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5 15古诗二首 第2课时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5 15古诗二首 第2课时 教案,共2页。
15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难点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三、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六、活动激趣,记诵诗句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2.师说生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3.词语连诗。(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4.情境背诗。(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面上的景物吟诗)5.集体背诵。七、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 “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4.老师范写。(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5.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八、拓展延伸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九、梳理板书绝句 绝含岭吴 十、教学感悟1.在古诗教学中,我注意课内外结合,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杨万里、杜甫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搜集关于春天的古诗,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增大了学生对古诗的阅读量。2.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想象画面,结合课后练习题的两句诗,请学生描述自己读诗时想到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使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歌的艺术表现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