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一 读懂古诗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一 读懂古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任务,古诗题材体裁,必备知识精准掌握,律诗中间两联对仗,主句写景,尾句过渡,找准路径精准理解,通“邀”邀请,依据题材合理推导,题画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鉴赏的根本前提就是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淡化对模式化、概念化的鉴赏的考查。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逐步养成读懂诗歌再做题的良好习惯。
考场上,究竟怎样才算读懂了一首诗歌呢?一是明白其表层意思,即能疏通大意,把握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等基本内容;二是领会其深层意思,即能看出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等。
二、古诗结构1.古诗的一般结构
2.近体诗(主要是律诗)的结构
理解运用1 根据对古诗结构特点的理解,填出下面横线上的内容。(1)
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
三、古诗语言古诗语言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与一般书面语,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既遵循语言规范,又时时欲超出语言规范。古诗语言的“变形”:在语言方面,建立格律以营造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改变词性、改变词序、省略成分等;在修辞方面,常常是互文见义。由此取得“新、巧、奇、警”的艺术效果;增加语言容量,以取得多义的效果;强化语言的启发性,以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但语言的“变形”都是服从表情达意的目的,而非文字游戏。
古诗语言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理解运用2 古诗语言特点理解。(1)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颠倒之处及其妙处。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颠倒语序,既合乎平仄需要,又突出了“英雄”一词。
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答案 正常语序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因平仄的限制,主语后置,动词前置,使诗句读起来更富有韵味,更生动有致。
(2)找出下列诗句的省略成分。①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答案 省略谓语。“争”后省略“送”字。
②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
答案 省略主语。“试问”前省略的主语是作者,“却道”前省略的主语是“卷帘人”。
(3)指出下面诗句中活用的妙处。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查慎行《早过大通驿》)
答案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中的“软”“轻”,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均巧妙地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水波云海写得可触可托。
(4)指出下面诗句中互文的妙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答案 “见”“闻”互文,对仗工整,有助于前后意思的理解。
一、找准最直接的路径——标题、情语和注释1.读标题,挖信息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其蕴含信息有: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边练边悟1 根据下列标题,挖掘蕴含信息。
①交代写作缘由、目的(袭美抱疾杜门)②表明诗的题材或体裁(奉和诗)③暗示可能的情感(安慰朋友,希望早日康复)
①表明诗的题材(咏物诗)②交代写作对象的特点(苦)③暗示表达技巧(托物言志)
①交代诗的题材(赠别诗)②交代别之缘由(赴襄阳)
①点明写作目的(投)②交代写作对象(裴侍郎)③暗示诗的题材(干谒诗)
①交代地点(礼部贡院)②交代事件(进士就试)③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
2.抓情语,明主旨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还有词的下阕。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并不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通过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边练边悟2 请找出后两句中的显性词语和隐性词语并分析表达效果。闺 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鉴赏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第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第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第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做法。诗没有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1)显性词语: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隐性词语: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少妇让夫君长年征战求取功名的做法的悔恨和自责之情表达了出来。
将登楼时的兴冲冲到因柳色想起丈夫而生伤感的这种情绪的变化,传达得淋漓尽致。
3.读注释,明暗示诗后如果有注释,则注释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知晓这些信息,会对读懂诗歌有直接的帮助。
边练边悟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指出注释包含了哪些信息。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鉴赏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尽管兄弟情谊颇深,乐观旷达的苏轼却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颔联劝勉。上句勉励子由要不辞辛苦,“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子由要不辱使命,要让契丹国王认识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不要失大国风范。颈联嘱咐。上句要身居沙漠的子由,时时回望故国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之景。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代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契丹,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契丹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弟弟子由出使契丹的复杂心理,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注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示借代手法,帮助读懂该句意思:作者提醒弟弟远在朔漠莫忘朝廷和京城岁月。
