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PT课件全套
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四单元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读一四 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说课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四单元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读一四 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说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物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 章回体 历史演义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共120回。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赤壁之战”处于攻势的一方是曹操。曹操在扫平北方的军事势力后,挥戈南下,打算统一全国。这时正好刘表病死,他的小儿子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便得了荆州,并任命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训练水师,准备顺江而下,扫平东吴。 “赤壁之战”处于守势的一方是东吴。东吴的不少官员面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无心应战,力主投降。出使到东吴的诸葛亮舌战群儒驳倒了主降派,使孙权坚定了迎战的决心。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率兵抗曹。周瑜认为敌我双方的兵力虽然悬殊很大,但曹操渡江犯了兵家大忌,“素不习水战”是其致命的弱点。周瑜用了反间计、连环计和火攻等计谋最终大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周瑜、蒋干、曹操、蔡瑁、张允
1、蒋干是谁的人?2、“中计”指中谁的计?3、“计”指什么计谋?4、计谋的目的是什么?5、设此计的原因呢?6、周瑜怎么知道的呢? 7、计谋的结果呢?
开端(1-3段)周瑜决定除蔡、张二人。发展(4-6段)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蒋干。高潮(7-8段)周瑜假装泄密,蒋干窃书中计。结局(9-10段)曹操中计杀蔡、张二人。尾声(11段)周瑜闻讯,喜庆计成。
请概括第一段内容,思考 周瑜为什么要这样做?
1、周瑜 毁书斩使 。2、①周瑜为人骄矜自傲,看到曹操书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十分恼火, 以此抗议示威; ②有恃无恐(有训练有素的水军,不怕“不习水战”的曹军),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 ③鼓舞士气 。
第二段写了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仗?曹操信任蔡瑁、张允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由此看出曹操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写三江口之战,曹操折兵,练兵 。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 ,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将 。不信任。战败后不分析战败原因直接责问二人“汝等不用心耳”。
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三江口之战在文 中的作用是什么?
1、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训练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是周瑜设计的背景。2、作用:①印证了周瑜的有恃无恐,曹操的青、徐之军确实敌不过周瑜的水军。②导致蔡、张两位熟悉水战的将领突出到重要位置,成为关系到双方力量对比的关键人物。
蔡、张二人如何排兵布阵,训练水军? 意图是什么?
1、①“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②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2、意图:保护曹操的青、徐之军,战争时减少伤亡。
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了什么?如何解决?由此看出周瑜的性格是怎样的?
1、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2、看到曹军训练井井有条、声势浩大, 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瑁、张允。只是苦于没有机会。3、周瑜有胆有识,重视调查研究,能做到知己知彼。
蒋干的身份是什么?任务是什么?出发前的准备如何?由此看出蒋干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1、曹操帐下幕宾,周瑜的同学。任务是劝说周瑜投降曹操。2、准备:“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3、性格特点:志大才疏,不自量力,口出狂言。
周瑜听说蒋干到来 心情如何?为什么?周瑜作何安排?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由此看出周瑜的性格?
1、心情很好,因为除掉蔡、张的机会来了。2、安排:“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作用:设置悬念。3、性格:才思敏捷,足智多谋
周瑜(设计) 反间计1 蒋干(中计)
1、周瑜:慷慨豪爽, 有控制局势的能力, “不战而屈人之兵”2、蒋干:自视甚高,胸无城府 懦弱,胆怯
周瑜(设计) 反间计2 蒋干(中计)
周瑜 曹操(蒋干) 定计 (发展) 说降 施计 (高潮) 中计 计成 (结局、尾声) 误杀蔡、张
总之,蒋干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既无自知之明,也无知人之明;贪功心切,鬼迷心窍,失去判断真伪的能力。
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
敏锐机智,将计就计,计划周密
笑曰:“…闻弦歌而知雅意”
擒纵自如,震慑对手,成竹在胸
笑挽其臂曰“…何速去也?”
豪放自信,躇踌满志,睥睨群雄
佯醉大笑曰:“…不曾想有今日”
对主要人物周瑜的刻画,作者着意于对其“笑”的描写。这“笑”,有天赐良机的得意,有对愚笨对手的嘲弄鄙视引诱,有对自己功成名就的情不自禁的炫耀。笑”中有心理,有性格,有计谋,有成功。 总之,对周瑜“笑”的描写,洗练传神,使人物之风采神韵,跃然纸上。
周瑜又是如何设计使蒋干对密信内容深信不疑的?
1.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内容在蒋干看来处处合乎情理
2.梦话:周瑜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
3.密报: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使蒋干完全相信。
他勇敢善战(三江口初捷的布置指挥),足智多谋(反间计是在他夜探曹军后定下的,实施过程步步紧逼,精密周到。)他又是年轻潇洒,豪放自信(酒席上舞剑作歌,接待蒋干时的内紧外松,几次大笑)。
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为什么又知错不认错?
明确:曹操对降将蔡、张二人本来不大信任,三江口折兵,回去就怪他们“汝等不用心耳”,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密信内容。看到首级想到水军的重要,失去两将也就意味着失去水上优势。但他刚愎自用,主观自信,不肯承认错误反而找杀蔡、张两人的借口,说他们“怠慢军法”。
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为什么还要选入“细作探知”一段作尾声?
明确:选这一段作尾声,情节才完整。周瑜的“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①与第3段中“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呼应,说明计策的成功。②曹操失去能使水军由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将领,对于随后的赤壁大战曹败吴胜有很大关系。周瑜可以说除去最主要的障碍,所以“大喜”。
他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自恃“率兵百万”而不重视水战劣势。他天性多疑,对降将不信任、不重视,以致后来会一时上当。他急躁而奸诈,因急躁,会错用蒋干,因奸诈,知错不认错,还要寻找借口。
明确:①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简略交代。②以人物自己言行神态表现。③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④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⑤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东吴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周瑜的卓越军事才干,也告诉了我们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语文版·基础模块上册 第四课 《拣麦穗》(教学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拣麦穗,姑娘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语文版·基础模块上册 第五课 《胡同文化》(教学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胡同文化,北京胡同,正式进入课文,会写生字词,胡同的特点,再见吧胡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语文版·基础模块上册 十一 应用文写作《通知 请示 计划 总结》(教学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计划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