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四川省泸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向静置的B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美丽的颜色,振荡后逐渐滴加稀硫酸,并静静观察,会看到神奇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后液滴周围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
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红色瞬间消失复又变红
C.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pH增大
D.发生了中和反应:
2.(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绘制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防范,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就是其中的网络图之一、如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
A.物质A的名称是氧化铁
B.①反应可能是Fe2O3+3Al2Fe+3AlO
C.⑤反应可能是3NaOH+FeCl3=Fe(OH)3↓+3NaCl
D.⑤~⑨全部是复分解反应
3.(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溶液中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与对应括号内的现象都正确的是
A.(冒气泡)
B.(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C.(产生刺激味气体)
D.(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4.(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冰糕融化
C.蔗糖溶解 D.钢铁生锈
二、填空题
5.(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燃烧与灭火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依据下列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说明该反应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生成白色固体MgO,说明镁发生了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CO2可用于灭火,是否也可熄灭燃着的镁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实验探究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放入一些镁屑,用红热的铁棒点燃镁屑。(见图1)
迅速将另一块干冰盖上,镁在两块干冰间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块中装入一个明亮的电灯泡一样。(见图2和图3)
取走上面一块干冰,观察到有白色固体产生(见图4),用铁片拨开图4产物的表面(见图5),还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反思交流
小组实验后讨论,对初中教材中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代为表达。_________
6.(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火箭燃料肼能与H2O2反应,反应图示如下(未配平)。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氮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值为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注意配平)
7.(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如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此事(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需要消耗空气的___________。
(2)途径②中,枯枝败叶中的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微生物作用下彻底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CO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途径④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白天___________夜晚(填“大于”或“小于”)。
8.(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下隔绝空气反应得到了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化合物X。该成果被科学家们喻为“稻草变黄金”。回答下列问题:
(1)CCl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化合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该反应需要隔绝空气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9.(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过程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Ⅱ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0.(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新能源页岩气,正在冲击传统能源体系。据报道,我国页岩气储量排名世界第一,合理开采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川南页岩气田分布在泸州等地。页岩气是藏身于地下3000多米的页岩层裂缝中的天然气,在此高压环境中,还有部分溶解于裂缝中存在的少量石油里。目前,开采页岩气时从地表钻井到页岩层,向地下压入大量水和沙,使页岩气所在的地层产生缝隙,因压强降低,页岩气将从其藏匿处逸出。这些水和沙将被抽回地面,形成返排液。
回答下列问题:
(1)页岩气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溶解在石油中的页岩气逸出的原因_____。
(2)页岩气中还可能含有乙烷(C2H6),写出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返排液是油、水溶液和沙组成的混合物。从返排液中分离出沙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下表是某返排液中水溶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离子是____,这些离子的含量远高于自然水。
离子 | K+ | Ca2+ | Mg2+ | HCO | Cl- |
含量(mg/L) | 310 | 491 | 129 | 470 | 26.1 |
(4)结合上文分析简答:开采时可能产生的主要环保问题是___(写一点),你的解决建议是_____。
11.(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商代后母戊鼎代表着我国古代高超的金属制造水平,它主要是含__元素的合金。
(2)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该图示表示的化学方程式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②从上图图示看出:微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改变了,而_____没有改变。
三、流程题
12.(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反应为 ,蚀刻废液又可再处理,实现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其流程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蚀刻废液”的全部溶质有____________和少量FeCl3。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参照上述流程,画出由“金属残渣x”分离回收Cu和FeC12溶液的简单流程图。
(3)上述流程中,能使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4)蚀刻掉128g铜,消耗FeCl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g,理论上至少需要20%FeCl3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g。(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13.(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菱镁矿中主要含MgCO3、FeCO3和SiO2。以菱镁矿为原料制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菱镁矿属于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流程中滤渣a主要成分是___。
