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16.0gCuO与CO反应得到Cu、Cu2O混合物13.6g,将此混合物溶于足量的100.0g稀H2SO4中得9.6g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生成2.4g CO2 B.混合物中氧元素与铜元素的质量比1:16
    C.混合物中含12g的铜元素 D.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约为8.0%
    2.(2020·湖南株洲·统考一模)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 B.CH4O C.CH4 D.C2H4O
    3.(2020·江苏盐城·校考三模)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在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N2H4═N2+4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该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HNO3
    4.(2020·江苏盐城·统考二模)物质X在5g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R为某种未知元素),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O2中R的化合价为+2价 B.X中含有R、S、O三种元素
    C.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6g D.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有三种物质
    5.(2020·江苏盐城·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碳酸钙中的氧化钙
    高温煅烧
    B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C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
    D
    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

    A.A B.B C.C D.D
    6.(2020·江苏盐城·校考三模)某物质的充分燃烧产物是 CO2 和 H2O,为了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 CaCl2 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称取 0.84g待测物完全燃烧后,称得 D 装置增重 1.08g,E 装置增重 2.64g.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含有 C、H 元素,没有氧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C、H、O 元素
    C.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 A、B 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D.氧化铜的有无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7.(2021·江苏盐城·校考三模)现有4.8g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MgO、Mg(OH)2中的两种或三种。使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恰好消耗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则混合物的成分不可能是
    A.Mg、Mg(OH)2 B.Mg、MgO C.MgO、Mg(OH)2 D.Mg、MgO、Mg(OH)2
    8.(2021·江苏盐城·景山中学校考二模)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Na2O、O2和CO B.NaHCO3和O2 C.Na2CO3和O2 D.NaOH和O2
    9.(2021·江苏盐城·校考三模)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11
    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
    D.参加反应的甲分子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10.(2021·江苏盐城·统考二模)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物质在O2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元素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碳酸盐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1.(2021·江苏盐城·统考二模)磷酸氯喹(C18H32ClN3O8P2)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表现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氯喹属于氧化物
    B.磷酸氯喹与氧气完全反应后只生成CO2和H2O
    C.磷酸氯喹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磷酸氯喹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4:1
    12.(2022·江苏盐城·统考三模)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化学式为C15H10O5)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原子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0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工业上利用石灰石和废铜屑等原料可以生产国画石青颜料。石青的化学式是aCuCO3bCu(OH)2,已知Cu(OH)2,和CuCO3,都能受热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到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到220℃。取34.6g石青样品,对样品固体进行热分解实验,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如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0℃~66℃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未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B.m=24
    C.在A、B、CD四点处固体物质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均为19.2g
    D.若将m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CuO2Cu2O+O2↑则固体质量为7.2g后质量不再改变。
    14.(2022·河南·统考模拟预测)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气体中一定含N2,同时含CO2和O2中的至少一种
    B.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
    C.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
    D.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5.(2022·江苏盐城·校考三模)2021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利用水和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了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下列有关淀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淀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5 D.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16.(2022·江苏盐城·校考三模)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学科观念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蔗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蔗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给自行车车胎充气,车胎鼓起来,可知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隙变大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部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探究与创新:集满NH3的试管倒扣入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NH3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17.(2022·江苏盐城·统考一模)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粉条造假乱象,用廉价木薯粉代替红薯粉,木薯中含有毒物质亚麻仁苦苷(化学式:C10H17NO6)。下列有关亚麻仁苦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
    18.(2022·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密闭容器中用CO2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探究某有机物R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R的质量为0.69 g,燃烧后经过数据换算可得装置中CO20.88 g和H2O0.81 g(本实验条件空气中和含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R中C与H的元素质量比一定为8:3 B.本实验不能推算R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C.随着反应的进行密闭容器内氧气的浓度降低 D.若R为C2H6O,则实验中R一定没有剩余
    19.(2022·江苏盐城·统考一模)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理解不当的是

