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练习
展开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单选题
1.(2020·上海松江区·高三期末)下面知识结构图最适合于说明
A.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人口与物种的交换 D.早期殖民扩张
2.(2020·建水县第六中学高一期中)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D.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
3.(2021·全国高三月考)16世纪,世界新旧大陆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与外贸增多,白银出现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该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 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C.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 D.白银成为西欧社会上层的追求
4.(2021·北京昌平区·高三期末)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由此可以判断
A.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
B.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C.宗教改革推动航海家进行海外探险
D.大量黄金流入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
5.(2020·淮安市第一山中学高一开学考试)15世纪末,一个葡萄牙水手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从这里启程到卡里库特城(印度)去。……当地王公……询问我们的司令(达•伽马)所需要的是什么。司令回答说,他是受葡萄牙国王之命东来的……找寻那些基督徒。”据此可知( )
A.该船队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船队
B.该船队经由地中海最终到达印度
C.该船队和哥伦布航海方向一致
D.宗教因素是航海的驱动因素之一
6.(2021·天津南开区·高三期末)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正确”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世界各地区间的相对隔绝 B.受统治者主观认识的制约
C.世界被宗教神学思想控制 D.人们的地理学知识较匮乏
7.(2021·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期末)15世纪的欧洲,生产技术日益革新,社会劳动分工更加细致。在1437年德国法兰克福城中仅有手工业专业行92种,到十五世末已经增加到了190种,同时期的巴黎甚至有350种之多了。这一现象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C.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D.引起了早期殖民战争
8.(2020·渝中区·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大发现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等或去淘金发财,或去开疆拓土,或去求知求直,成去传播-福音”一都是为了一个“人”,而不是为了一个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此现象主要是因为
A.王室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B.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向海外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D.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9.(2021·安徽省怀宁县第二中学高三月考)12世纪,葡萄牙王国成为欧洲最单一的民族。1179年,罗马教皇正式承认葡萄牙的独立。15世纪,葡萄牙最早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从现代化历史进程看,欧洲现代化准备阶段的重要条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民族国家出现
C.教权高于王权 D.世界市场建立
10.(2020·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材料节选自一位航海家的书信。根据信中内容推断,该海航家
A.最先抵达非洲好望角 B.实际到达印度半岛
C.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D.证实了“地圆学说”
11.(2021·上海青浦区·高三一模)下图是某大陆一角,其中大航海时代绕过好望角、开辟欧亚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12.(2020·江苏南京市·高二期中)下图是一幅“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图,据图中信息,该图反映了
A.哥伦布的航海事业 B.通往东方梦想实现
C.航海家的持续探索 D.地圆学说得到证实
13.(2021·广西桂林市·高三一模)1492年,西班牙国王终于同意支持哥伦布,二者签订了协议,其中有:任命哥伦布为新发现岛屿和大陆的总督和省长,他可以对下属官职提出候选人,供国王选任。这可以用来
A.说明远航的殖民性 B.揭示寻找亚洲的经济动因
C.研究各地和平交往 D.论证哥伦布企图独立建国
14.(2021·江苏泰州市·高三期末)"他的航行计划最终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认可和资助,最初该航行设想的目标是开辟到达摩鹿加群岛的路线,但最终证明了美洲不是印度群岛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新的大陆,与欧洲、亚洲和非洲并行。"此次航行
A.横跨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率先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商路
C.使西班牙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 D.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15.(2019·新疆高二学业考试)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率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他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6.(2021·江苏扬州市·高二学业考试)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迪亚士、达·伽马 B.迪亚士、麦哲伦
C.哥伦布、麦哲伦 D.哥伦布、达·伽马
17.(2020·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他相信“地圆说”,认为横渡大西洋也可以到达亚洲,结果却开辟了欧洲人从未到达的美洲航线(见下图)。这一航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2019·重庆高二学业考试)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开辟C所指路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9.(2020·河南高三月考)14、15世纪,西欧掀起了一股海上探险热潮,不论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还是处于底层的渔夫水手,都积极投入到这场热潮中。这说明西欧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B.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休闲活动产生
C.列强殖民扩张拓展世界市场 D.各阶层渴望获取财富推动海外探险
20.(2018·天津高三学业考试)“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新航路开辟的
A.背景 B.路线 C.影响 D.性质
二、论述题