(3)写出菱镁矿中Mg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溶液b→溶液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补充完方程式)____。
(5)溶液c调pH使Fe2+完全沉淀为Fe(OH)3从而与Mg2+分离,则调pH的范围应为2.8-__。
已知:物质沉淀的pH见下表:
物质 | Mg(OH)2 | Fe(OH)3 |
开始沉淀的pH | 8.9 | 1.5 |
完全沉淀的pH | 10.9 | 2.8 |
(6)结合流程中的数据计算。
①菱铁矿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不考虑整个流程转化中的损失)。
②MgCl2通电制得的气体的质量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题
14.(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碳酸钾主要用于制造钾玻璃等无机化学品,也可用于脱除工业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请你结合下列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观察与记录。描述碳酸钾()的颜色与状态:__________
(2)猜想与证明。从物质的类别看,预测K2CO3具有盐类的性质。实验证明如下:
①称取0.3g碳酸钾,加10mL蒸馏水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玻璃棒、烧杯。
②取少许所配溶液,再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③另取少许所配溶液缓缓滴加稀盐酸并振荡,观察到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先发生,后发生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思考与拓展。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吸收CO2。其中用多孔球泡(内空球体,球面有许多小孔能通气)比直接用导管插入K2CO3溶液的吸收效果好,原因是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监测K2CO3溶液是否还有较强吸收CO2的能力,方法之一: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补充操作、现象及结论;可供选择的试剂:NaOH溶液、KCl溶液、稀硫酸)。
15.(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过氧化氢能极缓慢分解,可看成分解为水和氧原子:,其水溶液显弱酸性。过氧化氢是实验室中重要化学试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而制得氧气,MnO2在反应中作_____,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的是__(选填字母编号,下同),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
(3)氧原子容易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而破坏其结构,所以过氧化氢溶液能杀死新冠病毒,这个过程叫做蛋白质的_____。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猜想其褪色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
②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究竟哪种猜想合理?请用本次实验用过的试剂设计实验____(补充完实验方案)。有兴趣的同学可在后续学习中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故加入酚酞后液滴周围变红色,然后因为微粒在不停的运动,所以红色逐渐扩散开,故A正确;
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红色瞬间消失;然后因为氢氧根离子不断运动到液滴处,液滴处溶液呈碱性,遇到酚酞又变红,故B正确;
C、继续滴加稀硫,硫酸钡沉淀质量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钡恰好完全消耗时,沉淀量达到最大,继续滴加稀硫酸时,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是此时溶液中硫酸逐渐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pH逐渐减小,故C错误;
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C。
2.C
【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A属于氧化物,且A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A的化学式为FeO,名称为氧化亚铁,故A错误;
B、①反应是由氧化铁变为单质铁,故可能的反应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物质B属于碱,且B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B的化学式为Fe(OH)3,⑤反应是FeCl3变为Fe(OH)3,故可能的反应为,故C正确;
D、由C选项可知反应⑤为,则反应⑥为 ,由图可知物质C属于碱,且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的化学式为Fe(OH)2,则反应⑦、⑧分别为、 ,反应⑨是单质铁变为氯化亚铁,反应为,以上反应中⑨为置换反应,其余的全为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原方程式未配平,不合题意;
B、反应物氢氧化镁的化学式、生成物氯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镁在化合物中显+2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不合题意;
C、在加热的条件下,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D.硫酸铁溶液是黄色的,而不是蓝色的,现象描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4.D
【详解】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冰糕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蔗糖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钢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5.(1) 放出 氧化
(2) 有黑色固体产生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合理即可)
【详解】(1)镁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该反应是放出能量;反应后得到氧化镁,则镁与氧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
(2)①镁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了白色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白色固体是氧化镁,生成物中还缺少碳元素,结合图5的现象,应该产生黑色的固体碳;二氧化碳和镁反应产生氧化镁和碳,方程式:;
②根据实验,发现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合理即可)。
6.(1) 二##2 7:1
(2)
【详解】(1)氮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所以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故填二;
根据图示,肼的化学式为 ,所以肼中的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填7:1;
(2)根据图示,该反应是由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对应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 氧气 1:1 大于
【详解】(1)途径①是动物和人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2)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微生物作用下彻底转化为C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CO2的分子个数比=6n:6n=1:1;
(3)途径④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晚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途径④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白天大于夜晚。
8. +4 NaCl 防止反应生成的金刚石在高温下和氧气发生反应
【详解】(1)CCl4中氯元素显-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1)×4=0,x=+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a、C、Cl,生成物中含C,故还应含Na、Cl,故X为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该反应在高温下反应,隔绝空气的目的是:防止反应生成的金刚石在高温下和氧气发生反应。
