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2-2023学年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与户籍迁移相比,非户籍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3月联考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六章+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气象台2023年2月12日8时56分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呼和浩特市中南部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10℃以上,13日早晨最低气温为-12℃~1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寒潮入侵,可能会导致呼和浩特市当地( )
A. 草场退化 B. 通信设施破坏 C. 河水浑浊 D. 粮食产量增加
2. 应对寒潮,呼和浩特市当地居民应( )
①注意添衣保暖②储备充足的食物③加强气象监测预警④及时进行道路融雪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堪培拉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山脉区的开阔谷地上。悉尼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沿岸,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制造业和旅游业,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图1示意澳大利亚人口空间分布,图2示意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气候对澳大利亚人口空间分布影响,体现在( )
A. 西南部人口多 B. 北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多
C. 中部人口稀少 D. 热带雨林区无人口分布
4. 悉尼人口较堪培拉多,主要是因为悉尼( )
A. 经济较为发达 B. 四季分明,气候宜居
C 行政级别较高 D. 位于沿海,地势平坦
一般来说,人口密度可以直接表现出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和地区差异,人口分布对于城市的发展极为重要。下图示意2013年和2017年我国人口密度分布(港澳台数据暂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与2013年相比,2017年我国人口密度( )
A 轻度稀疏区个数增加 B. 一般稀疏区与严重稀疏区个数减少
C. 处于均衡分布的状态 D. 过渡区与轻度聚集区个数变化一致
6. 导致我国东北三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历史文化 D. 国家政策
人口迁移一般指人口常住地的空间变动,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迁移可分为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两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对我国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的省市是( )
A. 海南 B. 山东 C. 上海 D. 甘肃
8. 与户籍迁移相比,非户籍迁移( )
A. 数量较少 B. 长期收益较高 C. 灵活性较弱 D. 成本相对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急剧扩大。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省际流动人口及省际流动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指标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00~2010年变化
2010~2020年变化
流动人口(万人)
10901.06
22103.11
37581.68
11202.05
15478.56
省际流动人口(万人)
4241.86
8587.63
12483.72
4345.78
3896.08
省际流动人口比重(%)
38.91
38.85
33.22
-0.06
-5.63
9. 2000~2020年,我国非省际流动人口( )
A. 规模大幅扩大 B. 前10年人口增长较后10年多
C. 比重逐渐减少 D. 前10年比重增长较后10年多
10.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为( )
A. 由南部向北部 B. 由湿润地区向干旱地区
C. 由内陆向沿海 D. 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
人口承载力由两大类因素决定,一是所拥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基础,包括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自然条件、人造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软环境;二是人们对上述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利用水平,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但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新疆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新疆自然资源的“短板”为( )
A. 水资源 B. 气候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矿产资源
12. 指出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及原因( )
A. 较小,矿产资源短缺 B. 较大,对外开放程度高
C. 较小,生态环境脆弱 D. 较大,人均消费水平高
13. 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新疆应( )
①大量开垦荒地②禁止人口迁入③加大科技投入④加强环境保护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下图示意某城市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分布有文化区,最可能为( )
A. 甲区 B. 乙区 C. 丙区 D. 丁区
15. 若布局合理,图示城市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 偏西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着显著作用,今后我国应在统筹数据资源的基础上,优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监测布局。下图示意2005~2020年我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情况。
(1)指出2005~2020年我国5级以上地震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台湾地震多发的原因。
(2)推测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
(3)请你为优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监测布局献计献策。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省会郑州市,截至2021年末,郑州市有常住人口1274.2万人。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等构成。图1示意河南省行政区划,图2示意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河南省各城市常住人口、十年人口增幅情况。
(1)描述河南省常住人口分布特点。
(2)济源市是河南省常住人口最少的城市,试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3)指出2010~2020年河南省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并简析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该国推行经济多元化战略,经济增长前景稳定,营商环境日益完善,拥有现代化的道路、地铁、机场、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截至2022年9月,卡塔尔总人口约265.8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8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图1示意1950~2018年卡塔尔人口总量变化,图2示意1970~2014年卡塔尔GDP变化。
(1)说明卡塔尔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简析卡塔尔能够吸引周边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原因。
(3)简述大量国际人口的迁入对卡塔尔经济带来的挑战。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中西部,是江苏省的省会。随着江北新区建设在2015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南京规划形成“一主、一新、三副城”的市域多中心空间发展格局,如下图所示。
(1)指出南京江北新主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南京建设江北新区的主要目的。
