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
    • 原卷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第1页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第2页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流动人口回流现象逐渐显现,流动人口呈现外出与回流并存的态势,人口大量回流对城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图1示意中国流出地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图2为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工作的行业类型分布抽样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社会因素中,对云南省和贵州省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影响最小的是( )
    A. 国家政策B. 生活习俗C. 婚姻家庭D. 经济收入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回流后主要从事( )
    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高新技术产业
    3. 人口回流对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①增强区际联系 ②减轻环境压力 ③引入资金和技术 ④促进产业升级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云南省和贵州省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强。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吸引云南省和贵州省人口回流,A不符合题意;云南省和贵州省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生活习俗和婚姻家庭等对其人口回流意愿影响较大,BC不符合题意;云南省和贵州省地处西部地区,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收入对人口回流吸引力小,D符合题意。所以选D。
    【2题详解】
    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回流后的职业选择倾向于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均属于第三产业,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3题详解】
    人口回流有利于发挥桥梁作用,为安徽省产业发展引入资金、技术,③正确;人口回流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产业升级,①④正确;人口回流会加大局部地区的环境压力,②错误。所以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裕廊岛是新加坡的人工岛,总面积32平方千米。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跨国石油公司到新加坡投资发展。1991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对裕廊岛进行全面规划,将七个小岛连成一片。现在,裕廊岛已形成完整的石油和化工体系。读裕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新加坡吸引跨国石化企业投资发展的首要区位条件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B. 国内市场需求大C. 工业基础雄厚D. 石油资源丰富
    5. 裕廊岛不适合布局( )
    A. 船舶制造业B. 国际物流业C. 高科技产业D. 石油开采业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新加坡为东南亚岛国,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扼守东南亚“十字路口”,海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吸引跨国石油企业投资发展,A正确;新加坡面积仅733平方公里,人口590万,国内市场对石化产品需求较小,产品主要面向国外市场,B错误;新加坡工业起步晚,支柱产业为第三产业,工业基础并不雄厚,C错误;新加坡石油资源主要依赖进口,本国石油资源匮乏,D错误。故本题选A。
    【5题详解】
    新加坡为岛国,船舶是交通出行及运输的重要工具,且裕廊岛面向马六甲海峡,适合布局船舶制造业,A错误;裕廊岛地处马六甲海峡这一海上交通要塞,适宜布局国际物流业,B错误;新加坡经济发达,科研力量雄厚,科技水平高,裕廊岛适宜布局高科技产业,C错误;新加坡地区石油资源并不丰富,裕廊岛不适宜布局石油开采业,D正确。故本题选D。
    【点睛】新加坡被称为“花园城市”,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其精密工程产业、医疗服务产业、电子半导体产业、石油化工产业、航空服务业为五大核心产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以“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为基本原则,对解决传统城镇化带来的问题提供了路径与目标。2023年9月7日,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终期评估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全国首个且唯一一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城市,为全国推动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青岛样本”。下图示意1996—2015年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指数演变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推测2003—2006年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B. 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C. 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减小D.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7. 选择青岛作为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由于其(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产业结构完善 ③碳排放量大 ④生态环境优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8. 下列措施不利于“青岛样本”树立的是( )
    A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B.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D. 提高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答案】6. B 7. B 8. D
