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9化学实验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9化学实验,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分离、鉴别以及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Cl2: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
B.分离铁粉与铜粉∶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C.鉴别硫酸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加入BaCl2溶液
D.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将气体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
2.(2020·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粉末
B.蒸发结晶
C.加热液体
D.连接仪器
3.(2021·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振荡试管B.点燃镁条
C.闻气体气味D.取走蒸发皿
4.(2021·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实验室内不得尝试任何药品的味道
B.为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绝对不能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而“自我保护”
5.(2022·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铜绿”性质研究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铜绿”B.点燃酒精灯
C.加热“铜绿”D.加入盐酸
6.(2022·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生产。下图为模拟制备高纯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已知该大理石中杂质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酸溶”可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盐酸
B.“除杂”中,氨水只与溶液中的氯化铁反应
C.“转化”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D.操作a为组合操作,包含过滤、洗涤、干燥
7.(2022·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水属于纯净物B.长期饮用硬水有利人体健康
C.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二、填空题
8.(2020·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测体温,戴口罩、勤消毒等是必需的防疫措施。
(1)水银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____直接构成;测量体温,汞柱上升,汞微粒之间的___________增大。
(2)医用防护口罩使用了超细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属于___________材料;戴口罩能有效阻隔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病毒等,其阻隔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__基本操作类似。
(3)免洗手消毒液中含有的酒精,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_____达到消毒目的;由于酒精具有_____性,开瓶用后应立即拧紧瓶盖,以免浓度降低;酒精使用时应远离火种,酒精不慎泼洒燃烧,灭火的方法是_____。
三、推断题
9.(2021·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①A+B→C+D ②D+E→B ③C+F→G+H ④B+F→G+I ⑤H+JA其中A是一种黑色固体,C溶液是蓝色,F、H、I、J为单质,通常状况下I、J为气体,反应②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某一步反应,E的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3,反应③是湿法冶金的先驱。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_;反应④除生成气体处,还有的现象是______;F在使用时易与空气中_______等物质作用生成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造成资源损失。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③_______;反应⑤_______。①~⑤五个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3)将过量F加入C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与反应前相比,溶液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过滤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为______。
(4)I在J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I作为能源,其优势为______(答一点)。
四、实验题
10.(2021·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以下问题:
(1)现提供下列实验装置:
①A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利用A装置,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氧气可用______装置(填字母)。
②利用C装置干燥氧气,需从导管口______端通入气体(填“a”或“b”)。
③利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仪器乙下端管口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目的是______。
(2)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如图所示。比较燃烧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前后的燃烧情况,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观察,比较使小木条和小煤块燃烧所需要的______,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1.(2022·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I.现提供下列实验装置:
(1)装置B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发生装置选用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C或_____。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暂停反应,操作为____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F和G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设计较合理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
Ⅱ.实验室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5)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
(6)实验步骤:①计算,②称取氯化钠,③_____,④溶解,⑤转移,⑥贴标签备用。步骤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12.(2021·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英国《独立报》曾评出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赫然在列,造纸术就是其中之一、一种现代造纸流程如图所示。
(1)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营养物质中的______类。纤维素组成用(C6H10O5)n表示,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废办公用纸属于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
(2)烧碱、纯碱能与树、竹、草中的油脂作用。生活中用洗洁精洗油污,属于______现象。
(3)步骤2中捣碎的目的是______;步骤3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此操作中常用玻璃棒,作用是______。
(4)经检测甲造纸厂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钠,可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______(填现象)后待排放,环境监测员常用______检测废液的pH,确认是否达标。
(5)经检测,乙造纸厂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OH,NaOH的质量分数为4%,现用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的废硫酸10t将其处理至中性,可以处理的废液质量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分析】除杂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详解】A、过量K2CO3溶液可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能除去杂质,但却在KCl溶液中引入了K2CO3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选项正确;
B、铁粉与铜粉均可以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银单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选项错误;
C、硫酸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均可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选项错误;
D、将气体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如果溶液褪色,那么它是二氧化硫气体。因为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会将强氧化性的酸性高锰酸钾还原成无色的物质,故D选项正确;因此,该题答案选D。
2.C
【详解】A、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热液体时,应用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连接仪器时,先用水把玻璃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故A不正确;
B、点燃镁条时,不能用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取,故B不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C正确;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D不正确。
