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01 走近细胞-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走近细胞-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文件包含专题01走近细胞-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docx、专题01走近细胞-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走近细胞 专题导航目录常考点01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常考点02 病毒与细胞的比较..........................................................5常考点03 显微镜的使用及相关问题分析.................................................11常考点归纳常考点01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典例1】为建立人群新冠病毒免疫屏障,保障全民健康,全国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下列有关新冠病毒及疫情防控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繁殖所需的一切物质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B.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 C.新冠病毒属于生命系统最小结构层次 D.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易变异的内因不同【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需寄生在宿主活细胞内才能繁殖。2、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小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需寄生在宿主活细胞内才能繁殖,新冠病毒繁殖所需的原料都由宿主细胞提供,但是遗传物质由自身提供,A错误;B、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因此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B正确;C、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小结构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D、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单链RNA不够稳定,很容易发生变异,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易变异的内因相同,D错误。故选:B。【典例2】研究人员在瑞典一处海平面以下448米的基岩中新发现了一些病毒和细菌,之前普遍认为该深处不存在生物。下列有关这些病毒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新发现的细菌和病毒都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范畴 B.新发现的病毒很可能从环境中直接获取营养物质 C.这些细菌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穿过核孔发挥作用 D.可能会在细菌细胞内检测到病毒的遗传物质【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3、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解答】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范畴,A错误;B、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必须寄生在活细胞才能生存,因此病毒不可能从环境中直接获取营养物质,B错误;C、细菌无细胞核,无核孔,C错误;D、病毒可能寄生在细菌中,可能会在细菌细胞内检测到病毒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技巧点拨】1.常见的病毒2.病毒的代谢与结构寄生:病毒缺乏细胞所具有的酶系统和能量,只能在活细胞内生存增殖,如用活鸡胚培养H1N1型流感病毒。3.病毒与随机发生的生活、生产热点问题归类(1)病毒与人体健康:a.SARS病毒破坏人的肺部等处的细胞;b.乙肝病毒破坏肝细胞;c.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小儿麻痹;d.HIV破坏淋巴细胞,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力;e.高致病流感病毒引发禽流感等。(2)病毒与禽畜疫病:禽流感、猪瘟疫(HIV最初来自丛林灵长类,SARS最初来自果子狸)等。(3)病毒与果树、农作物、蔬菜生产: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脱病毒的香蕉、马铃薯、蕃薯(地瓜)等,大大提高了水果、蔬菜、粮食的品质及产量。【变式演练1】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肺炎病毒内的核酸含有8种核苷酸,5种碱基 B.新冠肺炎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一样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新冠肺炎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新冠肺炎病毒能在空气中大量增殖,戴口罩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DNA或RNA)组成,营寄生生活。【解答】解:A、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含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A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没有核糖体,B错误;C、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新冠肺炎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正确;D、新冠肺炎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生活,不能在空气中大量增殖,能在空气中传播,戴口罩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D错误。故选:C。【变式演练2】新冠病毒的增殖与大肠杆菌的增殖相比,共同点是( )A.遗传物质复制时都需要RNA聚合酶 B.遗传物质复制时所需原料相同 C.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D.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1、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而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其遗传物质为DNA。2、DNA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需要的酶为DNA聚合酶,原料为4种脱氧核苷酸;RNA自我复制的时候需要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原料为4种核糖核苷酸。【解答】解: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A错误;B、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复制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C、大肠杆菌在自己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C错误;D、新冠病毒的增殖与大肠杆菌的增殖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故选:D。【变式演练3】下列实例不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手触碰到蜡烛火焰迅速缩回 B.艾滋病病毒在淋巴细胞内增殖 C.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分泌物传播 D.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进行分裂【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解答】解:A、反射弧是由神经细胞及其他细胞构成的,手触碰到蜡烛火焰迅速缩回,能说明生命离不开细胞,A错误;B、艾滋病病毒在淋巴细胞内增殖,能说明生命离不开细胞,B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分泌物传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C正确;D、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进行分裂,能说明生命离不开细胞,D错误。故选:C。常考点02 病毒与细胞的比较【典例3】下列有关乙肝病毒、硝化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和水绵在生态系统成分中都属于生产者 B.硝化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乙肝病毒只进行无氧呼吸 C.硝化细菌和水绵都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D.乙肝病毒和硝化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2、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水绵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比较项目原 核 细 胞真 核 细 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DNA存在形式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增殖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方式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解答】解:A、硝化细菌和水绵属于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都属于生产者,A正确;B、硝化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乙肝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B错误;C、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C错误;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故选:A。【典例4】下列各组生物或细胞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无细胞结构:HIV、支原体、新冠肺炎病毒 B.无DNA:烟草花叶病毒、鸡的红细胞、酵母菌 C.无核膜:大肠杆菌、蓝细菌、霉菌 D.自养生物:硝化细菌、念珠蓝细菌、菠菜【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A、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A错误;B、鸡的红细胞、酵母菌细胞都含有DNA,B错误;C、霉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C错误;D、硝化细菌、念珠藻、菠菜都是自养型生物,D正确。故选:D。【技巧点拨】1.病毒、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 病毒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最小较小较大本质区别无细胞结构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壁无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的结合物(肽聚糖)植物细胞有,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DNA双链DNA或单链DNA拟核:大型环状裸露质粒:小型环状裸露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内遗传物质DNA或RNADNA 构成生物类群举例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病毒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动物、植物、真菌【特别提醒】 并非所有的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无细胞壁。2.细胞统一性的表现除表现在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似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及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组成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碱基等)。