    【解析】
    【6题详解】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此大背景下,2003—2006年山东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建设加快、工业用地增加、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使得绿色城镇化指数下降,B正确,A错误;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变大,C错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D错误。所以选B。
    【7题详解】
    青岛地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较好,且具有较为完备的产业结构,这些都利于绿色城市的建设,①②④正确;青岛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碳排放量小,而且碳排放量大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绿色城市的建设,③错误。所以选B。
    【8题详解】
    绿色低碳是绿色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青岛样本”包括绿色低碳,化石燃料的使用会增加碳排放,提高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与绿色低碳的要求不符,D符合题意;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都有利于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有利于“青岛样本”的树立,ABC不符合题意。所以选D。
    【点睛】绿色城市是充满绿色空间、生机勃勃的开放城市;是管理高效、协调运转、适宜创业的健康城市;是以人为本、舒适恬静、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家园城市;是各具特色和风貌的文化城市;是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城市。这五个方面是绿色城市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也可以称之为绿色城市的五大目标。
    2023年11月20日,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青岛)东区附近出现比较奇特的“贴地烟雾”现象,并且仅仅发生在下图所示宿舍区,该宿舍区周围的小山包上空气清新,但走下去时就会闻到比较浓的“烟霾”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一天当中,“贴地烟雾”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 5—7时B. 9—12时C. 12—16时D. 18—20时
    10. “贴地烟雾”现象仅仅发生在图示宿舍区是因为该宿舍区( )
    A. 降水较少B. 气温较高C. 风力较强D. 地势低洼
    11. 下图中最有利于“烟霾”味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9. A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秋冬季节,夜晚地面辐射降温,在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最可能发生“贴地烟雾”现象,因此,一天当中,“贴地烟雾”现象最可能发生在5—7时,A正确;9—12时和12—16时气温较高,水汽不易凝结,不易起雾,18—20时气温开始下降,也不是“贴地烟雾”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时间,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烟雾等气体易在地势低洼处汇集,“贴地烟雾”现象比较容易发生在一些低洼区或者谷地,在晴天弱风的夜晚,辐射降温导致近地面湿度增大,自近地面到空中形成明显逆温层,此时大气是一种“静稳”状态,近地面的污染物难以向高空扩散,D正确;降水较少,水汽不足,不易起雾,气温较高,水汽不易凝结成雾,风力较强,雾气易被吹散,A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太阳辐射逐渐增强,近地面升温,使得逆温逐渐减弱或消失。图①为无逆温层存在的情形,利于污染物扩散;图②③④均为有逆温层存在的情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从图中可以看出,②、③、④图中都出现了大气逆温现象,说明近地大气层比较稳定,空气流动性很差,不利于空气交换,更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消减。只有①图中气温梯度正常,上下空气对流流畅,空气流动性好,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消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对飞机的飞行也十分有利,也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但大多数时候也会带来显著的大气污染。
    内陆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与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艾丁湖地处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南部,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内陆湖泊。盆地内河流多发源于西、北部的中高山区,由山区流到盆地中心,最终流入艾丁湖。1940年以来艾丁湖逐渐萎缩,如今已演变为季节性湖泊,湖面萎缩危及湖泊及周边区域旱生植被的生长。下图示意1995—2020年艾丁湖湖面面积均值与最值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1995—2020年艾丁湖湖面面积的显著变化趋势为( )
    A. 先波动增加,再波动减小B. 先波动减小,再波动增加
    C. 一直波动增加D. 一直波动减小
    13. 推测艾丁湖湖面面积年内最小值出现的月份可能是( )
    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
    14. 艾丁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暖 ②植被退化 ③水库沟渠蒸发、渗漏严重 ④地下水开采加剧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答案】12. A 13. D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艾丁湖湖面面积1995—1999年呈显著增加趋势,2000—2020年呈波动减小趋势,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艾丁湖水量补给主要来自盆地内河流汇入,这些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春夏季气温回升后,汇水量增大,由于内陆地区湖泊蒸发量较大,且秋冬季节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湖面面积一般在8月后持续缩小,并在12月达到全年最小,D正确;3月、6月、8月湖泊面积大于12月,ABC错误。所以选D。