21.(2021·陕西宝鸡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不决意派臣,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谒该地君王,察访民情,观光名胜,了解风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二位陛下还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途,专取海路西行……往印度地区,以便将陛下之诏书面呈当地诸位国王,履行君命。”……1492年11月1日,哥伦布船队在古巴海岸登陆时曾向土著居民明确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丽……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孙家堃译《哥伦布航海日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情节要具体,现象要简要,评价要史论结合,准确全面。)
三、材料分析题
22.(2020·广东汕头市·高三期末)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驶离西班牙开始环球航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有原籍葡萄牙的鲁伊·法雷罗及麦哲伦两位绅士希望为我国效力,兹责成此二位在隶属我国国界线、岛屿、大陆范围内的大洋区域中寻找各种香料。……朕愿将你们所发现土地与岛屿的5%赐予你们。此外,朕将赐予你们上述土地与岛屿行政长官及总督称号……但土地与岛屿的最高所有权归我国现任及后世君主所有。……朕将舰队人员与货物的裁判权授于你们二人,若航行途中舰队产生任何争端与冲突,则无论在海上或陆地上,你们皆可迅速以合法手段进行判断和公平解决。”
——1518年3 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给麦哲伦的授权协议
材料二 “你要确保所有装入货仓的货物都记录在案,且做好标记……你要把朕在上述土地颁布的指令与授权的履行情况,我国司法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待上述土地原住民的方式……上述船长与官员是否遵守朕的指令以及舰队的其他事宜完整详细地向朕汇报。”
——1519年4月,查理一世国王给随麦哲伦舰队的官员卡尔塔海纳的指令
请回答:
(1)依据以上史料,分析16世纪西班牙在航海活动中领先的原因,并尝试援引史料信息予以说明。
(2)请简要评析“麦哲伦环球航行永远地改变了世界”这一观点。
23.(2020·河北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彼得·马第尔是一位与哥伦布同时代的西班牙贵族,下面是他写的三封信的节选。
第一封信:给波罗米奥的信(1493年5月1日)
几天以前,这里来了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者,利哥尔(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他是从西方对跖地(指西半球)回来的。在去年,他为要发现这些地方,向我们王上请求帮助;经过波折,王上勉强同意拨给三只帆船,因为他所说的一切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诞无稽的。今天他返国了,带回很多宝贵东西的样品,尤其是在这些地方上所产生的黄金。
第二封信:给格拉那达大主教塔勒布尔的信(1494年2月1日)
国王和女王,在哥伦布完成光辉事业回到巴塞罗那之后,赏给他“海上提督”的称号,并当面赐予坐位,以示对他卓越功勋的崇敬。今天,王上再派遣他统率十八只帆船队,到那些地方去了。这一行动可预示着西半球上的大发现。
第三封信:给庞逢尼·莱都的信(1494年12月9日)
现在,西班牙的声威远播,把它的航治权、名誉和光荣延伸到辽远的对跖地了.其.中十二只帆船今天回来了,它们满载着木棉、大量染料木的块子以及很多别的宝贵东西,回到欧洲。他们说,他们在对跖地驶入了无数的岛屿丛中,在那里住着被称为食人者或加勒比人的野人,这些野人虽然完全赤身裸体,但在搏斗中都是十分好战而勇敢的。
——摘编自耿淡如、黄瑞章译注《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地理大发现的史料价值。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知识结构图中“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强大的物质基础”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由此可见,图示中的信息均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故选B;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人口与物质的交换、早期殖民扩张均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材料说明的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故排除ACD。
2.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关系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选A;BCD都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3.C
【详解】
材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之间的物种、商业交流频繁,世界市场对黄金的需求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在于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黄金和市场的渴求,故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变相重复,而非根源;B项表述不严谨,当时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项是原因之一而非根源。
4.A
【详解】
根据“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可知哥伦布论述了黄金的重要性是,说明他开辟探索新航路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寻找黄金,由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BC与经济根源不符,排除;D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D。
5.D
【详解】
依据题干“达•伽马”“他是受葡萄牙国王之命东来的……找寻那些基督徒”可见宗教因素是达•伽马船队航海的驱动因素之一,即传播基督教,D正确;达•伽马航行晚于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并不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船队,A排除;该船队是从大西洋沿岸出发最终到达东方的印度,没有经由地中海,B排除;该船队在葡萄牙的支持下向东航行,而哥伦布船队是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向西航行,C排除。故选D。
6.C
【详解】
世界被宗教神学思想控制的说法与材料“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冲突,因此C错误,符合题意;世界各地区的相对孤立、统治者政策影响及地理知识的缺乏均是当时世界地图失真的因素,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B
【详解】
中世纪末欧洲劳动分工的加强,体现了劳动水平提高,手工业范围的扩大不仅推动了生产力,也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新航路的开辟奠定了经济基础,B正确;ACD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错误。
8.D
【详解】
解读材料关键在于“都是为了一个‘人’,而不是为了一个神”,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精神,重视人的作用,反对神性,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力,故选D; A、B、C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但是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9.B
【详解】
从材料叙述逻辑来看,葡萄牙取得民族独立后,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而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现代化进程,故选择B项;材料中虽有新航路开辟,但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A项;教权高于王权与史实相符,但与设问不符,故排除C项;世界市场建立是在工业革命后,与设问不符,故排除D项。
10.C
【详解】