(3)简述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的有利影响。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3月联考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六章+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气象台2023年2月12日8时56分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呼和浩特市中南部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10℃以上,13日早晨最低气温为-12℃~1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寒潮入侵,可能会导致呼和浩特市当地( )
A. 草场退化 B. 通信设施破坏 C. 河水浑浊 D. 粮食产量增加
2. 应对寒潮,呼和浩特市当地居民应( )
①注意添衣保暖②储备充足的食物③加强气象监测预警④及时进行道路融雪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寒潮入侵会带来剧烈降温,且往往伴随着大风、大雪和冻雨,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B正确;寒潮并不会造成草场退化,A错误;寒潮入侵会带来大风、大雪和冻雨,但是并不会造成河水浑浊,C错误;寒潮入侵会造成气温降低,粮食产量减少,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应对寒潮,当地居民应注意添衣保暖,储备充足的食物,对作物、水产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做好防风准备工作,减少外出,①②正确;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及时进行道路融雪,这并不是居民应做的行为,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寒潮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不同的主体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不同。
堪培拉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山脉区的开阔谷地上。悉尼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沿岸,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制造业和旅游业,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图1示意澳大利亚人口空间分布,图2示意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气候对澳大利亚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体现在( )
A. 西南部人口多 B. 北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多
C. 中部人口稀少 D. 热带雨林区无人口分布
4. 悉尼人口较堪培拉多,主要是因为悉尼( )
A. 经济较为发达 B. 四季分明,气候宜居
C. 行政级别较高 D. 位于沿海,地势平坦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其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生存环境恶劣,而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C正确;西南部人口较少,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区人口较多,A错误;北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少,B错误;热带雨林区人口较少,但不是无人口分布,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悉尼拥有高度发达金融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经济较为发达,吸引了更多人口定居,A正确;悉尼和堪培拉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都是四季分明,B错误;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行政级别较悉尼高,C错误;悉尼位于沿海地区,堪培拉位于开阔谷地,地势都较为平坦,D错误。故选A。
【点睛】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地处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南回归线在澳大利亚中部穿过,所以澳大利亚中西部大部分地区都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十分匮乏,不适宜人类生存。
一般来说,人口密度可以直接表现出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和地区差异,人口分布对于城市的发展极为重要。下图示意2013年和2017年我国人口密度分布(港澳台数据暂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与2013年相比,2017年我国人口密度( )
A. 轻度稀疏区个数增加 B. 一般稀疏区与严重稀疏区个数减少
C. 处于均衡分布的状态 D. 过渡区与轻度聚集区个数变化一致
6. 导致我国东北三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历史文化 D. 国家政策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与2013年相比,2017年我国人口密度过渡区由9个增加到10个,轻度聚集区由6个增加到7个,过渡区与轻度聚集区个数变化一致,D正确;轻度稀疏区由7个下降为5个,A错误;一般稀疏区与严重稀疏区个数没有变化,B错误;由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仍以胡焕庸线为大致界限,处于不均衡分布的状态,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东北三省人口密度自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是因为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宜居程度逐渐下降,所以人口密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少,B正确。东北三省地形都以平原为主,差异不大,A错误;东北三省历史文化相似,国家政策一致,历史文化和国家政策不是人口密度空间产生差异的原因,C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
人口迁移一般指人口常住地的空间变动,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迁移可分为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两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对我国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的省市是( )
A. 海南 B. 山东 C. 上海 D. 甘肃
8. 与户籍迁移相比,非户籍迁移( )
A. 数量较少 B. 长期收益较高 C. 灵活性较弱 D. 成本相对较低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人口迁入吸引力越强,与海南、山东、甘肃相比,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对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
8题详解】
与户籍迁移相比,非户籍迁移成本相对较低,短期内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且灵活性较强,迁移者可以随时选择再流动或返迁回流,所以非户籍迁移的数量也较多,D正确,AC错误。户籍迁移成本相对较高,既要面对供给侧的落户门槛难度,也要承受需求侧流动人口群体的挤压压力,但与户籍挂钩的城市社会福利也使其长期收益较高,B错误。故选D。
【点睛】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急剧扩大。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省际流动人口及省际流动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指标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00~2010年变化
2010~2020年变化
流动人口(万人)
10901.06
22103.11
37581.68
11202.05
15478.56
省际流动人口(万人)
4241.86
8587.63
12483.72
4345.78
3896.08
省际流动人口比重(%)
38.91
38.85
33.22
-0.06
-5.63
9. 2000~2020年,我国非省际流动人口( )
A. 规模大幅扩大 B. 前10年人口增长较后10年多
C. 比重逐渐减少 D. 前10年比重增长较后10年多
10.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为( )
A. 由南部向北部 B. 由湿润地区向干旱地区
C. 由内陆向沿海 D. 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由省际流动人口变化表可计算出非省际流动人口变化,2000、2010、2020年非省际流动人口分别为6659.2、13515.48、25097.96万人,非省际流动人口比重分别为61.09%、61.15%、66.78%,2000~2010年、2010~2020年非省际流动人口变化分别为6856.27、11582.48万人,非省际流动人口比重变化分别为0.06%、5.63%,所以2000~2020年,我国非省际流动人口规模大幅扩大,比重逐渐增加,前10年人口和比重增长都较后10年少,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0题详解】
