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比例的认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比例的认识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 2.1比例的认识 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探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的过程,使之更好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准备】 课件,扑克牌每组10张(2~10以及A)【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找朋友:(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看看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2︰3 6︰9 2︰5 4︰10相等的比能用等号连接吗?那我们就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在比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2.探究比例的意义 课件出示例1:两组同学同时在操场探讨竹竿长与影子长之间的规律。列表如下: 竹竿长2 6…… 影子长3 9…… 教师:观察上表,你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把这些比都写出来。并求出比值。 学生讨论并写出比,完成后抽几个学生口述,教师选2∶3 、 6∶9、2∶6、3∶9在黑板上板书。 教师:观察这些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口答。2∶3=6∶9 2∶6=3∶9 教师:这些都是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 教师:2∶9和3∶6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学生说出“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再判断200∶4和150∶3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3.认识比例的各部分 教师:刚才同学们组成的比例里,都有几个数呢?这四个数分别叫什么名字?同学们看看书就明白了。教材第49页下面的内容请大家仔细阅读。 指导学生看书后汇报。 教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3∶2=9∶6和6∶2=9∶3的内项和外项。 学生找出后,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要求学生找出刚才自己说的几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在比例里,靠近等号的两个数是内项,剩下的两个数是外项;如果写成分数形式,那么可以用交叉的方法找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4.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探究发现了比例的一个秘密,就是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比例还有一个秘密,你们愿意去寻找吗?(愿意)同桌一组任意找一个比例,把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分别乘起来,又可以发现什么? 学生初步发现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后,教师提醒学生:是不是每个比例都有这个规律,多找几个比例试一试,如果把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它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教师:同学们通过多个比例的探究,发现它们都有这个规律。你能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这个规律吗?指导学生归纳后,教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5、引导学生议一议: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吗?为什么? 6、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教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请同学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一下,3.6∶1.8能否和0.5∶0.25组成比例?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3.6×0.25=0.9 1.8×0.5=0.9 0.9=0.9所以,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3.6:1.8=0.5:0.251.4 : 2 和 5 : 10呢?学生讨论回答:因为 1.4×10=14 2×5=10十四与十不相等所以 这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三、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完成第五十页课堂活动四、巩固提高 (1)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讨论后指名说: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有四项。 (2)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和(),内项是()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3)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2,3,4和6五、拓展练习1、如果a×2=b×5,那么a:b=( ):( )2、猜猜我是谁?5 ︰ 4=10 ︰?六、全课总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七、布置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题。 要求:第(1)小题用比的意义来判断,第(2)小题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第(3),(4)小题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判断。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2题,教师订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二 比例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教师谈话,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二 比例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