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考4 第4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4 第4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率与频率,事件的关系与运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
最新考纲
考向预测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样本点和有限样本空间的含义,理解随机事件与样本点的关系.
2.了解随机事件的并、交与互斥的含义,掌握随机事件概率的运算法则.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古典概型,能计算古典概型中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命题趋势
以考查随机事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及古典概型为主,常与事件的频率交汇考查.本讲内容在高考中三种题型都有可能出现,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题目往往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及概率常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数据分析
1.概率与频率
(1)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
(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由于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于概率P(A),因此可以用频率fn(A)来估计概率P(A).
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定义
符号表示
包含关系
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
B⊇A(或A⊆B)
相等关系
若B⊇A且A⊇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
A=B
并事件(和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
A∪B(或A+B)
交事件(积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
A∩B(或AB)
互斥事件
若A∩B为不可能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A∩B=∅
对立事件
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A∩B=∅且A∪B=Ω
3.古典概型
(1)基本事件的特点
①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②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特点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即有限性.
②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即等可能性.
(3)概率公式
P(A)=.
常用结论
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A)=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A)=0.
(4)概率的加法公式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
(5)对立事件的概率
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P(A∪B)=1,P(A)=1-P(B).
常见误区
1.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P(A∪B)=P(A)+P(B)-P(A∩B)中,易忽视只有当A∩B=∅,即A,B互斥时,P(A∪B)=P(A)+P(B),此时P(A∩B)=0.
2.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才是古典概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 )
(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 )
(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
(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发生是指这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
(5)若A,B为互斥事件,则P(A)+P(B)=1.( )
(6)在一次试验中,其基本事件的发生一定是等可能的.( )
答案:(1)× (2)× (3)√ (4)√ (5)× (6)×
2.(多选)若干个人站成排,其中不是互斥事件的是( )
A.“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头”
B.“甲站排头”与“乙不站排尾”
C.“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尾”
D.“甲不站排头”与“乙不站排尾”
解析:选BCD.排头只能有一人,因此“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头”互斥,而B,C,D中,甲、乙站位不一定在同一位置,可以同时发生,因此它们都不互斥.故选BCD.
3.(2020·新高考卷Ⅰ)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 )
A.62% B.56% C.46% D.42%
解析:选C.不妨设该校学生总人数为100,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人数为x,则100×96%=100×60%-x+100×82%,所以x=46,所以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为46%.选C.
4.(易错题)掷一个骰子的试验,事件A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表示“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一次试验中,事件A+B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掷一个骰子的试验有6种可能结果,依题意P(A)==,P(B)==,所以P(B)=1-P(B)=1-=,显然A与B互斥,从而P(A+B)=P(A)+P(B)=+=.
答案:
5.李老师在某大学连续3年主讲经济学院的高等数学,下表是李老师这门课3年来的考试成绩分布:
成绩
人数
90分以上
42
80~89分
172
70~79分
240
60~69分
86
50~59分
52
50分以下
8
经济学院一年级的学生王小明下学期将选修李老师的高等数学课,用已有的信息估计他得以下分数的概率:
(1)90分以上的概率为________.
(2)不及格(60分及以上为及格)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0.07.
(2)=0.1.
答案:(1)0.07 (2)0.1
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
某人在如图所示的直角边长为4米的三角形地块的每个格点(指纵、横直线的交叉点以及三角形的顶点)处都种了一株相同品种的作物.根据历年的种植经验,一株该种作物的年收获量Y(单位:kg)与它的“相近”作物株数X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X
1
2
3
4
Y
51
48
45
42
这里,两株作物“相近”是指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米.
(1)完成下表,并求所种作物的平均年均收获量;
Y
51
48
45
42
频数
4
(2)在所种作物中随机选取一株,求它的年收获量至少为48 kg的概率.
【解】 (1)所种作物的总株数为1+2+3+4+5=15,其中“相近”作物株数为1的作物有2株,“相近”作物株数为2的作物有4株,“相近”作物株数为3的作物有6株,“相近”作物株数为4的作物有3株,列表如下:
Y
51
48
45
42
频数
2
4
6
3
所种作物的平均年收获量为
==46.
