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1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液的组成,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稳态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1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
1.体液的组成
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内环境三种组成成分的比较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来源
消化道吸收、组织液、淋巴
血浆、细胞内液
组织液
化学成分
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各类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必修3 P3“相关信息”改编)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分析二者成分:
水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血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还含有____________。
答案:组织液 组织液 血细胞
1.(2019·高考全国卷Ⅲ)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解析:选D。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正确;组织液中的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2.(2020·山东牟平月考)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成分
(mol/L)
Na+
K+
Ca2+
Mg2+
Cl-
HCO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00
5.00
25.00
1.50
103.00
27.00
6.00
16.00
③
147.00
4.00
1.25
1.00
114.00
30.00
7.50
1.00
④
10.00
143.00
2.50
10.45
25.00
11.00
-
47.00
A.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解析:选C。细胞外Na+的含量高于细胞内,细胞内K+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表中数据显示④中含较少的Na+,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所以④属于细胞内液;①中Na+含量高,K+含量低,据此可判断①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所以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液增多;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扩散到血浆中,要穿过2层线粒体
膜、1层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膜,共5层磷脂双分子层;③(组织液)与④(细胞内液)隔有细胞膜,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不定项)(2020·江苏泰州期末)右图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④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①是细胞内液,其中不可能含有血红蛋白
C.与③④相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②③④共同构成细胞生存的直接液体环境
解析:选CD。根据箭头方向可判断①②③④依次为血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A错误;①是血细胞的细胞内液,可能含有血红蛋白,B错误;②是血浆,与③④相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②③④共同构成细胞生存的直接液体环境,D正确。
1. “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巧用单、双向箭头判断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解读:
考点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及调节机制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的作用
(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的稳态
4.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温度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氧气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必修3 P5“旁栏思考题”改编)生理盐水与血浆、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同,称为等渗溶液,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多注射同样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如K+浓度会偏低,pH会下降等
【真题例证·体验】
(2017·高考全国卷Ⅰ)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而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考法纵览·诊断】
(1)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019·浙江4月选考,T16A](√)
(2)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2019·浙江4月选考,T16B](√)
(3)淋巴管内的液体、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都属于内环境
[2018·海南卷,T9改编](×)
(4)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2016·海南卷,T19A](×)
(5)人体细胞内O2/CO2的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2015·山东卷,T4B](×)
(6)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2015·全国卷Ⅰ,T3A、D](×)
(7)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2015·四川卷,T5B](×)
(8)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2015·海南卷,T18B](√)
(9)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2015·海南卷,T18C](×)
(10)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015·海南卷,T18D](√)
【长句应答·特训】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根据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分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人体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部分婴幼儿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奶粉,试分析低劣的奶粉会导致“大头”婴儿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
(2)单方向(箭头)
双方向(箭头)
(3)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故细胞外液中蛋白质的数目远少于Na+与Cl-
(4)血浆蛋白会流失到组织液中使血浆浓度下降,组织液浓度升高,打破原来的平衡,从而使更多水分进入组织液
(5)低劣奶粉氨基酸含量低,婴儿血浆中蛋白质合成不足,血浆胶体渗透压偏低,更多水分进入了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大头”婴儿)
1.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
2.血浆pH调节的过程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调节机制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1.(2020·河北邯郸成安一中月考)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
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解析:选D。Na+主要位于细胞外液,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A正确;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正确;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经过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C正确;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
2.(2020·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入学考试)下图为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图中③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
解析:选D。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神经系统可直接或间接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目前普遍认为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而坎农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血糖调节主要是通过血糖浓度的升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来实现的。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
社会责任
3.(2020·江西瑞昌二中高三月考)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解析:选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酶促反应需要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内环境稳定),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神经细胞外Na+、K+的浓度有关,因此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4.(2020·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月考)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昏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解析:选C。由于空调房间温度较低,使汗腺毛孔收缩,影响排汗等生理过程,同时与外界有较大温差,会引起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O2浓度较低,使大脑等组织细胞缺氧,提供的能量减少,从而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人屏住呼吸时,不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换,从而使CO2大量积累在血浆中,刺激呼吸中枢,进而使呼吸加快,但它不是由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由于外界温度过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使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中暑”。
