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3-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1241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3-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1241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3-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1241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3-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3-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仿真训练卷0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B.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的种类有五种
C.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
D.若①③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2.下列与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底物充足时,增大酶的浓度能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但是酶的活性不变
B.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是因为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无机催化剂不能
C.冬天从教室走出的同学代谢降低,与环境温度降低导致酶的活性下降有关
D.活细胞中需要源源不断地合成酶与酶完成作用后立即被灭活有关
3.癌胚抗原(CEA)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微量存在。当相关细胞发生癌变时,CEA的含量会显著增加。下列推断最可靠的是( )。
A.血检报告单中CEA呈阳性的人必须做进一步检测以确定是否患有癌症
B.正常人细胞中的CEA基因均处于关闭状态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可能会影响CEA基因的表达
D.CEA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表达出CEA而发生癌变
4.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与细胞膜面积比值变大
B.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比值不变
C.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菌时,由于保温时间过长,上清液放射性与沉淀物放射性比值变小
D.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由于样本过小,发病人数与调查人数比值变大
5.下图是小麦种子发育、成熟、储存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该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分裂、分化程度、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胚珠幼嫩种子成熟种子储存萌发
A.还原糖增多的阶段是②③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的阶段是①④
C.③阶段中若种子晾晒不彻底,则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
D.DNA合成活跃的阶段为①④
6.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Mfn1,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酗酒可通过呼出气体使酸性重铬酸钾变蓝来检测
B.肌无力患者体内参与线粒体融合的Mfn1蛋白可能减少
C.线粒体蛋白Mfn1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7.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下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1.5N-n个氢键
B.图中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
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
8.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染色体可能会发生折断,断裂端具有愈合重接能力。当染色体在不同区段发生断裂后,重接出错时就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有染色体片段断裂
B.染色体发生易位后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不能联会
C.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和数目改变
D.染色体缺失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而染色体倒位则不能
9.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发生可遗传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B.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分别为AAaXb、aXb、Y、Y的精子,说明该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异常
C.随着同种农药的使用频率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会增大
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结的西瓜是三倍体无子西瓜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发生的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即为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对生物存在“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的影响
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11.下列与变异和育种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无子西瓜和无子西红柿的遗传学原理相同
B.秋水仙素属于植物激素,可用于多倍体育种
C.单倍育种是指取离体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获取单倍体幼苗的过程
D.杂交育种具有目的性较强,能够获得优良性状、淘汰不良性状等优点
12.澳洲老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M、m 和N、n)控制,M对m、N对n完全显性,其中M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N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M、N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用纯合的黑色和褐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虑交叉互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含有M和N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原因是两基因不能转录
B.若F1测交后代中黑色个体比例等于褐色,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可以推断F2中出现3种表现型,其中白色个体基因型有5种
D.F2中若褐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则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
13.下列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有几项?( )。
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③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④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的细胞中水分子的扩散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时的散热量
B.接种卡介苗能使人们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C.饥饿时,流经胰腺后的血液中血糖浓度会升高
D.肌细胞产生乳酸后,NaHCO3进入肌细胞与乳酸反应,从而维持血浆pH在7.35~7.45
15.神经细胞可以利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信息。下图a、b、c、d依次展示毒品分子使人上瘾的机理。据相关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据a图可知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
B.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会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重吸收
C.据c图可知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
D.据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大量分解,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
