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6*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展开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关注鉴赏范例,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3.学会欣赏文艺作品,懂得在欣赏时驱遣想象,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提升自己的鉴赏品味。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作者观点,在阅读中独立思考,获得启发。
2.教学难点:关注作者所作的鉴赏范例,了解作者引导我们驱遣想象欣赏作品的方法,形成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叶圣陶及本文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看到桃花,你们会想到什么?
看到雪,你会们想到什么?
那么,阅读文章,欣赏文艺作品时,你是如何驱遣想象力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让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告诉你如何驱遣想象。
教师板书课题: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他先后创作、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他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著作。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叶圣陶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大家看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欣赏文艺作品,他提出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回归作品的意境,并作下文章。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课本回答。)
学生1: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学生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学生3: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
感。
学生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综合上述观点,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所表达的中心观点。
(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1.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论证方法,并说说我们要如何驱遣想象。
教师展示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举例论证。
教师:从这两句诗句如何驱遣想象?
学生:在想象中睁开眼来。
教师展示2:白蒙蒙的海面上……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教师:同学们,面对这样的画面,我们如何驱遣想象?
学生: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
教师:此处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举例论证。
2. 思考作者要论述的是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开篇会大篇幅地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让读者认识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这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
教师补充:因此,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3.文中列举了两句诗的例子,为什么还要列举散文诗的例子呢?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列举两句诗的例子重在阐明透过修饰词,展开合理的想象,眼前呈现一幅图画,从而走进作者的心灵。列举散文诗的例子,意在阐明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并且展开这对翅膀,与文中所描绘的事物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才可以接触到作者的意境。
学生:作者列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阐明要多角度驱遣我们的想象,才可以走进作者的意境。
4.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内容上: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中心论点: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学生2:结构上:总结上文,照应前文,使文章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五、深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在写作方面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的几句话,谈谈你们的理解。
语句出示:
① 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学生朗读语句,师生讨论分析。)
教师指正: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是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语句出示:
② 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学生朗读语句,师生讨论分析。)
教师指正:作者在创造之前无所见,这个“见”字,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字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出平庸的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章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观察,多积累,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语句出示:
③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学生朗读语句,师生讨论分析)
教师指正: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教师:同学们,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预设: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学生:
这段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够因我们的想象力而变得更加生动。他的身子胖,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他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在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六、课堂小结
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本文作者五言律诗《使至塞上》和散文诗《海燕》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时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接触作者的意境,进而获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的方法,以深厚的学养和鉴赏示范,引领我们把握正确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1:想象是文学鉴赏的重要途径,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不会发达。如果我们不善于进行必要的、积极的想象,即使最完美的作品,对我们来说也没有意义。
预设2:认真阅读,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能渐渐成长起来。
3.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1:论证思路严谨,条理清晰。
文章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鉴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的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就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为了使论证更全面、更严谨,作者又以相同的方式,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也要在想象中生出翅膀,这样使读者对不同特点的鉴赏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预设2:语言平易,通俗易懂。
作者在文中所谈的是文艺鉴赏的方法问题,理论性比较强,但所列举的例子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和文章,而且在论证中,用语平实。如“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儿: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句话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十分直白,再加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直观地论述了如何驱遣想象的问题。
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从下面两首古诗中任选一首,进行鉴赏。200字左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目标的确立上,一方面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思辨的方法,另一方面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价值,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赏析语言。驱遣想象的文学鉴赏方法从字面意义上比较好理解,但是学生实际拓展运用时比较抽象,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熟悉的课文为例,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学习到实用的阅读方法,将学与用充分结合。
【预习作业】
1.预习本单元的《写作 修改润色》,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掌握修改润色的方法,能够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
九年级下册驱遣我们的想象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9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驱遣我们的想象精品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下册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理清思路,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延伸拓展,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