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高二上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评价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高二上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评价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I-127,5 ml 的浓硫酸混合放出5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评价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I-127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 石油裂化 B. 可燃冰作燃料 C. 燃煤脱硫 D. 太阳能发电2.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化学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的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C.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D. “洪炉照破夜沉沉”中涉及的反应是放热反应3. 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复合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中实现了光能转化化学能B. 过程Ⅰ、Ⅱ、Ⅲ均吸收能量C. 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D. 氢气是不可再生能源4. 在2A(s)+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慢的是A. v(A)=1.5mol/(L·s) B. v(B)=0.05 mol/(L·s)C v(C)=1.8mol/(L·min) D. v(D)=2.0mol/(L·min)5. 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条件下, ; ,则B. 由C(石墨)(金刚石)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的燃烧热为1090 kJ⋅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kJ⋅molD. 已知 kJ⋅mol,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的浓硫酸混合放出57.3 kJ的热量6.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C. 实验(c)的设计存在缺陷D. 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得中和热的偏高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 B. 升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C. 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D. 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速率增大8.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 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B. 标准状况下,11.2 L 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C. 0.1 mol 与0.1 mol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数小于D. 1 mol 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9.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则、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A. B. C. D. 10. 2021年11月,我国报道了新的合成氨催化剂设计策略,该技术可实现温和条件下的氨催化合成。对于反应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温条件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B. 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C. 增大压强,的转化率减小D. 若反应放出92.4 kJ热量,则过程中有3 mol 被氧化11. 已知1mol燃料完全燃烧的数据分别为:燃料一氧化碳甲烷(CH4)异辛烷(C8H18)乙醇(C2H6O)△H(kJ/mol)-283.0-891.0-5461.0-1366.8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A. 一氧化碳 B. 甲烷 C. 异辛烷 D. 乙醇12. 某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12 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2 s时,B的转化率为40%B. 0∼2 s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sC. 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且D. 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13.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3H2(g)CH3OH(g)+H2O(g) △H,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①CO2(g)+H2(g)CO(g)+H2O(g) △H1②CO(g)+2H2(g)CH3OH(g) △H2体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H1>△H2B. 步骤②反应△S<0C.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步骤①D.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的平衡常数K=14.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象,其中图象和实验结论表达正确的是A. a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正反应B. II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象,Ⅰ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C. c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象纵坐标为C的物质的量分数,压强D. d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3固体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5. 在2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反应器中反应,测定A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实线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A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的B. X点的化学平衡常数大于Y点的化学平衡常数C. 图中Y点v(正)>v(逆)D. 图中Z点,增加B的浓度不能提高A的转化率16. 一种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图中标注的热量表示各阶段1 mol含硫物质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已知:催化氧化阶段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黄铁矿粉碎可以加快煅烧速率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 催化氧化阶段,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的生产速率C. kJ⋅molD. 生成1 mol ,上述流程放出的总热量为843.2 kJ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52分)17.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已知25℃、100 kPa时:Ⅰ.1mol葡萄糖[C6H12O6(s)]完全燃烧生成和,放出2804 kJ热量。Ⅱ. kJ⋅mol。(1)25℃时,与经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s)]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25℃、100 kPa时,已知、(CO中的化学键)的键能分别为495 kJ⋅mol、799 kJ⋅mol,分子中碳氧键的键能为_______kJ⋅mol。(3)如图是1 mol 和1 mol 反应生成1 mol和1 mol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①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若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18. 水煤气变换[]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1)水煤气变换的_______0(填“>”、“<”或“=”)。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_______eV。(2)水煤气中的CO和在高温下反应可生成甲烷。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5 mol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测得CO和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①从反应开始到6 min,_______mol⋅L⋅min ,6 min时,_______。②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c.容器中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 mol CO,同时生成1 mol 19. 及CO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1)CaO在自然界存在广泛,作为的吸附剂具有极大的经济优势。①273 K时, kJ⋅mol,已知 J⋅mol⋅K,该温度下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_______(填“是”或“否”)。②实验发现,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氧化钘几乎不反应,水可以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水的催化机理:_______。(2)工业以为原料合成的反应为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以Si/Al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向反应容器中匀速通入,不同硅铝比(Ⅰ、Ⅱ)与生成的速率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合适的硅铝比为0.15b.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工业合成c.0∼30 min内,的产量:Ⅰ>Ⅱd.在原料气中混入适量的惰性气体对的生成速率无影响(3)已知 。①相同时间测得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后的转化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②在上图中画出并标注,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的情况下,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图。_____20. 某同学利用铁与硫酸的反应,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所用铁的质量相等且铁块的形状相同,硫酸均过量),实验设计如表:实验编号硫酸浓度/(mol⋅L)硫酸体积/mL铁的状态温度/K11.0040块状29322.0040块状29332.0040粉末29342.0040块状313回答下列问题:(1)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为标准,则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2)实验1和2是探究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_______和_______是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3)根据实验测得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绘制得到图甲,则曲线c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发现对于每一组实验,产生氢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4)若上述实验所用硫酸体积均为250 mL,实验3进行2 min时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该时间段内_______mol⋅L⋅min (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5)如果实验4的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a.加蒸馏水 b.减小压强 c.加固体(6)进行实验3时,若将稀硫酸改为40 mL 4.0 mol⋅L盐酸(其他条件不变),发现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比硫酸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忽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1. 、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效去除大气中的、可以保护大气环境。回答下列问题:Ⅰ.二氧化硫在作用下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请写出和反应生成与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2)若当、、(不参与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10%、15%和75%时,在压强为0.5 MPa、2.5 MPa和5.0 MPa下,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在0.5 MPa、550℃时的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3)若将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和通入反应器发生反应,在恒温T、恒压p条件下进行反应。平衡时,若转化率为α,则的分压为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Ⅱ.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0 mol NO与过量的金属Al,发生的反应存在如下平衡: ,已知在此条件下NO与的消耗速率与各自的浓度有如下关系:,,其中、表示速率常数。(4)在温度下, L⋅mol⋅min , L⋅mol⋅min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5)在T2温度下,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则_______(填“>”、“=”或“>”)。
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评价化学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D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52分)【17题答案】【答案】(1) kJ⋅mol (2)664.75 (3) ①. kJ⋅mol ②. 没有【18题答案】【答案】(1) ①. < ②. 2.02 (2) ①. 0.05 ②. 36% ③. bc【19题答案】【答案】(1) ①. 是 ②. , (2)ac (3) ①. 之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的转化率下降 ②. 【20题答案】【答案】(1)收集448 mL氢气所需的时间 (2) ①. 硫酸的浓度 ②. 2或4 ③. 4或2 (3) ①. 2 ②. 铁与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4)0.04 (5)a (6)加快反应速率【21题答案】【答案】(1) kJ⋅mol (2) ①. 0.925 ②. 该反应正向分子数减少,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降低,为0.5 MPa (3) ①. ②. (4)1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调研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V,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中期学科素质调研 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期学科素质调研化学pdf、答案--礼泉县高三化学期中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中期学科素质调研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科技息息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