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考8 第7讲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 新题培优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8 第7讲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 新题培优练,共8页。
[基础题组练]1.如图,两座灯塔A和B与河岸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南偏西40°,灯塔B在观察站南偏东60°,则灯塔A在灯塔B的( )A.北偏东10° B.北偏西10°C.南偏东80° D.南偏西80°解析:选D.由条件及题图可知,∠A=∠B=40°,又∠BCD=60°,所以∠CBD=30°,所以∠DBA=10°,因此灯塔A在灯塔B南偏西80°.2.已知A,B两地间的距离为10 km,B,C两地间的距离为20 km,现测得∠ABC=120°,则A,C两地间的距离为( )A.10 km B.10 kmC.10 km D.10 km解析:选D.由余弦定理可得:AC2=AB2+CB2-2AB×CB×cos 120°=102+202-2×10×20×=700.所以AC=10(km).3.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是60 m,则河流的宽度BC等于( )A.240(-1) m B.180(-1) mC.120(-1) m D.30(+1) m解析:选C.因为tan 15°=tan(60°-45°)==2-,所以BC=60tan 60°-60tan 15°=120(-1)(m).4.已知台风中心位于城市A东偏北α(α为锐角)度的150公里处,以v公里/小时沿正西方向快速移动,2.5小时后到达距城市A西偏北β(β为锐角)度的200公里处,若cos α=cos β,则v=( )A.60 B.80C.100 D.125解析:选C.画出图象如图所示,由余弦定理得(2.5v)2=2002+1502+2×200×150cos(α+β)①,由正弦定理得=,所以sin α=sin β.又cos α= cos β,sin2 α+cos2 α=1,解得sin β=,故cos β=,sin α=,cos α=,故cos(α+β)=-=0,代入①解得v=100.5.地面上有两座相距120 m的塔,在矮塔塔底望高塔塔顶的仰角为α,在高塔塔底望矮塔塔顶的仰角为,且在两塔底连线的中点O处望两塔塔顶的仰角互为余角,则两塔的高度分别为( )A.50 m,100 m B.40 m,90 mC.40 m,50 m D.30 m,40 m解析:选B.设高塔高H m,矮塔高h m,在O点望高塔塔顶的仰角为β.则tan α=,tan =,根据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有=.①因为在两塔底连线的中点O望两塔塔顶的仰角互为余角,所以在O点望矮塔塔顶的仰角为-β,由tan β=,tan=,得=.②联立①②解得H=90,h=40.即两座塔的高度分别为40 m,90 m.6.一船自西向东匀速航行,上午10时到达灯塔P的南偏西75°,距灯塔68海里的M处,下午2时到达这座灯塔的东南方向的N处,则此船航行的速度为________海里/小时.解析:如图,由题意知∠MPN=75°+45°=120°,∠PNM=45°.在△PMN中,=,所以MN=68×=34(海里).又由M到N所用的时间为14-10=4(小时),所以此船的航行速度v==(海里/小时).答案:7.如图,在塔底D的正西方A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45°,在塔底D的南偏东60°的B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A,B的距离是84 m,则塔高CD=________m.解析:设塔高CD=x m,则AD=x m,DB=x m.又由题意得∠ADB=90°+60°=150°,在△ABD中,利用余弦定理,得842=x2+(x)2-2·x2 cos 150°,解得x=12(负值舍去),故塔高为12 m.答案:128.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观察者找到一个点C,从C点可以观察到点A,B;找到一个点D,从D点可以观察到点A,C;找到一个点E,从E点可以观察到点B,C.测量得到:CD=2,CE=2,∠D=45°,∠ACD=105°,∠ACB=48.19°,∠BCE=75°,∠E=60°,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知,在△ACD中,∠DAC=30°,由正弦定理得AC==2,在△BCE中,∠CBE=45°,由正弦定理得BC==3.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 ∠ACB=10,所以AB=.答案:9.如图,为测量山高MN,选择A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为测量观测点.从A点测得M点的仰角∠MAN=60°,C点的仰角∠CAB=45°以及∠MAC=75°,从C点测得∠MCA=60°.已知山高BC=100 m,求山高MN.解:根据题图,AC=100 m.在△MAC中,∠CMA=180°-75°-60°=45°.由正弦定理得=⇒AM=100 m.在△AMN中,=sin 60°,所以MN=100×=150(m).10.如图,在一条海防警戒线上的点A,B,C处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B,C两点到A的距离分别为20千米和50千米,某时刻,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声波信号,8秒后A,C同时接到该声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千米/秒.(1)设A到P的距离为x千米,用x表示B,C到P的距离,并求x的值;(2)求P到海防警戒线AC的距离.解:(1)依题意,有PA=PC=x,PB=x-1.5×8=x-12.在△PAB中,AB=20,cos∠PAB===,同理,在△PAC中,AC=50,cos∠PAC===.因为cos∠PAB=cos∠PAC,所以=,解得x=31.(2)作PD⊥AC于点D(图略),在△ADP中,由cos∠PAD=,得sin∠PAD==,所以PD=PAsin∠PAD=31×=4.