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分数学习的起始课。如何使学生建构起分数的概念是重点,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反复认知几分之一。从分苹果、切月饼、折纸片等活动,认识1/2,再从1/2的经验去认识1/3,继而再得到什么是几分之一。理解并形成几分之一的概念,初步建立分数的模型,为以后的分数学习做铺垫。二、教学目标 1、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母、分子的意义。 2、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产生分数的实际需要,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几分之一。2、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难点:理解“几分之一”,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长方形、圆、五角星等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小动物们正忙着贮存食物过冬,松鼠欢欢和笑笑,一起约好了去寻找食物。第一天他们找到了六个坚果和两根香蕉,该怎么分最合理呢?(一)引出平均分 欢欢和笑笑每人3个坚果一根香蕉。 小结:像这样每人分得同样多的情况,在数学中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二)课件演示:第二天只找到一个苹果,又该怎么分呢?(三)苹果小纸片出示各种不平均分的分法。 提问:这样分可以吗? 操作:动手分苹果 问题1:这样折(对折)目的是什么呢?(平均分) 问题2:每份是这个苹果的多少呢?(一半) 问题3:这一半该用什么数字表示呢? 预设一:0.5,1/2 预设二:得不到0.5和1/2。师直接说出把一个苹果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这个数1/2表示。(四)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1/2这样的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一)初步感知1/2 1、回忆分苹果的过程 师边操作边将其中一份涂上阴影,指着其中一份说这是这个苹果的1/2,指着另一份提问:这一份呢? 小结:另一份也是这个苹果的1/2,每份都是它(这个苹果)的1/2。(板书:每份是它的1/2) 2、说一说1/2 说一说我们把苹果怎么分得到它的1/2的?1/2在哪? 直到学生说出平均分3个字,强调平均分的重要。(二)分月饼再次感知1/2 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学生静静地观察,并用数学的语言说说看到了什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三)动手操作,初步建构1/2的模型。 1、动手操作1/2 活动要求:把长方形纸折一折,将它的 1/2涂上颜色,想一想是怎么得到它的1/2的。展示作品: 提问: (1)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纸的1/2吗? (2) 为什么涂色部分形状和位置不同,却都表示长方形纸的1/2呢? 小结: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分数1/2,对分数的理解是片面的,此时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清晰1/2的模型,为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打基础。(四)从1/2类推到1/3 课件出示一些图形(如下) 提问: 1、请你判断哪些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不可以的说明理由? 2、最后一个平均分了,为什么不能用1/2表示呢? 3、以你对1/2的理解能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为什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3)(五)创造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 1、小结分数的概念 学了1/2,1/3,还想到了几分之一? 小结:像1/2,1/3,1/4.……分数,想创造一个几分之一吗? 2、创造几分之一 合作要求:同桌商量确定一个分数,从学具袋里任选一种,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创造出这个分数。 3、 展示成果 (1)比较不同物体中的同一个分数 出示一个圆的1/4,一个正方形的1/4。 提问: 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不同的图形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2)比较同一物体中的不同分数 提问: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同一个分数,那么同一个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展示圆的1/4和1/8 追问:都涂了一份为什么大小不同呢? (3)初步感知同一物体平均分成不同等份后,每一份的大小 提问: 每份的大小和分的份数有什么关系呢? (份数越多,每份越小) 追问:如果再来一个1/16呢,和1/4,1/8比怎样? 课件演示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小的过程。(六)分数读写法。 课件播放分数的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七)欣赏生活中的分数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