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05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展开
这是一份05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5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解析版docx、05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热点背景解读】
2月1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当天就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当前,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着眼长远,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
“我们要深刻领悟农业强国的历史方位、战略定位、统领地位,明确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不断强化政策和要素供给,着力推进科技和制度创新,铆足干劲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唐仁健说。
他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纵观世界强国发展史,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必须有强大农业作支撑,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不受制于人。建设农业强国既是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如何理解中央一号文件中的相关部署?
唐仁健说,世界上公认的农业强国有其共同特征。我们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加快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更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唐仁健说,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集中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细化提出未来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明确路线图、施工图。
抓好稳产保供头等大事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特别是去年克服疫情灾情、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高企等多重不利因素,实现丰收增产,为稳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产保供形势复杂严峻,压力也越来越大。
唐仁健表示,中央一号文件对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全面部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开展吨粮田创建,实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推行稻油轮作。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稳定生猪等“菜篮子”产品供应。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树立大食物观,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以耕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重点领域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中央一号文件将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进行具体部署。
唐仁健表示,必须持续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加快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步伐,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让脱贫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重点从守底线、促发展两个方面加强部署和落实: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发挥好预警响应作用,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兜底保障。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继续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集中力量给予倾斜支持。统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提高到60%以上,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就业帮扶,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帮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寄托着亿万农民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央一号文件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重点部署。
“必须紧紧围绕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个目标,扎实推进乡村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农民就地能够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唐仁健表示。
他介绍说,要稳扎稳打推进乡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建设,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搞大社区,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农村道路、供水、能源、住房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土特产”三个字要求,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我国自古以来崇尚和的理念,讲求惠风和畅、人心和善、和衷共济。与美丽乡村相比,和美乡村是对乡村建设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强调乡村塑形与铸魂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以和的理念贯穿始终,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确保农村人心向善、稳定安宁。”唐仁健说。
下一步,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用好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平台和载体,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针对考点训练】
地处山西省吕梁山区的某村,村民常年外出打工,90%以上的农田撂荒。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主导成立合作社,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高品质大果榛子(一种坚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大力改善乡村环境(下图),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振兴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引进大果榛子并规模化种植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农田土壤肥力B.减轻水土流失C.增加村民经济收入D.吸引村民返乡
2.该村振兴之路的关键在于通过合作社( )
A.改善了人居环境B.完善了村内设施C.扩大了农田面积D.盘活了土地资源
近年来,我国某区域通过将小规模产业集成,升级扩展为大规模产业,建立生态产业化加工厂。加强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构建立体的农业生产生态空间。图示意该区域沟道立体生态产业化区域集成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动该区域经济效益持续增加的直接环节是( )
A.退耕还林B.高效化生产C.土地整治D.生态化改造
4.该区域转向大规模生产后,有利于( )
A.完善交通条件B.减少耕地面积C.改变区域气候D.促进人口回流
5.该模式最适宜推广的区域是( )
A.大兴安岭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
“极地果蔬”是指种植在青藏高原上的有机果蔬。地处川西高原的理塘县平均海拔4300米,当地从山东引进温带瓜果蔬菜种植技术,在大棚内种出20多个绿色果蔬品种,不但满足了当地农牧民的“菜篮子”,还成为成都市农业产业转移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川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理塘县利用温室大棚种植“极地果蔬”,可以( )
A.增加棚内光照强度B.加快空气流动速度C.防止土壤肥力流失D.提高地表土壤温度
7.与成都平原相比,理塘县生产“极地果蔬”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势起伏较小B.日照时间较长C.灌溉水源充足D.劳动力较充足
葡萄最适宜在南北纬38°~53°的区域种植,南非葡萄主产区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南非葡萄酒以物美价廉著称,如今已成为世界第六大葡萄酒出口国。2020年南非销往中国的葡萄酒销量暴涨50%。下图示意南非西部葡萄主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南非东部沿海相比,西部沿海更适宜葡萄种植的原因是( )
A.气候凉爽B.日温差大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
9.南非葡萄酒价格便宜得益于( )
A.葡萄产量大B.劳动力廉价C.机械化水平高D.交通运输便利
10.推测2020年南非销往中国的葡萄酒销量暴涨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口感比较独特B.酿酒技术提高C.葡萄产量增多D.贸易局势变化
某区域地下水水位平均为445米,主要采用滴灌种植棉花。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该区域土壤盐碱化加剧。下图示意这区域2001年11月20日~2002年4月3日气温和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土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代表该区域气温和深度30厘米、150厘米土温的折线依次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12.与90~150厘米土层相比,该区域0~30厘米土层春季含盐量明显较低,主要因为0~30厘米土层( )
A.积雪融水淋溶较强B.土壤温度回升较慢
C.棉花根系吸水较多D.受地下水影响较小
13.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苹果是落叶乔木,树木可高达15米,人们为种植管理方便,经嫁接栽培后果树高约3—5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渭北黄土旱塬区苹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成为我国苹果最优产区之一。初期该区的果园多采用乔砧密植栽培模式,但运营20—30年后,园区普遍树冠高大,枝条粗壮,果品产量与质量不断下降,经济效益也下降。2008年,该区引进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表示意乔砧密植栽培模式与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特点对比。(注:“乔砧”、“矮砧”是不同嫁接栽培技术)
(1)分析渭北黄土旱塬区能成为苹果最优产区的气候特征。
(2)分析在乔砧密植栽培模式运营后期,园区果品产量与质量都下降的原因。
(3)与乔砧密植栽培相比,分析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原因。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拉萨与上海气温资料图。
材料二:生态风险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受多种因素影响,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下图为2030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风险等级预测图。
材料三: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17万人。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发展有机农牧业生产,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
(1)与上海相比,说出拉萨的气温特征。
(2)简析青藏地区整体风险等级较高的自然原因。
(3)从气候角度分析,西藏地区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
(4)说出西藏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模式
首次结果需时(年)
产量(与乔砧密植单产比)
运营周期(年)
树干高度(米)
乔砧密植栽培模式
4—5
1
40—50
5
矮砧密植栽培模式
2—3
1.3—1.5
15
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5 “北斗”导航带动产业发展-【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5“北斗”导航带动产业发展解析版docx、05“北斗”导航带动产业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0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5 建设交通强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5建设交通强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05建设交通强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