我国各省(市、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省(市、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所以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为由内陆欠发达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C正确,D错误;整体上南方比北方经济发达,由北向南流动比由南向北流动多,A错误;由 湿润地区流向干旱地区人口数量多,B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淡水资源分布、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规模。2、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婚姻和家庭等,人类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满足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会进行迁移。3、政治因素。如: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常常引起人口迁移。
人口承载力由两大类因素决定,一是所拥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基础,包括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自然条件、人造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软环境;二是人们对上述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利用水平,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但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新疆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新疆自然资源的“短板”为( )
A. 水资源 B. 气候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矿产资源
12. 指出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及原因( )
A. 较小,矿产资源短缺 B. 较大,对外开放程度高
C. 较小,生态环境脆弱 D. 较大,人均消费水平高
13. 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新疆应( )
①大量开垦荒地②禁止人口迁入③加大科技投入④加强环境保护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1. A 12. B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选项不符合题意;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较好,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B选项符合题意;人口承载力由两大类因素决定,一是所拥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基础,二是人们对上述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利用水平,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虽然生态环境脆弱,但是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环境承载力较大,C选项不符合题意;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成反相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题详解】
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量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减小人口合理容量,①不符合题意;禁止人口迁入与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无关,②不符合题意;要想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该地区应治理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地区资源利用率,③、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下图示意某城市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分布有文化区,最可能为( )
A. 甲区 B. 乙区 C. 丙区 D. 丁区
15. 若布局合理,图示城市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 偏西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答案】14. B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乙区临近山地,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应为文化区,B正确;甲区位于城市外围,且位于河流下游,临近铁路和公路,应为工业区,A错误;丙区占地面积小,位于市中心,交通发达,应为商业区,C错误;丁区占地面积最大,应为居住区,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区为工业区,工业区应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处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所以图示城市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C正确;偏西风、西南风和西北风,都会形成一定区域的工业区位于上风向,造成污染气体进入城区的可能,故排除ABD。故选C。
【点睛】工业区在城市中区位从总体上看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断向城市外围移动,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二是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以满足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大量运输需求。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着显著作用,今后我国应在统筹数据资源的基础上,优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监测布局。下图示意2005~2020年我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情况。
(1)指出2005~2020年我国5级以上地震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台湾地震多发的原因。
(2)推测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
(3)请你为优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监测布局献计献策。
【答案】(1)特点: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和台湾岛附近。原因:台湾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导致地震多发。
(2)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露;疫病蔓延等。
(3)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站点资源,适当减少我国东部地区的流动观测;加强西部地区监测密度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2005~2020年5级地震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地震形成的原因、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在防治地震灾害的作用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从总、分、特三个方面分析,读图总体我国地震分布不均衡,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地区少,台湾岛东部较为集中;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小问2详解】
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易引发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在海洋中可能诱发海啸;还可能诱发火灾,摧毁建筑物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泄漏,地震后处置不当可能引起瘟疫爆发。
【小问3详解】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检测板块的运动,从而对地震检测,我国东部地区地震发生频率少,可以减少检测点,西部地震频率高,应增加西部地震检测点,充分发挥现有的检测,尽最大可能检测地震的发生,从而减少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省会郑州市,截至2021年末,郑州市有常住人口1274.2万人。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等构成。图1示意河南省行政区划,图2示意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河南省各城市常住人口、十年人口增幅情况。
(1)描述河南省常住人口分布特点。
(2)济源市是河南省常住人口最少的城市,试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3)指出2010~2020年河南省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并简析原因。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总体上南多北少;郑州市人口最多;济源市人口最少等。
(2)城市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低。
