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 血浆渗透压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血浆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血浆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B. 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也决定血浆渗透压大小
C. 正常体温下,人体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D. 淋巴通过回流至组织液,再进入血浆,影响血浆渗透压大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对水的吸引力,人体血浆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血浆中溶质微粒的数目,A正确;
B、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也决定血浆渗透压大小,当血浆渗透压小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正常体温下,人体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正确;
D、淋巴和组织液之间是单向的物质交换,组织液可以汇入淋巴,淋巴只能汇入血浆,不能回流进入组织液,D错误。
故选D。
2. 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处血浆中氧气浓度比B处高,CO2浓度比B处低
B. 毛细血管中分布着大量的红细胞,这些细胞中的水直接来自组织液
C. 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
D. 长期营养不良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中的营养物质基本都从组织液中获取,而血细胞主要生存在血浆中,需要从血浆中获取营养物质。
【详解】A、肾脏细胞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A处血浆中氧气浓度比B处高,CO2浓度比B处低,A正确;
B、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细胞与血浆而不是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几乎不含葡萄糖,这与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被重吸收有密切关系,C正确;
D、长期营养不良可使血浆蛋白合成受阻,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B。
【点睛】
3. 血浆中的葡萄糖被肝细胞利用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 )
A. 血浆 组织液
B. 组织液 血浆 组织液
C. 消化液 细胞内液
D.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详解】血浆中的葡萄糖被肝细胞利用,首先葡萄糖需要先进过血浆、然后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细胞内液,其中属于内环境的是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
故选A。
4. 如表所示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0
140
2.5
10.35
25
-
47
A. 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 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因为②蛋白质比①多
C. 组成细胞外液的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D. 若某人②中尿素含量较高,则很可能是肾功能异常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于细胞内液中的 K+浓度要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中的Na+浓度要小于细胞外液,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③为细胞内液,又由于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液,故可判断②为血浆,①为组织液。
【详解】A、由于细胞内液中的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根据表中数据可知,③为细胞内液,A正确;
B、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液,故可判断②为血浆,①为组织液,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C正确;
D、人体可通过肾脏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若某人②血浆中尿素等代谢废物含量较高,则表明其可能肾功能异常,D正确。
故选B。
5. 下列成语和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过目成诵”与大脑皮层言语区有关 B. “气喘吁吁”主要与下丘脑有关
C.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D. “踉踉跄跄”主要是小脑调节异常
【答案】B
【解析】
【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A、“过目成诵”涉及文字转化,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需要大脑皮层S区参与,A正确;
B、呼吸中枢在脑干,“气喘吁吁”主要与脑干调节有关,B错误;
C、“望梅止渴”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C正确;
D、小脑与躯体平衡有关,“踉踉跄跄”主要与小脑调节异常有关,D正确。
故选B。
6.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兴奋传递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
A. 与突触后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 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 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 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A不符合题意;
B、止痛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阻碍了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目的,B符合题意;
C、如果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减少,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如果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减少,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大量Na+顺浓度梯度流入膜内,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与此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又向膜外扩散。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已知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
B. 神经纤维从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C. 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D. 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其电位为静息电位,即外正内负,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动作电位,即外负内正。
【详解】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电表会测出膜内外的电位差,A错误;
B、从静息状态受刺激到形成动作电位,电表指针会通过0电位偏转一次;由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电表指针又会通过0电位偏转一次,共2次,B正确;
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错误;
D、由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所以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D错误。
故选B。
8. 如图中甲、乙是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两种常见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方式中信号分子没有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丁方式中信号分子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 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甲状腺激素
C. 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并且乙图的调节比甲图更准确、更迅速
D. 若甲图表示体液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到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甲表示细胞分泌激素进行信息传递,乙表示细胞分泌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丙表示识别信息分子的受体位于膜上,丁表示识别信息分子的受体位于膜内。
【详解】A、丙方式中信号分子没有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丁方式中信号分子也没有直接参与细胞代谢,A 错误;
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甲状腺激素等,B 错误;
C、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并且乙图的调节(神经调节)比甲图(体液调节)更准确、更迅速,C 正确;
D、激素参与体液调节过程,激素的本质并不都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合成时不需要核糖体,D错误。
故选C。
9. 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和高盐饮食都不利于健康。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调节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
B. 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的结果,其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上
C. 图中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属于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D. 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1、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详解】A、长期高糖饮食导致血糖浓度持续偏高,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可能诱发糖尿病,A正确;
