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试卷

    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第1页
    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第2页
    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血浆pH调节的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考点一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的组成

    (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各类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2.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3.内环境稳态


    1.(必修3 P3“相关信息”改编)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分析二者成分:
    水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血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还含有____________。
    答案:组织液 组织液 血细胞
    2.(必修3 P5“旁栏思考题”改编)生理盐水与血浆、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同,称为等渗溶液,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多注射同样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如K+浓度会偏低,pH会下降等

    【真题例证·体验】
    (2019·高考全国卷Ⅲ)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解析:选D。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正确;组织液中的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考法纵览·诊断】
    (1)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019·浙江4月选考,T16A](√)
    (2)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2019·浙江4月选考,T16B](√)
    (3)淋巴管内的液体、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都属于内环境 [2018·海南卷,T9改编](×)
    (4)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2016·海南卷,T19A](×)
    (5)人体细胞内O2/CO2的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2015·山东卷,T4B](×)
    (6)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2015·全国卷Ⅰ,T3A、D](×)
    (7)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2015·四川卷,T5B](×)
    (8)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2015·海南卷,T18B](√)
    (9)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2015·海南卷,T18C](×)
    (10)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015·海南卷,T18D](√)
    【长句特训·规范】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根据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分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人体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部分婴幼儿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奶粉,试分析低劣的奶粉会导致“大头”婴儿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
    (2)单方向(箭头)
    双方向(箭头)
    (3)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故细胞外液中蛋白质的数目远少于Na+与Cl-
    (4)血浆蛋白会流失到组织液中使血浆浓度下降,组织液浓度升高,打破原来的平衡,从而使更多水分进入组织液
    (5)低劣奶粉氨基酸含量低,婴儿血浆蛋白质合成不足,血浆胶体渗透压偏低,更多水分进入了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大头”婴儿)

    1.“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明辨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3.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

    4.血浆pH调节的过程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1.(2020·天津南开中学模拟)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①④⑥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图中的③
    B.若某人患肾炎疾病,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⑥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③和⑦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中的⑥
    解析:选C。结合题干信息分析题图,可确定①是淋巴,②是毛细淋巴管,③可能为红细胞,④是血浆,⑤是毛细血管,⑥是组织液,⑦是组织细胞,其中①④⑥为细胞外液,是机体内环境的主要成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基因突变导致的血红蛋白结构改变,进而使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故形态发生改变的可能是图中的③,A正确;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则会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更多地流向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图中③(可能为红细胞)和⑦(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C错误;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⑥(组织液),D正确。
    2.(2020·山东牟平月考)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成分
    (mol/L)
    Na+
    K+
    Ca2+
    Mg2+
    Cl-
    HCO
    有机酸
    蛋白质


    142.00
    5.00
    25.00
    1.50
    103.00
    27.00
    6.00
    16.00

    147.00
    4.00
    1.25
    1.00
    114.00
    30.00
    7.50
    1.00

    10.00
    143.00
    2.50
    10.45
    25.00
    11.00

    47.00
    A.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解析:选C。细胞外Na+的含量高于细胞内,细胞内K+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表中数据显示④中含较少的Na+,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所以④属于细胞内液;①中Na+含量高,K+含量低,据此可判断①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所以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液增多;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扩散到血浆中,要穿过2层线粒体膜、1层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膜,共5层磷脂双分子层;③(组织液)与④(细胞内液)隔有细胞膜,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内环境调节机制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2020·河北邯郸成安一中月考)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
    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解析:选D。Na+主要位于细胞外液,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A正确;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正确;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经过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C正确;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
    4.(2020·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入学考试)下图为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图中③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
    解析:选D。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神经系统可直接或间接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目前普遍认为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而坎农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血糖调节主要是通过血糖浓度的升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来实现的。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
    社会责任
    5.(2020·江西瑞昌二中高三月考)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解析:选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酶促反应需要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内环境稳定),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神经细胞外Na+、K+的浓度有关,因此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6.(2020·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月考)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昏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解析:选C。由于空调房间温度较低,使汗腺毛孔收缩,影响排汗等生理过程,同时与外界有较大温差,会引起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O2浓度较低,使大脑等组织细胞缺氧,提供的能量减少,从而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人屏住呼吸时,不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换,从而使CO2大量积累在血浆中,刺激呼吸中枢,进而使呼吸加快,但它不是由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由于外界温度过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使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中暑”。
    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