根据“西班牙国王”、“古巴”、“中国”、“1493年”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信息与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的史实相吻合,所以C正确;最先抵达非洲好望角的是迪亚士率领的船队,所以A错误;实际到达印度半岛的是达·伽马,所以B错误。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是麦哲伦率领的船队,所以D错误。
11.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大航海时代绕过好望角、开辟欧亚航路的航海家是达伽马,故选B;迪亚士到达印度,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排除ACD。
12.C
【详解】
由“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图可知,葡萄牙的航海家们从1418年到1488年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探索新航路,故C正确;地图和哥伦布的航海事业无关,故A错误;通往东方的梦想在1499年实现,故B错误;麦哲伦船队在1522年证实了地圆学说,故D错误。
13.A
【详解】
材料反映了西班牙支持哥伦布远航,但前提是西班牙是新发现岛屿和大陆的统治者,甚至官员任命也由西班牙国王负责,这说明哥伦布的远航具有殖民性,故选A;材料未涉及到经济动因,故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哥伦布远航是为了和平交往,且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国王将任命哥伦布为总督和省长,不能体现哥伦布有独立建国的企图,故排除D。
14.D
【详解】
根据“得到西班牙国王的认可”、“最终证明了美洲不是印度群岛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新的大陆”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因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从而证明美洲不是印度群岛的一部分,故选D;A是哥伦布航行的意义,B是达·伽马航行的意义,排除AB;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西班牙取得世界殖民霸权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
15.D
【详解】
根据所学,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项正确;ABC项都没有完成这一创举,排除。
16.D
【详解】
根据所学,发现美洲的是哥伦布,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是达·伽马,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17.A
【详解】
根据“结果却开辟了欧洲人从未到达的美洲航线”可得出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结合所学可得出是航线①,故A正确;BCD项与哥伦布无关,排除。
18.B
【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C航线是从西欧到达了美洲,又返回了,结合所学可知,是哥伦布发现美洲之旅,故B项正确;B航线是迪亚士,A线是麦哲伦,D线是达伽马,排除ACD项。
19.D
【详解】
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全社会的海上探险热,这是当时西欧各阶层对货币财富需求增加,从而希望到海外获取财富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等级秩序变化,A项错误;材料中的海上探险并非是休闲活动,B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殖民扩张,C项错误。
20.A
【详解】
根据材料所述,表达了新航路开辟具备的条件及发生的环境,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路线、影响、性质,B、C、D项错误。
21.答案一:情节: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下决意派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
重大历史现象:新航路开辟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概述与评价: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使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西欧各国急需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奥斯曼上耳其帝国阻断陆路交通使得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成为必要。西班牙处于大西洋与地中海交汇连接处,地理位置优越,政治上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信奉基督教。获得东方的奢侈品是西班牙王室的经济动因,向东方传递基督福音是强大精神动因。自然科学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达,人文主义的发展都成为西班乐王室支持哥伦布开辟新大陆的重要条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了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获取了大量东方财富。但这些财富没有转化为生产资本,致使西班牙最后衰落下去。
答案二:情节:1492年11月1日,哥伦布船队在古巴海岸登陆时曾向土著居民明确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历史现象:14、15世纪西欧社会兴起了寻金热。
概述与评价: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使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西欧各国急需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一种寻金热迅速弥漫开来。自新航路开辟出来后,东方的黄金源源不断被运往欧洲,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然,西班牙、葡萄牙获得的贵金属用于自我消费,没有转化成资本,从而日渐衰落。
答案三:情节: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统治之下。
历史现象: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之路。
概述与评价: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率先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之路,它们亚非拉许多地方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从中获得大量财富。自贸易中心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后,促进了荷兰、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了加快原始资本积累,这些国家纷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是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了西欧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给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带来严重灾难。
【详解】