B、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分布在下丘脑上,B正确;
C、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过程是通过神经完成的,不属于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C错误;
D、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而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增加,D正确。
故选C。
10.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机体维持稳态的过程中有多个器官、多个系统共同参与;②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③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合成、分泌并定向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④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变温动物的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变温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⑤外来异物、病原微生物也可能引起内环境波动
A. ①⑤ B. ①④⑤ 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调节网络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合成、分泌,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详解】①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①正确;
②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②错误;
③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合成、分泌,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没有定向运输,③错误;
④生化反应的进行需要酶的催化,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变温动物的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恒温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保证酶活性),④错误;
⑤外来异物,病原微生物(均可看作抗原)也可能引起内环境波动,⑤正确。
故选A。
11. 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环境下机体散热量多于产热量,体温仍能维持相对稳定
B. 低温环境导致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代谢却会减弱
C. 长期低温导致人体失温说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D. 低温刺激机体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答案】C
【解析】
【分析】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详解】A、低温条件下,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但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故体温仍能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
B、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从而增加产热,B错误;
C、机体有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但在极端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机体会出现冻伤或者失温,说明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正确;
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冷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C。
12.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茎生长至同等长度所需要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示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 b点对应的浓度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C. a、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而c、d点则相反
D. 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能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长至同等长度所需要时间所需时间越短,说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越大,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据图可知,虚线表示不加生长素所需时间,虚线之下表示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虚线之上表示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因此图示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
B、据图可知,b点对应的浓度某种植物的茎生长至同等长度所需要时间最短,即生长最快,因此b点对应的浓度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正确;
C、据图可知,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而d点则相反,抑制茎的生长,C错误;
D、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能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比如a和c生长素不同,但促进作用相同,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B.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有利于成熟
C. 生长素类似物比生长素的作用效果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
D. 与“瓜熟蒂落”有直接联系的激素是脱落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详解】A、乙烯具有催熟作用,因而表现为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 正确;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解除休眠,因而不利于存储,应该用脱落酸处理,促进休眠,B 错误;
C、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生长素作用的化学物质,通常比生长素的作用效果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C 正确;
D、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与瓜熟蒂落”有直接联系的激素是脱落酸,D 正确。
故选B.
14. 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父子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B. 植物细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
C. 温特的实验必须在单侧光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
D. 鲍森詹森实验选择琼脂片的原因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够透过琼脂片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生长素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为3-吲哚乙酸。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
【详解】A、达尔文父子的实验提出了禾本科植物具有向光性,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并没有证明,A错误;
B、生长素是小分子物质,由色氨酸转化而来,但不是蛋白质,因此不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
C、为了避免单侧光的干扰,温特的实验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C错误;
D、琼脂片能够让化学物质通过,鲍森詹森实验选择琼脂片的原因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够透过琼脂片,与不能让化学物质通过的云母片形成对照,得出的确有“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结论,D正确。
故选D。
15.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②抗原不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过敏反应 ⑥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主要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①错误;
②抗原不都是外来异物,自身癌变细胞可成为抗原,②正确;
③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此外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③正确;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抗原处理、呈递、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过程,④正确;
⑤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产生的反应,属于免疫功能过强;HIV不是过敏原,不能引起过敏反应,HIV导致免疫功能不足,⑤错误;
⑥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⑥正确;
②③④⑥正确,故选C。
16.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B.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
C. 公路上某行道树的种群密度是 1 株/5m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详解】A、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这样可保证被标记的个体与未标记的个体能够混合均匀,A 正确;
B、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即前者统计的数据是精确的,而后者的数据是估算的数据,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 正确;
C、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显然,公路上某行道树的种植密度是 1 株/5m,不是种群密度的描述,C 错误;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衡量种群大小的直接指标,D 正确。
故选C.