故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C的距离为4千米.[综合题组练]1.如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C是该小区的一个出入口,且小区里有一条平行于AO的小路CD. 已知某人从O沿OD走到D用了2分钟,从D沿着DC走到C用了3分钟.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则该扇形的半径的长度为( )A.50 米 B.50 米C.50米 D.50米解析:选B.设该扇形的半径为r米,连接CO.由题意,得CD=150(米),OD=100(米),∠CDO=60°,在△CDO中,CD2+OD2-2CD·OD·cos 60°=OC2,即1502+1002-2×150×100×=r2,解得r=50 .2.如图所示,在一个坡度一定的山坡AC的顶上有一高度为25 m的建筑物CD,为了测量该山坡相对于水平地面的坡角θ,在山坡的A处测得∠DAC=15°,沿山坡前进50 m到达B处,又测得∠DBC=45°,根据以上数据可得cos θ=________.解析:由∠DAC=15°,∠DBC=45°可得∠BDA=30°,∠DBA=135°,∠BDC=90°-(15°+θ)-30°=45°-θ,由内角和定理可得∠DCB=180°-(45°-θ)-45°=90°+θ,根据正弦定理可得=,即DB=100sin 15°=100×sin(45°-30°)=25(-1),又=,即=,得到cos θ=-1.答案:-13.如图,小明同学在山顶A处观测到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小明在A处测得公路上B,C两点的俯角分别为30°,45°,且∠BAC=135°.若山高AD=100 m,汽车从B点到C点历时14 s,则这辆汽车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精确到 0.1,参考数据:≈1.414,≈2.236).解析:因为小明在A处测得公路上B,C两点的俯角分别为30°,45°,所以∠BAD=60°,∠CAD=45°.设这辆汽车的速度为v m/s,则BC=14v,在Rt△ADB中,AB===200.在Rt△ADC中,AC===100.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BC2=AC2+AB2-2AC·AB·cos∠BAC,所以(14v)2=(100)2+2002-2×100×200×cos 135°,所以v=≈22.6,所以这辆汽车的速度约为22.6 m/s.答案:22.64.(应用型)校运动会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旗杆正好处在坡度为15°的看台的某一列的正前方,从这一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10 m(如图所示),旗杆底部与第一排在一个水平面上,若国歌时长为50 s,升旗手应以________m/s的速度匀速升旗.解析:依题意可知∠AEC=45°,∠ACE=180°-60°-15°=105°,所以∠EAC=180°-45°-105°=30°.由正弦定理可知=,所以AC=·sin∠CEA=20 (m).所以在Rt△ABC中,AB=AC·sin∠ACB=20×=30(m).因为国歌时长为50 s,所以升旗速度为=0.6 m/s.答案:0.65.已知在东西方向上有M,N两座小山,山顶各有一座发射塔A,B,塔顶A,B的海拔高度分别为AM=100 m和BN=200 m,一测量车在小山M的正南方向的点P处测得发射塔顶A的仰角为30°,该测量车向北偏西60°方向行驶了100 m后到达点Q,在点Q处测得发射塔顶B处的仰角为θ,且∠BQA=θ,经测量tan θ=2,求两发射塔顶A,B之间的距离.解:在Rt△AMP中,∠APM=30°,AM=100,所以PM=100.连接QM,在△PQM中,∠QPM=60°,PQ=100,所以△PQM为等边三角形,所以QM=100.在Rt△AMQ中,由AQ2=AM2+QM2,得AQ=200.在Rt△BNQ中,tan θ=2,BN=200.所以BQ=100,cos θ=.在△BQA中,BA2=BQ2+AQ2-2BQ·AQcos θ=(100)2,所以BA=100.即两发射塔顶A,B之间的距离是100 m.6.(应用型)如图所示,经过村庄A有两条夹角60°的公路AB,AC,根据规划拟在两条公路之间的区域建一工厂P,分别在两条公路边上建两个仓库M,N(异于村庄A),要求PM=PN=MN=2(单位:千米).如何设计,使得工厂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最小(即工厂与村庄的距离最远)?解:设∠AMN=θ,在△AMN中,=.因为MN=2,所以AM=sin(120°-θ).在△APM中,cos∠AMP=cos(60°+θ).AP2=AM2+MP2-2AM·MP·cos∠AMP=sin2(120°-θ)+4-2×2×sin(120°-θ)cos(60°+θ)=sin2(θ+60°)-sin(θ+60°)cos(θ+60°)+4=[1-cos(2θ+120°)]-sin(2θ+120°)+4=-[sin(2θ+120°)+cos(2θ+120°)]+=-sin(2θ+150°),θ∈(0°,120°).当且仅当2θ+150°=270°,即θ=60°时,AP2取得最大值12,即AP取得最大值2.所以设计∠AMN=60°时,工厂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最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9 第8讲 曲线与方程 新题培优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方程2+2=0表示的曲线是,如图所示,已知圆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8 第8讲 函数与方程 新题培优练,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8 第7讲 抛物线 新题培优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过抛物线C,已知直线y=k与抛物线C,抛物线C,设抛物线C,已知点M和抛物线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