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等2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选调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等2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选调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选调考试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松科二井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是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钻井,钻井深7018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松科二井最大深度所处的地球圈层为( )A.地壳 B.莫霍面 C.软流层 D.上地幔2.松科二井钻穿的白垩纪地层所处的地质时期为(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早期 D.中生代晚期 【答案】1.A 2.D 【解析】1.由材料可知,松科二井最大深度有7018m,位于莫霍界面(33km)以上,属于地壳范围,A正确,排除BCD。故选A。2.依据地质年代表,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晚期,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2022年8月9日,随着太阳活动周期逐渐接近最大值,在两周时间内,太阳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共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下图为太阳黑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太阳黑子位于( )A.核心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4.在2023年前后,太阳活动将达到最大值,则上一次最小值可能出现在( )A.2017年 B.2012年 C.2007年 D.2000年 【答案】3.C 4.A 【解析】3.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C正确;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B错误;日冕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日冕物质抛射,D错误;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区风等。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A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4.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由太阳活动最大值向前推半个周期为太阳活动最小值,即为2017年。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阳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位于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位于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 二、选择题组海岸地貌是指海岸地区由海浪侵蚀或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下图为我国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①地貌景观的变化趋势最可能是( )A.高度不断增加 B.宽度不断增加C.顶部坍塌变矮 D.与海岸距离变近6.②地貌景观主要由( )A.海蚀崖坍塌形成 B.海蚀柱受海浪侵蚀形成C.人工开凿形成 D.海蚀穴受海浪侵蚀形成 【答案】5.C 6.D 【解析】5.①地貌景观为海蚀柱,受海浪侵蚀作用影响,其高度会降低,宽度会减小,顶部可能出现坍塌,与海岸距离会变远。C正确,ABD错误,故选C。6.②地貌景观为海蚀拱桥,是海蚀穴两侧受海浪侵蚀贯通后形成的,不是人工开凿形成的,D正确,BC错误;海蚀崖坍塌会形成海蚀平台,A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海蚀柱受海浪侵蚀作用影响,会变矮小、坍塌;海蚀拱桥是海蚀穴两侧受海浪侵蚀贯通后形成的。 三、单选题安宁河是雅砻江下游段的最大支流,安宁河河谷沿断裂带发育。该区域乡村聚落大多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距河500~800m的范围内。下图示意安宁河地理位置及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甲一乙间的地形剖面图为( )A. B.C. D.8.安宁河河谷地带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戈壁 【答案】7.A 8.A 【解析】7.由图可知,甲、乙两点均位于海拔低于1500m的河谷中,两端较低;从甲至乙经过了4次2000m等高线,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的地形是山脊,第二次和第三次经过的地形是一个山谷,第三次和第四次经过的地形也是一个山脊。A正确,BCD错误,故选A。8.由图可知,安宁河河谷地形开阔,呈西南一东北走向,有利于西南季风深入,形成更多的降水;且河谷地带有大量聚落分布,可推测其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分析剖面线所经地区地势的起伏。 四、选择题组贺兰山东麓为我国重要的葡萄生产区。保温棚的建设对防止葡萄冻害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贺兰山东麓某葡萄棚某年12月至次年3月中旬棚内外最低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棚内外温度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 )A.棚内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B.棚外地面辐射较少C.大棚削弱了地面辐射 D.大棚阻挡了地面辐射10.冬季在大棚表面覆盖较厚的草苫子,晴朗时为提高保温棚的保温效果,草苫子卷起来的最佳时段为( )A.0:00~6:00 B.6:00~10:00C.10:00~16:00 D.16:00~20:00 【答案】9.D 10.C 【解析】9.虽然大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但不能增加棚内的太阳辐射量,A错误;保温棚的塑料膜可以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少棚内热量的散失,但不能削弱地面辐射,C错误,D正确;大棚外地面辐射并不少,B错误。故选D。10.草苫子卷起来是为了增加棚内太阳辐射量,最好是在白天太阳辐射较强的时段。此时为冬季,太阳辐射较强的时段为接近正午及午后时段,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原理和生产原理与大气的受热过程基本相同。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进入。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这样,温室和大棚就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能不断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切洋葱,点蜡烛和不,点蜡烛的对比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点蜡烛切洋葱不辣眼睛。