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历史统编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要点导学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初中历史统编七下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知识要点导学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统编七下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知识要点导学学案,共3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目标导学】1.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2.知道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了解他们的词风特点,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知识构建】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著名都市:北宋的开封(最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2.“瓦子”是什么样的场所?这一时期市民生活丰富还有哪些表现?原因是什么?(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2)戏剧表演——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演出。(3)原因: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3.传统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瓦舍(瓦子)者,谓其“来时瓦合,出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梦粱录》二、宋词1.特点: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长短句)。2.代表:三、元曲1.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通鉴》”的作者是谁?体例和内容分别是什么?有何历史地位?1.作者:北宋史学家司马光。2.体例:编年体通史。3.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4.地位:《资治通鉴》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被称为“史学两司马”。“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词人风格特点苏轼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辛弃疾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目标导学】1.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2.知道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了解他们的词风特点,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知识构建】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著名都市:北宋的开封(最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2.“瓦子”是什么样的场所?这一时期市民生活丰富还有哪些表现?原因是什么?(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2)戏剧表演——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演出。(3)原因: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3.传统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瓦舍(瓦子)者,谓其“来时瓦合,出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梦粱录》二、宋词1.特点: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长短句)。2.代表:三、元曲1.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通鉴》”的作者是谁?体例和内容分别是什么?有何历史地位?1.作者:北宋史学家司马光。2.体例:编年体通史。3.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4.地位:《资治通鉴》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被称为“史学两司马”。“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词人风格特点苏轼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辛弃疾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