暗示借代手法,帮助读懂该句意思:作者提醒弟弟远在朔漠不要忘记远在杭州的哥哥。
暗示此联表现手法(用典)及本诗主旨:告诫子由出使契丹,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
二、找准最稳妥的路径——关键字词、景事情和尾句1.抓关键字词,突破理解障碍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炼、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不能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边读边思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感情基调。抓关键字词,除了前面提到的“抓情语”外,还需推测难字,突破障碍。古诗语言本质上是文言文,既然是文言文,我们完全可以用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去推断其中的疑难词语。(推断实词的方法详见文言文部分,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要特别注意三类疑难词语:一是古今异义词。如元代白珽《余杭四月》首联“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中“生意”就是一个古今异义词,这里是“生机”意。
二是关键却又难以理解的词。如2019年全国卷Ⅰ陈与义《题许道宁画》尾联“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中“吟断”“不相关”是拦路虎。这时可结合上下文及题目内容穷幽探微,“此中”指许道宁画,且“有佳句”,则“吟断”意为“不断地吟诵‘佳句’”,“不相关”并非字面上的互不关联,应指“不能描述完美,不能描述准确”。又如2019年全国卷Ⅱ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中的“地”很模糊,很难捉摸,而选择题D项,尽管该项不正确,但多少有助于对该字的理解。“地”有“台阶”意,即能从容站脚的地方,再抽象一点解释就是指受恩惠的理由。
三是古诗中的特殊词语。如2015年全国卷Ⅰ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尾联“勤王敢道远”中的“敢”是个表反问的词,是“岂敢”,而不是“敢”意。这样的词语还有“肯”“可”“那”等。(特殊词语详见后面“知识储备”)
边练边悟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宿甘露僧舍[宋]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鉴赏 写景诗,许多诗人往往爱从视觉落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贾岛的“松下问童子”(《寻隐者不遇》)。曾公亮却避开这种传统的写法,另辟蹊径,独出机杼,从感受、听觉去写。诗题是“宿甘露僧舍”,所以围绕“宿”字展开。睡在寺里,房间中自然不可能有云雾,所谓“枕中云气”,当是长江水汽会在高处,令人觉得空气很湿,甚至枕中已经凝结了些许水珠。诗人躺在枕上,感受到枕中微湿,自然联想起长江之浩瀚,甚至误以为自己身处云峰之间。接着,诗人又写床底传来的江水之声,那阵阵惊涛,仿佛狂风席卷山谷,招起无数苍松摇撼助威,其声壮烈奔腾之至。“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扣诗题“宿”字。“万壑哀”语出杜甫《诸将五首》之五:
“巫峡清秋万壑哀。”曾公亮诗中的这一“哀”字,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发出的低沉悲壮的声音。用“千”写“峰”,用“万”写“壑”,极尽形容,从纵向描写北固山奇险变幻、充满生机的景象。这两句是诗人睡在床上的感受与幻想,是通过感官来证实它存在,虽然没有具体的肯定,但逼真感很强,尽管北固山没有千山万壑存在。“云气”“松声”,一在枕上,一在床下,都反映了江水之猛劲;而感觉到云气,凝听到松涛,也反映了诗人心底的宁静。这两句写近景,对仗工稳,用笔细腻,文字跌宕生姿。
三、四句写远景。诗人来到甘露寺原是为了住宿歇息,可寺外千山万壑的松涛声和不尽江流的喧哗声,搅扰着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眠。诗人情绪激动了,索性披衣起床,打开窗户,迎风伫立,凭栏远眺。天空没有月色星光,地上熄了万家灯火。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看不见山,看不见树,也看不见远处的城郭。只有横躺在北固山下的长江,这条水的巨龙,力的怪神,在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掀起惊天的狂澜,发出动地的长吟,不甘沉默,永无睡意。诗人虽然看不清,但能想象出它那汹涌澎湃的壮阔气象。于是掉转诗笔,将描写对象由千峰、万壑转向长江、巨浪,开拓出一个奇丽广阔的新境界。“银山拍天浪”是写得很精彩的景语,气势警拔,形象生动,层层修饰,词约义丰。
“银山”从色、形、质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波涛的光彩、巨大以及沉重感。“拍天”则状波峰的突兀和高峻,使人感到惊心动魄,惶惶不安。不用“玉山”而用“银山”,用词是雕琢过的。银是仅次于金的贵重金属,色白而灿烂。用鲜亮的词把平凡的波涛写得十分美好,格外显豁,寄寓着诗人高洁的情怀。末句构思很奇特,仍用幻笔,不说开窗看如雪白浪,而说奔腾翻滚的长江被“放”进窗来,把长江的气势写透写活,作者眼前似乎看到浪花要扑进窗来的奇观,深深地被长江的伟观震撼。“放入”,自然是长江先前想要入窗而不得,诗人到此刻才将它放了进来。原来所谓“枕中云气”,所谓“床底松声”,都是长江有意而为之。长江想要冲进房间,
好让诗人欣赏自己的奇伟,便先以枕云相示,后以骇浪相呼,不停地邀请着诗人,召唤着诗人,诗人便再也无心睡眠,欣然开窗,与长江陶醉在了一起。明明是诗人向往长江景色,到了诗人笔下,却成了长江招引着诗人去欣赏,通篇反客为主而不露痕迹,前后呼应之间又只觉一气呵成,笔法高超。这一写作及炼字方法,与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相仿,但杜诗写的是静态,曾诗写的是动态,更具魄力,只有稍后的王安石绝句“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与之媲美。
(1)指出一、二句中的倒序词语。
答案 “云气千峰”应为“千峰云气”,“松声万壑”应为“万壑松声”。
(2)解释诗中加点的词。①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松声,非真正意义的“哀”。
2.抓景、事、情,推导诗歌主旨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还要注意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由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词的主旨。