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均相同
17.为了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a组
b组
c组
B细胞
+
+
+
T细胞
+
-
-
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
-
+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细胞
B.a、c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
C.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D.第4~12天,b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只有b组培养液中产生了抗体,说明b组的B细胞可能增殖
18.草菇是一种食用真菌,喜温喜湿喜半阴,可在稻草和麦秸等农作物秸秆上栽培。某果园在果树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形成果树-草菇结构的立体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果树-草菇立体农业中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B.稻草和麦秸中的能量在传递给草菇时,其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
C.在果园丰富度调查选取样方时,必须随机取样,避开过渡地带并适当增加样方
D.生态农业利用了群落演替原理,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19.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等特点,其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B.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生长调节剂
C.农业生产中使用生长素类似物作用时效较长,可能与植物体内缺乏有关的分解酶有关
D.油菜因遇阴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时期,不可以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降低损失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月宫一号”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封闭生态系统,曾有8名志愿者在全封闭的“月宫一号”中连续驻留了370天,创造了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存实验记录,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微生物,所以不会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B.相比北京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C.图中各种生物都通过细胞呼吸的方式散失大量热能
D.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强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B.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的种类有五种
C.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
D.若①③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答案】B
【解析】分析图形可知,①中除含C、H、O外,还含有N、S,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可能为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等,A正确;③中除含C、H、O外,还含有N、P,若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可能是核苷酸,种类有8种,该化合物还可能是核酸、ATP、ADP等,B错误;②中只含有C、H、O,若为储能物质,则其可能是糖类和脂肪,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糖类物质主要是糖原,C正确;能被碱性染料染色且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正确。
2.下列与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底物充足时,增大酶的浓度能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但是酶的活性不变
B.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是因为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无机催化剂不能
C.冬天从教室走出的同学代谢降低,与环境温度降低导致酶的活性下降有关
D.活细胞中需要源源不断地合成酶与酶完成作用后立即被灭活有关
【答案】A
【解析】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pH等的影响,不受酶浓度的影响,A正确;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是因为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B错误;冬天从教室走出的同学由于散热加快,因此代谢加快,但由于体温相对恒定,其体内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错误;酶能重复使用,完成作用后不会立即被灭活,D错误。
3.癌胚抗原(CEA)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微量存在。当相关细胞发生癌变时,CEA的含量会显著增加。下列推断最可靠的是( )。
A.血检报告单中CEA呈阳性的人必须做进一步检测以确定是否患有癌症
B.正常人细胞中的CEA基因均处于关闭状态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可能会影响CEA基因的表达
D.CEA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表达出CEA而发生癌变
【答案】C
【解析】正常人体内可能含有少量的CEA,血检报告单中CEA超过正常值的人必须做进一步检测以确定是否患有癌症,A、B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可能会影响CEA基因的表达,C正确;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D错误。
4.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与细胞膜面积比值变大
B.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比值不变
C.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菌时,由于保温时间过长,上清液放射性与沉淀物放射性比值变小
D.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由于样本过小,发病人数与调查人数比值变大
【答案】B
【解析】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质网要形成囊泡,膜面积变小,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小泡会与细胞膜发生融合,细胞膜面积增大,因此内质网膜面积与细胞膜面积比值变小,A错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时,着丝点未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比值不变,B正确;如果噬菌体的DNA被标记后去感染细菌时,由于保温时间过长,上清液放射性与沉淀物放射性比值变大,C错误;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由于样本过小,发病人数与调查人数比值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错误。
5.下图是小麦种子发育、成熟、储存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该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分裂、分化程度、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胚珠幼嫩种子成熟种子储存萌发
A.还原糖增多的阶段是②③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的阶段是①④
C.③阶段中若种子晾晒不彻底,则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
D.DNA合成活跃的阶段为①④
【答案】A
【解析】图中①阶段表示由胚珠发育为幼嫩种子,该阶段细胞分裂和代谢旺盛;②阶段种子由幼嫩到成熟,较①阶段代谢缓慢,细胞含水量下降;③阶段要经过晾晒,细胞大量失水;④阶段需大量吸水才能使种子由休眠状态转化为细胞分裂和代谢旺盛的萌发状态。所以①④阶段细胞分裂和代谢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②阶段种子成熟过程中还原糖大量转化为淀粉,A错误,B正确。种子晾晒不彻底,含水量较高,易滋生霉菌而导致种子霉变,C正确。①④阶段大多数细胞处于连续分裂状态,分裂间期主要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6.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Mfn1,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酗酒可通过呼出气体使酸性重铬酸钾变蓝来检测
B.肌无力患者体内参与线粒体融合的Mfn1蛋白可能减少
C.线粒体蛋白Mfn1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A