17. 关于如图中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群呈 S 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 K 值之前就是J 型增长
B. 自然环境中也会出现类似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
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 600 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D. 种群的 K 值受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详解】A、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J 型,A错误;
B、自然环境中也会出现类似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如外来物种入侵,并且环境条件适宜,在初期的增长类似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B正确;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 600 后,种群数量将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C错误;
D、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是指一定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主要受环境条件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影响种群数量,但不影响K值,D错误。
故选B。
18. 关于 “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t 0 ~ t 1 之间,种群数量小于 K /2 ,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
B. t 1 ~ t 2 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C. t 2 时,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 0
D. 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 t 1 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三个题图都可表示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种群数量呈现S型;即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生物的数量也会增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图中中的t1点为K/2 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图中的t2点为K值。
【详解】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加,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但增长率不断减小,A错误;
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不断加剧,天敌数量也在增加,虽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种群增长速率下降,B正确;
C、由图示可知,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C正确;
D、在t1时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应在t1前及时控制害虫的种群密度,才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较低水平,D正确。
故选A。
19. 下列有关探究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调查某河流50 公里范围内水葫芦的种群密度时最好用等距取样法
B. 调查某森林中白桦树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C.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观察
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诱虫器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1、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盖上盖玻片,再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否则计数结果偏大。
3、分离土壤中小动物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详解】A、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方法包括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调查某河流50公里范围内水葫芦的种群密度时,由于五点取样法难度大,故最好用等距取样法,A正确;
B、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故调查白桦树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B正确;
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盖上盖玻片,再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等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观察计数,C错误;
D、分离土壤中小动物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D正确。
故选C。
20. 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某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的植被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C. 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结果
D. 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种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详解】A、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
B、某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的植被不同,这是由垂直地带气候不同导致,并不是分层现象,B错误;
C、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结果,C正确;
D、 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种类,可提高资源利用率,D正确。
故选B。
21. 甲地因森林火灾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能重现森林
B.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C. 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物种种类逐渐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例如,在冰川泥、裸岩或沙丘上开始的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详解】A、甲地因森林火灾原有植被消失后,进行了次生演替,若无外力的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A正确;
B、甲地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存,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火山喷发后,植被彻底被破坏,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
C、乙地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要依次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故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C正确;
D、在甲、乙两地演替过程中,随时间延长,物种越来越多,D正确。
故选B。
22. 如图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池塘水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C.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甲、乙、丙、丁四种成分
D. 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 2的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甲、乙和丙都可以为丁提供物质,所以丁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甲就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详解】A、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池塘水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部分,A正确;
B、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群落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只是其中的部分生物,不能构成群落,B错误;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甲、乙、丙、丁只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错误;
D、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多,但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一般不能改变,D错误。
故选A。
23.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数值是 1250J/(cm2•a)
B. 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
C. 乙的粪便中能量属于图中甲的同化量
D.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甲利用了光能,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根据各营养级的能量进出平衡进行相关计算。
【详解】A、根据图示甲的能量进出是平衡的,所以甲固定的能量是 175+875+200=1250 J/cm2•a, A正确;
B、能量传递效率为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比上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故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30/200=15%,B正确;
C、乙的粪便中能量没有被乙吸收,属于图中甲的同化量,C正确;
D、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量的储存在 ATP 中用于生命活动的供能,D错误。
故选D。
24. 生态学家对某相对封闭的湖泊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部分数据如下[单位:J/(cm2·a),其中a表示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能量/生物类型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固定的能量
464.6
62.8
12.6
未利用
293
29.3
5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96.3
18.8
7.5
流入分解者
12.5
2.1
0.1
A. 一年间该湖泊的能量输入基本等于能量输出
B. 第二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6/62.8×100%
C. 次级消费者所固定的能量流向途径与初级消费者完全相同
D. 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29.3J/(cm2·a)
【答案】B
【解析】