9. 太阳 分解反应
【详解】(1)该过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反应Ⅱ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2)由图可知,反应Ⅰ为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CH4 是压强降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过滤 Ca2+ 水体污染 对返排液集中净化处理
【详解】(1)页岩气是藏身于地下3000多米的页岩层裂缝中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写:CH4;
根据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相同时,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可知,溶解在石油中的页岩气逸出的原因是压强降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故填写:是压强降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2)乙烷(C2H6)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知,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写:;
(3)返排液是油、水溶液和沙组成的混合物,油、水是液体,沙为固体,从返排液中分离出沙,可以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即用过滤进行分离,故填写:过滤;
由表可知,返排液中Ca2+(491mg/L)的含量最高,表中溶液为同一溶液,溶液质量相等,体积相等,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可知, 溶液中钙离子的质量最大,质量分数最高,故填写:Ca2+;
(4)由题干可知,返排液中含有石油,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填写:水体污染;
为了避免水体污染,排放前应对返排液集中净化处理,故填写:对返排液集中净化处理。
11. 铜 置换 原子
【详解】(1)商代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它主要是含铜元素的合金。
(2)①由分析图示可知,该反应是SiHCl3和氢气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
②由图示可知,从微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改变了,而原子没有改变。
12.(1) 过滤
(2)
(3)铜和铁
(4) 650 3250
【详解】(1)FeCl3与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故“蚀刻废液”的全部溶质有和少量FeCl3。操作I为固液分离,为过滤操作;
(2)“蚀刻废液”中的氯化铜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经过操作I过滤得到滤液为氯化亚铁,金属残渣为过量的铁和生成的铜,金属残渣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盐酸与过量的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则可达到由“金属残渣x”分离回收Cu和FeC12溶液,流程图见答案;
(3)上述流程中,有,“蚀刻废液”中有少量的氯化铁,加入过量的铁粉,可以使氯化铁转化为氯化亚铁,故可以使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的物质有铁和铜;
(4)设蚀刻掉128g铜,消耗FeCl3的质量为,
解得
即消耗FeCl3的质量为650g,则理论上至少需要20%FeCl3溶液的质量为。
13. 混合物 SiO2 8.9 24% 21.3t
【详解】(1)菱镁矿中主要含MgCO3、FeCO3和SiO2,所以菱镁矿属于混合物;
(2)菱镁矿中主要含MgCO3、FeCO3都能与盐酸反应,而SiO2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流程中滤渣a主要成分是SiO2;
(3)菱镁矿中MgCO3与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前有:4个铁原子、12个氯原子和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4个铁原子、12个氯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空格处应填写;
(5)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溶液c调pH使Fe3+完全沉淀为Fe(OH)3从而与Mg2+分离,则调pH的范围应为2.8~8.9;
(6)①菱铁矿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②设制得气体的质量为x,则:
x=21.3t;
答:MgCl2通电制得的气体的质量为21.3t。
14.(1)白色粉末状固体
(2) 量筒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多空球泡可以增大二氧化碳和碳酸钾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得反应更充分 滴入少量稀硫酸,观察现象;若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则碳酸钾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已经很小;若没有立刻产生大量气泡,说明碳酸钾还有较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详解】(1)碳酸钾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故填白色粉末状固体;
(2)①、称量时使用托盘天平,溶解时需要用烧杯盛装药品,然后加入10mL的蒸馏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所以还需要用量筒量取10mL的蒸馏水。故填量筒;
②、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钾,故滴加氯化钙溶液过程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刚开始时HCl含量较少,先发生的反应,随后随着稀盐酸的增多,发生碳酸氢钾和盐酸的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方程式为 ,故填;
(3)多空球泡可以使二氧化碳和溶液的接触面积变得的更大,更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故填多空球泡可以增大二氧化碳和碳酸钾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得反应更充分;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可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无气泡冒出,说明碳酸钾还可以继续吸收二氧化碳,若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钾已不能再吸收二氧化碳。故填滴入少量稀硫酸,观察现象;若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则碳酸钾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已经很小;若没有立刻产生大量气泡,说明碳酸钾还有较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15. -1 催化剂 B ab 变性 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详解】(1)因为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2)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而制得氧气,MnO2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Mn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A装置中长颈漏斗未插入液面以下,若用此装置制氧气,将不能收集到氧气,C装置中的MnO2加热不能生成氧气,因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装置是B;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氧气难溶于水因此可以采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因此选择ab。
(3)蛋白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内部的结构和性质出现了一定的改变被称为蛋白质变性,因此过氧化氢溶液能杀死新冠病毒,这个过程叫做蛋白质的变性。
(4)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红,如果变红则说明不是通过破坏酚酞来使溶液褪色的,也就是猜想①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正确,如果不变红色,则说明猜想②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正确。因此检验的方法是: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天津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