【解析】酗酒者的呼出气体中含有酒精,可以使酸性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A错误;肌无力患者的肌细胞运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数量减少,因此参与线粒体融合的Mfn1蛋白可能减少,B正确;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因此线粒体蛋白Mfn1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C正确;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D正确。
7.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下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1.5N-n个氢键
B.图中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
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
【答案】D
【解析】基因M的每一条链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基因M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氢键数为2n+3×N-2n2=1.5N-n,A错误;基因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图中a和b共同组成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不能用b表示,B错误;DNA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错误;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的碱基数或排列顺序可以不同,D正确。
8.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染色体可能会发生折断,断裂端具有愈合重接能力。当染色体在不同区段发生断裂后,重接出错时就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有染色体片段断裂
B.染色体发生易位后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不能联会
C.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和数目改变
D.染色体缺失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而染色体倒位则不能
【答案】A
【解析】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有染色体片段断裂,A正确;染色体发生易位后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能联会,可能出现“十字架结构”,B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和数目的改变,C错误;染色体缺失和倒位等染色体变异均能通过显微镜观察,D错误。
9.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发生可遗传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B.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分别为AAaXb、aXb、Y、Y的精子,说明该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异常
C.随着同种农药的使用频率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会增大
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结的西瓜是三倍体无子西瓜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可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但基因重组(不考虑基因工程中的基因重组)不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也不会引起生物进化,A正确;四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aXb、aXb、Y、Y,说明在配子中出现了相同基因和等位基因,因此可以推测该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异常,B正确;随着同种农药的使用,害虫抗药性基因的频率会越来越大,C正确;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结的是有子西瓜(其中果肉是四倍体的,种子是三倍体的),D错误。
【知识总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5.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进行了选择。
6.生物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物进化。
7.“新物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与原物种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和物种必须是可育的。如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均不可称为“物种”,因为它们均是“不育”的,而四倍体西瓜相对于二倍体西瓜则是“新物种”,因为它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代(三倍体西瓜)不育,意味着二者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已成为新物种。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发生的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即为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对生物存在“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的影响
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答案】D
【解析】DNA分子中发生的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才称为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但可通过无性繁殖传给后代,B错误;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对生物存在“有利”“有害”和“中性”三个方面的影响,C错误;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正确。
11.下列与变异和育种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无子西瓜和无子西红柿的遗传学原理相同
B.秋水仙素属于植物激素,可用于多倍体育种
C.单倍育种是指取离体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获取单倍体幼苗的过程
D.杂交育种具有目的性较强,能够获得优良性状、淘汰不良性状等优点
【答案】D
【解析】生产无子西瓜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无子西红柿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秋水仙素不属于植物激素,B错误;单倍育种是指取离体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获取单倍体幼苗并用秋水仙素等处理幼苗使染色体加倍的过程,C错误;杂交育种具有目的性较强,能够获得优良性状、淘汰不良性状等优点,D正确。
12.澳洲老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M、m 和N、n)控制,M对m、N对n完全显性,其中M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N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M、N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用纯合的黑色和褐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虑交叉互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含有M和N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原因是两基因不能转录
B.若F1测交后代中黑色个体比例等于褐色,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可以推断F2中出现3种表现型,其中白色个体基因型有5种
D.F2中若褐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则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黑毛基因型为M_nn, 褐毛基因型为mmN_,mmnn和M_N_个体均为白毛。纯合的黑色和褐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说明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MMnn和mmNN。含有M和N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原因是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均不能正常翻译,A错误;无论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若F1(MmNn)测交,后代中均可出现黑色个体的比例等于褐色个体的比例,B错误;用纯合的黑色和褐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 ,F2中出现3种表现型,其中白色个体基因型有5种的前提条件是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F2中若褐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说明M与n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D正确。
