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81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展开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
1、重书本抓主干
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
2、重原理抓过程
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
3、勤归纳会比较
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
4、多读图勤考虑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
5、重标准有条理
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课时81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1.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1)突发环境事件
①概念: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②常见类型:突发性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以及石油、化学品和危险物质(废弃物)泄漏等。
③特点: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等。
(2)主要危害(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
影响方面 | 具体表现 |
社会经济直接损害 | 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自然环境直接损害 | 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
社会经济次生危机 | 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
光化学烟雾
(1)成因:自然方面,光照强烈、谷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动;人为方面,汽车尾气中的碳氧和氮氧化合物。
(2)危害:能见度降低,损害动植物,危及人体健康。
(3)治理:工业上对煤进行加工,改进燃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和合理排放;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2.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1)方式
①污染物跨国传输:通过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
②废弃物跨国转移:一个国家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
③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或含有尚未被认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2)危害
①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②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
③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3.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1)从污染物的源头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治理等环节采取措施。
| 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 | 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 |
源头防范 |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 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严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 |
事中风险控制 | 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 | 一些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以逐步减少进口 |
事后治理 | 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 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
(2)国家之间减少冲突、加强合作,有利于国家安全。
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原因
发达国家 | ①公众对污染物问题关注度高,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污染物的处理程序复杂;②污染物处理费用和环保成本高,污染性企业失去发展空间;③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物处理费用 |
发展中国家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②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薄弱;③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就业;④环保法规不健全,不法经营者违法走私 |
2.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3.我国针对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
(2)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
(3)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
(4)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
(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6)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
(7)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素质。
(2021·北京地理)下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洱海流域面积约2 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1)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4分)
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鱼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
(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3分)
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
(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6分)
答案 (1)流域较封闭,河流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居民点多,生产部门多,生产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湖,易造成污染。
(2)第一次:减少了汽柴油污染。
第二次:减少了鱼塘养殖等农业生产污染。
第三次:减少了旅游活动污染。
(3)生态效益:净化水质,涵养水源。
经济效益:发展旅游观光业,带动相关产业。
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环保意识,增加休闲空间。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有多条河流注入洱海,可推知该流域地形四周高,中间低,流域封闭,湖水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图中村镇众多,说明流域内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活动频繁,产生的污染物较多,污染物排入附近河流注入洱海,易造成水体污染。(2)结合文字材料可知,第一次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主要是减少机动渔船产生的汽油、柴油污染;第二次蓝藻暴发,政府部门要求退田、退塘等,主要是减少水产养殖等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第三次按照政府要求,拆掉洱海旁的客栈,主要是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产生的一些问题。(3)洱海作为重要的湿地资源,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能够有效削减入湖污染物和改善洱海水质,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洱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风光秀丽,生态廊道的建设,有利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民众收入;在努力把生态廊道打造成为大理最靓丽名片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为当地人民增加了更多休闲空间。