(2)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细胞分裂。(3)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遗传密码子通用。(4)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5)细胞中的某些生命活动相似——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变式演练4】有关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分解 B.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 C.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分析】分析题图:甲是水绵,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乙是水绵,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丙是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丁是变形虫,是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解答】解:A、甲水绵的细胞壁可以用纤维素酶完全分解,而乙水绵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能被纤维素酶分解,A错误;B、乙蓝藻是原核生物,不是低等植物,也没有叶绿体,B错误;C、丙艾滋病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单链RNA,C正确;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D错误。故选:C。【变式演练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①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②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③T2噬菌体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④有些细菌只含有RNA⑤发菜、褐藻、颤藻都有蛋白质和DNA构成的染色体结构A.1项 B.2项 C.3项 D.4项【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DNA存在形式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增殖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方式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解答】解:①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DNA在复制时也会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①错误;②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②正确;③T2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含核糖体,③错误;④细菌中一定含有DNA和RNA,④错误;⑤发菜、颤藻都有蛋白质,但无DNA构成的染色体结构,⑤错误。故选:A。【变式演练6】关于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生物都含有2种核酸,遗传物质都是DNA B.b中只有蓝藻是自养生物,是因为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C.c中生物都有细胞壁,都是原核生物 D.烟草花叶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分析】1、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DNA存在形式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增殖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解答】解:A、a中的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遗传物质也是RNA,A错误;B、b中蓝藻是自养生物,细菌也有可能是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且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B错误;C、c中生物都有细胞壁,其中衣藻和金鱼藻都属于真核生物,都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体现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故选:D。常考点03 显微镜的使用及相关问题分析【典例5】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已知细胞质呈顺时针运动,那么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运动方向是( )A.逆时针 B.顺时针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由于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像,由于细胞质的流动的环流,因此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向相同。【解答】解:由于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像,由于细胞质的流动的环流,因此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向相同,都是顺时针方向流动.叶绿体随着细胞质流动,所以叶绿体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故选:B。【典例6】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⑤转动转换器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 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解答】解:分析图解,图甲细胞放大倍数小,图乙细胞放大倍数大,从图甲转为图乙,即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由于低倍镜下细胞在视野的偏左侧,因此首先③向左移动装片,将细胞移动到视野的中央,然后⑤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会变暗,需要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最后①转动细准焦螺旋。故选:D。【技巧点拨】1.显微镜的使用2.识图析图(1)光学结构:镜头和反光镜。(2)调视野亮暗结构:光圈和反光镜。(3)换高倍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不能直接转镜头。3.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①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所观察材料边长的放大倍数。②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4.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5.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6.注意事项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移动规律:向偏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特别提醒】 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厚薄不均造成的。【变式演练7】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c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想使观察到的细胞更清晰,可以选择a或b B.c到a只转动转换器,a条件下视野更亮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c条件转变为b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分析】1、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2、由图甲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分析可知,图甲中物像的放大倍数由大到小的排序顺序为:a>b>c>d。【解答】解:A、由图甲分析可知,a和b的物镜是高倍镜,故若想使观察到的细胞更清晰,可以选择a或b,A正确;B、c到a的转化是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该过程中只转动转换器,而a条件下视野更暗,B错误;C、由分析可知,a的放大倍数最高,由低倍镜转化高倍镜时,首先需要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若转换为高倍镜之前,未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则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之前;D、由图乙观察可知,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故由c条件转变为b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正确。故选:B。【变式演练8】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只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观察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在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只用低倍镜观察【分析】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解答】解:A、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逆时针的,A错误;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然后再换用高倍镜,B错误;C、反光镜只能调节视野的亮暗,不能调节物像的大小,C错误;D、由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体积较大,因此直接用低倍镜就可以观察,D正确。故选:D。【变式演练9】下列关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换高倍镜后常用细准焦螺旋调焦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B.观察透明度大的细胞时应将视野调至最大亮度 C.可用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观察细胞质流动 D.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一般难观察到染色体【分析】1、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2、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解答】解:A、换高倍镜后常用细准焦螺旋调焦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A正确;B、观察透明度大的细胞时应将视野调暗一些,这样才能便于观察,B错误;C、由于细胞质流动的速度慢,无标志物难以察觉,通常选择体积较大的细胞器如叶绿体等作为标志物观察细胞质流动,C正确;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会进行细胞分裂,故难观察到染色体,D正确。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8 免疫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文件包含专题28免疫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docx、专题28免疫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1 生物变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文件包含专题21生物变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docx、专题21生物变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细胞的增殖-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文件包含专题12细胞的增殖-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docx、专题12细胞的增殖-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