3.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要读懂诗歌,除了把握关键字词,吃透景、事、情间的关系,还要多留心抒情性、议论性的语句,尤其是诗歌的结尾。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因此,读诗歌时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找准最能辅助的路径——作者、题干和试题1.作者辅助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古代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王维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风,而信奉佛教,又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他多次被贬仍能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2.题干辅助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3.试题辅助高考古诗鉴赏第一题是选择题,它对读懂诗歌帮助极大,要把握好选项特点:①一般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②信息量大,囊括了内容、情感、语言、手法、主旨等丰富信息;③只有一个错误选项,并且大多是在细节上设误。总之,如同文言文阅读第三题的选择题一样,选项有75%的内容是正确的。抓住它们,再加上自己的阅读理解,读懂诗歌便已成竹在胸。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但常见题材总是有限的。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诗几类。相同题材的诗歌在“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上往往有相似、相近、相通之处。平时学习诗歌,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在考场上,完全可以“知一类诗,通一首诗”,即先从内容入手,尝试着根据该诗的内容特色,大致归类到某一题材,再由类及篇推断其使用手法和具体内涵,亦即合理猜想该诗大致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次韵曾吉甫题画屏风[宋]韩元吉 何许江山发兴长,浑疑庐阜对彭郎①。胸中丘壑元萧爽,笔下烟波故渺茫。落落疏松长映座,冥冥飞雨欲侵床。 冷然已作华胥梦②,便有群仙到枕旁。注 ①庐阜对彭郎:庐山对着澎浪矶。②华胥梦:梦境的代称。
鉴赏 本诗是一首和诗,诗歌将诗人的主观感受和画面形象结合起来,热情地赞美了屏风画中景物的生动逼真,表达了诗人的山水情趣和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屏风上画作的诗,将画面与主观想象结合起来,给人以身临其 画之感。B.面对画面上的江、山,诗人猜出画家画的是庐山对着澎浪矶的景色。C.江、山是这幅画的两个主要元素,山重在丘山沟谷,江则重在烟波浩渺。D.诗人领略到了画面中疏松的逼真,又感受到了松下有似飞雨入室带来 的清凉。
解析 “诗人猜出画家画的是庐山对着澎浪矶的景色”曲解文意。“浑疑庐阜对彭郎”中,“浑疑”一词表明这是诗人主观上的怀疑,而非画家写实。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答案 ①含意:神游画境,诗人仿佛进入美妙的梦境,成群的仙人就在枕边。②评价:这幅画意境清幽缥缈,仿佛世外仙境,令人玩味(陶醉)不已。
边练边悟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家三首(其三)[唐]柳宗元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①。 今年幸少丰,无厌 ②与粥。
注 ①原陆:田野,旷野。② (zhān):稠粥。
鉴赏 本诗是柳宗元的组诗作品之一,诗中记述了农村秋收后的情景和诗人晚上投宿农家受到殷勤款待的经过,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秋日美景的喜爱、对农民的勤劳和淳朴的赞颂以及对穷苦民众的深切同情。全诗言辞质朴,情感真挚,是田园诗的代表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用“古道”“蒺藜”“古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古朴自然 的画卷。B.“被”字化静为动,再现了蓼花绕堤的秋景,奠定了全诗寥廓萧瑟的 基调。C.“榆柳”是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也是 以它来描写田园生活。D.“迷”字颇耐人寻味,既可指迷失了方向,又可指行人迷醉在田园美 景中。
解析 “奠定了全诗寥廓萧瑟的基调”错。此句描写了农村秋日的美景,借此赞颂了农民的勤劳和淳朴,为读者呈现了农家秋日祥和、闲适的景色和生活状态,没有表现寥廓萧瑟的氛围。
(2)诗中描写的田家生活,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在城外游走,关注到秋收结束后田家大多在砍柴、放牧,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注和热爱。②行人天黑迷路,幸得田翁相留,诗人深情地赞美了田翁的热情与善良。③虽家中“少丰”,但田翁也只能请行人吃点粥,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同情。
边练边悟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李侍御赴安西[唐]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①燕支②北,秦城太白东③。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注 ①虏障: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鉴赏 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其中强烈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可谓形神毕现。铁骢马本已矫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挥鞭,自然是凌厉如飞了。以“金”“铁”来修饰“鞭”“骢”,平添坚强的力度。故一发端,颇具顿挫之力,使“行子”轻捷如飞、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
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紧承上联送别之意。友人远征“万里”,是为求取“功名”,自当鼓励,因此不得挽留。临别之际,万千“心事”,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之中。此联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先从“万里外”一笔推开,展现出巨大的空间,表现李侍御豪迈的激情、飞动的气势。但紧接着一笔收勒,又回到别筵。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诗人没有明写,但不难推测,它包含着深挚的惜别、“万里”征途的担心、前程珍重的祝愿、“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极为深沉厚重。一开一阖之际,极富抑扬顿挫之力。
颈联“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汉代李陵与匈奴交战的虏障远在燕支山之北,而李侍御所赴的安西则更在此之外。此句上承“金鞭”句、“功名”句。对句指李侍御家室亲友所在之地——太白峰东的长安。此句上承“行子”句、“心事”句,虽不明言心事,而心事自含其中。“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自不免有所系恋,但“功名万里外”的豪情壮志又激励征人挥鞭直指前路。这一联只列地名,不直接书事言情,而事、情俱含其中。
