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素养提升⑨ 摩擦力的突变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高一上物理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素养提升⑨ 摩擦力的突变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高一上物理试题第1页
    素养提升⑨ 摩擦力的突变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高一上物理试题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素养提升⑨ 摩擦力的突变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高一上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素养提升⑨ 摩擦力的突变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高一上物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摩擦力的突变,21,动摩擦因数的测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素养提升 摩擦力的突变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1.摩擦力的突变(1)静摩擦力大小或方向发生突变(2)静摩擦力突然变为滑动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突然变为静摩擦力可概括为突变突变突变其中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值【典例1 [2022·广东深圳南头中学高一检测](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  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f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fm21 NB.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fm20 N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1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2.动摩擦因数的测定方案 利用木板和弹簧测力计(拉铁块)(1)原理和步骤:如图使木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拉弹簧测力计使铁块P向右匀速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P的重力G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NGFfμFNFfF可求出PB间的动摩擦因数(2)结论:μ方案二 利用木板和弹簧测力计(拉木板)(1)原理和步骤:如图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只要使木板B相对铁块P滑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PB间的滑动摩擦力Ff相等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P的重力GFfFFfμFNFNG可求出PB间的动摩擦因数(2)结论:μ 【典例2 如图甲、乙两图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铁块P与长金属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两种不同方法已知铁块P所受重力大小为5 N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右拉P使P向右运动;乙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1)你认为哪种方法较好?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已经把两种方法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单位:N)情况放大画出则铁块P与金属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素养训练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重为40 N的物体受到F112 NF26 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1)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若将F1撤去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将F2撤去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2022·广州高一检测](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木块P放在质量为4  kg水平长木板上向左抽动长木板时木块P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4 N已知木块P与长板之间长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g10 m/s2由此可知(  )A木块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 N方向向左B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 NC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2 ND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评价检测·素养达标——突出创新性 素养达标1.(多选)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就一定受到弹力B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C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作用D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正压力成正比2[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小C无论拉力大小如何摩擦力都不变D由于木块静止不动所以木块不受摩擦力的作用3用拖把拖地时如果发现某个地方的污渍特别顽固我们常会使劲向下压拖把这样就有可能把污渍清除对于使劲向下压拖把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将拖把中的水挤出将污渍洗掉B可以帮助人握紧拖把C通过增大正压力从而增大拖把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D没有任何作用4下列图片中的人或物体没有利用摩擦力的是(  )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静摩擦力逐渐增大水平拉力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10 N物体保持静止;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10 N物体恰好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10 NB物体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水平拉力大小无关C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物体仍受到静摩擦力作用D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10 N   素养提升理想模型【典例1 【解析】 A对,B错:由图乙知木箱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m21 NC错,D对:当木箱运动后受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μmg20 N,解得μ0.2.【答案】 AD【典例2 【解析】 (1)以铁块P为研究对象,显然,在甲图所示方法下,弹簧测力计对铁块P的拉力只有在铁块匀速前进时才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这种操作方式很难保证铁块P匀速前进.而在乙图所示方法下,不论金属板如何运动,铁块P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铁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第二种方法较好.(2)通过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知铁块所受摩擦力Ff2.45 N.由于铁块在水平方向运动,其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故此时正压力在数值上等于铁块所受重力大小,即FN5 N.由FfμFN解得μ0.49.【答案】 (1)见解析 (2)0.49素养训练1解析:(1)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和F1F2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有fF1F26 N,方向水平向右;(2)设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则有fmμG8 N,撤去F1,由于F26 N<fm,物体仍然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f1应与F2平衡,大小为f1F26 N,方向水平向左;(3)若撤去F2,由于F112 N>fm,物体会向左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2μG8 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1)6 N 水平向右 (2)6 N 水平向左 (3)8 N 水平向右2解析:A对:木块P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4 N,方向向左.D对,BC错: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μmgμ(mM)g 4 Nμmg 解得μ0.2Ff16 N.答案:AD评价检测·素养达标1解析: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知,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就一定受到弹力作用,故A正确;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是根据受力平衡来确定的,其值可能是变化的,故B错误;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比如正在传送带上斜向上匀速运行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物体是运动的;在地面上滑动的物体,地面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地面是静止的,故C正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外力有关,故D错误.答案:AC2解析: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保持静止状态,则拉力等于静摩擦力,则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答案:A3解析:拖地时使劲向下压拖把,就是为了增加正压力从而增大拖把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答案:C4解析:传送带将货物送到高处,依靠传送带给货物的静摩擦力,A错误;乘客在竖直上升电梯中,不满足摩擦力产生条件,即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乘客不受摩擦力作用,B正确;运动员跑步,脚底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因此地面给人向前的静摩擦力,C错误;手拿住杯子,满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杯子相对手有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手给杯子有向上的静摩擦力,D错误.答案:B5解析: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二力平衡,当拉力等于10 N时,物体恰好开始运动,说明最大静摩擦力为10 NA正确;当物体没被拉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水平拉力大小,B错误;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时,物体向右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错误;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时,物体没被拉动,保持静止,受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5 ND错误.答案:A 

    相关试卷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2 摩擦力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2 摩擦力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讲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5讲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力学实验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解析版),共2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