    1.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的热量来源、平衡及意义

    (2)体温调节的机制
    ①寒冷时

    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②炎热时

    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
    2.水盐平衡调节
    (1)调节机制

    (2)调节途径
    ①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②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增多→尿液减少。
    ③调节模型


    【真题例证·体验】
    (2019·高考全国卷Ⅲ)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
    解析:选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增加产热的一种途径,A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B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蒸发散热,C不符合题意;用酒精擦拭皮肤可以带走身体的大量热量,D不符合题意。
    【考法纵览·诊断】
    (1)当人体失水过多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2019·全国卷Ⅱ,T4D](×)
    (2)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2018·海南卷,T11B](√)
    (3)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2017·全国卷Ⅲ,T4A](×)
    (4)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2017·江苏卷,T15C](×)
    (5)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2017·江苏卷,T15D](×)
    (6)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2016·全国卷Ⅲ,T3A](√)
    【长句特训·规范】
    下图表示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c、d分别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一天要喝10多千克水,经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请分析此人多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小鼠为实验材料,验证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
    (2)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
    (3)垂体功能出现问题,则不能释放由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加,只能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造成多饮
    (4)将小鼠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破坏下丘脑,对照组不作处理,两组供给相同的水量,测定各组小鼠的尿量


    体温平衡及调节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1.(2020·唐山模拟)下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激素①②的含量会增加,激素③的含量会减少
    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C.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D.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
    答案:C
    2.(2020·陕西西安中学期中)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
    B.在50~100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C.第100分钟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
    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选C。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A项正确;当室温降低时(50~100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B项正确;第100分钟时,由于皮肤温度仍高于外界室温,所以皮肤仍在散热,C项错误;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项正确。

    水盐平衡调节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解析:选B。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液,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应为曲线b,由于人体排出增多的钠盐,排尿量略微增多,应为曲线d,A、C错误;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D错误。
    4.(2018·高考全国卷Ⅰ)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______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_______。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解析:(1)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2)用20%葡萄糖溶液处理后,实验兔的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实验兔的尿量会增加。斐林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葡萄糖的存在,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3)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存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经过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最终使尿量减少。
    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 葡萄糖
    (3)下丘脑


    水盐平衡调节解题技巧
    解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简洁记忆5项指标的变化(记为“两头联中间”,即两头一致中间相反)

    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和尿量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注意:“渴觉感受器”与“渴觉形成场所”——前者为“下丘脑”,后者为“大脑皮层”。

    [易误警示]
    易错点1 血液≠血浆
    [点拨]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易错点2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点拨] (1)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2)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
    易错点3 内环境≠体内液体
    [点拨] (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易错点4 误认为“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点拨]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其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为细胞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液体环境,它可将营养物质、O2等送入细胞,并接纳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发生于内环境中的反应主要涉及酸碱缓冲对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递质与受体结合等。
    易错点5 误认为冬季“产热>散热”或体温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时“产热>散热”,并认为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只有“神经调节”
    [点拨] 只要体温稳定,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无论体温维持在37 ℃,还是甲亢病人的偏高体温(如一直维持在39 ℃)均应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否则产热>散热则体温升高,反之则体温降低。人在冬季散热增多,产热也增多,在炎热环境中散热减少,产热也减少,故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产热与散热都维持动态平衡。此外无论寒冷还是炎热环境,体温调节均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
    [纠错体验]
    1.(2020·福建福州高三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和尿素等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剧烈运动后,通过HCO等离子维持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
    D.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解析:选D。葡萄糖和尿素可在血浆中运输,因而存在于内环境中,A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内环境中的HCO、HPO等离子参与维持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C正确;CO2产生于细胞,向细胞外顺浓度梯度扩散,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
    2.(2020·广东六校一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解析:选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A正确;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B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D错误。
    3.(2020·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某人感染流感病毒,右图表示其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曲线,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AB段,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
    B.BC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CD段,产热增多,出汗减少
    D.AB段温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
    解析:选B。已知当体温相对恒定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图中可知AB段体温升高,此时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是在病毒影响调节中枢的情况下,内脏、肌肉代谢加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A项错误;BC段体温调定点上移,但依旧维持高温不变,产热量仍然等于散热量,B项正确;CD段体温下降,产热减少,出汗散热增加,C项错误;AB段和CD段体温都高于正常值,说明都是温觉感受器兴奋,D项错误。