尾联再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关山阻隔,归路茫茫,在地域广阔的画面上,浓墨重彩地勾勒,既是写景,更是托情。尾联继“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之后,奇峰突起,以“看取宝刀雄”的放声高唱,将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喷涌而出,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这首送别诗最动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诗中的雄壮豪放之情,同时,诗人以意驱象,既有“飞蓬”“铁骢”的形象描绘,又有广袤万里的空间描绘,这些超迈遒劲、雄浑阔大的形象,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也焕发出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以“金”“铁”饰“鞭”“骢”,平添力度,使“行子”意气 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B.颔联紧承送别。“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 极富开阖之力。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 遥,归乡无望。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 尽扫愁绪。
解析 “对比”错,“归乡无望”解读不准确。
(2)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试作说明。
答案 ①内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万里外”表明友人到边关建立功名。②景物上:“金鞭”“铁骢”“虏障”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③意境上:“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阔辽远,雄浑阔大。④情感上:“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
边练边悟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怀古迹①(其一)[唐]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注 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鉴赏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中,穷困潦倒,故“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至深。颔联承上漂泊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姓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本来,安禄山之叛唐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安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启下文。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所。接着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当地少数民族共处。再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漂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作《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先 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又辗转入蜀,居无定所,四处漂泊。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 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 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 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解析 D项对尾联的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而非因“没能少年成名”而“最萧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①抒发了诗人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③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失意之感。
边练边悟5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唐]李贺其 一 箨落①长竿②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其 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③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注 ①箨(tuò)落:笋壳落掉。②长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鉴赏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是李贺居家乡昌谷时以竹和笋为题材抒写胸臆的一组诗。诗人李贺虽然命途多舛,遭遇坎坷,但是他没有泯灭雄心壮志,他总希望实现自己拔地上青云的志愿,《其一》这首咏笋的绝句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其四》以司马相如归卧茂陵自喻,慨叹诗人家居昌谷时的清贫生活,通过写新竹、古竹,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叹,也表现出诗人即使遭遇坎坷,也不泯灭凌云之志的志气。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李凭箜篌引》中的“空山凝云颓不流”皆属 侧面描写。B.“鸟重一枝入酒尊”一句,言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诗人清 冷孤寂的心境。C.两首诗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 寻味。D.相较于第二首诗中“惹碧云”的古竹,诗人更喜欢第一首诗中“抽千 尺”的新竹。
解析 “诗人更喜欢第一首诗中‘抽千尺’的新竹”于文无据。第一首诗写新竹晶洁如玉,生机勃勃,茁壮挺拔,要挣脱壳箨的束缚,向上生长,若容许它尽情生长,一夜之间可以拔节挺长千尺,表达了诗人对新竹的喜爱;第二首诗写古竹挺拔,梢可拂云,老竹叶相互碰撞,声音清脆,表达了诗人对古竹的喜爱。从中并不能得出“诗人更喜欢第一首诗中‘抽千尺’的新竹”的结论。
(2)竹是诗歌常见意象,寄托诗人情志。两首诗都写到了竹子,请分别分析“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并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启示。
答案 ①新竹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寄托了诗人的凌云之志;古竹梢可拂云、挺拔坚韧,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叹。②启示我们即使遭遇坎坷,也不能泯灭凌云之志。
解析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第一首诗,“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写笋的生长愿望,进一步刻画笋的内在美。这两句的意思是,假如容许它尽情生长,一夜之间可以拔节挺长千尺,它自然会脱却尘泥而直插青云之上,这里就表达了新竹冲上九霄的豪情壮志,它不甘心埋没园泥之中的现状。诗人把新竹刻画得具有这般美好的形象和内心,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虽然命途多舛,遭遇坎坷,但是没有泯灭雄心壮志,希望实现自己拔地上青云的志愿。第二首诗,开头两句“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意为老竹虽老,仍矫天挺拔,梢可拂云,而自己年纪并不大,却只能像家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一样,甘守清贫,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叹。可结合新竹和古竹的形象特点及诗人的生活经历、志趣感情,概括出“我们即使遭遇坎坷,也不能泯灭凌云之志”等成长启示。