    【14题详解】
    内陆湖泊萎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加剧湖水蒸发和土壤蒸发,①正确;人为原因主要为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上游地区修建的水库和沟渠截取地表水,水库沟渠蒸发、渗漏严重,③正确;同时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使很多泉水、坎儿井水量大大减少,导致艾丁湖水域面积急剧缩小,④正确;植被退化是湖面萎缩的结果,而非主要原因,②错误。所以选B。
    【点睛】湖泊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①气候变暖、蒸发旺盛;②降水减少,气候变干;③气温升高,冰川后退。人为原因:①注入湖泊的河流,由于两岸居民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②湖泊周围开垦耕地,放牧,破坏地表植被,土地荒漠化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等。
    新喀里多尼亚岛静躺在无垠的碧绿海水之中,是太平洋众多岛屿中植物种类最多的一个。新喀里多尼亚岛位于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地区,岛上平地较少,崎岖的山脉将该岛分为东、西两部分。下图示意新喀里多尼亚岛的位置与山脉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推测新喀里多尼亚岛所处板块边界的类型及两侧板块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A. 消亡边界 东北、西南B. 消亡边界 西北、东南
    C. 生长边界 东北、西南D. 生长边界 西北、东南
    16. 新喀里多尼亚岛成为太平洋植物种类最多的岛屿,其自然原因不包括( )
    A 土壤肥沃B. 水热充足C. 人口稀少D. 地形复杂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新喀里多尼亚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壳隆起形成岛屿。南侧板块向东北移动,北侧板块向西南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新喀里多尼亚岛地处南回归线以北,光、热、水资源丰富,为多种多样的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条件,B不符题意;多火山喷发,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植物生长,A不符题意;地形复杂,因地势、地形、坡向的不同,小尺度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最高海拔超过1600米,光、热、水随海拔出现垂直分异,为不同植物提供生长空间,因而成为太平洋植物种类最多的岛屿,D不符题意;人口稀少不属于自然原因,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汇聚型边界,又称消亡边界,是两个相互汇聚、消亡的板块之间的边界。可以理解为:凡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两板块间碰撞的就叫消亡边界。消亡板块易形成海沟,造山带。相当于海沟或地缝合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济堰工程位于浙江南部山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拱形拦河水利工程。最初,通济堰为木质建筑,每到枯水季需维护保养;重修后的通济堰改为石坝(采用大松木作为坝基,用铁水浇筑石坝)。该工程主要由拱形堤坝(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上游集雨面积约3150平方千米,引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整个坝体凸向上游约120度弧形)、进水闸、排沙门、引水桥和水渠等组成。下图为通济堰工程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明重修通济堰时堤坝从木质建筑改为石坝的理由。
    (2)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理由(至少写两条)。
    (3)说明该水利工程使用拱形堤坝的原因。
    【答案】(1)木质建筑堤坝抗流水冲刷的能力较弱,需要每年维护,耗费人力物力;石坝结构抗流水冲刷的能力较强,坚固耐用,且维护方便简单。
    (2)流向:自西北流向东南。
    理由:拱形坝坝体的凸出方向为上游,可据此判断河流的流向;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判断,图示区域整体西北高、东南低;水渠进水闸的位置应该是上游来水的地方,地势高方便自流引水。
    (3)堤坝呈拱形,使得河水对坝体的冲击力被引向河岸,堰坝抗洪峰能力提升;方便河水流入水渠,可自流灌溉农田。
    【解析】
    【分析】本题以通济堰工程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河流的流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最初通济堰为木质建筑,每到枯水季需维护保养,由此说明木质建筑堤坝抗流水冲刷的能力较弱,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人力物力投入量大;重修后的通济堰改为石坝,采用大松木作为坝基,用铁水浇筑石坝,石坝结构抗流水冲刷的能力较强,且坚固耐用,维护方便简单。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可知,整个坝体凸向上游约120度弧形,说明拱形堰坝向上游方向凸出,对照图中左上角的指向标判断,可知松阴溪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图示区域整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即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图例中有进水闸,水渠进水闸的位置应该是上游来水的地方,地势高方便自流引水,由此可知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结合指向标判断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整个坝体凸向上游约120度弧形,堤坝呈拱形,使得河水对坝体的冲击被引向河岸,可以减小水流的侵蚀和冲击,有助于提升堰坝抗洪峰能力;河水对坝体的冲击被引向河岸,方便河水流入水渠,顺着地势由高到低,可以自流灌溉农田。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鱼是一种季节性越冬洄游性鱼类,常被商业捕鱼船队捕获。由于过度捕捞,全球剑鱼的数量在50年间减少了90%。西印度洋海域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是剑鱼重要的产卵和栖息场所,但该海域常受到季风和洋流的强烈影响,海水温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印度洋西北部的环境特征造就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为6—10月,旱季为11月到次年5月)。图1和图2分别示意2018年西印度洋海城旱、雨季剑鱼实际出现点与适宜栖息地的分布。