【分析】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详解】A、由于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为464.6J/(cm2·a),输出的总能量为96.3+18.8+7.5+分解者呼吸散失的能量小于464.6J/(cm2·a),输入能量大于输出能量,A错误;
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6/62.8×100%,B正确;
C、初级消费者所固定的能量流向途径为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未利用(62.8=29.3+18.8+2.1+12.6),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向途径为分解者分解利用、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未利用(12.6= 5+ 7.5+0.1),二者不相同,C错误;
D、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2.8-18.8=44J/(cm2·a),D错误。
故选B。
2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B.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C.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同时进行
D. 物质循环特点是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详解】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A错误;
B、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B正确;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C正确;
D、物质循环特点是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D正确。
故选A。
26.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承诺。“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而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现碳达峰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不会明显减慢
B. 实现碳中和有助于解决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
C. 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保持不变
D. 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利用是导致温室效应的首要因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
【详解】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实现碳中和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还是可以顺利进行,不会明显减慢,A正确;
B、碳中和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保持稳态,有助于解决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B正确;
C、实现碳达峰后,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步回落,但由于气候,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仍可能增加,C错误;
D、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CO2,化石燃料过度开发利用是导致温室效应的首要因素,D正确。
故选C。
27. 小龙虾又名克氏原鳌虾,适应性强,食性广泛,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小龙虾每到一定生长阶段就会褪壳,在它眼柄上形成生长轮。小龙虾雌雄异体,可从腹部游泳肢形状加以区分。其求偶方式被称为“世上最有味道的爱情”。雌虾求偶期间,会将尿液射向雄虾,雌虾尿中含有性激素,尿的“味道”越大,越能吸引配偶。龙虾求偶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 )
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营养信息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详解】小龙虾在求偶期间,雌虾将含有“味道”的尿液射向雄虾,通过“味道”吸引配偶,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
故选B。
28. “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类型之一是把人畜粪便、枯枝落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转变为有机肥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堆肥和沤肥过程中,微生物将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B. 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达到了生态平衡
C. 农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 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堆肥和沤肥更有利于农作物吸收有机肥中的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详解】A、堆肥和沤肥过程中,微生物具有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A正确;
B、该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均衡,生物的种类组成稳定,即达到了生态平衡,B正确;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C正确;
D、将废弃物堆肥和沤肥后,其中的能量依旧是进入了分解者,没有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也没有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错误。
故选D。
29.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小
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扰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C. 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越低
D. 减少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详解】A、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大,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扰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正确;
C、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就越高,还要看环境条件,如沙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低,B错误;
D、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使营养结构变得简单,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会降低,D错误。
故选B。
3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 利用价值 B. 潜在价值 C. 直接价值 D. 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详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不育株,用于研究杂交水稻,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 迄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图中a表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________________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在控制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中,T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T细胞在人体内发育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T细胞除了参与体液免疫外,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前提。目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________________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________________。
(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该疫苗在人体内作为____________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图b显示一些志愿受试者完成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各种新冠病毒毒株中和作用的情况。据图分析,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②. 胸腺 ③. 细胞免疫
(2) ①. 乙 ②. 含有病毒抗原,且病毒抗原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3) ①. 抗原 ②. 全程接种+加强针
【解析】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
【小问1详解】
分析图a曲线可知,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曲线①②上升,说明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但抗体还未产生,说明此时特异性免疫尚未被激活;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还参与了细胞免疫过程(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辅助性T细胞可裂解靶细胞)。
【小问2详解】
分析图a可知,在甲乙丙时间段内,体内都有病毒核酸,故核酸检测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乙时间段内含有病毒抗原,且病毒抗原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故抗原检测在乙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
【小问3详解】
疫苗相当于抗原,可刺激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分析图b可知,完成全程接种+加强针的志愿受试者体内的抗体中和各种新冠病毒毒株的能力均明显高于全程接种的志愿受试者,故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全程接种+加强针。
32. 甲状腺激素(TH)作用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能使靶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氧气消耗量增加,产热量增加下图为TH分泌的调节途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进而引起下丘脑的____________兴奋,再经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作用,TH分泌增加,TH作用于某些靶细胞后,激活了线粒体膜上的相关蛋白质,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此时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
(2)当血液中TH浓度增高时,会__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TH含量维持正常生理水平。该过程中,垂体分泌TSH可受到TRH和TH的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有____________。