根据题干要求,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情节展开论述即可。如选择情节: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下决意派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重大历史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新航路开辟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概述与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使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西欧各国急需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奥斯曼上耳其帝国阻断陆路交通使得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成为必要。从地理位置上看,西班牙处于大西洋与地中海交汇连接处,地理位置优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在政治上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信奉基督教。获得东方的奢侈品是西班牙王室的经济动因,向东方传递基督福音是强大精神动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科学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达,人文主义的发展都成为西班乐王室支持哥伦布开辟新大陆的重要条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了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获取了大量东方财富。但这些财富没有转化为生产资本,致使西班牙最后衰落下去。
22.(1)①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商贸的繁荣;说明:西班牙国王责成船队在西班牙的国界线、岛屿、大陆范围内的大洋区域中寻找各种香料,通过香料贸易赚取高额利润,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②原因:国家的重视与支持(或给予权力与物质利益刺激探险活动);说明:西班牙国王资助探险家开展航海活动,并准许把所发现土地与岛屿的5%赐予航海家,并授予其行政长官及总督称号。国家通过丰厚的物质与权力奖励激发了航海家的积极性。
③原因:新兴君主国王权的加强;说明:15世纪新兴君主国兴起,寻求向外扩张。强大的王权有利于集中力量开展航海活动。西班牙国王规定土地与岛屿的最高所有权归君主所有,要求舰队官员将航海活动的具体情况都完整详细地向国王汇报,体现了王权的加强与对外扩张,从而增强国家在航海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④原因:西班牙国王赋予航海家较大的航海自主权;说明:西班牙国王把整个舰队的裁判权都授予航海家,舰队任何争端与冲突皆由其处置,从而提高了航海活动的灵活应变能力。
⑤原因:西班牙在航海方面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说明:麦哲伦与法雷罗都是葡萄牙人,但西班牙国王给予其信任与资助,从而推动了西班牙航海活动的开展。
⑥原因:西班牙对航海活动实行分权制约与监督;说明:西班牙国王一方面给予麦哲伦较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委派官员随舰监督,保证了舰队活动在国家权力的控制之下。
(2)示例1:我认为该观点准确描述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大意义。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第一次环球航行,开辟了新航路,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麦哲伦环球航行也推动西欧的殖民扩张运动,促进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从而改变了世界面貌。因此,麦哲伦环球航行永远地改变了世界。
示例2:我认为上述观点夸大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这次航行虽然从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但在此之前地圆学说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正确的。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已经建立了亚欧、欧美的联系,麦哲伦环球航行只是建立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之上,缺乏开创意义。引发欧洲殖民扩张的是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并非麦哲伦航海之后才有殖民活动。因此,该观点夸大了麦哲伦环球航行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详解】
(1)①原因及说明:根据材料“兹责成此二位在隶属我国国界线、岛屿、大陆范围内的大洋区域中寻找各种香料”说明的是当时西班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商贸的繁荣。
②原因及说明:材料“西班牙国王资助探险家开展航海活动,并准许把所发现土地与岛屿的5%赐予航海家,并授予其行政长官及总督称号”体现的是国家通过丰厚的物质与权力奖励激发了航海家的积极性,反映的是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③原因及说明:材料“15世纪新兴君主国兴起,寻求向外扩张。强大的王权有利于集中力量开展航海活动。西班牙国王规定土地与岛屿的最高所有权归君主所有,要求舰队官员将航海活动的具体情况都完整详细地向国王汇报”体现的是王权的加强与对外扩张,从而增强国家在航海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反映的是新兴君主国王权的加强。
④原因及说明:材料“麦哲伦与法雷罗都是葡萄牙人,但西班牙国王给予其信任与资助,从而推动了西班牙航海活动的开展”体现的是西班牙在航海方面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
⑥原因及说明:材料“西班牙国王一方面给予麦哲伦较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委派官员随舰监督,保证了舰队活动在国家权力的控制之下。”体现的是西班牙对航海活动实行分权制约与监督。
(2)评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果认同“麦哲伦环球航行永远地改变了世界”的观点,需要从新航路开辟的对世界联系的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殖民扩张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如不认可该观点需要从麦哲伦航海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及在此之前西方人就已经开始了殖民活动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3.
角度 | 信息提取 | 史料价值 | |
材料来源 | 选自15世纪90年代西班牙贵族彼得·马第尔的三封信件 | 与哥伦布属于一个时代,其所见所闻所写具有一定真实 | 性,是当时地理大发现的二手史料。 |
材料内容 | 第一封信:哥伦布向我们王上请求帮助;当时被认为是荒诞无稽的;带回黄金等贵重物品。 | 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和目的。条件:西班牙王室赞助;地圆学说盛行;造船技术进步:等。目的:掠夺黄金等财富。 | 地理大发现时期的三封信,反映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历史。这些信是研究当时历史发展,包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文明冲突与交融等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史料。 |
第二封信:赏给他“海上提督”的称号;这一行动可预示着西半球上的大发现;王上再派遣他统率十八只帆船队,到那些地方去了。 | 可用于研究西班牙殖民拉丁美洲的方式;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哥伦布多次远航美洲。 | ||
第三封信:西班牙的声威远播,把它的航治权、名誉和光荣延伸到辽远的对跖地了;在那里住着被称为食人者或加勒比人的野人。 | 可用于研究西班牙殖民扩张对欧洲、殖民地和世界一体化等产生的影响;可用于研究当时拉丁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生产生活和反抗等历史。 |
【详解】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作答时要从材料来源合材料内容两个角度,从微观三封信的具体内容与宏观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影响等两个方面,分析、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地理大发现的史料价值。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石座铜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认为,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马可·波罗行纪》对日本的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