    A.点燃前,先检验物质甲的纯度 B.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质量比为13:40

    二、选择题组
    (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针对新冠病毒,医用酒精(主要成分为C2H5OH)、过氧乙酸溶液(主要成分为CH3COOOH)、 NaCIO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取少量NaClO过程中,生成了Cl2、NaOH和H2
    20.下列关于CH3COOOH和C2H5O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物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最小
    C.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1.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
    A.+5 B.+1 C.0 D.-1
    22.制得NaClO的过程中,反应物除NaCl外,还有另一种物质是
    A.CO B.CO2 C.H2O D.O2


    参考答案:
    1.D
    【详解】设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y,则

    ,解得x=7.2g
    ,解得y=8g
    A. 16.0gCuO与CO反应得到Cu、Cu2O混合物1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为失去氧元素的质量,故失去氧元素的质量为:16.0-13.6g=2.4g,由于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一半的氧元素来自氧化铜,故对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g÷=6.6g,此选项错误;
    B. 根据化学反应中铜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铜元素的质量为:16.0g×=12.8g,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3.6g-12.8g=0.8g,故混合物中氧元素与铜元素的质量比0.8g:12.8g=16:1,此选项正确;
    C. 由以上分析可知,混合物中含12.8g的铜元素,此选项错误;
    D.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3.6g+100g-9.6g=104g,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7.7%,此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与质量不变计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最后计算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详解】因为“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同时生成4.4gCO2和3.6gH2O,该有机物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含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则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2g-1.2g-0.4g=1.6g。则该有机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1:4:1,所以化学式为CH4O。故选B。
    3.B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1个肼分子和2个过氧化氢分子,生成了1个氮分子和4个X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发生了变化,正确;
    C、复分解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生成物有氮气是单质,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8H、4O、2N,反应后2N,故4X含有8H、4O,X为H2O,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R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不符合题意;
    B、解:设R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n