(3)城市:郑州市。原因: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多;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交通枢纽位置,交通便利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黑龙江五常市水稻种植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两图可知,河南人口分布不均,总体上南多北少;人口最多的为省会城市郑州,最少的是济源。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济源位于河南的西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面积小,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郑州人口增幅最大,接近45%;原因是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位于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交通便利,地处河南的中北部,地理位置优越。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该国推行经济多元化战略,经济增长前景稳定,营商环境日益完善,拥有现代化的道路、地铁、机场、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截至2022年9月,卡塔尔总人口约265.8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8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图1示意1950~2018年卡塔尔人口总量变化,图2示意1970~2014年卡塔尔GDP变化。
(1)说明卡塔尔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简析卡塔尔能够吸引周边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原因。
(3)简述大量国际人口的迁入对卡塔尔经济带来的挑战。
【答案】(1)卡塔尔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大致呈正相关,其经济发展对国际人口迁入的依赖性强。
(2)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市场化程度较高,营商环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能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地理位置接近,便于人口就近迁入等。
(3)为满足国际迁入人口的生活需求,卡塔尔政府需扩大教育、医疗服务、住房等基础保障,产生高额的经济开销;卡塔尔经济对国际迁入劳动力依赖性强,若人口大量迁出,将会对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1950~2018年卡塔尔人口总量变化图和1970~2014年卡塔尔GDP变化图为资料,涉及了人口迁入原因和人口迁移影响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片可知,图示时间段中卡塔尔GDP一直呈现波动上升,且卡塔尔人口总量也是在不断上升,说明卡塔尔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大致呈正相关;人口迁入数量变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从此说明卡塔尔经济发展对国际人口迁入的依赖性强。
【小问2详解】
卡塔尔能够吸引周边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原因需要结合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卡塔尔能源产业发达,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劳动人口迁入;结合材料可知,卡塔尔市场化程度较高,营商环境好,因此容易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结合材料可知,“拥有现代化的道路、地铁、机场、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由此可知卡塔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能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卡塔尔与周边地区地理位置接近,便于人口就近迁入等。
【小问3详解】
大量国际人口的迁入对卡塔尔经济带来的挑战需要结合基础设施压力、经济支出和经济依赖性进行分析;大量国际人口的迁入后会增加卡塔尔的人口数量,因此为满足国际迁入人口的生活需求,卡塔尔政府需扩大教育、医疗服务、住房等基础保障,扩大财政支出,产生高额的经济开销,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结合材料可知,大量的人口迁入,会导致卡塔尔经济对国际迁入的劳动力依赖性强,若人口大量迁出,将会对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不利于卡塔尔的经济稳定。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中西部,是江苏省的省会。随着江北新区建设在2015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南京规划形成“一主、一新、三副城”的市域多中心空间发展格局,如下图所示。
(1)指出南京江北新主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南京建设江北新区的主要目的。
(3)简述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的有利影响。
【答案】(1)可发展空间大;地价相对较低;临近长江,水运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等。
(2)分散江南主城的城市职能;减轻江南主城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压力等。
(3)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形成功能互补,展开良性竞争,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更好地实现城乡融合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京规划形成“一主、一新、三副城”的市域多中心空间发展格局为背景,涉及区域区位条件、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北部,紧邻长江沿岸,长江是中国黄金水道,水陆交通运输便利。从材料上可以看到江北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材料中提及新区目前拥有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其传统产业基础相对较为雄厚。由于位于南京市以北,该区开发建设时间较长,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该地区工业基础较好,相关产业布局较多,生产协作条件相对较好。靠近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其经济基础较好,资金相对较为充足。面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临江可达长江沿线地区,其工业和产业发展相对市场更为广阔。该地区工业发展较早,其相关的劳动力技术水平较高,劳动力素质较高。由于该地区传统上并未大量布局工业和产业发展,其土地空间利用相对较低,土地可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较大。
【小问2详解】
长三角地区重要门户城市南京,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成为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中一颗璀璨的明星。纵览南京经济发展概况,江北地区严重落后于江南的现状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而江南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土地趋于饱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日益彰显。因此,江北新区发展规划的出台,不仅缓解主城区因空间不足而限制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局面,而且对加快长江两岸融合发展有积极影响,对整个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乃至辐射带动苏中、苏北和皖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小问3详解】
多中心的积极意义可以从以下六个角度展开:
1、实现地区平衡发展。平衡通常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同步发展。
2、减少地区差异。多中心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地区差异以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3、重新分配资源。这个目标与第二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差异存在,必然有人口、就业和其他资源不平等的发展。
4、加强竞争水平。这个目标的实现通常是基于一种有效合理的资源分配,各个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与作用,从而实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5、建立网络体系。这个目标或多或少与上一个目标存在联系,因为它也是关于促进各个地区和谐统一,提高竞争力。当两个或更多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更容易形成一个完整功能实体。
6、避免城市扩张。空间规划的一个目标是防止城市化进程的无序发展。这一目标通常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而在多中心政策中,现有中心的发展必须是巩固与优化的,无序的扩张不被提倡。
相关试卷
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