    1.(2020·安徽安庆期末)下列变化属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改变的是(  )
    A.进食后肝细胞内储存的肝糖原增多
    B.饮用食醋后胃液pH下降
    C.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
    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因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渗透压上升
    解析:选C。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不符合题意;胃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不符合题意;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C符合题意;尿液属于外分泌液,不属于内环境,D不符合题意。
    2.(2020·湖南衡阳一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在内环境起作用
    B.内环境是一个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解析:选C。有的激素通过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起作用,有的激素受体在细胞内,A错误;内环境的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NaHCO3构成,B错误;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C正确;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3.(2020·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丁均属于内环境
    B.甲中不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C.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丁可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
    解析:选C。根据单箭头方向可以判断,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乙为血浆,丁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丁不属于内环境,A项、D项错误;组织液中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B项错误;淋巴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项正确。
    4.(2020·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⑤中蛋白质含量比②和④中多,所以⑤的渗透压高于②和④
    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⑤的pH会明显下降
    解析:选B。图中①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③表示组织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为组织液,A错误。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则水分进入②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因此其在成分上比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多,但血浆、组织液以及淋巴的渗透压基本相等,C错误。高原地区缺氧,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的乳酸增多,导致血浆的pH有所下降,但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因此血浆的pH不会明显降低,D错误。
    5.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解析:选A。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汗液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散热,A错误;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B、C正确;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能感受体温变化,D正确。
    6.(2020·河北邢台月考)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
    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解析:选D。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垂体,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合成,C正确;结构丙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D错误。
    7.(2020·河南漯河高中模拟)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
    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
    解析:选C。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B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
    8.(2020·北京师大附中期末)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

    尿液
    血浆
    体积(mL/
    单位时间)
    Na+
    K+
    Na+
    K+
    (mg·kg-1)
    (mg·kg-1)
    (mg·kg-1)
    (mg·kg-1)
    注射食盐水前
    25
    15
    35
    155
    45
    注射食盐水后
    40
    12
    30
    135
    37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C.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解析:选B。由表格分析可知,血浆中,注射低渗食盐水后Na+浓度降低,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注射食盐水后膀胱贮存的尿液体积增多,说明尿液增多,则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与该过程无关。
    9.(2017·高考全国卷Ⅰ)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而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2020·广东茂名一模)下图是某人在体内失水过多的情况下,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体液,ADH表示抗利尿激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内环境是________;①与②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尿中不被重吸收的物质是________。
    (2)图中的刺激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__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解析:(1)题图中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③表示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可利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不可利用的尿素不能被重吸收。(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使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所以图中的刺激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据图分析可知,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是激活图中酶的活性、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和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与融合。(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1)血浆 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尿素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激活图中酶的活性;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融合
    (4)正


    11.(2020·山西孝义质检)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分别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静脉注射20 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A.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乙组小鼠血浆pH减小
    D.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甲组小鼠注射的是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所以血浆的渗透压不会发生变化,尿量不会增加,但Na+的数量增加,A错误,D正确;乙组小鼠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血浆渗透压不变,细胞呼吸速率不变,所以乙组小鼠的体温不会变化,血浆的pH也不会发生改变,B、C错误。
    12.(2020·四川成都龙泉驿一中模拟)下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与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解析:选D。由于甲引起的变化是渗透压升高,所以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了过咸的食物。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所以乙是下丘脑;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与集合管。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渴感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
    13.将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 ℃)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入0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战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
    B.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产热量
    C.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
    D.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解析:选B。实验组动物处于低温环境中,机体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体温维持平衡,故A正确;低温环境中,体表与环境的温差较大,因此实验组动物的散热量大于对照组的,由于散热量等于产热量,因此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大于对照组的,故B错误;实验组产热增加,因此细胞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故C正确;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通过调节作用增加产热,故D正确。
    14.(2020·广东惠州一模)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下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如下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
    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解析:选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血浆)中,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错误;图2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错误;图2显示,分别滴加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
    15.(2020·河南沁阳一中月考)在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b指的是________。在图中“○”内画上“+”或“-”,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当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调节,使该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请在图中用虚线箭头及“⊕”或“⊖”表示相应的调节。
    (3)为验证小白鼠体温调节中枢是器官A而不是脊髓,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并测量三组小白鼠的体温;
    ②甲组________,乙组破坏器官A,丙组破坏脊髓;
    ③将三组小白鼠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量体温并比较体温是否变化。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 +、+、+
    (2)如图所示

    (3)②不做处理 ③放在相同的寒冷环境中 甲组小白鼠体温不变,乙组小白鼠体温变化,丙组小白鼠体温不变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8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8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血浆pH调节的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血浆pH调节的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