      n=4.8g
      m=44
    R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S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生成物中含R、S、O,故反应物中一定含R、S、O,则X中一定含R、S,由于1.6g+3.2g=4.8g,与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故X中不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2.2g+6.4g-4.8g=3.8g,不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5g氧气,消耗了4.8g,故氧气有剩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有RO2和SO2以及剩余的氧气三种物质,符合题意。
    故选D。
    5.B
    【分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详解】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无法确定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因为甲烷燃烧也生成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故选B。
    6.B
    【详解】该物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判断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装置增重1.08g,而D装置吸收的是水,故生成水的质量为1.08g,其中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 ×100%=0.12g;E装置中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64g××100%=0.72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该物质中含有的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题给物质含有的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为:0.12g+0.72g=0.84g<1.8g,所以在该物质中还含有氧元素;
    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不能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 A、B;如果待测物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加热时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铜反应,所以氧化铜的有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故选B。
    7.B
    【详解】Mg、MgO、Mg(OH)2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MgCl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稀盐酸中氯离子的质量等于MgCl2中氯离子的质量,氯离子的质量为:7.3%×100g×=7.1g;
    则MgCl2中镁元素的质量为:7.1g×=2.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gCl2中镁元素的质量等于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所以4.8g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Mg单质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MgO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Mg(OH)2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4%。
    故选B。
    【点睛】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相等进行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C
    【详解】A、一氧化碳有毒,因用于呼吸面具,所以不可能生成一氧化碳。错误。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无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碳酸氢钠。错误。
    C、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正确。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无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氢氧化钠。错误。
    故选C。
    9.B
    【分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2H2O+CH4。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变化,故不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4×2):(12+16×2)=2:11,故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故不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分子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故不正确。
    故选B。
    10.A
    【详解】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水中氢元素显+1价,故选项推理错误;
    C、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不能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故选项推理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点燃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点燃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A、磷酸氯喹是由C、H、Cl、N、O、P六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磷酸氯喹完全氧化的产物不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还有五氧化二磷、二氧化氮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酸氯喹中碳、氢、氮、氯、氧、磷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2):35.5:(14×3):(16×8):(31×2)=216:32:35.5:42:128:62,所以磷酸氯喹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磷酸氯喹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1×32):(16×8)=1: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黄芩素是由黄芩素分子构成的,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10+5×16=270,错误;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0=18:1,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黄芩素含有碳、氢元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A、根据题意: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到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到220℃,所以图象0℃~66℃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未达到反应所需温度;正确;
    B、根据题中信息:AB段发生的反应是 ,CD段的反应是,生成水的质量为34.6g-32.8g=1.8g,设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x,所以碳酸铜的质量为32.8g-8g=24.8g, 设碳酸铜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y,
    所以最终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16g+8g=24g,m=24;正确;
    C、因为24gCuO中Cu的质量为24g××100%=19.2g,又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和种类不变,所以在A、B、C、D四点处固体物质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均为19.2g;正确;
    D、分析图象可知D点对应的物质是CuO,其中24gCuO中Cu的质量为19.2g,则O的质量为24g-19.2g=4.8g,若将m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关系是,则得到氧化亚铜质量为,,21.6g≠7.2g;错误;
    故选D。
    14.D
    【分析】气体通过焦炭分子数目增加,说明碳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最后得到的气体是纯净物,属于氮气,分子数目是n,再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由图示可知最后得到的气体是纯净物,属于氮气,分子数目是n,a到b的过程分子数目增加,是因为,气体分子数目增加一倍,由图示可知气体数目增加了n,所以设二氧化碳原来数目为x,则:分子数目增加1,分子数目增加n,解得:x=n,因为氮气分子是n个,二氧化碳分子是n个,可以是原混合物中只含有n个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全部是原混合物中氧气和碳反应生成的,还可以原二氧化碳加上氧气和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a点气体总数目是2n,所以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同时含CO2和O2中的至少一种,故选项说法正确;
    B、b点气体由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两种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b点气体中CO和N2的总分子数目是3n,氮气占n个,所以一氧化碳是2n个,所以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D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淀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淀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淀粉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C、淀粉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不符合题意;
    D、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不是162,符合题意。
    故选D。
    16.D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所以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此选项正确;
    B、分子之间由间隔,给自行车车胎充气,车胎鼓起来,可知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隙变大,此选项正确;
    C、因为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此选项正确;
    D、将盛满NH3的试管倒扣在盛满水的水槽中,试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的缘故,并不能说明NH3与水发生反应,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7.D
    【详解】A、亚麻仁苦苷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7:14:96,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A错误;
    B、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以上的,故亚麻仁苦苷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亚麻仁苦苷中含有碳、氢、氮、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不可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错误;
    D、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故D正确。
    故选D。
    18.A
    【详解】A、此题装置为密闭装置,R可能并未完全燃烧, R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因此无法确定物质R中 C与H的元素质量比,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由于此题并未说明0.69g的R完全反应,因此不能推算R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随着反应的进行密闭容器内,氧气被消耗,氧气的浓度降低,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R为C2H6O,无论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到关系式C2H6O~3H2O,通过生成水的质量求出乙醇(C2H6O)的质量刚好是0.69g,则R不可能有剩余,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C
    【详解】A、可燃性气体燃烧点燃前,都要检验其纯度,A正确;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物质丁是水,故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B正确;
    C、物质乙是单质氧气,生成物中均为化合物,故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错误;
    D、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质量比为,D正确。
    故选C
    20.A    21.B    22.C

    【分析】20.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CH3COOOH和C2H5OH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选项A错误;
    B、CH3COOOH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C2H5OH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可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最小,选项B正确;
    C、根据化学式可知:CH3COOOH和C2H5OH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C正确;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完全燃烧后都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选项D正确。
    故选:A。
    21.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Cl的化合价为+1价,故填:B。
    22.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取少量NaClO过程中,生成了Cl2、NaOH和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有氢气产生,说明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水中含有氢元素,故选:C。

    相关试卷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8物质的微粒性(分子):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8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6化学物质与健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6化学物质与健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