2019年8月,美国研究团队在北极地区多块浮冰上钻取的冰芯样本中发现大量微塑料。《科学进展》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微塑料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在北极无人居住区塑料废物的发现令人担忧。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地理过程中,最有可能将微塑料转移到北极地区积雪、冰川中的是( )
①水循环 ②洋流 ③大气环流 ④生物循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为减轻北极地区塑料污染,人类可以采取的行动有( )
A.杜绝使用塑料制品
B.推广使用塑料替代制品
C.建立废塑料回收机制,并燃烧处理
D.减少向海洋倾倒塑料制品及垃圾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及径流等环节,其中水汽输送环节有可能将微塑料带到北极上空,随着降雪,降落到北极积雪冰川中,而水汽输送又是由大气环流实现的,①③对。故选B。第2题,杜绝使用塑料制品会影响人们生产生活,不符合实际,A错。可以推广使用塑料替代品,从而使得塑料垃圾减少,B对。废旧塑料燃烧会导致大气污染,C错。减少向海洋倾倒塑料垃圾可以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但不能减轻北极地区(微)塑料污染,D错。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第二深淡水湖泊(最大水深约158.9米),位于云贵高原滇中盆地中心,属于南盘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内有抚仙、星云二湖,是维系珠江源头及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抚仙湖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湖水一旦污染,极难恢复。多年来,为使抚仙湖一湾碧水得以永续,云南省政府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图示意抚仙、星云二湖流域环境治理区划。据此完成3~5题。
3.抚仙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主要原因是该湖泊( )
A.动植物种类少,食物链单一
B.水循环周期长
C.湖面南北狭长,湖水流速慢
D.接纳的河流少
4.抚仙、星云二湖流域坝区的水污染源主要为( )
A.工业、城镇 B.水产养殖
C.农业、乡村 D.交通运输
5.抚仙、星云二湖水污染过滤区,重点恢复或修建的是( )
A.湖泊堤坝 B.排水管道
C.沼泽湿地 D.防护林带
答案 3.B 4.C 5.C
解析 第3题,结合材料“抚仙湖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第二深淡水湖泊(最大水深约158.9米),湖水一旦污染,极难恢复”可知,由于抚仙湖位于云贵高原滇中盆地中心,水深、面积大,湖水循环周期过长,导致生态环境脆弱,B正确。第4题,抚仙、星云二湖位于云贵高原滇中盆地中心,流域坝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乡村聚落密集,农田面积大,故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是坝区的主要水污染源,C正确。第5题,抚仙、星云二湖水污染过滤区位于湖滨地带,结合湿地的生态功能判断,抚仙、星云二湖水污染过滤区重点恢复的是沼泽湿地,可以降解污染,净化水质,保证入湖水质,C正确。
课时精练
(2022·山东兖州期中)截至2020年2月,持续燃烧了近7个月、过火面积突破10万平方千米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才基本熄灭。大火使澳大利亚大陆约三分之一被浓烟覆盖,烟雾受强烈气流影响,飘向邻国新西兰。读“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示意图”(图例颜色越深,火灾越严重),完成1~3题。
1.澳大利亚中部几乎没有火灾灾情分布的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低 B.降水频率较高
C.高温天气偏少 D.人类积极灭火
2.澳大利亚火灾产生的烟雾严重影响了新西兰的空气质量,主要是借助了( )
A.东南信风 B.盛行西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
3.澳大利亚火灾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大气的碳氧平衡
B.河流径流量变率变小
C.酸雨产生概率明显增加
D.生物多样性短期内稳定
答案 1.A 2.B 3.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澳大利亚中部位于20°S~30°S之间,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多荒漠,森林等植被分布很少,因此澳大利亚中部几乎没有火灾灾情分布,A符合题意。第2题,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盛行西风能把澳大利亚南部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带至东南方向上的新西兰,影响新西兰的空气质量,B符合题意。第3题,澳大利亚火灾烧毁了大量森林植被,导致当地森林覆盖率降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释放的氧气减少,破坏了大气的碳氧平衡,A符合题意。
(2022·山东济宁市月考)“太平洋垃圾岛”(下图)是指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上漂浮的垃圾带,以塑料垃圾为主,覆盖面积超过160万km2。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在此发现有大量木质房屋残骸和汽车残骸。据此完成4~5题。
4.木质房屋残骸和汽车残骸最可能源自( )
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B.美国夏威夷群岛
C.日本东海岸 D.加拿大西海岸
5.该垃圾岛会( )
A.加剧全球变暖 B.增加海洋气象灾害
C.影响洋流流向 D.威胁海洋生物生存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废弃的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而不断循环式运动的洋流会使原本分散的小块垃圾逐渐地汇聚在一起,并最终形成“垃圾岛”。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房屋建筑需要考虑地震的破坏和影响,而木质结构的房屋抗震系数高;日本的经济发达,人均汽车拥有量大,更新快,报废汽车多,废弃物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到达该地,故选C。第5题,塑料微粒具有聚集有害生物、病毒体的作用,并且非常容易被贝类、浮游生物吃掉,进而通过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生存,故选D。
研究结果发现,北极熊尤其是在欧洲北极圈地区活动的北极熊脂肪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尤其是一种叫PCB(多氯联苯)的化学物质对北极熊的危害最大,这种物质不容易降解,而且飘浮在空气和水中,极易被北极熊吸收积存在体内。据此完成6~7题。
6.北极熊脂肪中含有大量PCB主要是因为( )
A.海洋污染 B.海平面上升
C.海水富营养化 D.过度捕捞
7.PCB主要来自( )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城市垃圾 D.冷却水
答案 6.A 7.A
解析 第6题,PCB(多氯联苯)的化学物质飘浮在空气和水中,由于海洋污染,这种污染物被生活在北冰洋附近的北极熊吸收而积存在体内,进而危害北极熊的健康。故选A。第7题,PCB(多氯联苯)是一种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飘浮在空气和水中,最可能是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在空气或陆地水域,进而被带到海洋中形成污染物。故选A。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逐渐恢复了原有的自然风貌,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流。
材料二 欧洲西部局部略图。
(1)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原因。(6分)
(2)简述促使莱茵河恢复原有自然风貌、重现生机的具体措施。(8分)
(3)说明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的原因。(2分)
答案 (1)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缓,调节服务功能差。
(2)①加强全流域各国的合作,共同治理莱茵河;②控制河流污染源,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进河流;③拆除不合理的航行、灌溉及防洪设施;④加强绿化,用草木绿化河岸;⑤对部分裁弯取直的河段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
(3)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81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81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含详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PCB主要来自,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第4章 课时84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第4章 课时84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83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83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