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1页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2页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制作景泰蓝的釉料中常含钴元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资料。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记录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中收集有关证据的过程,下面是几位同学在科学探究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3.《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4.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5.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6.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7.制作景泰蓝的釉料中常含钴元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8.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9.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将其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1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2.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13.A、B、C、D分别是红磷、氧气、木炭、铁丝中的一种,其中A与D反应可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A与B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其反应关系如图所示,短线“一”相连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名称:______。
    (2)A与B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14.无水CaCl2具有强烈的吸湿性,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干燥剂、脱水剂、混凝防冻剂等。以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Al2O3、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都难溶于水。
    (1)写出工业大理石中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根据流程可推知SiO2的性质有______(填序号)。
    (3)上述流程中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滤渣Ⅱ中含有Fe(OH)3和______(填化学式)
    (4)向滤液中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调溶液pH=7,则试剂a为______(填序号)。
    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实验装置及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是___(填字母)。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B或C作为发生装置,相比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
    (3)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填“c”或“d”)端进。
    (4)若用如图装置检验CO2的性质,则甲中的现象是______。
    (5)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的性质。
    16.图示为“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
    (1)图一甲装置:固体是二氧化锰,其作用是 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图一丙装置:铁丝在O2中燃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的优点之一是 _____ ;
    请在图二中作出随着时间的变化甲中生成O2质量的关系曲线(在答题卡中画出)。 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 (选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并连好导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3)在潜水艇中提供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2Na2O2(固体)+2H2O═4NaOH+O2↑(如图三所示),实验室中可用 _____ 装置来模拟其制取过程(选填字母序号)。
    17.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为主题开展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资料信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
    【反思评价】两个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请讨论分析甲组中导致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猜想二正确。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
    【总结交流】通过以上实验,小组同学总结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反应有气体生成时,应在___________中进行。
    【拓展延伸】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刚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8.2020年1月,新冠肺炎在我国爆发,经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努力,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全球又多点爆发,迅速蔓延,成为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可以用75%乙醇、乙醚、过氧乙酸、氯仿、含氯消毒剂等消毒,其中氯仿的化学式为CHCl3,试计算:
    (1)氯仿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氯仿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3)多少g氯仿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213g。(写出计算过程)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C60是一种化合物
    D.所有碳单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丝,有红色固体生成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g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A.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A.原子序数是27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C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二、推断题
    三、流程题
    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盐酸反应
    A.稀硫酸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钙
    四、实验题
    五、综合应用题
    六、科学探究题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瓶内___________,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实验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相关试卷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二)无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二)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空气、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