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一模、二模、三模)试题汇编
海南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基础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基础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基础题)
一、填空题
1.(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校考模拟预测)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2)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由此信息得出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不同。
(3)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
2.(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一模)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M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
(3)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g。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5)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要提纯A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6)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3.(2022·海南·模拟预测)海南千年古盐田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美的日晒盐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盐工们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改变过去“煮海为盐”的方法,通过日晒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1)粗盐通过溶解,沉淀除去可溶性杂质,沉淀过程通过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碳酸钠除去镁离子,钙离子,反应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该反应类型为______。
(2)产生的沉淀可以通过_________除去,再通过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4.(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校考模拟预测)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圆底烧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用80℃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6.(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生活中常用铁粉作保鲜剂,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使用过且已经生锈的保鲜剂进行探究。操作如图1所示,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选填“M”、“N”、“Q”)
(2)查阅文献得知其他人员使用铁的缓慢氧化原理来测量封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时,可以将氧气消耗至大约1%,但此处氧气剩余含量明显偏高,请解释其原因______。
7.(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校联考模拟预测)传感器的测定能很好反映化学变化的过程,下图是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定的向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图像。
(1)根据图,写出b点溶液中的微观粒子有哪些?_____。
(2)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______。(写出一点)
8.(2022·海南·统考二模)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 HCl 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
(2)向盛有 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 HCl 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___________;
(3)画出 HCl 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
9.(2022·海南·统考二模)选择下列物质的填空(填序号):
①木炭 ②塑料 ③甲烷 ④镁粉
(1)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2)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是_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金属是____________;
(4)可能造成环境“白色污染”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
10.(2022·海南·校联考一模)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
(1)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表。
金属
A
B
C
D
导电性(以100为标准)
99
61
17
7.9
密度/(g.cm3)
8.92
2.70
7.86
11.3
熔点/℃
1083
660
1535
327
硬度(以10为标准)
3
2.7
5
1.5
①据此可知高压输电线最好选用的金属是______(填字母) ;
②C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______ (填“> ”、“< ”或“= ”) 5。
(2)口香糖内用的“锡纸”是铝还是锡?
①铝和锡都可用于制作包装用的金属箔,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
②小明猜想“锡纸”上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锡。于是做了如下实验:用细砂纸打磨“锡纸”后,放入_______ 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11.(2022·海南·统考二模)化学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目前暂时未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
12.(2022·海南·统考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活动。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1是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选择汞作反应物的原因______。
(3)实验2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
(4)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改进实验方案,进行实验3的探究: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数字传感器测实验2、实验3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依据图示信息,实验______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氧化反应的相关规律______。
13.(2022·海南·模拟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解释,还可以推论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元素(写元素符号)组成的结论。
(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燃料是液氢。写出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座舱的空气更新和水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催化反应器产生的CH4会排放到外太空,分析回答:能部分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催化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4.(2022·海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气体,通过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液体(图1)。图2是向烧瓶中分别注入同体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传感器得到的瓶内气压变化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向烧瓶内加入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短暂时间内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原因是什么?___。
(2)对比曲线①和②,能否说明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说明理由_____。
15.(2022·海南·统考一模)2022年2月27日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成功,将共计22颗卫星分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常用的推进剂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二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X↑+4H2O↑。
(1)求偏二甲肼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
(2)气体X的化学式______。
16.(2022·海南·统考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利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得图2和图3。
(1)图1中仪器A内盛放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图3中e→f变化趋势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17.(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一模)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反应,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两种生成物均为_______(选填“混合物”、“单质”、“化合物”):
(2)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获得化学反应的微观信息是_______。
18.(2022·海南·模拟预测)2022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意识不能松懈。
(1)佩戴口罩:某品牌口罩所用材料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材质。
(2)科学洗手:水是由______(填微粒名称)构成。
(3)杀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I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19.(2022·海南·统考模拟预测)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______
物质 用途
氧气 用作电极
石墨 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 用作食品干燥剂
生石灰 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气,从能源能否循环再生的角度划分,它们都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 (填字母序号)。A.氢气 B.乙醇 C.汽油 D.可燃冰
20.(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一模)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活性炭 ②干冰 ③氮气 ④金刚石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2)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_____。
(3)质地坚硬可制玻璃刀、钻头的是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高,能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_____。
参考答案:
1.(1)氮分子##氮气分子
(2) 22.99 质子数
(3)BE
【详解】(1)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知,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气分子,故填:氮气分子;
(2)根据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可知,汉字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由于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22.99;质子数;
(3)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分子与氧气分子反应生成氮气分子和水分子,则
A、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氮、氢、氧三种原子,故A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中氮气属于单质,故B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氧气属于单质,氧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物水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而反应前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生成物中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化合价为0价,则该反应中氮、氧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C错误;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故D错误;
