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全国通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9单元 强化练19 种群的增长曲线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9单元 强化练19 种群的增长曲线,文件包含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强化练19种群的增长曲线pptx、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强化练19种群的增长曲线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2、落实考点。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这就需要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1.(2020·山东日照六月联考)鼠害会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草原的生态安全,是我国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图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草场上三趾跳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段,该草场三趾跳鼠的种群增长速率呈现 由“小→大→小”的变化趋势B.引入三趾跳鼠的天敌后,图中K值不会发生变化C.c点时,三趾跳鼠的分布差异可反映群落的水平 结构D.b点时,三趾跳鼠的性别比例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
解析 a~c段,该草场三趾跳鼠的种群增长速率呈现由“小→大→小”的变化趋势,K/2时增长速率最大,A正确;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引入三趾跳鼠的天敌后,图中K值会减小,B错误;
三趾跳鼠的分布差异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能反映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b点时,三趾跳鼠的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D错误。
2.(2020·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期末)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 偏大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 一半C.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会有所增大D.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
解析 若M表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N表示该池塘草鱼种群的个体总数,n表示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m表示其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则M∶N=m∶n。若调查的时候捕捉所用的渔网网
眼过大,则会导致捕捉的个体数变小,即M、m、n都会变小,但是m∶n的值基本不变,故计算出的N会偏小,A错误;T3时对应K/2,T5时对应K,B正确;T5时增加饵料,食物增多,环境容纳量会有所增大,C正确;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的增长速率均大于0,故种群密度会上升,D正确。
3.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 量放养该种鱼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 加了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解析 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种群数量突然增加,超过了其环境容纳量,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造成的,A项正确;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在一定的空间和营养物质的前提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b点后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B项正确;
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急剧减少,反映出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项错误;图④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这一结论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D项正确。
4.(2020·山西大同高三下学期模考)如图为某生物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已知横轴的图形与横轴下的图形为对称关系,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c段,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a~f时间段,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很有可能发生了改变C.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是b,最小的时刻是eD.a~b和d~e时间段,种群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解析 据题图可知,a~c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减小到0,符合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A正确;
d~f时间段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即种群数量下降,不符合“S”型曲线到达K值后在K值上下波动的特点,原因可能是a~f时间段内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发生了改变,B正确;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是种群增长速率升高后降为0的时刻,对应图中的c(d)点,e~f时间段种群数量下降,e不是最小的时刻,C错误;a~b时间段内,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e时间段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正确。
5.(2021·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模拟)如图所示为鳄鱼种群数量变化的四种情况,其中曲线Ⅰ、Ⅱ、Ⅲ处于三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而曲线Ⅳ处于理想条件下。不考虑天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J”型和“S”型曲线均为描述种 群数量增长的曲线B.若鳄鱼的栖息地在a点被严重破坏,则将出现曲 线Ⅰ的下降趋势
C.出现曲线Ⅲ的变化趋势,源于在b点人为捕杀了一定数量的鳄鱼D.若在b点没有任何人为干扰,则鳄鱼的种群数量将在K1值附近上下波动
解析 “J”型和“S”型曲线均为描述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A正确;若栖息地在a点被严重破坏,则鳄鱼种群数量逐渐下降,B正确;
曲线Ⅲ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果仅在b点人为捕杀了一定数量的鳄鱼,种群数量还会上升,C错误;若在b点没有任何人为干扰,即处于自然条件下,则鳄鱼的种群数量将在K1值附近上下波动,D正确。
6.(2020·贵阳模拟)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该种群的K值为K1D.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
解析 由曲线斜率和基数可知,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A正确;由曲线斜率可知,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正确;该种群的K值为K2,C错误;第4阶段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等因素,种群数量可能迅速减少,D正确。
7.(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对曲线分析可知,在10~20年间该种 群数量一直下降B.曲线所示20~30年间λ保持不变,说明该段 时间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C.由图可知,0~30年间在第15年时该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D.依据图中数据可知,在第20年时该种群数量达到最小值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在10~20年间λ<1,故该种群数量一直下降,A正确;曲线所示20~30年间λ保持不变,说明该段时间种群数量保持不变,B正确;
由图可知,0~30年间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最多,因此种内斗争最激烈,C错误;依据图中数据可知,在10~20年间λ<1,该种群数量一直下降,在第20年时λ=1,该种群数量达到最小值,D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10种群增长曲线分析课件,共16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热点专题10种群增长曲线分析课件,共16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9单元 强化练20 生态系统的功能,文件包含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强化练20生态系统的功能pptx、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强化练20生态系统的功能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