    (1)分别说出印度洋西北部地区旱、雨季的风向,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说出剑鱼适宜栖息地在旱季和雨季的差异。
    (3)从洋流和海水温度角度,分析甲、乙两区域成为剑鱼主要栖息地的原因。
    【答案】(1)旱季为东北风。主要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北季风。
    雨季为西南风。主要成因: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该区域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形成的西南风影响,吹西南季风。
    (2)剑鱼适宜栖息地总体分布范围雨季大于旱季;在旱季集中于马达加斯加岛北面和东面;在雨季明显向北半球转移,到达索马里东部,扩散至阿拉伯海海域。
    (3)旱季甲海域有南赤道暖流与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水温较高,形成剑鱼聚集区;雨季索马里寒流向北运动,季风洋流在阿拉伯海海域向东运动,使剑鱼迁移至海水较温暖的阿拉伯海海域(乙海域)。
    【解析】
    【分析】本题以剑鱼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热带季风气候成因、生物生存、洋流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旱季为东北风。主要成因:旱季为北半球冬半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降温快,亚洲高压强大,海洋为低压,北印度洋此时吹东北季风。雨季为西南风。主要成因: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赤道低压带移到赤道以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风。属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导致的。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旱季剑鱼适宜栖息地的范围和剑鱼出现点都明显小于雨季,故总体分布范围雨季大于旱季;在旱季分布的范围明显较小,且纬度偏南,集中于马达加斯加岛北面和东面;在雨季分布的范围明显较大,且纬度偏北;明显向北半球阿拉伯海转移,到达索马里东部和马达加斯加岛西侧,扩散至阿拉伯海海域。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剑鱼是一种季节性越冬洄游性鱼类,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旱季吹东北风,北部海域水温较低,而甲海域有南赤道暖流与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水温较高,形成剑鱼聚集区;雨季索马里半岛吹离岸的西南风,形成沿岸寒流并向北运动,导致附近海域水温较低,季风洋流在阿拉伯海海域向东运动,使剑鱼迁移至海水较温暖的阿拉伯海海域(乙海域)。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区共有8820.1万公顷不同类型的草地,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1%,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7716.6万公顷。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西藏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草地退化导致西藏地区的草原生态失衡,对西藏地区造成经济损失,草地退化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图1示意西藏行政区划与主要城镇分布,图2示意1995—2015年西藏草地退化面积变化。
    (1)说出西藏城镇分布的主要地形部位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描述1995—2015年西藏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3)分析1995—2015年西藏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地形部位:河谷地带。
    主要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宜人居;而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适宜人们生产和生活。
    (2)时间上:1995—2015年西藏草地退化面积波动变化;整体呈现先降后升、复降再升的反复变化过程。
    空间上:草地退化空间差异明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藏西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
    (3)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气温升高显著,蒸发增强,而降水变化不明显;西藏经济活动以畜牧业为主,草原地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引起草地退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藏行政区划与主要城镇分布和1995—2015年西藏草地退化面积变化图为材料,涉及城市区位因素、草场退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西藏城镇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宜人类活动;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靠近河流,水热条件充足,适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多,城镇分布较多。
    【小问2详解】
    时间尺度上: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95—2015年西藏草地退化总面积呈波动变化趋势;整体呈现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趋势,总面积反复变化。
    空间尺度上:西藏西北部的阿里、那曲、日喀则等地出现草地退化面积高值区;西藏东南部的林芝、昌都、山南等地出现退化面积低值区;区域差异显著。
    【小问3详解】
    1995—2015年西藏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升高显著,蒸发增强,降水变化较小,导致土壤水分条件变差;西藏地区主要农业产业活动为畜牧业,随着西藏地区的人口增加,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草原地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采挖虫草等活动,导致草场面积不断退化。
    【点睛】

    相关试卷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裕廊岛不适合布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裕廊岛不适合布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