最后获得第二名,他一共跳了多少下,有几种可能?  生:3种,555657  师:如果一共跳了56下,他第二次跳多少下?(30)如果一共跳了55下呢?  生:第二次跳29下,55561,用301就行了。  师:如果一共跳了57下呢?  生:第二次跳31下,57561301等于31  6.出示情景图:超市货架上有4种食品,其中鸡25元,鸭29元,牛肉18元,羊肉23元。3个小朋友每人带50元钱。  师:用50元买两样不一样的东西,你可能买什么?可以选自己喜欢吃的。  生:买鸡和羊肉,25+23=48,钱够了。  生:买牛肉和鸡,牛肉18元,鸡25元,估算要四十多元。  生:十位2+1=3,个位怎么进位,十位也不可能进到5的。  师:你喜欢吃什么?  生:鸭和牛肉,29+18,要47元。  师:你能一下看出买哪两样东西钱不够?  生:鸭和羊肉,29+23五十几,不够;鸡和鸭,25+29也是五十几,不够。  (设计意图:口算教学的练习设计不能囿于口算技能的熟练程度上。根据曹才翰、章建跃先生的研究,学生的计算技能需要经过有理有据、熟练计算、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计算三个阶段。联系课程标准中的关于计算教学的精神,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鉴于以上思考,将本课的练习设计分为:第一是基础部分,用于理解算理,巩固算法;第二是技能训练部分,学会通过估算促进精算;第三是应用部分,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学会结合具体情景,选择估算或精算解决问题,在应用中体会口算的价值,感悟不同算法的作用。)  四、全课总结  师:课前同学们就说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已经会了,上完这节课你有新的收获吗?  生:我学到了很多算法。  师:你习惯了哪一种算法?  生:第一种,数位对齐。  生:我会了估算和拆数法。  师:是啊,学会估算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在口算时习惯精算,在生活中我们用口算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或精算的方法。估算对精算也有好处,课后同学们可以就估算再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相关试卷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统计_苏教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统计_苏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一数,小结,分析统计图,比较笑脸图和方块统计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可能性_苏教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可能性_苏教版,共2页。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周长_人教版新课标: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周长_人教版新课标,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感知周长,操作活动,自主探究求周长的策略,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