(2)由(1)知,P(Y=51)=,P(Y=48)=.
故在所种作物中随机选取一株,它的年收获量至少为48 kg 的概率为
P(Y≥48)=P(Y=51)+P(Y=48)=+=.
某河流上的一座水力发电站,每年六月份的发电量Y(单位:万千瓦时)与该河上游在六月份的降雨量X(单位:毫米)有关.据统计,当X=70时,Y=460;X每增加10,Y增加5.已知近20年X的值为140,110,160,70,200,160,140,160,220,200,110,160,160,200,140,110,160,220,140,160.
(1)完成频率分布表;
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频率分布表
降雨量
70
110
140
160
200
220
频率
(2)假定今年六月份的降雨量与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的分布规律相同,并将频率视为概率,求今年六月份该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的概率.
解:(1)在所给数据中,降雨量为110毫米的有3个,为160毫米的有7个,为200毫米的有3个.故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频率分布表为
降雨量
70
110
140
160
200
220
频率
(2)由已知可得Y=+425,
故P(“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
=P(Y530)=P(X210)
=P(X=70)+P(X=110)+P(X=220)
=++=.故今年六月份该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的概率为.
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
已知射手甲射击一次,命中9环(含9环)以上的概率为0.56,命中8环的概率为0.22,命中7环的概率为0.12.
(1)求甲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
(2)求甲射击一次,至少命中7环的概率.
【解】 记“甲射击一次,命中7环以下”为事件A,
则P(A)=1-0.56-0.22-0.12=0.1,
“甲射击一次,命中7环”为事件B,则P(B)=0.12,
由于在一次射击中,A与B不可能同时发生,
故A与B是互斥事件,
(1)“甲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的事件为A+B,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P(A+B)=P(A)+P(B)=0.1+0.12=0.22.
所以甲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是0.22.
(2)方法一:记“甲射击一次,命中8环”为事件C,
“甲射击一次,命中9环(含9环)以上”为事件D,由于一次射击命中,A,B,C,D不可能同时发生,故A,B,C,D是互斥事件,
则“甲射击一次,至少命中7环”的事件为B+C+D,
所以P(B+C+D)=P(B)+P(C)+P(D)=0.12+0.22+0.56=0.9.
所以甲射击一次,至少命中7环的概率为0.9.
方法二:因为“甲射击一次,至少命中7环”为事件A,
所以P()=1-P(A)=1-0.1=0.9.
所以甲射击一次,至少命中7环的概率为0.9.
求复杂互斥事件的概率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
(2)间接法(正难则反,特别是“至多”“至少”型题目,用间接法求解简单)
1.某人去开会,他乘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去的概率分别为 0.3,0.2,0.1,0.4.则他乘火车或乘飞机去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设此人乘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去开会分别用事件A,B,C,D表示,则事件A,B,C,D是互斥事件,P(A∪D)=P(A)+P(D)=0.3+0.4=0.7,所以他乘火车或乘飞机去的概率为0.7.
答案:0.7
2.某商店试销某种商品20天,获得如下数据:
日销售量(件)
0
1
2
3
频数
1
6
8
5
试销结束后(假设该商品的日销售量的分布规律不变),设某天开始营业时有该商品3件,当天营业结束后检查存货,若发现存货少于2件,则当天进货补充至3件,否则不进货,将频率视为概率.
(1)设每销售一件该商品获利1 000元,某天销售该商品获利情况如表,完成下表,并求试销期间日平均获利钱数;
日获利(元)
0
1 000
2 000
3 000
频率
(2)求第二天开始营业时该商品的件数为3件的概率.
解:(1)日获利分别为0元,1 000元,2 000元,3 000元的频率分别为,,,;试销期间日平均获利数为0×+1 000×+2 000×+3 000×=1 850元.