故选C。
4.B
【详解】A.在化学实验室内不得尝试任何药品的味道,故A正确;
B.为减少水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使用,否则农作物会减产,故B错误;
C.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绝对不能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故C正确;
D.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B。
5.A
【详解】A、铜绿是粉末状物质,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纸槽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试管直立起来。A正确。
B、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B错。
C、铜绿是粉末状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C错,
D、向试管中加盐酸,首先细口瓶瓶塞倒放桌面,略斜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D错。
综上所述:选择A。
6.B
【详解】A、稀盐酸中既有盐酸又有水,“酸溶”后过滤得到二氧化硅,所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盐酸。A正确。
B、据图可知,“除杂”中,氨水既与溶液中的氯化铁反应,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B错。
C、据图可知,“转化”发生的主要反应是碳酸铵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C正确。
D、操作a先过滤,再洗涤洗去碳酸钙表面的氯化铵,然后干燥,得到高纯碳酸钙。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7.C
【详解】A.长江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B.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此选项错误;
C.工业废水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需处理达标后排放,此选项正确;
D.过滤可以除去的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 汞原子 空隙 合成 过滤 变性或失去生理活性 挥发 用湿抹布扑灭
【详解】(1)水银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测量体温,汞柱上升,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2)医用防护口罩使用了超细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是合成材料;戴口罩能有效阻隔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病毒等,其阻隔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基本操作类似,都是根据孔对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进行选择透过;
(3)免洗手消毒液中含有的酒精,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或失去生理活性,达到消毒目的;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开瓶用后应立即拧紧瓶盖,以免浓度降低;酒精使用时应远离火种,酒精不慎泼洒燃烧,灭火的方法是用湿抹布扑灭,原理是隔绝氧气。
9.(1) SO3 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氧气和水
(2) CuSO4+Fe=FeSO4+Cu 2Cu+O22CuO ③④
(3) 减小 铁、铜
(4) 2H2+O22H2O 燃烧热值高,无污染
【分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反应②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某一步反应,E的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3,所以E是三氧化硫,D是水,B是硫酸,A是一种黑色固体,C溶液是蓝色,所以A是氧化铜,C是硫酸铜,反应③是湿法冶金的先驱,所以F是铁,G是硫酸亚铁,H是铜,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I是氢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所以J是氧气,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1)
由分析可知,E的化学式为SO3;反应④是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除生成气体处,还有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F在使用时易与空气中氧气和水等物质作用生成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造成资源损失,故填:SO3;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氧气和水。
(2)
由分析可知,反应①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②三氧化硫和水生成硫酸;反应③是湿法冶金的先驱,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④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⑤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③④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SO4+Fe=FeSO4+Cu;2Cu+O22CuO;③④。
(3)
将过量F加入C溶液中充分反应,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后与反应前相比 ,溶液质量减小,过滤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为铜和铁,故填:减小;铁、铜。
(4)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优势燃烧热值高,无污染,故填:2H2+O22H2O;燃烧热值高,无污染。
10.(1) 分液漏斗 D或F a 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散到空气中
(2) 与氧气接触 时间
【解析】(1)
①A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实验室利用A装置,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D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F收集,故收集氧气可用D或F。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含有氧气的水蒸气要与浓硫酸具有充分接触,应将气体通入到液体中,所以利用C装置干燥氧气,需从导管口a端通入气体。
③利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仪器乙下端管口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目的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散到空气中。
(2)
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有氧气参与,蜡烛罩上玻璃杯,氧气含量较少,则比较燃烧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前后的燃烧情况,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观察,小木条燃烧所用时间较短,则比较使小木条和小煤块燃烧所需要的时间,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1.(1)长颈漏斗
(2)
A D
(3)
关闭活塞
(4)F
(5)7.5
(6) 量取水 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解析】(1)
仪器甲是长颈漏斗;
(2)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收集装置选C或D;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特点:石灰石放在多孔隔板上,关闭活塞,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则若要暂停反应,可以关闭活塞;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方程式是:;
(4)
F装置更合理,上面的试管管径大,产生的氢气上升,将上面试管里的空气排出,能收集到氢气;G装置中上面的试管管径小,里面的空气不能排出无法收集满氢气;
(5)
氯化钠的质量为:;
(6)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需要的溶质、溶剂的量,然后称量氯化钠的质量、量取水,将氯化钠和水混合溶解,然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标签备用。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12.(1) 糖类 属于 36:5 可回收
(2)乳化
(3)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过滤 引流
(4) 气泡 pH试纸或pH计
(5)20t
解:设处理废液的质量为x。
x=20t
答:可处理20t。
【分析】(1)
纤维素属于糖类;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所以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12×6×n):(1×10×n)=36:5;废办公用纸可以再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故填:糖类;属于;36:5;可回收。
(2)
洗洁精能将油污乳化,属于乳化现象;故填:乳化。
(3)
步骤2中捣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步骤3中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因此是过滤操作;此操作中常用玻璃棒,作用是引流;故填: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过滤;引流。
(4)
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钠、水二氧化碳,因此可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待排放;检测pH常用pH试纸或pH计;故填:气泡;pH试纸或pH计。
(5)
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8化学实验,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学探究题,实验题,流程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9化学实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推断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