边练边悟6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注],平海夕漫漫。注 《论语·微子》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找不到渡口,使子路问津。遇到两个隐者长沮、桀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鉴赏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却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诗人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诗人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诗人描绘出一幅深秋景象图。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诗人就更是如此了。
这是一种“兴”的手法,使诗歌很自然地进入颔联。诗人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襄水”,亦即“襄河”。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诗人以“曲”概括之。“遥隔”二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诗人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诗人的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如果说颔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那么颈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孤帆”。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尾联,“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中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诗人迷茫的心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捕捉了典型性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叶落、雁南度和北风吹 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B.颔联“遥隔”指客所与诗人的故乡遥遥相隔,表现出空间的遥远,透 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C.颈联“乡泪客中尽”,“尽”字将感情一泄无余;“归帆天际看”运 用对写手法,将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D.尾联先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又以景结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诗人深深的思归之情。
解析 尾联写的是隐居与从政的矛盾无法解决的迷惘、茫然、苦闷和彷徨的复杂心绪。
(2)结合全诗赏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答案 ①借景抒情。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天气寒冷,诗人通过描绘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衬托出悲凉的心境。②运用起兴的手法。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使诗很自然地进入颔联。③运用对比。鸿雁南飞,人却漂泊在外,倍增孤苦。④运用双关。“寒”照应题目中的“早寒”,同时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天寒,也写出了羁旅之凄苦。
边练边悟7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梓州李使君①[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 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注 ①梓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橦布:橦树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培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鉴赏 本诗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看,它的艺术构思新颖奇特。诗中没有一句涉及送别之时、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绘巴蜀的山水、风情和民事。然而读后深思,就会发觉此诗紧紧围绕李使君即将赴任的梓州步步展开,层层深入,全诗融注着诗人对李使君欣羡、期望、劝勉的一腔真情,前后融会贯通,结构谨严缜密。
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使君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颈联有极强的概括力,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了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这一联还为尾联埋下了伏笔,使诗人劝勉李使君的话显得切实而不空洞。尾联则顺势而下,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联连接紧凑,描绘了一幅富于立体感的山水画,把读者带入一个 清新、明快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B.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气象阔大,读来使人 恍如置身其间,令人应接不暇。C.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地望去,远处 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D.颈联写蜀中民情,“汉女”“橦布”“巴人”“芋田”紧扣蜀地特点 以及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非常贴切。
解析 “清新、明快”说法错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令人应接不暇。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生动地表现出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就像将最远处、最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所以这两句应是把读者带入“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2)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诗人丰富的情感的。