[易误警示]
易错点1 血液≠血浆
[点拨]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易错点2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点拨] (1)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2)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
易错点3 内环境≠体内液体
[点拨] (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易错点4 误认为“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点拨]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其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为细胞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液体环境,它可将营养物质、O2等送入细胞,并接纳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发生于内环境中的反应主要涉及酸碱缓冲对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递质与受体结合等。
易错点5 辨析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点拨]
[纠错体验]
1.(2020·福建福州高三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和尿素等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剧烈运动后,通过HCO等离子维持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
D.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解析:选D。葡萄糖和尿素可在血浆中运输,因而存在于内环境中,A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内环境中的HCO、HPO等离子参与维持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C正确;CO2产生于细胞,向细胞外顺浓度梯度扩散,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
2.(2020·山东省高三等级考模拟)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
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
B.病毒的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
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解析:选A。组织间隙由组织液组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处于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肠道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泪液沿泪腺导管排出体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3.(不定项)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Na+和Cl-的含量
B.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解析:选A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A错误;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B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D错误。
1.(2020·安徽安庆期末)下列变化属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改变的是( )
A.进食后肝细胞内储存的肝糖原增多
B.饮用食醋后胃液pH下降
C.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
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因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渗透压上升
解析:选C。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不符合题意;胃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不符合题意;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C符合题意;尿液属于外分泌液,不属于内环境,D不符合题意。
2.(2020·湖南衡阳一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在内环境起作用
B.内环境是一个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解析:选C。有的激素通过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起作用,有的激素受体在细胞内,A错误;内环境的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NaHCO3构成,B错误;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C正确;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3. (2020·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丁均属于内环境
B.甲中不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C.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丁可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
解析:选C。根据单箭头方向可以判断,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乙为血浆,丁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丁不属于内环境,A项、D项错误;组织液中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B项错误;淋巴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项正确。
4.(2020·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⑤中蛋白质含量比②和④中多,所以⑤的渗透压高于②和④
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⑤的pH会明显下降
解析:选B。图中①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③表示组织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为组织液,A错误。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则水分进入②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因此其在成分上比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多,但血浆、组织液以及淋巴的渗透压基本相等,C错误。高原地区缺氧,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的乳酸增多,导致血浆的pH有所下降,但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因此血浆的pH不会明显降低,D错误。
5.图甲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示意图,图乙表示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内环境包括a液、c液和d液
B.图甲中b液减少可能会造成组织水肿
C.图甲中a液中的O2到达d液最少需穿过4层生物膜
D.图乙可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由神经—免疫系统维持的
解析:选B。图甲中a液是血浆,b液是淋巴,c液是组织液,d液是细胞内液,内环境不包括d液,A错误;淋巴减少可能是淋巴管堵塞引起的,会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a液中的O2先穿过1毛细血管壁(2层生物膜),再穿过3细胞膜(1层生物膜),以达d液,共3层生物膜,C错误;图乙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错误。
6.(2020·山西孝义质检)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分别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静脉注射20 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A.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乙组小鼠血浆pH减小
D.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甲组小鼠注射的是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所以血浆的渗透压不会发生变化,尿量不会增加,但Na+的数量增加,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乙组小鼠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血浆渗透压不变,细胞呼吸速率不变,所以乙组小鼠的体温不会变化,血浆的pH也不会发生改变,B、C不符合题意。
7.(不定项)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
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增多
解析:选CD。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B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正确。
8.(不定项)(原创)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下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如下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
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解析:选ABC。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血浆)中,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错误;图2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错误;图2显示,分别滴加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组织液,物质交换,必要条件,渗透压,血糖水平,氧气含量,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八单元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血浆pH调节的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23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