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 遥远的地平线教案设计
展开遥远的地平线
教学目标:
1、了解景物的基本透视规律和原理。
2、运用景物的透视规律进行风景的绘画创作。
3、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景物的透视规律来表现景物远近及前后遮挡关系。
2.学生能创作出体现景物远近及空间感,并且有一定情景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透视内容的卡片、粉笔、大排比、演示纸。
学生准备:水彩笔、勾线笔、铅笔、橡皮、作业纸。
教学程序: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化身为火车司机,请大家去山谷来一个短途旅行,请看视频。
生:....
师:视频中老师留下了一个疑问,你找到了吗?
生:白色栏杆由大变小。
小结: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它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课遥远的地平线。板书课题:遥远的地平线。
二、探索新知
1.什么叫地平线 师:平视望去,天与地之间的那条线
2、什么是消失点 师:消失点:当两边的物体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3、什么是变线 师:变线:本来相互平行的线段出现近宽远窄直至消失到一点的现象。
(2)1、试一试,请一男生一女生指出画面当中地平线、消失点、变线在哪里。
2、师:认识了这三个名词后,提问:当变线消失在地平线上一点时,两边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
(3)我发现环节
分别请四位同学回答图片中展现出什么现象。
小结:透视现象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近高远低。
(4)综合大考验
请同学在一张图片中分别找出所学的知识点
(5)小训练
请一位同学上台为图片添加两边景物。
小结:我们在平视的视角下进行,物体要高于地平线并且与其垂直。三、教师示范
绘画时,有一个作画步骤:
第一步、想
师:画什么呢?我今天想好了,画一幅城市街道图
第二步、定地平线
师:画地平线时我可以定在作业纸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也可以定在中间位置,我定在中间部位。
第三步、定消失点
师:消失点我可以定在地平线的左边也可以定在地平线的右边,今天为了降低难度,我把消失点定在地平线的中间部位。
第四步、画消失线,画景物
师:两边左侧会有商铺,右边配上树木及植被
第五步、注意遮挡关系
五、、布置作业
作业要求:今天的作业,每个人画一幅有地平线和消失点的简单风景画。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放轻音乐)
七、讲评作业:
自评、互评、师评。
八、拓展
师:出示错觉摄影的图片,并解说采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 巧用肌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 巧用肌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 图画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 图画书教学设计,共4页。
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 唱大戏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 唱大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