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第2章 课时76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展开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
1、重书本抓主干
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
2、重原理抓过程
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
3、勤归纳会比较
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
4、多读图勤考虑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
5、重标准有条理
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课程标准] 1.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2.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3.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体系架构] |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理解“资源—资源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传递过程,增进学生关于自然环境对人类影响的理解。2.区域认知:以我国为例,阐述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地理实践力:通过我国能源开发利用、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等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地理专业知识,认识和评价现实问题的能力。 |
课时76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资源安全问题
(1)资源安全
①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②表现: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2)资源安全问题
①概念: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
②危害: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③影响因素:
资源不安全状态产生的原因
资源的安全问题源于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均能源消耗增加等都会导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非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更新速度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导致资源质量下降,最终导致资源不安全状态。
2.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现代国家安全: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2)战略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
(3)影响
①直接影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间接影响: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3.保障资源安全
(1)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具体体现为:
①资源供给方面: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②资源消费方面: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
(2)规避衍生安全风险
①环境友好。
②和平开发利用。
保障资源安全的途径
(1)保障资源安全就是维持资源供给与消费之间的平衡状态。
(2)保障资源安全应从资源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考虑,基本途径是开源和节流。
(3)人类对资源安全问题的主动应对,是资源安全问题与国家安全关系的重要表现。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保障途径
拓展延伸
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
类型 | 原因及表现 | 主要分布地区 |
资源型缺水 | 当地水资源总量少;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 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西北地区 |
水质性缺水 | 随着废弃物排放的增多,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可用水资源逐渐减少 | 我国南方地区 |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 解决措施 | |
自然原因 |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跨流域调水 |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 修建水库 | |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 节约用水 | |
人为原因 |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水资源浪费严重 | 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 |
水资源污染严重 |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
2018年3月,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中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巨大帮助”。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澜沧江—湄公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印度洋水系,注入泰国湾
B.以雨水补给为主,水汽源于太平洋
C.流域内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D.河流流量稳定,航运价值高
2.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导致河流入海口( )
A.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B.鱼虾密度增大
C.赤潮的发生概率增大
D.泥沙堆积增多
3.中国政府提供的“巨大帮助”是( )
A.资金援助 B.出口淡水
C.粮食援助 D.开闸放水
答案 1.C 2.A 3.D
解析 第1题,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海洋,属于太平洋水系,A错误。在每年5~9月份,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较多降水,B错误。湄公河流域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稻种植面积广,C正确。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不稳定,D错误。第2题,湄公河水位降低,使入海河流流量减少,河流携带泥沙量减少,泥沙堆积减少,入海营养物质减少,藻类不会大量繁殖,赤潮的发生概率减小,鱼虾因饵料不足,密度减小,B、C、D错误。入海河流流量减少,海水倒灌现象明显,A正确。第3题,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且我国位于河流的上游,上游开闸放水可以增加下游水量,缓解旱情,故选D。
(2022·山东枣庄市期中)稀土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它含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有“工业维生素”之称。下图为江西赣州稀土开采和利用状况。据此完成4~5题。
4.赣州稀土开采是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缩影,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
B.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C.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
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了运输的负担
5.下列有关赣州稀土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B.持续加大开采规模
C.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D.加大废弃矿山的复垦,恢复植被
答案 4.B 5.B
解析 第4题,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是矿产资源问题,A错误;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是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B正确;虽然我国地质条件复杂,部分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但是我国矿产开采技术较发达,C错误;运输负担的增加是矿产资源运输过程中的问题,D错误。第5题,稀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不断加大开采规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错误。
课时精练
读“中国与世界十个人口最多国家的资源平均状况对比图”和“世界十个人口最多国家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表”,回答1~3题。
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 | 国家 | |
高安全度国家 | 美国、a、巴西 | |
低安全度国家 |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 | 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
次低安全度国家 |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中国 | |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 | b |
注:图表为2010年数据。
1.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其优势在于我国( )
A.林木蓄积量大 B.煤炭储量丰富
C.水能蕴藏量丰富 D.耕地面积大
2.表中a、b两个国家分别是( )
A.澳大利亚、日本 B.俄罗斯、德国
C.俄罗斯、日本 D.意大利、日本
3.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原因是( )
A.水旱灾害频繁
B.矿产资源短缺
C.人口众多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答案 1.B 2.C 3.C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例,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是能源矿产,其优势在于我国煤炭储量丰富,B对。第2题,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都不属于世界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A、B、D错。俄罗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日本地狭人稠,资源短缺,C正确。第3题,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原因是人口众多,虽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C对。水旱灾害频繁不是主要原因,A错。印度矿产资源总量丰富,B错。印度地形与问题无关,D错。
下图为“我国某市2004~2013年用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4~6题。
4.该城市可能为( )
A.济南 B.青岛
C.北京 D.大连
5.该市用水总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 )
A.生活用水 B.农业用水
C.工业用水 D.生态用水
6.下列关于该市工业用水总量减少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工业技术进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B.工业用水价格提高,使企业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
C.该市耗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迁出到周边地区
D.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工业用水总量减少
答案 4.C 5.B 6.D
解析 第4题,从年末常住人口数可以看出,该市年末常住人口逐年增加,已经超过2 000万,结合选项中四个城市,只有北京市常住人口超过2 000万。第5题,读图可知,该市生活用水总量和生态用水总量增加,农业用水总量和工业用水总量减少,其中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幅度最大。第6题,该市工业用水总量下降,与工业技术进步、企业节约用水意识增强和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外迁有关,与全球气候变暖没有关系。
(2022·北京丰台区期中)“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 )
①四川 ②河北 ③福建 ④辽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③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7.D 8.B
解析 第7题,图示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四川、辽宁,两省资源丰富度高,经济发展水平低,①④对。河北资源较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相符,②错。福建省资源少,经济发展水平高,不相符,③错。故选D。第8题,只是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不进行深加工,获得的经济价值比较小,①错;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可以摆脱“资源诅咒”,②对;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增加经济收益,③对;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会阻碍经济增长,④错。故选B。
9.(2022·山东青岛市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稀土第一储量大国、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下图为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
(1)概括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3分)
(2)分析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带来的问题。(6分)
(3)请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 (1)北方多南方少,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轻稀土资源占90%以上,重稀土主要分布在南方。
(2)过度开发导致稀土资源储量快速减少;开发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环境,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和水污染;不注重深加工,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价格偏低,浪费严重。
(3)加强管理,控制稀土开采量和出口量;开采、加工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开采、深加工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84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84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新人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80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80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含详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环境安全问题,农田大量焚烧秸秆的危害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