(2)由题意知与事件“第一天的销售量为1件”是对立事件,所以P(“第二天开始营业时该商品的件数为3件”)=1-P(“第一天的销售量为1件”)=1-=.
古典概型的概率
角度一 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
(1)(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不透明的袋中装有8个大小质地相同的小球,其中红色的小球6个,白色的小球2个,从袋中任取2个小球,则取出的2个小球中有1个是白色小球另1个是红色小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2)(2021·武昌区高三调研)某学校成立了A、B、C三个课外学习小组,每位学生只能申请进入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学习.申请其中任意一个学习小组是等可能的,则该校的任意4位学生中,恰有2人申请A学习小组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1)设“取出的2个小球中一个是白色小球另一个是红色小球”为事件A,则P(A)==.故选B.
(2)依题意4位学生申请A、B、C三个课外学习小组的方法有34种,这4位学生中,恰有2人申请A学习小组的方法有C×22种,所以这4位学生中,恰有2人申请A学习小组的概率为=,故选D.
【答案】 (1)B (2)D
(1)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的探求方法
(2)利用公式法求解古典概型问题的步骤
角度二 古典概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问题
(1)从集合{2,3,4,5}中随机抽取一个数a,从集合{1,3,5}中随机抽取一个数b,则向量m=(a,b)与向量n=(1,-1)垂直的概率为( )
A. B.
C. D.
(2)将一个骰子投掷两次,第一次出现的点数记为a,第二次出现的点数记为b,设任意投掷两次使两条不重合直线l1:ax+by=2,l2:x+2y=2平行的概率为P1,相交的概率为P2,若点(P1,P2)在圆(x-m)2+y2=的内部,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 (1)由题意可知m=(a,b)有:(2,1),(2,3),(2,5),(3,1),(3,3),(3,5),(4,1),(4,3),(4,5),(5,1),(5,3),(5,5),共12种情况.
因为m⊥n,即m·n=0,
所以a×1+b×(-1)=0,即a=b,
满足条件的有(3,3),(5,5)共2个,
故所求的概率为.故选A.
(2)对于a与b各有6种情形,故总数为36种.
两条直线l1:ax+by=2,l2:x+2y=2平行的情形有a=2,b=4或a=3,b=6,故概率为P1==,两条直线l1:ax+by=2,l2:x+2y=2相交的情形除平行与重合(a=1,b=2)即可,所以P2==,
因为点(P1,P2)在圆(x-m)2+y2=的内部,
所以+<,
解得-<m<,故选D.
【答案】 (1)A (2)D
解决古典概型中交汇问题的方法
解决与古典概型交汇的问题时,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事件,列举基本事件,求出基本事件和随机事件的个数,然后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1.(2020·高考全国卷Ⅰ)设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在O,A,B,C,D中任取3点,则取到的3点共线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A.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如图所示,在O,A,B,C,D中任取3点,有10种可能情况,分别为(OAB),(OAC),(OAD),(OBC),(OBD),(OCD),(ABC),(ABD),(ACD),(BCD),其中取到的3点共线有(OAC)和(OBD)2种可能情况,所以在O,A,B,C,D中任取3点,则取到的3点共线的概率为=,故选A.
2.(2021·湖南衡阳一模)我国古代有着辉煌的数学研究成果,《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缉古算经》等10部专著是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文献,这10部专著中5部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某中学拟从这10部专著中选择2部作为“数学文化”课外阅读教材,则所选2部专著中至少有一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专著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A.设所选2部专著中至少有一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专著为事件A,所以P()==.因此P(A)=1-P()=1-=.故选A.
3.一个袋中装有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编号为1,2,3,4的球,从袋中随机抽取一个球,将其编号记为m,然后从袋中余下的三个球中再随机抽取一个球,将其编号记为n,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n2=0无实数根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记事件A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n2=0无实数根”.由m>0,n>0,Δ=(2m)2-4n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素养练习 第10章 第4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 (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教材衍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58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讲)(学生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事件的相关概念,频数、频率和概率,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古典概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58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达标检测)(学生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