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1页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2页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资料。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
    1.下列疫情防控措施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4.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乙硫醇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一种空气污染物,该气体可能为
    5.“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6.图为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图示。下列配制该溶液的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
    7.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8.下列符号中的“2”与O2中的“2”所表示的含义相似的是
    9.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10.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锶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如图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一段时间后杯子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13.A、B…。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是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
    (1)B是_______;D是_______。
    (2)写出D写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式:_______。
    (3)请再写出一个与③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4.某工厂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设计了一种“捕捉”CO2的减排方案,流程如图所示:
    (1)分离器起的作用之一类似于过滤,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______。
    (2)分离器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反应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相同的化学性质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5.空气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
    (1)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在下图所示实验中:
    ①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发生的三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②碳、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甲中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④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并不燃烧,但图丙和丁的操作中均实现了铁的燃烧,丙中铁丝是被火柴引燃的,从燃烧原理看此时铁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而丁中铁粉燃烧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气体。
    ②化学反应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为此,我们可以调控化学反应。如,若要阻止桌上撤泼的酒精继续燃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原理为_______________。
    16.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
    (2)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可以推断:
    ①A是_____;B是_____;C是_____;D是_____(填写物质的名称)。
    ②写出B在A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请你从中任选两种气体,并用一种的方法鉴别它们。你选择的两种气体是_____和_____;方法:_____。
    17.某同学用下图1所示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2表示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
    【提出问题】红磷在烧瓶内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②无氧气剩余。
    【进行实验】按图1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足量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白磷燃烧。
    【得出结论】
    (1)分析上述实验现象,猜想_______________正确。
    【反思交流】
    (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根据本实验的结论,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不够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在图2中_______________点(填曲线上“A、B、C、D、E”)时红磷燃烧熄灭;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8.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源于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
    (1)《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璀璨夺目,与所用矿石颜料有关。说明所用矿石颜料化学性质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2)矿石颜料之一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属赤铁矿,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炼铁。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模拟炼铁。
    反应前大玻璃管中加入铁的氧化物(FexOy)试样的质量为12.6g。加热前,应先往大玻璃管中通入CO气体的原因是_____。实验结束后,继续通入CO气体,直至大玻璃管冷却。此时NaOH溶液的质量增加了7.7g。推算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中x、y的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A.酒精消毒
    B.开窗通风
    C.佩戴口罩
    D.测量体温
    A.熄灭酒精灯
    B.氧气的验满
    C.取固体药品
    D.倾倒液体
    A.
    B.
    C.
    D.
    A.CO
    B.CO2
    C.SO2
    D.NO2
    A.禁止焚烧垃圾
    B.发展火力电站
    C.推广新能源汽车
    D.限制燃放烟花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⑤④③②①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A.H2O
    B.2H
    C.2CO
    D.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C.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D.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A.锶是一种金属元素
    B.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
    C.锶的元素符号是Sr
    D.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A.蜡烛燃烧不变,液面下降
    B.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下降
    C.蜡烛燃烧更旺,液面上升
    D.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上升
    二、推断题
    三、流程题
    四、实验题
    五、综合应用题
    六、科学探究题
    七、计算题

    相关试卷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二)无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二)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空气、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