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选择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选择题)第1页
    重庆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选择题)第2页
    重庆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选择题)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选择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选择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选择题) 一、单选题1.(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鉴别B将盛有NaCl溶液的烧杯置于酒精灯上蒸发浓缩NaCl的结晶C将苯与碘水在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混匀、静置萃取单质D将充满且塞有橡胶塞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打开胶塞验证溶解性 AA BB CC DD2.(2023·重庆·重庆八中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液B.用乙装置进行氢氧化钠滴定盐酸的实验,测定盐酸的浓度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氯化镁D.用丁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3.(2023·重庆·重庆八中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目的或结论A向盛有蔗糖的烧杯中滴加适量浓硫酸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蔗糖变黑,体积膨胀,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向少量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已经完全变质C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固体,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配制250mL溶液D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F元素非金属性强于Cl元素 AA BB CC DD4.(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及操作正确的是A.验证CO还原性B.制备C.测定原电池电压D.干燥乙醇 AA BB CC DD5.(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图示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ABC 分离甲苯和水蒸发浓缩除去CO中的CO2萃取振荡时放气 AA BB CC DD6.(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已知,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溴苯(部分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装置的连接处均应使用橡胶材料B.装置丙中铁丝主要用于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混合C.装置乙中进行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促进溴蒸气进入装置丙D.装置丁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反应7.(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各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试纸测定硫酸溶液的B.少量液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液封C.可用硫酸溶液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D.蒸发操作中,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垫上石棉网加热8.(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图1装置制取并检验乙炔B.用图2所示装置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并检验NH3D.用图4所示装置吸收HCl中的Cl29.(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实验室从含有少量氧化铁杂质的废铜粉制取无水硫酸铜的实验步骤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废铜粉过量酸是指稀硝酸B.气体ACl2,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C.生成沉淀D的离子方程式可以为3CuO+2Fe3++3H2O=2Fe(OH)3↓+3Cu2+D.从溶液中得到的无水硫酸铜的方法是冷却结晶10.(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烧瓶时不用垫石棉网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C.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78.3℃)和苯(沸点80.1℃)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可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11.(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⑥SO⑦Fe2+中的几种离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12.(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过氧化钙()在室温下稳定,加热至350℃左右迅速分解。实验室制备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颈漏斗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B.甲装置可以用浓氨水和碱石灰来制备氨气C.冰水混合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生成的过氧化钙受热分解D.反应过程中不断中和和过氧化氢生成的,促进反应进行13.(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法对X盐进行鉴定: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X中一定有Fe3 BX一定为FeBr2溶液CYAgI沉淀 DZ中一定有Fe314.(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筑梦冰雪,同向未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吉祥物冰墩墩用聚酯纤维作填充物,聚酯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B.速滑馆冰丝带用二氧化碳作制冷剂,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C.大跳台雪飞天用钢作主体结构,钢属于合金D.火炬飞扬用氢气作燃料,氢气是清洁能源15.(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是因当溶液显碱性B既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又可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C.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处理,防止造成汞、镉及铅等重金属污染D.电工操作中铜线与铝线连接,一段时间后易造成断路16.(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资源回收与利用是环保的重要课题之一、某小组拟利用银镜制备硝酸银,其流程如下[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加入的目的是中和B.从环保和成本角度考虑应选择浓硝酸溶解银镜C一系列操作过程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高温烘干D.若以葡萄糖为原料给瓶胆镀银,则葡萄糖最多镀17.(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碳中和是指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催化剂将还原为甲醇18.(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有一种具有应用广泛的有机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所示。 (RR'表示短碳链, 表示长碳链)下列有关该有机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材料难于降解B.该有机材料链之间可形成氢键C.该有机材料易溶于水D的值越大,该有机材料的硬度越小19.(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B.氧化铝硬度很大,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C属于碱性氧化物,可用作粉刷墙壁的红色涂料DFe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20.(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笔墨纸砚中的特指宣纸,宣纸是合成高分子材料B.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D75%的医用酒精常用于消毒,用95%的酒精消毒效果更好21.(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诗句、谚语或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22.(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参考答案:1B【详解】A.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乙烷不可以,可以鉴别,故A正确;B.溶液的蒸发结晶应该在蒸发皿中进行,故B错误;C.碘在苯中溶解性大于在水中,且苯和水互不相溶,故可以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故C正确;D.将充满且塞有橡胶塞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液面上升程度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溶解性,故D正确;故选B2C【详解】A.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未在支管口处,A错误;B.用氢氧化钠滴定盐酸,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应该放在碱式滴定管中,图中为酸式滴定管,B错误;CHCl可抑制氯化镁的水解,故可在HCl气流中加热氯化镁晶体制备无水氯化镁,C正确;D.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个烧杯口应该平齐并用盖板盖严以减少热量的损失,D错误;故答案选C3B【详解】A.向盛有蔗糖的烧杯中滴加适量浓硫酸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体积膨胀,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二氧化硫产生,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A错误;B.向少量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该溶液已经完全变质,故B正确;C.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固体,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应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洗涤烧杯玻璃棒,最后定容摇匀,故C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只说明HF是弱酸,不能比较FCl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故选B4A【详解】A.让COCuO在高温下发生反应,若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生成了CO2C元素化合价上升,说明CO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B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且会混有HCl,故B错误;C.原电池必须形成闭合回路,故C错误;D.干燥乙醇时应该向乙醇中加入CaO后蒸馏,故D错误;故选A5C【详解】A.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在蒸馏烧瓶支管口中下部,而不能插入液面以下,A错误;B.蒸发浓缩应该使用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错误;C.已知C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而CO为中性氧化物,不与NaOH溶液反应,故能用NaOH溶液来除去CO中的CO2C正确;D.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倾斜向上,堵住上口的塞子,打开旋塞放气,图中操作不合理,D错误;故答案为:C6C【详解】A.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1,3-丁二烯,含有碳碳双键,会与溴蒸汽发生加成反应,溴蒸气会腐蚀橡胶,所以连接处均不能使用橡胶材质,A错误;B.装置丙为制取溴苯的发生装置,其中铁丝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错误;C.溴蒸气容易液化,所以需要通过水浴加热来防止冷凝,C正确;D.未反应的溴也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D错误;故选C7C【详解】A.用pH试纸测定硫酸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否则会对溶液起稀释作用,测得的pH为稀释后硫酸溶液的pH,故A错误;B.液溴易挥发,少量液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液封,故B错误;C.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与硫酸钠不反应,所以可用硫酸溶液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故C正确;D.蒸发时,蒸发皿可以放在铁圈上或泥三角上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耐高温,不用垫石棉网,D错误;故选C8C【详解】A.电石中含有其他杂质,与水反应还会产生H2SPH3等还原性气体,它们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不正确;B.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B不正确;C.采用NH4Cl固体与熟石灰加热反应制NH3,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是否收集满,C正确;D.饱和食盐水用于吸收Cl2中混有的HClD不正确;故选C9C【分析】因为要制备硫酸铜,则过量酸为稀硫酸,废铜粉(含有少量氧化铁)加过量稀硫酸,氧化铁溶于硫酸生成硫酸铁和水,Cu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得到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通入气体A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pH=4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然后过滤除去,固体B可为CuO或氢氧化铜等,滤液C为硫酸铜溶液,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铜晶体。【详解】A.过量的酸应为稀硫酸,不适合用稀硝酸,原因是引入硝酸根杂质,A错误;B.向混合溶液通入气体A的作用是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气体A为氧气,不能使用氯气,防止引入氯离子杂质,B错误;C.加入固体B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转变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可选用CuOCu(OH)2Cu2(OH)2CO3,加CuO时离子方程式为3CuO+2Fe3++3H2O=2Fe(OH)3↓+ 3Cu2+C正确;D.从溶液中冷却结晶是得到硫酸铜晶体,D错误;C10B【详解】A.烧瓶底面积大,为使受热均匀, 酒精灯加热烧瓶时垫石棉网,A错误;B.加热下, 钠能和氧气生成过氧化钠、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是可燃物、过氧化钠能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提供氧气,个钠与水反应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B正确;C. 不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78.3℃)和苯(沸点80.1℃),因为二者沸点太接近,C错误;D.