(3)TH对垂体的反馈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TH进入垂体细胞内,抑制TSH基因的表达,从而____________;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降低垂体细胞对TRH的敏感性,从而____________TRH对垂体细胞的作用。
【答案】(1) ①. 神经冲动(电信号、局部电流) ②. 体温调节中枢 ③.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 ①. 抑制 ②. TRH和TH的特异性受体
(3) ①. 降低TSH的合成 ②. 降低
【解析】
【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寒冷刺激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达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正常情况下,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合成ATP,由于此时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则能量转化方式为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小问2详解】
当血液中的TH浓度过高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维持TH含量的稳定,这体现了激素的反馈调节。由于垂体细胞含有TRH和TH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则垂体分泌TSH可受到TRH和TH的调节。
【小问3详解】
TH抑制垂体分泌TSH,一方面是由于TH进入垂体细胞内,抑制TSH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TSH的合成减少,使其分泌的TSH也减少;另一方面是降低垂体细胞对TRH的敏感性,从而降低TRH对垂体细胞的作用,使垂体细胞分泌的TSH也减少。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体积调节的过程,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过程,属于中档题。
33. 研究者以脱落酸水平正常的野生型玉米幼苗和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不能合成脱落酸的植株)玉米幼苗为材料,测量玉米茎和根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________作用,由图可知: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脱落酸促进_______________。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_______茎的生长,同时_______根的生长;脱落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________________。
(2)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性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地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的结果。已知乙烯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研究者提出假设:脱落酸对根生长所产生的作用,是通过抑制乙烯合成而实现的。为检验这种假设,选用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幼苗(不能合成脱落酸)为实验材料,实验组需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含量。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假设。
【答案】(1) ①. 调节 ②. 根和茎的生长 ③. 抑制 ④. 促进 ⑤. 适应缺水环境
(2) ①. 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 脱落酸溶液 ③. 乙烯 ④. 实验组乙烯含量低于对照组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小问1详解】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由图可知:在水分适宜条件下,相同时间内,野生型比突变体的茎长度增加值和根长度增加值都高,说明脱落酸能促进根和茎的生长。在缺水条件下,相同时间内,野生型的茎长度增加值比突变体低,根长度增加值明显高于突变体,说明脱落酸抑制茎的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脱落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
【小问2详解】
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性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地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检验脱落酸对根生长所产生的作用,是通过抑制乙烯合成而实现的,自变量为是否脱落酸处理,因变量为乙烯含量,根据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可选用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幼苗为实验材料,实验组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进行处理,对照组同等量的蒸溜水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乙烯含量。若检测结果是实验组乙烯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脱落酸能抑制乙烯的合成。
34. 下图1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下图2为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了某昆虫种群的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
(2)图1中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用_________(方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标记后的动物警惕性提高,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填“多”或“少”)。
(3)森林中动物分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决定
(4)图2中,该昆虫种群数量在前5年呈_________型曲线增长,在第_________年时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
【答案】(1) ① (种间)竞争 ②. 水平
(2) ①. 次生演替 ②. 取样器取样 ③. 标志重捕法(标记重捕法) ④. 多 (3)食物和栖息空间
(4) ①. J ②. 10
【解析】
【分析】1、分析曲线图1:图示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示意图,首先先出现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最后是乔木。
2、据图2分析,0-5年,λ值基本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呈现J型曲线;5-10年,λ值减少但仍然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10-20年,λ值先减少后增加,但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20年后,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
【小问1详解】
图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都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它们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等,因此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小问2详解】
火灾后植物群落有土壤条件和种子或繁殖体,其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调查小动物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若捕获后的动物更难捕获,根据公式:初捕数/总数=重捕标记数/重捕数,重捕标记数会偏小,使总数偏大,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多。
【小问3详解】
森林中动物分层由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决定。
【小问4详解】
前5年λ值大于1,且是定值,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在10年前,λ值都大于1,10年到20年,λ值小于1,根据J型增长的公式,10年时种群数量最大。
35. 在我国农村70%的农户缺少燃料、饲料、肥料,由于上述“三料”都依赖作物的秸秆、骨骼、麦麸等农副产品和薪、柴等生物质(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有机物),迫使农民不断地对林灌草地进行滥采滥伐,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2020年中国碳中和国际峰会提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农村沼气池结构简图,进料口添加的物质为人畜粪便、秸秆,出料口的沼渣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及食用菌的培养基,沼液通入养鱼池用于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增加鱼的饲料;沼气可以做燃料。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沼气工程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保护林冠草地改善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
(3)生态环境改善后,吸引了很多鸟类和小动物迁入、定居,使林灌草地生机盎然,从人类对林灌草地滥采滥伐到保护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在群落演替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4)图2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⑧表示过程:甲表示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形式进行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1)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间接
(3)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4) ①. 分解者 ②. 生产者的呼吸作用 ③. CO2 ④.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⑤.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小问1详解】
沼气可以作为燃料为人类供能,沼渣可以用来养蘑菇,为人类及家禽家畜提供食物,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小问2详解】
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主要是生态功能方面,保护林冠草地改善水土流失,属于生态方面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小问3详解】
人类可以滥砍滥伐,也可以植树造林,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小问4详解】
据图可知,乙与大气中的CO2存在双箭头,乙是生产者,乙、丙、丁的箭头都指向甲,因此甲是分解者,丙和丁是消费者;②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释放CO2进入大气中;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获取碳元素,从而使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下图为各级中枢示意图,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肾脏受交感神经支配,某研究人员发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