E、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故E正确。
故选BE。
2.(1)B>C>A
(2)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3)65
(4)B>C>A
(5)降温结晶
(6)CD
【详解】(1)由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填:B>C>A;
(2)t2℃时,A、B交于M点,M点表示的意义是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3)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A物质,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15gA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5g=65g,故填:65;
(4)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B>C>A,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B>C>A;升温后A和B的溶解度都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物质升温后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由图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t2℃时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B>C>A,故填:B>C>A;
(5)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要提纯A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填:降温结晶;
(6)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温度降低;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冰块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符合题意;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符合题意;
E、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D。
3.(1)复分解反应
(2)过滤
【详解】(1)两个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成分发生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氯化镁、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得到氢氧化镁、氯化钠,氯化钙、碳酸钠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碳酸钙、氯化钠;
(2)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通常采用过滤的方法,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叫做滤渣,得到的液体叫做滤液。
4.(1)锥形瓶
(2) AD或AE
【分析】本
(1)仪器a是锥形瓶;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选择向上排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所以装置选择AD或AE。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5.(1)分解
(2)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1)
圆底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为一种反应物反应生成了两种其他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
(2)
用80℃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40℃)燃烧,红磷(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240℃)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6.(1)Q
(2)保鲜剂中的铁粉已部分生锈,铁粉的含量少,不足以消耗更多的氧气
【解析】(1)
人体呼出气体跟空气组分差不多,只是含量有所变化,呼出气体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由于在体内经过呼吸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带出体内水蒸气,水蒸气含量提高,氧气由于被消耗,含量有所下降,但是不会大量下降,因此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应该在21%以下,但是不会减少很多,而M、N、Q中只有Q含量较为准确,所以Q为氧气含量,故填:Q;
(2)
保鲜剂中的铁粉已部分生锈,铁粉的含量少,因此可以推出铁的量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完,故填:保鲜剂中的铁粉已部分生锈,铁粉的含量少,不足以消耗更多的氧气。
7.(1)H+、、H2O
(2)电导率为0时,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解析】(1)
由图像可知,图像是向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变化情况,稀硫酸的电导率随氢氧化钡溶液的加入逐渐减小,当加入的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电导率为0,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增多,电导率逐渐增大。则b点为氢氧化钡量不足,而稀硫酸过量,故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分别是H+、、H2O。
(2)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电导率为0时,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8.(1)石蕊变红
(2)有气泡产生
(3)
【解析】(1)
氯化氢气体不能是石蕊变色,但溶于水后形成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填:石蕊变红;
(2)
氯化氢气体不能与碳酸氢钠固体反应,但加入水后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有气体生成;
(3)
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而盐酸中的微观粒子处水分子外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故填:
9.(1)③
(2)①
(3)④
(4)②
【解析】(1)
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③;
(2)
空气、木炭以及赤铁矿是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木炭是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故填:①;
(3)
镁粉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粉是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金属,故填:④;
(4)
塑料是合成材料,是一种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可能造成“白色污染”,故填:②。
10.(1) B
5。
(2)
铝和锡都可用于制作包装用的金属箔,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填:延展;
(2 )铝比铁活泼,铁比锡要活泼,所以用细砂纸打磨"锡纸”后,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锡纸”中的金属是铝,不是锡,故填:硫酸亚铁溶液。
11.(1)电
(2)制作成本高##贮存困难
【解析】(1)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填:电;
(2)
目前没有广泛使用氢能源的原因是制作成本高或者贮存困难,故填:制作成本高;贮存困难等。
12.(1)烧杯
(2)生成物是固体,且汞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3)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导致烧杯内的水被压入集气瓶
(4) 3##三 实验2中氧气剩余8.6%,剩余量较多,实验3中氧气剩余0.49%,氧气消耗接近完全 在密闭容器中,缓慢氧化比燃烧消耗氧气更彻底
【解析】(1)
仪器a是用来配制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的烧杯,故填烧杯。
(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选择汞作反应物,是因为生成物是固体体积小,且汞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3)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体积小,当温度恢复到室温时,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烧杯内的水被压入集气瓶。
(4)
①依据图示信息,实验2中氧气的剩余量为8.6%,实验3中氧气的剩余量为0.49%,故氧气消耗更加彻底,所以实验3的测定方法更准确。
②燃烧时,当氧气的量减少为8.6%时,燃烧停止,氧气的剩余量较多,而缓慢氧化中,氧气的含量为0.49%时则反应停止,氧气的剩余量较少,所以在密闭容器中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比燃烧消耗氧气更彻底。
13.(1)H、O
(2)
(3) O2、H2O
【解析】(1)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填H、O;
(2)
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
(3)
由图可知,氧气和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故能部分循环利用的物质是O2、H2O;催化反应器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烷和水,。
14.(1)锥形瓶中的空间减小,气体被压缩,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2) 能 加入同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明显氢氧化钠消耗的二氧化碳较多,压强减小较大
【解析】(1)
开始向烧瓶内加入水或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中的空间减小,气体被压缩,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故填锥形瓶中的空间减小,气体被压缩,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2)
曲线①表示加入水后装置中的压强变化,曲线②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装置中的压强的变化,由图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为0,而加入水后反应前后压强几乎不变,说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压强减小的原因主要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而不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反应或溶于水中。
15.(1)3:1
(2)
【分析】①根据化学反应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1)
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则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填:3:1;
(2)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6、 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1)HCl
(2)溶液变红色
(3)放热
【详解】(1)由图2分析,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图1的仪器A中盛装的是稀盐酸,溶液的溶质是HCl ;
(2)d点所示溶液pH小于7,显酸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3)由图3中e→f变化趋势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7.(1)化合物
(2)4:5
(3)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为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详解】(1)一氧化氮和水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5;
(3)图中可以获得化学反应的微观信息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答案合理即可)。
18.(1)聚丙烯
(2)水分子
(3)+1
【详解】(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聚丙烯;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3)设次氯酸钠(NaCI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19.(1)
(2) 石油 不可再生
(3)D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作用、化石燃料的种类和性质、可燃冰的性质;
(1)
氧气可用于供给动植物的呼吸、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干冰升华吸热加快水蒸气的凝结可用于人工降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于食品的干燥剂;
(2)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
可燃冰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故选D正确;
【点睛】掌握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 ② ① ④ ③
【详解】(1)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2)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色素、异味等;
(3)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可制玻璃刀、钻头等;
(4)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提升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填空题(容易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实验题(基础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