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2推断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179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巴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2推断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179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巴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2推断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0179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巴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2推断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巴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2推断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巴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2推断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 一、推断题(共0分)1.(2020·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向盛有Ca(OH)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K2CO3溶液到一定量时停止了实验,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为了探究反应后液体的成分,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过滤后的滤液,继续做以下实验:(1)向第一支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2)向第二支试管的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后,再蒸干滤液,得到白色固体,该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_______(写一点即可)。2.(2019·四川巴中·中考真题)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2CO3、K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固体取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 ,一定没有_____,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3.(2021·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BaCl2溶液与适量K2SO4溶液制备BaSO4。完成实验操作1后,同学们发现自己错把K2CO3溶液当成K2SO4溶液。为了不浪费药品,同学们讨论决定,借助其它试剂与固体A继续完成制备BaSO4的实验,其中试剂B中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整个实验流程如下:(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3)操作Ⅱ的名称为__,溶液b的溶质为__。(4)从理论上讲,该实验过程最终得到的BaSO4质量__原方案得到的BaSO4质量(填“>”“=”或“<“) 二、流程题(共0分)4.(2018·四川巴中·中考真题)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色沉淀C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三、科学探究题(共0分)5.(2018·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KOH;假设II:含KOH和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____不正确(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_____________猜想II正确(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6.(2021·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实验中,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2)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组同学在做完上述实验后,将A、B、C三支试管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指示剂除外)的成分是什么?[分析推理]同学们一致认为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Ca(OH)2、NaOH,还不含有__。[作出猜想]猜想1:只有NaCl;.猜想2:__。[实验验证]操作: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现象:__。[结论]猜想2成立。
参考答案:1. KOH、K2CO3 作钾肥【详解】向盛有Ca(OH)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K2CO3溶液到一定量时停止了实验,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是碳酸钾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沉淀,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向第一支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钾过量,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钾生成的氢氧化钾,过量的碳酸钾,化学式为KOH、K2CO3。(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则向第二支试管的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后,再蒸干滤液,得到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碳酸钾,碳酸钾含有钾元素,故该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作钾肥。2. Na2CO3 CuSO4 【分析】将固体取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则溶液中不含硫酸铜,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一定不含氯化钡,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加入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故不能确定原固体中是否有氯化钾。【详解】将固体取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则溶液中不含硫酸铜,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一定不含氯化钡,故原固体中一定有,一定没有硫酸铜和氯化钡,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睛】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3.(1)复分解反应(2)BaCO3+2HCl=BaCl2+H2O+CO2↑(3) 蒸发 BaCl2、HCl(4)= 【分析】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钾,溶液a中的溶质是氯化钾,固体A为碳酸钡,借助其它试剂与固体A(碳酸钡)继续完成制备BaSO4的实验,其中试剂B中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碳酸钡转化为可溶性的钡盐,同时有气体生成,符合碳酸盐与酸反应的性质,所以此时B为盐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是二氧化碳,由于加入的B溶液为过量的,所以溶液b溶质是氯化钡和氯化氢,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详解】(1)根据流程可知,反应①是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钾,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根据流程可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3)操作Ⅱ是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其操作名称为蒸发。根据分析可知,溶液b的溶质为BaCl2、HCl;(4)根据流程可知,反应前、后的钡离子都是转化为沉淀,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小,所以质量相等。4. CaCO3+2HCl==CaCl2+H2O+CO2↑ BaSO4 、CaCO3 Na2SO4【详解】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加足量的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铜离子呈蓝色。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放出,白色沉淀一定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氯化钡,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2)白色沉淀C是BaSO4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CaCO3 和Na2SO4。点睛∶这是一道推断题,铜离子呈蓝色。硫酸钡是一种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5. 2KOH+CO2=K2CO3+H2O I 产生沉淀 变红 钾肥【详解】【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2KOH+CO2=K2CO3+H2O。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KOH;假设II:含KOH和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I不正确,氢氧化钾与稀盐酸不会生成气体。(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产生沉淀猜想II正确,CaCl2溶液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钾肥。点睛∶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6. A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碳酸钠 NaCl和CaCl2(或氯化钠和氯化钙) 有白色沉淀生成【详解】(1)以上实验中,若能证明盐酸或氢氧化钙被消耗,就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盐酸显酸性、氯化钙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变红色,以上实验中,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现象是A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3)[分析推理]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小组同学在做完上述实验后,将A、B、C三支试管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B中过量)与氯化钙(A中反应所得)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同学们一致认为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Ca(OH)2、NaOH,还不含有碳酸钠(或Na2CO3)[作出猜想] 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猜想1:只有NaCl;.猜想2:氯化钠和氯化钙(氯化钙过量)[实验验证] 因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操作: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结论]猜想2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流程题、科学探究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推断题、流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