13.下列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有几项?( )。
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③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④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的细胞中水分子的扩散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单向、逐级递减,①只能单向进行;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往下端运输,单向进行,③只能单向进行;④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的细胞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
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时的散热量
B.接种卡介苗能使人们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C.饥饿时,流经胰腺后的血液中血糖浓度会升高
D.肌细胞产生乳酸后,NaHCO3进入肌细胞与乳酸反应,从而维持血浆pH在7.35~7.45
【答案】B
【解析】只要人体体温正常,机体散热量就等于产热量,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产热增多,散热量也增多,故寒冷时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时的散热量,A错误;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B正确;饥饿时,血液流经胰腺,其中的葡萄糖被胰腺的组织细胞利用,血糖浓度会降低,C错误;NaHCO3主要存在于内环境中,当肌细胞产生乳酸后,乳酸会进入血浆,血浆中的NaHCO3与乳酸反应,从而维持血浆pH在7.35~7.45,D错误。
15.神经细胞可以利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信息。下图a、b、c、d依次展示毒品分子使人上瘾的机理。据相关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据a图可知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
B.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会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重吸收
C.据c图可知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
D.据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大量分解,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
【答案】D
【解析】据a图可知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A正确;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会与神经递质回收通道结合,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重吸收,B正确;据c图可知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C正确;据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回收,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
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均相同
【答案】ABC
【解析】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则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A正确;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正确;锥形瓶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Ⅳ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C正确;锥形瓶Ⅰ~Ⅳ中的起始酵母菌数和培养液体积存在差异,Ⅰ与Ⅲ的K值相同,Ⅱ与Ⅳ的K值相同,D错误。
17.为了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a组
b组
c组
B细胞
+
+
+
T细胞
+
-
-
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
-
+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细胞
B.a、c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
C.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D.第4~12天,b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
【答案】ACD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只有b组培养液中产生了抗体,说明b组的B细胞可能增殖分化形成了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c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是因为B细胞没有增殖分化,B错误。
18.草菇是一种食用真菌,喜温喜湿喜半阴,可在稻草和麦秸等农作物秸秆上栽培。某果园在果树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形成果树-草菇结构的立体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果树-草菇立体农业中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B.稻草和麦秸中的能量在传递给草菇时,其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
C.在果园丰富度调查选取样方时,必须随机取样,避开过渡地带并适当增加样方
D.生态农业利用了群落演替原理,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答案】AC
【解析】土壤动物具有个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等特点,对果树-草菇立体农业中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草菇属于分解者,B错误;在果园丰富度调查选取样方时,必须随机取样,避开过渡地带并适当增加样方,C正确;生态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D错误。
19.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等特点,其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B.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生长调节剂
C.农业生产中使用生长素类似物作用时效较长,可能与植物体内缺乏有关的分解酶有关
D.油菜因遇阴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时期,不可以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降低损失
【答案】AB
【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能说明所有的植物激素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A错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生长调节剂,B错误;农业生产中使用生长素类似物作用时效较长,可能与植物体内缺乏有关的分解酶有关,C正确;油菜利用的是种子,因遇阴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时期,直接影响种子形成,喷洒适宜浓度的2,4-D不能起到降低损失的作用,D正确。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月宫一号”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封闭生态系统,曾有8名志愿者在全封闭的“月宫一号”中连续驻留了370天,创造了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存实验记录,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微生物,所以不会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B.相比北京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C.图中各种生物都通过细胞呼吸的方式散失大量热能
D.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强
【答案】BCD
【解析】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但由于营养结构较简单,不会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与北京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组分较少,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D正确;各种生物都通过呼吸作用的方式散失热能,C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7-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2-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仿真训练卷01-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