下图为点蜡烛切洋葱实验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点蜡烛切洋葱不辣眼睛的地理原理为( )A.大气的削弱作用 B.大气的热力环流C.大气的保温作用 D.大气的温室效应12.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解释该地理原理的是( )A. B.C. D. 【答案】11.B 12.D 【解析】11.在砧板的两侧点蜡烛,两侧气温升高,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洋葱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空气由洋葱处流向两侧点蜡烛处,有利于洋葱的刺激性气味扩散。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洋葱处气温低,气流下沉,蜡烛处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热力环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地中海年平均降水量小于年蒸发量。下图示意地中海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垂直剖面,假设直布罗陀海峡处海水交换温度不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若把地中海看作一个湖泊,则此处水体交换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下渗14.下列组合能够满足地中海的海水体积和盐度维持不变的是( )A.S1=S2,Q1=Q2 B.S1=S2,Q1>Q2C.S1<S2,Q1>Q2 D.S1<S2,Q1<Q2 【答案】13.B 14.C 【解析】13.把地中海看作湖泊,直布罗陀海峡部分相当于河道,由地中海到大西洋的水体交换相当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地中海的海水蒸发后,体积减小,盐度上升,故S1<S2,地中海获得一些较淡的大西洋海水补给,Q1>Q2,地中海的入流量大于出流量,才可以弥补蒸发的水量损失,保持地中海的海水体积和盐度不变。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湖海之间的水体交换相当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五、单选题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大潮吸引了无数游客,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最佳观潮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在钱塘江大潮最佳观潮期,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最可能是( )A. B.C. D.16.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①潮差减小②潮差增大③西移④东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5.C 16.D 【解析】15.AB图显示的是初七初八上弦月和二十二三下弦月,C图显示的是十五六的满月,D图显示的是初一新月。该日为农历8月18日,月相接近满月,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因此,月球位置与C图很接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最佳观潮点应该选在潮差较大的地点,一般海水入江后受地形变窄的限制,易形成更大的海潮,潮差增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河道缩窄后,由宽到窄的喇叭口海岸明显东移,所以当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东移且潮差增大。故D选项正确。【点睛】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六、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可能总辐射量是只考虑了受地球大气成分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地球大气成分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下图为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示意图。(1)指出地球大气成分削弱太阳辐射的主要途径。(2)据图描述赤道至高纬地区大气中云量的分布规律。(3)简述有效总辐射为人类提供能源的方式。【答案】(1)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气尘埃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起到散射作用。(2)赤道附近云量最多;自赤道向副热带地区云量减少,副热带地区云量最少;自副热带地区向高纬地区云量又呈增加趋势。(3)直接为人类提供热能如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站等;提供地质时期的太阳能如煤、石油、天然气。 【分析】本题以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气候、太阳能利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由图中可知,有效总辐射量低于可能总辐射量,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反射、吸收、散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气尘埃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起到散射作用。(2)由图可知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与有效总辐射量的差值最大,说明赤道地区云量最多。判断赤道至高纬度地区大气云量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云量最多;自赤道向副热带地区云量减少,副热带地区云量最少;自副热带地区向高纬地区云量又呈增加趋势。(3)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因此有效总辐射为人类提供能源的方式为:直接为人类提供热能如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站等;提供地质时期的太阳能如煤、石油、天然气。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自地面向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各大气层特点不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不同。对流层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出现时,不利于人们在室外锻炼。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布图。(1)分析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时,不利于人们在室外锻炼的原因。(2)简述平流层的大气特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3)说明高层大气远离地面,但对人类仍然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答案】(1)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时,由于气温上高下低,对流运动受阻,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多集中在地表附近,不利于人们在室外锻炼。