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体积不准确,必须重新配制、不可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D错误;答案选B11A【详解】根据步骤,该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所以一定存在SO,则一定不存在Ba2+;在碱性的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能是Na+;步骤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Br-,氯气与Br-反应生成溴单质,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是橙红色;步骤不能说明有SO存在,因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加入氯水后SO被氧化为SO,与Ba(NO3)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步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Cl-是否存在,因为加入的氯水中含有Cl-。因此一定存在的离子是①④⑤,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②⑦,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答案选A12C【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倒吸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可以回流,故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A正确;B.甲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制备气体的反应装置,根据反应原理,可以用浓氨水和碱石灰来制备氨气,B正确;C.冰水混合物的主要作用:防止过氧化氢分解,同时使过氧化钙晶体析出,C错误;D.反应过程中因为要生成更多的CaO2•8H2O,为使反应不断向正反应进行,需要加NH3•H2O中和过氧化氢和Ca2+反应生成的氢离子,促进反应进行,D正确。答案选C 13D【分析】 【详解】向X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AgBr,也可能是AgI,因此不能证明含有Br-I-,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在反应后Z的溶液中含有Fe3+,由于在酸性条件下NO3-有氧化性,会将Fe2+氧化为Fe3+,因此不能判断在X中含有的是Fe2+还是Fe3+故选D14A【详解】A.聚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C.钢为铁碳合金,故C正确;D.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生成水,为清洁能源,故D正确;故选A15A【详解】A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是因生成HgS沉淀,A错误;B中铁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同时生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B正确;C.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及铅等重金属,必须回收处理,C正确;D.在潮湿空气中,CuAl形成原电池,Al作负极,Al很快被腐蚀,容易造成断路,D正确;答案选A16A【分析】淀粉溶液加入稀硫酸并加热,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碱性,再加银氨溶液热水浴,产生银镜,银镜加入硝酸溶解得到硝酸银溶液,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硝酸银;【详解】A.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加入的目的是中和,以免硫酸与银氨溶液反应造成实验失败,选项A正确;B.银与稀硝酸和浓硝酸反应分别为,与浓硝酸反应时消耗的硝酸更多,从环保和成本角度考虑应选择稀硝酸溶解银镜,选项B错误;C.因硝酸银易分解,故一系列操作过程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减压干燥,选项C错误;D.若以葡萄糖为原料给瓶胆镀银,1分子葡萄糖含有1个醛基,则葡萄糖最多镀2mol银,选项D错误;答案选A17D【详解】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实质是长链烃断裂为短链烃,燃烧后排放的CO2的量并没有改变,A错误;B.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大量开采使用,会产生CO2,不利用碳中和,B错误;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只会减少SO2的排放,但对CO2的排放总量无影响,C错误;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有利于减少CO2的排放,对促进碳中和最直接,D正确;故选D18B【详解】A.该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含有肽键,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易于降解,A错误;B.与N相连的H可以和另外一条链中ON形成氢键,B正确;C.该材料憎水基团远多于亲水基团,难溶于水,C错误;D的值越大,短碳链:长碳链越大,链之间氢键越多,聚氨酯材料的硬度越大,D错误;故选B19D【详解】A.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水、二氧化碳,是氮元素损失,碳酸氢铵用作氮肥是土壤吸收铵根利用氮元素,A错误;B.氧化铝(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与硬度大无关,B错误;C.三氧化二铁呈红色用作红色颜料,与它是否为碱性氧化物无关,C错误;DFe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D正确;故选D20C【详解】A.宣纸是用毛竹嫩竹的竹纤维制成的,是天然纤维,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B.明矾溶于水后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但不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CPM2.5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故C正确;D95%的酒精不能够消毒,因为95%的酒精能够在病原体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病原体,难以将其彻底杀死,故D错误;故答案选C。21C【详解】A.水乳交融没有新物质生成,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选项A正确;B.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正确;C.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 其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HCO3)2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包含反应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不正确;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说的是表面看没发生变化,实际上在不停的发生溶解平衡,选项D正确。答案选C22D【详解】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过程中,有1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的总能量高于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过程中,有1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的总能量高于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相关试卷

    新疆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7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

    这是一份新疆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7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7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

    这是一份陕西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7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5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

    这是一份内蒙古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5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STSE,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