答案 ①借景抒情。描绘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使君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②叙事抒情。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了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③用典抒情。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并表达了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
解析 全诗通过写景、叙事、用典来抒发作者丰富的情感。前两联写景,表现出山中景物的层次、纵深、高远,使画面富于立体感,把人带入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诗人描绘蜀地山水景物,表达了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和对李使君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之情。颈联“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叙事,写蜀中民情,“汉女”“橦布” “巴人”“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而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要掌管的职事,写在诗里非常贴切,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尾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联系上文来看,此处是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1.从教任凭。如: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又如: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读懂诗歌中需要注意的特殊词语
2.等闲(1)平常。如: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张谓《湖上对酒行》)(2)随便。如: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无端,平白地。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又如: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
3.风流(1)英俊,有才华。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遗风。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风度。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4.将(1)助词,用在动词后,无实义。如: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白居易《长恨歌》)(2)读qiānɡ,意思是“请”。如: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将进酒》)5.可、可堪可:有时不作“可以”讲,而作“岂”“哪”讲,表反问。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可堪:岂堪,哪堪。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可怜(1)值得怜悯,哀怜。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2)可惜。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3)可叹。如: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4)可爱。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5)可羡。如: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7.肯(1)愿,愿意。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2)表示反问,岂肯。如: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杨万里《野菊》)8.来语气词,表祈使、劝勉,略等于“吧”“啦”。如: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9.漫莫,不要。如: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罗隐《始皇陵》)
10.那堪哪能忍受。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11.凭请,请求。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又如: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杜牧《赠猎骑》)12.其(1)句中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2)助词,用在单音节形容词或象声词前,起加强形容状态的作用。如: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13.却(1)退,退回。如: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副词,还,再。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14.忍岂忍,怎忍,不忍心。如: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宋祁《落花》)15.煞副词,极,很。如:为别后、相思煞。(柳永《迎春乐》)
16.生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如: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17.无端无因,无缘无故。如: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锦瑟》)18.无赖(1)调皮可爱。同“亡赖”。如: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再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2)无奈。如: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一 读懂古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任务,古诗题材体裁,必备知识精准掌握,律诗中间两联对仗,主句写景,尾句过渡,找准路径精准理解,通“邀”邀请,依据题材合理推导,题画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以意逆志,领悟家国情怀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任务,核心内容导图概览,借助抓手精准理解,凉暗含冷寂,独暗含孤傲,桃花用典,点拨关键,精准审题精准答题,旅途漂泊情由,住宿在渔家所感到情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任务三 “法”“情”合一,鉴赏表达技巧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任务,核心内容导图概览,修辞手法,四类技巧精准理解,特别提醒,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绘声绘色,高低结合,以动衬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