(2)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流运动弱,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平流层存在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3)高层大气是人造卫星、航天器的运行场所;高层大气的电离层反射电磁波,是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重要保障;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够阻挡过多的宇宙粒子和射线,保护地球生命安全;高层大气的极光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分析】本题以大气垂直分层图和逆温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题目,涉及大气垂直分层,大气与人类关系,逆温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详解】(1)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C/100 m,这种现象称为逆温。逆温现象出现时,上层大气温度较高,下层空气难以受热上升,对流运动受阻,大气结构稳定,妨碍了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污染物难以扩散,集中在地表,若在室外锻炼,污染物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2)平流层下半部温度随高度变化很小,而上半部,由于臭氧密度大,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辅射转化为分子运动动能,使大气温度随髙度显著增加,-这种逆温层结,使平流层大气稳定,垂直对流很弱,多为平流运动,并且尺度很大。平流层中水汽尘埃很少,没有对流层中的云和天气现象,大气透明度好,对飞行有利;臭氧吸收了大量紫外线,防止了过量紫外线危害生物安全,保护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3)高层大气中存在由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反射电磁波,是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重要保障,同时电离层能够对宇宙粒子和射线起阻挡作用,保护地球生命安全;由图可知,人造卫星、航天器等运行在高层大气,同时流行和极光现象发生在高层大气,极光形成重要的旅游资源。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海为大西洋东北部的边缘海,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下图为北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1)判断图中A洋流的性质,并说明其对海上航行的不利影响。(2)分析北海附近海域出现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3)简述波罗的海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答案】(1)性质:暖流。影响:减慢自北向南航行船只的速度,增加燃料消耗;与寒流交汇的附近海域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2)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3)纬度较高,气温低,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小;沿岸河流众多,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与大西洋通道狭窄,高盐度海水进入少。 【分析】本题以北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性质、渔场成因、盐度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属于暖流。其对海上航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航行速度,二是影响航行安全。该洋流自南向北流,会减慢自北向南航行船只速度,增加消耗燃料;同时,暖流水汽含量较大,海域所处纬度较高,加之受北冰洋南下冷水的影响,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2)北海渔场的形成原因是寒暖流交汇。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而密度比较小的暖水上升,使得海水发生垂直搅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深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3)波罗的海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海水蒸发量小;该海域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降水量较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其次,读图可知,波罗的海周边有多条河流注入,河流对海水盐度有一定的稀释作用;最后,波罗的海深入陆地,海域较封闭,与大西洋盐度相对较高的海水的交换能力弱,所以波罗的海盐度较低。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下图为贵州某地喀斯特地貌图,其中坝子(山区或丘陵地带局部地势平坦的区域总称)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1)分别指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2)推测峰林石钟乳和石笋景观的发展演变趋势。(3)根据图示信息,简述坝子成为当地重要农耕区的条件。【答案】(1)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地下河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2)峰林进一步被侵蚀演变为孤峰,继续被侵蚀,形成残丘;石笋不断沉积向上生长变大,石钟乳不断向下生长变大,两者连接在一起,形成石柱。(3)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农业耕作;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海拔较低,热量条件优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林立的奇峰和崎岖的地表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地下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的进一步发育,主要在喀斯特地貌发育中期显著发育,形成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地表水转入地下,形成地下水系和地下洞穴系统,其溶洞、地下河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2)根据所学,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或滴落的时候,温度发生变化,可溶的硋酸氢钙分解生成了不溶的碳酸钙,于是就出现了不同形状的石笋和钟乳石;据此分析,峰林由于受流水侵蚀作用,进一步被侵蚀演变为孤峰,最终形成残丘;石钟乳和石笋受沉积作用,会进一步生长变大,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石柱。(3)根据所学知识,农耕区的形成要从地形条件和水源、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坝子地形平坦,能够满足农业耕种,宜于发展耕种;同时坝子地区海拔较低,水源丰富,能够满足农业耕种的水源和热量条件,有利于形成农耕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