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下《木兰诗》知识点梳理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它和《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木兰当户织( 对着 )( 门 ) 2.不闻机杼声( 织布梭子 )3. 惟闻女叹息( 只 ) 4.问女何所忆( 思念) 5.军书十二卷( 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 6.愿为市鞍马( 为此 )( 买 )( 泛指马和马具 )7.旦辞爷娘去( 早晨 )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水流声 ) 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马叫的声音 ) 10.万里赴戎机( 战争 ) 11.关山度若飞( 过 )12.朔气传金柝( 北方 )(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3.寒光照铁衣( 铠甲 )14.策勋十二转( 记功 )15.赏赐百千强( 有余 )16.出郭相扶将( 外城 )( 扶持 )17.当户理红妆(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18.著我旧时裳( 穿 )19.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 )20.雄兔脚扑朔( 动弹 )21.雌兔眼迷离( 眯着眼 )22.双兔傍地走( 并排跑 )(三)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贴上。 2.出门看火伴:火,同“伙”,伙伴。(四)古今异义1.愿为市鞍马:市:古义:买;今义:集市。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但是。3.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步行。4.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5.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五)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六)句子的翻译: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译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冰冷的铠甲。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文:将军和壮士从军多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译文: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像云一样的鬓发,贴上花黄。5.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七)思想内容1.它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十多年以及立功后不接受奖赏而还乡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2.木兰的形象: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爱国
(八)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2.《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8.成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能我是雄雌。”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别真相。 (九)问答题1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答: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购买战马和马具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军前准备充分、周密细致、紧张繁忙而井然有序的特点。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起强调作用,渲染紧张繁忙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2.本文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短短的六句话,这样谋篇有何目的? 答:文中详写木兰从军的原因、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略写木兰多年的战争生活。因为这是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重点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孝顺爱国、勇于担当、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的美好品质和对和平美好的向往,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3.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答:同意。因为木兰当初代父从军是出于木兰热爱亲人,热爱祖国的目的,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是因为木兰热爱和平的幸福生活,另外她机智谨慎,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女郎”。4. 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有同学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答:不失真。,因为作者这样构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渴望塑造一位传奇性的女英雄,反映自己内心的思想和美好愿望。5.你欣赏木兰吗?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是谁?答:欣赏:因为她勤劳能干、孝顺爱国、智勇双全、机智聪明、不慕荣利、热爱和平、淳朴高洁。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二、阅读理解(32分)(一)课内阅读(17分)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1)旦辞爷娘去( )(2)万里赴戎机( )(3)出郭相扶将( )(4)双兔傍地走( )2.《木兰诗》里有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翻译下列句子(4分)(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A.这首叙事诗讲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B.本诗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C.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D.全诗详略的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也略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5.文章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早晨 (2)战事 (3)外城 (4)靠近
2.磨刀霍霍 扑朔迷离
3.(1)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2)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分辨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4.(3分)D(详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5.(4分)赞颂了木兰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9.木兰诗寒假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反思,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 2.8 木兰诗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 原文,译文, 文学常识积累, 字词句积累,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